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职称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高级武术教练论文 武术专业论文 关于武术的毕业论文 体育教育武术开题报告 武术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武术课的调查开题报告

关于武术相关毕业论文提纲范文 和武当武术的历史沉淀和成因类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

分类:职称论文 原创主题:武术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2-23

武当武术的历史沉淀和成因,该文是武术有关电大毕业论文范文与武当武术和沉淀和成因类电大毕业论文范文.

摘 要: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归纳了武当武术发展的历史渊源,对武当武术历史成因进行系统分析与整理.主要结论为:武当武术以道教《易经》《道德经》等为理论思想,以道教内丹术、练气与导引术为修炼基础,后在张三丰复翻少林武术而创始,经南北传后发展至今;武当武术成因得益于武当山独特历史地理条件,玄武崇拜,君权神授的封建思想,张三丰创始及一代代武术家的传承创新等因素.

关键词:武当武术 历史渊源 成因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839(2018)4—0014—03

武当武术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以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为主体,兼有健身、击技、养生功能,因缘起于武当山地域而闻名遐迩,2006 年5 月,武当武术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关于武当武术起源历来存有争议,最具影响力首推唐豪著《少林武当考》,书中指出张三峰创武当拳武当派属“层累地编造”“夜梦玄帝授之拳法”不足以信,张三丰生平存疑,太极拳由陈家沟的陈王廷创制等等.[1]另外学者依据清初黄百家《王征南先生传》记载“张三峰既精于少林,复从而翻之,是名内家”,肯定了张三丰为武当武术创始的历史可信.[2] 任何事物的形成与发展,一定有其必然性和偶然性,武当武术也不例外.

1 武当武术的历史渊源

1.1 武当武术萌芽期

从上古时代,部落之间战乱激烈不断,特别是中原地区南北之间对峙冲突绵绵,古有禹伐三苗之说,战争地点为湖北、河南、交汇的丹江流域,湖北十堰武当山地域恰好位于此地,较长时间为兵家必争之地,可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3] 夏朝至周朝产生了我国重要著作《易经》,《易经》提出事物生成、发展和相互关系的看法,“易有大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易经》强调“乾坤成列、刚柔相摩、刚柔相推、动静有常”的对立统一规律,是太极拳萌发的重要理论基础.春秋战国时期,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以弱能制强的观点,庄子“天人合一”的思想深深植根于道教武术理论.[4] 秦一统天下后,秦始皇苦苦寻求长生不老,命徐福出海采仙药,道教逐渐往方士方术发展,采用服食仙药、内外丹、练气与导引方法,追求修炼成仙或成神,后历朝皇帝名士酷爱食丹药.三国时期华佗创编五禽戏,东晋葛洪《抱朴子·杂应》篇记录过 “龙导”“虎引”“熊经”“龟咽”“燕飞”“蛇屈”“鸟伸”“猿据”“兔惊”等九种导引术势名称,内丹养生区别于外丹猛药,为道教武术开篇修炼方式方法,以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之功效.[5]1.2 武当武术发展期

中国古代四象为“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玄武为北方之神,形制为龟蛇,武当山自宋元起一直是玄武大帝祭祀道场,玄武既真武.明朝成祖朱棣以“清君侧”为名,从北平府发兵“靖难”,从侄子建文帝朱允炆之手夺取帝位,为解释帝位来源的合法性,引出北方真武神附体赋力一说,于武当山上建紫金城,加封武当山为“大岳太和山”,自此武当山闻名天下,往来者络绎不绝.武当武术能发扬光大,离不开张三丰的功绩,张三丰身世首次出现在明任自垣《大岳太和山记》一书:“张全一, 字玄玄, 号三丰.相传留侯之裔.不知何许人…….洪武初来入武当, 拜玄帝于天柱峰.遍历诸山, 搜奇览胜.……永乐初, 太宗文皇帝,慕其至道.至香书, 累遣使臣请之, 不获.后十年, 敕大臣创建宫观一新, 玄风大振”.[6] 清初黄宗羲《王征南墓志铭》铭文:“少林以拳勇名天下, 然主于搏人,人亦得以乘之, 有所谓内家者, 以静制动, 犯者应手即仆, 故别少林之外家, 盖起于宋之张三峰, 三峰为武当丹士, 徽宗召之, 道梗不得进, 夜梦玄帝授之拳法, 厥明以单丁杀贼百余”.[7] 两相比较触发对张三丰出生年代的争论,黄宗羲为明亡清初抗清名士,清初文字狱严酷,学者杨立志撰文指出“宋之张三丰应该是黄宗羲有意杜撰, 掩人耳目, 以防因《王征南墓志铭》祸及武当道士”.[8] 黄百家《内家张三丰拳法》记述:“自外家至少林, 其术精矣!张三丰既精于少林, 复从翻之,是名内家.得其一二者, 已足胜少林”.[9] 从记述中可见,内家拳是从少林外家拳中归纳反思总结后衍生发展的,强调“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与少林拳“以刚为主”“主于博人”观念相悖,自此武当内家拳成为中华武林重要名派.

1.3 武当武术繁荣期

民国时期吴图南先生著书《国术概论》,对明清武当武术传承及流派划分为“南传”“北传”两脉,武当武术此间已发展为众多门派,涵盖内家拳、丹派剑术、太极拳、太极剑、太极等,其中著名著作有王宗岳《太极拳论》、黄百家的《内家拳法》等,各门派在壮大发展时一致尊认张三丰为祖师爷,武当武术此时已不仅限流转于武当山地域,据黄宗羲《王征南墓志铭》记载,武当内家拳南传至温州、宁波、昆山、上海、南充、临安等地,北传至河南、河北等地,焕发出蓬勃生机.[10] 根据我国武术界近30 年的挖掘整理,武当武术大致有29 个门派的208 种拳术、功法和套路,近年来,十堰市加大了武当武术宣传交流,成功举办两届世界传统武术节,武当大兴600 年庆典活动,湖北省也将武当武术打造成对外宣传的名片,武当山创办了武当山国际武术学院,许多国外留学生纷至沓来,习武之风日盛,武当武术影响力进入鼎盛时期.

2 武当武术的历史成因

2.1 独特的历史地理优势

武当山地处秦巴山脉南麓,汉江支流南侧,顺汉江而下可至襄阳荆州一带,逆江而上可至河南淅川地域上,近邻陕西古都一带,同时该地界正好居于中原地区南北分界线上,古时为兵家必争之地.史有“伐三苗”之说,春秋战国时,楚国为防止秦国南下谋楚,设军队于武当山地防守,战事发生频繁,武当山的军事战略地位凸显.三国时期武当山为魏、蜀、吴的交界地,唐朝时因均州太守姚简祈雨应验而逐渐转变为皇家道场.[11] 武当山奇石峻峰林立,有七十二峰、三十六岩、二十四涧、十一洞、三潭、九泉、十池、九井、十石、九台等胜景,四季气候宜人,符合道教名士“神仙洞府”的处世意境.同时因朝代更迭战祸不断,许多名士高人隐世避祸,逃往武当山隐身修炼.武当山还是中华药材宝库,《本草纲目》记载中药材1800 余种,武当山就有600 余种,这必为道教修炼者提供物质保障基础,也为内丹养生术供给了珍贵的药材资源.武当山地理位置重要,自然环境优美,物产丰富,为道教发展壮大奠定了良好物质基础,也为道教武术萌发提供了肥沃土壤.

2.2 君权神授的封建君主思想《尚书·召诰》说:“有夏服(受)天命.”这是最早关于君权神授的记载,君权神授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均影响深远,是古代朝代更替时君主继位的有力说辞凭证.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了“天人感应”的重要理论,认为“天能干预人事,人也能感应上天”,将神权、君权结合起来,鼓励君主施仁政,以得到上天的照应,反之,“天”会使人君失去天下,这种思想理论对君主权力有所制约,对君主施政起到一定激励作用.后世帝王出生时史书记载多有异象,或有紫气香气、或有神光、或有龙现身等,不胜枚举.谈及武当山的兴旺发达,必绕不过明成祖大兴武当,至此以后才有武当武术显赫身位,其名气与地位明显高于其他同样历史悠远的道教武术,如:崆峒武术、青城武术等.燕王朱棣自北平府举兵南下南京,“靖难之役”从侄子建文帝之手夺取皇权,所以尊崇玄武大帝,实受君权神授思想影响,以证明帝位来源的合法性.武当山最高峰为天柱峰,海拔1612 米,从空中俯拍有“天造玄武”奇象,宋时有铜亭供奉玄武,而在明代时声名显赫,存在一定政治条件催化的偶然性.

2.3 少林武术与道家思想的融合发展

少林武术的开山鼻祖为菩提达摩,传说达摩在少林传授佛法,徒弟们精神萎靡,昏昏入睡,不能入定,达摩训示:“……. 终不能先令灵魂与躯壳相离,是欲见性,必先强身.盖躯壳强而后灵魂易悟也……”,于是创编了达摩十八手,类似于今日之健身操.[13] 少林武术因参与古代军事战争而名声大噪,耳熟能详的有“十三棍僧救唐王”以及明代少林僧兵抗倭等故事,少林武术早在张三丰之前就是名门名宗,确实是真功夫.史记张三丰既精于少林, 复从翻之, 是名内家,概括阐述了武当内家拳的来源,为何要“翻之”?这就涉及到少林武术思想问题,少林武术强调“拳打一条线”“一力降十会”,讲究刚、猛、突出“硬”,少林武术风格特点显然与道家历来讲究的“虚实”“阴阳”变化,追求“以柔克刚”“以弱胜强”之宗旨相违背.武当内家拳在《王征南先生传》中记载有:“拳亦由博而归约,由七十二跌,三十五拿、以至十八……”,而“七十二跌”“三十五拿”皆为少林武术内容,由此清晰可见武当拳由少林拳演化出来的痕迹,在武当武术形成初级阶段,张三丰功不可没,武当武术是吸收少林武术、结合道家思想滋润发展而成.

3 结语

唐代刘禹锡《陋室铭》曰:“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武当山的仙非玄武莫能当之,武当武术则归功于张三丰集大成而创.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任何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离不开特定的历史条件,事物的发展变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武当武术的成因理应置于中华悠久历史文明中去发掘,不能归功于某一时期某一特定人物,应从地理、历史、人文等方面全面考量.

参考文献:

[1] 唐 豪. 少林武当考[M]. 太原: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87-98.

[2] 周伟良. 武当武术的历史梳理- 道教影响下的一个文化案例[J]. 学术界,2013(10):199-200.

[3] 甘毅臻, 蔡仲林. 禹伐三苗之战对武当武术形成的影响[J]. 搏击·武术科学,2006(01):17-19.

[4] 程梅玲, 朱继华. 太极拳的中国传统哲学基础[J]. 体育文化导刊,2002(03):66.

[5] 沈 寿. 试论晋代葛洪《抱朴子》谈导引和行气[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80(01):26.

[6] 吕旭涛,梁宇坤.张三丰史迹考[J].学术交流,2014(05):187.[7] 沈善洪. 黄宗羲全集[M]. 杭州: 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10):320.

[8] 杨立志. 武当文化概论[M].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272-273.

[9] 周伟良. 武当武术的历史梳理- 道教影响下的一个文化案例[J]. 学术界,2013(10).

[10] 于志钧. 中国传统武术史[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265-266.

[11] 龙行年. 武当武术文化研究[D]. 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2011:45-46.

[12] 达摩先天十八手[J]. 少林与太极,2012(08):27.

点评:上述文章是关于武当武术和沉淀和成因方面的武术论文题目、论文提纲、武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参考文献:

1、 约克无论历史多么喧嚣,沉淀下的终将是静美 有些地方,去过一次,便不会再去,即便是必须去也是匆匆而归,不愿多呆 还有些地方,无论去了多少次,熟悉到每一条小巷,每一个转角都铭记于心,依然愿意再去 约克,大概就是这样一座城 早安,晨之美 那日清早,.

2、 对欧洲历史武技复兴历程的理性检视展望中国武术冷兵器格斗运动 摘 要以欧洲历史武技(HEMA)为研究对象,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欧洲历史武技的复兴进行了阐述和检视 研究认为HEMA复兴历程以“从文字到身体”的技术重构、&ldq.

3、 武术文化教育传承嬗变的历史回眸 摘 要追溯武术文化的教育传承,以古代武术、近代武术、现代武术的三阶段为历史角度,以传承方式、传承内容、传承宗旨为着力点进行探究,从而得出从古代武术到现代武术,在传承方式上由古代的师徒传承到近代的多元形.

4、 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统武术类历史分期 文 李成银 郭会丽 林志刚山东是中国古代文明的策源地之一,历史的长河在齐鲁大地积淀出厚重的文化底蕴,孕育出大批具有地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从原来的民族民间艺术,拓展到目前.

5、 从先秦武舞看中华武术套路的审美基因 李富刚(华东师范大学 体育与健康学院,上海 200241)摘要武术套路的渊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的武舞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从哲学、美学、历史学、文化学、武术学……角度对先秦时期的武舞文化现.

6、 《曹全碑》历史成因与艺术特征 摘要隶书成熟于汉代,其主要受到“汉承秦制”的历史影响,也受到楚文化的形式美和浪漫主义影响,但汉代本质的审美追求是“尚用” 隶书的艺术特征包括点画结构的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