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职称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国际贸易壁垒原因论文3000字 硕士论文送审不过原因 企业销售人员流失的原因分析论文 如今学生不读书的原因的论文 毕业论文改题原因 论文原因从几方面

原因方面有关专科开题报告范文 和唐高宗远征高句丽取胜的原因方面大学毕业论文范文

分类:职称论文 原创主题:原因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1-27

唐高宗远征高句丽取胜的原因,该文是关于原因类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和远征和高句丽和唐高宗方面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

张 昊

【摘 要】本文分析了高宗朝远征高句丽取胜的原因.唐朝方面,不仅做到了知己知彼,采用恰当的策略,实施“兵募”制度,更有强盛的国力为支持.而高句丽方面却墨守就有战术,且国力衰微.唐朝占尽了优势,最终灭亡高句丽.

【关键词】唐高宗 高句丽 远征

一、从唐朝方面论述

第一,知己知彼.唐朝多次向高句丽派出使者,在信息不通畅的古代,使者不仅要完成朝廷交付的外交任务,还需要具有获取对方国家国力信息资料的能力.其次,太宗时期还掌握了高句丽的封域图.贞观二年(628 年) 唐太宗“破突厥颉利可汗,建武遣使奉贺,并上封域图”.[2]高句丽的地形图为唐朝所掌握,使唐高宗朝对高句丽的城池、镇戍、疆域了如指掌,可以有效打破高句丽的战略部署.再者,高宗朝之前的多次征伐,深入高句丽境内,使高宗朝对高句丽的用兵策略、战略布局、风土民情有了更深的认识,因而可以针对高句丽做出恰当的战略部署.

第二,采取恰当的策略.首先,唐高宗沿袭唐太宗后期对高句丽的扰袭战术,“今若数遣偏师,更迭扰其疆场,使彼疲于奔命,释耒入堡,数年之间,千里萧条,则人心自离,鸭绿之北,可不战而取矣”,[3] 高宗时期对高句丽展开了数次水陆并进的扰袭战,一方面选派骁勇之士从陆地上骚扰辽东之地.另一方面选派具有两栖作战能力的士兵,从山东半岛乘战船出发,从高句丽本土登陆.遇弱则攻,给予重击,遇强则退居海上.这种灵活的战术使高句丽时刻都处于危机之中,国人恐惧而又疲敝.其次,采用南北夹击的战略.显庆五年(660 年)唐军灭亡百济,使高句丽变得孤立无援.唐朝在百济故地设立郡县,用当地之财政税收养兵用兵,百济故地无疑成了唐朝在朝鲜半岛的一个军事基地.“第二战场”开辟以后,唐军一方面巩固在百济的统治,另一方面与新罗兵联合,与辽东唐军呈南北夹击之势.高句丽军同时面对来自南北两个战场的压力,处于劣势.南北夹击的战略思想是唐最终能够灭亡高句丽重要的原因之一.再次,高宗放弃亲征,使东征将领有足够的权力以灵活制定战争策略,可以针对不同的战争形势便宜行事.因而,高宗时期的东征高句丽多能出奇兵,使高句丽措手不及.

第三,得益于“兵募”.“募兵不是一种固定的兵制,平时没有固定的兵员和编制,有事征募,事罢即回到家乡,或就地恢复民丁的身份.”[5] 朝廷会支付士兵很高的报酬,钱粮或者官职,以激发其斗志.“贞观、永徽年中,东西征役,身死王事者,并蒙敕使吊祭,追赠官职,亦有回亡者官爵与其子弟……往前渡海者,即得一转勋官”[2] 政府以丰厚的报酬为手段招募士兵,士兵可凭借军功大小,得到相应的官职或爵位.因而丁民多趋之若鹜,战斗力也较强.显庆六年(661 年)正月,“于河南、河北、淮南六十七州, 募得四万四千六百四十六人, 往平雄带方道行营.”[2] 可见,兵募制度给唐高宗远征提供了充足的兵源保证了战争的胜利.

第四,征伐高句丽的胜利与高宗时期国内安定、富庶有很大关系.经过太宗时的“贞观之治”,至唐高宗时,全国一派盛世景象,素有“永徽之治”之称,因而可以调动充足的国家资源应对高句丽战争.再者,国内文臣武将人才辈出,文有长孙无忌、杜正伦、卢承庆之类以保内政之稳;武有李、苏定方、刘仁轨、薛仁贵之辈以保证正确的军事策略得以贯彻实施.

二、从高句丽方面论述

第一,高丽内乱,国力内耗严重.公元666 年,高丽盖苏文去世,其长子泉男生即位莫离支,男生他的两个弟弟泉男建、泉男产不服,并挑起内乱.高丽内乱,导致内部力量削弱,为唐征伐高丽提供了一次难得的良机.《资治通鉴》称:“今高藏微弱,权臣植命,盖苏文死,男建兄弟内相攻夺,男生倾心内附,为我乡导”.[3] 唐高宗得此良机,便发动对高句丽的总攻势.

第二,高宗朝之前,中原王朝常年远征高句丽,导致其疲敝不堪.在隋朝几次打几下,“高丽困弊,野无青草”.[4] 后经过唐太宗的一次重击,两次扰袭,高句丽国力严重下滑.此外,高句丽地小人少,国土并不辽阔,财政来源主要依赖于辽东地区,隋唐远征高句丽的主要战场就在辽东地区,长年累月的战火已使该地区面目疮痍.长期的战争也使高句丽青壮年多去从军,导致农业生产荒废,粮食减产严重.史料记载,在唐太宗几次征伐之后“高丽困吾师之入,户亡耗,田岁不收,下饥,卧死沟壑,不胜弊矣.”[1]高宗即位罢辽东之役后,高句丽国力虽然有一定恢复,但是已经没有足够的力量去抵御高宗朝的轮番进攻.可以这么说,是旷日持久的的战争,把高句丽拖也拖垮了.

第三,高句丽战略失误.一方面,高句丽未救援百济.显庆五年(660 年)唐军进攻百济,高句丽对此却袖手旁观.百济孤立无援而灭亡,高句丽因此而失去一个重要盟友,使唐军成功开辟第二战场,并以此为基地形成对高句丽的南北夹击之势.可以说,这是高句丽的一次重大战略失误,为之后的亡国埋下隐患.另一方面,战略墨守成规不知变通.高句丽过分迷信以往抵御隋、唐进攻的经验,注重坚守城池,其主要战略思想是守城和防御,没有发现唐朝的战术一直处在变换调整之中.

参考文献:

[1] 宋祁, 欧阳修. 新唐书[M]. 北京: 中华书局,1999.

[2] 刘昫, 旧唐书[M]. 北京: 中华书局,1999.

[3] 司马光, 资治通鉴[M]. 北京: 中华书局,2007.

[4] 魏徽, 隋书[M]. 北京: 中华书局,1999.

[5] 李乔开,“漳圣王”陈元光籍贯辨析[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 .

作者简介:张昊(1989-),男,河南长葛人,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13 级世界史研究生.

综上而言,上述文章是大学硕士与原因本科原因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远征和高句丽和唐高宗方面论文范文.

参考文献:

1、 唐高宗刺颅出血和中外医学交流新论 王 颜 杜文玉摘要永淳二年,侍医秦鸣鹤为唐高宗刺头出血治疗头风,这一历史事件引起了中外学者的高度关注,涌现出一批研究成果,或认为秦鸣鹤为大秦人,或认为其医术来自大秦,或认为来自印度,遂使这一事件成.

2、 管窥唐太宗的用人之道 内容摘要唐太宗作为我国封建社会时期著名的君主,以其知人善任的特点而成为历史上具有显著影响力的人物 通过对关于唐太宗用人方面的历史典籍的阅读,我们可以深刻地体会到唐太宗在用人方面的高超艺术和技能,而正是.

3、 论唐太宗对陆机其文其人的评价差异 摘 要唐太宗是杰出的政治家,他开创了贞观之治;也是杰出的文学家,他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 晋书陆机传后论中,唐太宗对陆机的文学造诣给予高度评价,也对陆机的坎坷遭遇感到惋惜 关键词唐太宗;陆机;评价差异作.

4、 魏徵:一心为国却遭唐太宗砸碑悔婚的谏臣 唐太宗与魏徵不仅成就了彼此的政治美名,也铸就了一段流传千古的君臣佳话 然而生前君臣无隙,身后却反目成仇——唐太宗为何推倒他亲手撰书的魏徵碑在这段君臣佳话的流传中,又有哪些偏离历.

5、 析唐太宗和魏征之君臣关系 ◇ 吴健毓宰相与帝王,是中国古代高层权力关系的主角;相权与君权,是中国古代高层权力冲突的核心 吕不韦成就秦始皇而后遭放逐,韩信辅助刘邦而后被杀戮,曹操挟汉献帝以令诸侯,张居正越皇权而治天下&helli.

6、 唐太宗何以怒砸魏徵墓碑 唐太宗李世民和魏徵的故事一直被世人所称道,并传为千古美谈 唐太宗曾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魏徵去世时,唐太宗十分悲伤,流着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