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职称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教学改革论文 科学教学论文 教育教学论坛杂志 外语教学期刊 教学论文范文 教育教学论坛期刊 教学改革杂志 初中语文教学改革论文 英语课堂教学改革论文 教学改革的论文 民航专业教学改革论文 初中教学改革论文

教学改革类有关毕业论文提纲范文 跟高校转型背景下双语教学改革方面论文写作技巧范文

分类:职称论文 原创主题:教学改革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2-24

高校转型背景下双语教学改革,本文是教学改革类有关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与双语教学和高校转型背景和改革有关毕业论文提纲范文.

刘 颖 许 南

[摘 要] 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产生国际化教育需求,双语教学推进过程中如何体现应用性、实践性成为一个重要问题.目前我国双语教学中广泛存在受者和施者个体差异大,课程体系不科学,缺乏实践教学环节,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脱节,教学模式封闭化以及教学评价和考核方式固化等问题,需要采取分层次动态施教,加强对双语教师的选拔和培训力度;按工作岗位需求设置双语课程体系,实行“订单式”培养;革新教学内容,选用先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完善双语教学评价体系等措施加以改进.

[关键词] 高校转型;应用技术型人才;双语教学;课程体系;动态施教;“订单式”培养

[作者简介] 刘颖,武汉东湖学院经济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双语教学研究与实践(武汉 430212);许南,通讯作者,湖南师范大学副教授,博士,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程负责人,研究方向:高校双语教学(长沙 410081)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一般项目“教育国际化背景下高校双语教学制度的可持续发展研究”(项目编号:BIA130069);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基于语言经济学视角的商务双语课程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1YBA213)的阶段性成果.

一、高校转型的必要性和核心要义

根据2014年国务院常务会议的重要精神,1999年后新建的647所地方本科院校将在政府的引导下,逐步转型为应用技术型大学(学院).这是我国高等学校继1952年院系调整,20世纪90年代高校合并和大扩招后对高等教育总体布局产生重大影响的改革举措,也是重构高等教育体系、转变治理方式的转折点.

2001年至今,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多次跃居世界首位,步入教育普及化国家的行列.据权威数据统计,2015年8月为止,全国高等学校共计2845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553所(包括民办普通高校447所),本科率超过90%.在所有高校中,非“211”和“985”院校2441所,其中,1999年后新建的地方本科院校数量占比超过四分之一.其发展直接影响到我国高等教育的长远发展.

高等教育普及化直接导致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2007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规模为495万人,到了2010年,这一规模增至630万人.从2011年开始,应届毕业生以每年增长近30万人次,2013年应届毕业生规模达到699万,2015年这一指标则达到749万.伴随着不断扩大的毕业生规模,“就业难”成为近年的重大社会问题.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仅为70%左右.一方面,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突出,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不断更新升级,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据调查显示,众多企业仍存在人才需求缺口,但高校毕业生无法顺利与企业直接“对接”.在“万众创新”的新时代,伴随产业转型升级及公共服务发展,社会需要大量的高层次技术型人才.高校应服务于地方、行业和产业的发展,培养与需求对接的人才.因此,在高等教育繁荣发展的新时期,各地方本科院校应找准自身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定位,错位发展,服务区域转型升级,通过重构课程体系,强化应用研究,突出特色,为国家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2014—2015年期间,全国启动了改革试点,22个省市的100多所高校作为试点学校开始改革探索.这既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也是高校突破自身发展瓶颈的破冰之举,具有深刻的历史必然性和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高校转型,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不能仅仅被界定为培养技术型人才,更不能狭义地被界定为培养“蓝领工人”.一方面,相对于理论型、研究型人才而言,应用技术型人才应是能够迅速融入国家创新发展的大环境,具有全面的综合实力,并成为技术应用和技术创新的实施者.另一方面,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又不同于高职高专“一面倒”地强调培养学生掌握熟练的操作技能.应用技术型学生应具有一定的继承和创新能力,具有发展潜力,能够胜任面向现实应用的科研工作,使得产学研紧密结合协同发展.因此,高校转型的核心要义是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这样的人才不应仅仅面向现在,面向职场,面向一线,具有对工作岗位的适应性,而且还应面向未来,具有前瞻性和创造性.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代,技术的变革在社会经济发展中重要性尤为显著,通过对技术活动全过程的学习,学生应逐步掌握对技术举一反三的应用创新能力,为其职业发展全局奠定坚实基础.

二、高校转型对双语教学改革的要求

全球一体化与社会文化多元化的趋势催生高等教育国际化.2001年,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清晰地界定了双语教学的目的、意义及其重要性,鼓励全国高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双语教学.十余年来,双语教学作为一项积极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载体在国内高校全面推广.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合理培育特色,更新办学理念,助力区域发展,服务行业提质.其根本要义是从社会需求出发,加强人才供给侧的改革,大力培养并输送直面就业、市场青睐、行业急需、企业认可的应用技术型人才.

本次高校转型改革,旨在鼓励部分地方本科院校结合自身的区位优势和行业优势,合理定位,突出重点领域,从应用型本科学生的就业岗位来看,毕业生大多数从事着一线的操作与服务类的岗位,在工作中势必需要运用英文或其他语言进行理解、沟通、交流和进修学习.

因此,双语教学的低层次教学目标是教授学生在工作中需要运用的专业英语知识及技能,去除工作实践中的语言障碍,使学生能够游刃有余地完成国际化工作中的任何环节.但与此同时,对应用型本科学生的培养,不仅要着眼当下,更要面向未来.通过双语教学,使其具备国际化思维,提升其自我学习国内外专业知识,内化吸收专业技术和管理理念的能力,以便在职业发展中锐意创新,应变求强.同时,转型高校的双语教学应突出地方特色,服务面向区域性,进行互动性发展,通过开放办学汲取国内外先进教育技术,经由校企合作定向培养国际化应用型人才.

三、高校双语教学的主要问题

从目前国内高校双语教学实施的情况来看,由于各高校的办学理念、培养目标、师资水平和学生素质不同,双语课程构成、教学设计、师生状况、考评方式都不尽相同.为了进行更有针对性的阐述,下文将辅之以笔者在武汉东湖学院(武汉东湖学院是国内首批应用技术型转型大学)从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双语教学实践情况,分类别说明当前高校双语教学的主要问题.

(一)双语教学的受者和施者个体差异大

双语教学的受者,是双语教学的对象,即开设双语课程教学单位的学生.教学单位层次不同,学生的语言基础亦不相同.一般而言,“211”、“985”院校的高考录取分数较高,其生源的英语基础普遍较好.地方本科院校的生源中也不乏英语基础好的学生,但其英语平均水平无法与前者相比.同时,同一类别院校,同一所院校,甚至同一个班级中的学生的语言能力及在双语课堂上的接受程度也不尽相同.可以说,语言障碍是学生接受双语教学的第一道难关.英语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对双语课程的认知、理解、参与和运用程度.能否准确达意地听懂教师的授课,看懂教师的课件和教材内容,跟上教学课堂的进度,积极地参与课堂互动和实践环节,很大程度由学生的英语水平决定.对英语水平迥异的学生采用同样的教学模式,不加区分地实践完全相同的教学方案,运用完全一致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无法满足学生个体化的学习需求,更无法全面提升学生的双语实践能力.

双语教学的施者,也是双语教学的主导者,即双语教师.双语教师肩负双语课堂的组织和管理职责,应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全面教学技能.双语教师不仅应是具有良好的双语语言能力,同时对专业的掌握,尤其是是否拥有相关从业经历具有从业实践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根据调查显示,目前国内双语教师由这几类教师构成:有海外留学背景的相关专业教师、精通普通话且能胜任教学工作的海外专业教师、拥有包括英语在内的两个专业学位的教师、具有在海外机构跨国集团工作经历的专业人士、自身英语水平较高可适应教学实践的专业教师.目前,相关机构对尚未制定和出台双语教学教师资格的认定的规范标准,教师的专业资质、双语能力、教学技能和教学操守等因素对于双语教学目标的达成产生直接影响.在教学实践中,不免出现个别高校为了完成教育部下达的双语教学比例要求,在实际师资情况的限制下,教师选用不当,影响双语教学的实施效果,也违背了设置双语教学的初衷.

(二)双语教学课程体系不科学,缺乏实践教学环节

在高校的双语课程设置中,某些课程体系不尽合理.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例,为了体现这一应用经济学课程的双语教学,突出国际化,在课程设置中,高等数学等基础课程以双语教学方式开设.这些课程本身的专业知识就相对于其他课程艰深难懂,以双语课程开展教学的结果是学生的学习难度增加,学习积极性下降,有的教师为了使学生理解教学内容,降低课程内容的难度,而这些课程是学生日后考研或是从事实践工作的基础,因此,违背了教学活动的本义.另外,一些专业基础课也设置为双语教学课程,如会计学、统计学.这些课程是学生专业质素培养中的重要环节,事实证明,这些课程的双语教学非但没有达到双语教学设置的初衷,反而影响了专业知识的传授和吸收.

同时,在目前大部分高校的课程体系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被提到同等重要的位置,尤其是经过转型或正在面临转型的地方本科高校.实践教学的形式较多,内容也比较丰富.但专门针对双语课程设置的实践课程少之又少,只是在某些实践课程设中设有双语实践的环节.

(三)双语教学的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脱节,教学模式封闭化

双语教学的目的是增强学生运用两种语言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因此,双语教学是手段而不是方式.双语教学的内容选择应着眼于应用需要.教学内容通常可以以选用的教材内容为基础来组织,因此可以通过教材的选择分析教学内容.当前,国内高校的双语教学教材多选用国外原本经典教材双语教学课程的内容以教材的内容为蓝本,教材的选择直接影响教学内容.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选择国外原版教材作为授课教材.这一类教材内容有的体现了学科经典理论,有的反映了专业前沿知识,选用这一类教材有利于教学与国际接轨.然而,某种程度上,全盘使用国外教材是否能完全适合我国的国情的需要,国外的一些标准、协定、法律法规与我国有异,内容并不完全相同.同时,在对教学内容的展开和研究方法方面,国内外的侧重也有所不同,若不加区分直接照搬,并不能适应实践运用的需要.

在教学模式的选择方面,依然以教师为核心,教师在内容的取舍,教学开展的先后以及教学进度的把握方面都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不高,主动性不强.课程结束后的测评方式依然以传统的闭卷书面考试为主.为了应对期末的笔头考试,学生们在双语课堂上的学习热情降低,表现得更明显的是对双语课程的担忧和压力.学生记忆双语课程笔记的积极性高,但课堂氛围凝固,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和课下学习的热情有限.

(四)双语教学评价和考核方式固化

对双语教学的评价与考核是搜集教学信息,分析教学现状,总结经验和教训的必要路径.然而,当前我国高校采用的评价方式较多以来自领导、同行和学生的信息为主.这样的传统方式体现了“从教学中来,到教学中去”的评价机制,无法体现教学成果在社会实践中的运用适应度及其信息反馈,更无法通过评价机制提升双语教学对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水平.

对于双语教师的考核是开展规范双语教学的制度保障,但目前大部分的高校对双语教师的考核方式与非双语教师的考核方式相似度高,教师的教学和科研工作量考核指标更无法准确体现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的要求.

四、双语教学的改革措施建议

高校转型升级,根本目的在于更好地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在信息共享、竞争激烈的国际化时代,人才是否具有有益于技术运用的双语能力,是否通过双语学习增强其开拓未来的知识储备和能力积淀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如何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地开展双语教学,既面向现在,又面向未来,使其适合转型高校的生源特点和培养需求,是我们亟待研究的重要问题.针对上述高校双语教学中存在的典型性问题,笔者根据教学实践经验,提出以下的改革建议.

(一)分层次动态施教,加强对双语教师的选拔和培训力度

地方本科高校可根据学生的意愿及英语水平试行分层次教学.具体而言,是对同一年级的学生进行分班,按照不同层次班级的学生的实际情况量体裁衣,订制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同时,不同层次班级的学生也不是静态的,而是可以根据学生的习得成果进行动态调整的.比如,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在大二下学期开始,同一门双语课程,分别开设普通授课班和全英语授课班.在选择教材、课件以及授课英文使用比例等方面做不同的安排.开课前,由学生自主选择,上课第5周开始,每隔4周,可按学生的意愿和教师的建议进行重新划分.普通授课班和全英语授课班的课程进度保持一致,以便于班级的动态调整.

在双语师资的选择方面,各高校应根据现有的师资情况,培养符合课程群授课能力要求的师资团队.其一,积极利用好现有的几类教师资源,支持和鼓励没有专业从业经验的双语教师进入相关国际组织、机构或团体挂职锻炼,使得双语教师能“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回归教学岗位后能将双语实践反哺于教学活动.其二,通过全方位的开放办学,盘活双语教学资源,安排国内教师赴国外培训访学,外籍教师来校授课或开设讲座,从而全面彻底地盘活教师资源.其三,通过多种形式加强与专业对应的岗位群单位的合作,建立互通机制,聘请优秀的企业导师加入双语教学团队.

(二)按工作岗位需求设置双语课程体系,实行“订单式”培养

由于教学的培养目标是服务地方、服务社会的应用技能型人才,课程体系也应按照工作岗位需求的能力来划分模块.以基于岗位能力培养的国贸专业课程体系为例,第一类是国际贸易、国际投资等商务基础课程可开设为岗位实践基础课程,由于这些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开设的时间较早,学生的英语能力相对较弱,不建议使用全英文的方式讲授;第二类是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单证等岗位核心能力课程,由于实际外贸业务中,此类课程知识直接以英语的形式进行国际化交流和沟通,且该类课程通常在大三和大四下学期开设,学生的英语水平较高,可以考虑实行全英文教学;第三类是国际商务谈判、商务礼仪等岗位辅助能力课程;第四类为国际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等便于学生走上就业岗位后分析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岗位理论基础课程,由于课程专业内容相对较为艰涩,建议中英文结合讲授,以中文教授为主,关键术语和关键概念选用英文讲解;第五类为双语实训实习课程,如国际贸易全流程实训,通过上机模拟不同角色在国际商务活动中的双语实践,达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又如大四下学期设置的专业实习课程,通过派送学生到各种从事外贸业务环节的企业中顶岗实习,参与外贸一线活动,在“干中学”专业知识,也在“干中学”语言运用.各个模块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的关系.双语教学课程的设置,不宜贪大求全,无视课程特点和受众状况全面开设必然离教学目标的初衷相去甚远.各地方本科院校可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为突出专业特色,选择教学基础条件好的核心课程分层次展开双语教学,同一个班级一个学期开设的双语课程不宜超过4-5门.

对于有条件的地方本科高校,可以实行“订单式”培养.企业全程参与高校的专业建设,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设置面向实践的双语课程体系,企业和高校互派人员,使得双语课程直接对接人才接受端,经过培养走上工作岗位的人才能满足单位的应用需要.课程设置既要考虑当前社会大背景下合作企业对英语语言技能的要求,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要求,特别是学生将来职业发展的需求,确立提高学生将来从事相关行业所需的核心能力并配备课程.各地方高校可将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作为常规工作,通过定期进行阶段性的教学反馈和教学成果分析,不断改革,逐步摸索出适合本校相关专业的双语教学方案.

(三)革新教学内容,选用先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

在教学内容方面,任课教师可选用英文原版教材,在进行必要的筛选后,选择符合我国经济发展实际的内容进行授课.在讲授过程中,注重跟踪学科前沿,强调对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的教授.经过长期的教学和研究积累,双语课程骨干教师可以组建任课教师团队,共同编写符合本校本专业学生基础和需求的双语教材.为符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教材可选择按照项目模块安排大纲结构.

在教学方法方面,除了较为传统的案例教学、项目教学、模拟操作教学等,还有PBL教学(问题式学习)、CDIO教学(构思-设计-实施-运作)等较为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选用应更多地体现培养学习应用和创新能力的特点.在具体的双语教学活动中,运用有效的教学工具及手段,如多媒体教学、语音实验室、实训室、社会化新媒体(微博、微信等),通过制作和使用CAI课件,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直观的媒体显现、大量的视听导入,使学生在放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专业信息,教师尝试理解学生的感受,并引导其进行深入的分析,辅之以启发式教学,团队教学和参与式教学.通过全新的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填鸭”教学,注重学生的吸收—实践—再创造能力.考试的方式亦可多样化,建立多维考核体系,综合运用卷面考核与“面对面”测试,校内模拟成绩和校外实训表现,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等方式.

(四)完善双语教学评价体系

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有利于双语教学的顺利开展.在地方本科高校改革背景下,双语教学体系的设置更强调教学效果对岗位技能培养的促进作用.评价的指标除了传统的教学指标,如教案、教学进度安排、教学大纲和相关资料,还应该设置一些新型的指标,如实践切合度、授课策略、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等.评价主体应该既包括学生、同行教师,专业带头人,也包括行业专家,企业技术骨干,形成立体化评价体系.学生评价主要基于对教师授课的总体估量;同行教师评价主要基于教师授课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的评价;专业带头人评价主要基于教师授课的结果是否能达到专业建设的目标;行业专家评价主要基于该门双语课程的教学对学生日后的就业和社会发展的有利性角度考虑.

综上所述,地方本科高校改革后,双语教学的相关教学要素应相应革新.本文从师生的选择与考核、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的选取、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运用、教学评价体系的设置等方面阐述了为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双语教学改革措施,希望对高校转型新时期双语教学的可持续性发展有所助益.

参考文献:

[1]马翔.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研究[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5,(1).

[2]唐景莉,刘志敏.高校转型:重构高教核心价值——访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中山大学原校长黄达人[J].中国高等教育,2015,(7).

[3]张雷宝,刘晓宏.双语教学:共识、分歧及其误区[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5,(6).

[4]王琦.高校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的示范作用分析[D].重庆:西南大学,2010.

[5]郗敬华.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双语教学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

[6]王承君,马小燕.非学历双语教育中的几个问题[J].继续教育,2014,(1).

[7]王卓,杨丽颖,王岩,杨旻.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现状调查与思考——以济南大学为个案[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8:(3).

[8]刘秀峰,陈素,詹秀菊,谭定英.实施计算机专业双语教学改革的分析与探讨[J].第二届中国计算机教育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8,(10).

[9]闫继芬,翟小娜.服务地方经济,改革ESP教学[J].现代企业教育,2011,(10).

[责任编辑:彭 波 李 静]

该文结论,这是一篇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双语教学和高校转型背景和改革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教学改革本科毕业论文教学改革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

1、 高校转型背景下成人教育工作的改革 摘 要 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正式发布,继续教育的发展和转型被提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为了迎接继续教育发展过程中这一重要时刻,抢抓难得的历史机遇,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继续.

2、 高校转型背景下《饭店英语》课程考核改革 随着高……教育结构布局的调整,地方本科院校正在向应用技术高校转型 饭店英语课程作为旅游专业本科学生的必修课,在高素质饭店服务人才培养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从现有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后果.

3、 OBE理论视角下高校电工实训课程教学改革和实践 刘恋1,郭立强2(1 淮阴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电气工程学院,江苏淮安223300;2 淮阴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江苏淮安223300)摘要本文首先简要介绍和分析OBE 理论,然后从OBE 理论.

4、 应用型本科高校中网络工程专业教学改革 刘 波,吴其林,孙佑明,曹 骞(巢湖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安徽 巢湖 238000)摘 要分析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办学定位与网络工程专业的特点,总结出教学弊端,探讨并提出对应的教学改革方案,包括&ldquo.

5、 高校转型背景下青年教师职业角色困惑现状与 摘要基于滇西北民族地区青年教师“生存现状”调研,剖析其面临角色超载、角色冲突两大职业角色困惑对专业发展及学校转型发展工作的不良影响,提出改善外部环境建立青年教师成长的社会支持系.

6、 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改革的困境与 摘 要如何有效实施混合式教学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地方高校受地域环境、办学条件、师生状况以及实用主义观点的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混合式教学改革面临一些困境,对此加以分析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