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专科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论文 马克思主义投稿 马克思主义论文 马克思主义杂志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论文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硕士论文 马克思主义哲学问题论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论文 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题目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改革开放论文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论文

关于马克思主义类电大毕业论文范文 和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类专科开题报告范文

分类:专科论文 原创主题:马克思主义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2-15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该文是关于马克思主义类学年毕业论文范文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实质相关专科开题报告范文.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

孙 兴

(江西师范大学 科学技术学院,南昌330027)

摘 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辩证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都曾被用来称呼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质的理解上,三者存在着许多不同.以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本为依据,得出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新唯物主义”就是历史唯物主义,“新唯物主义”的“新”就新在它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社会性和历史性原则来解释世界和人与世界的全部关系问题,从而合理地解决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实践唯物主义得以建立的真实基础.全部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质上就是历史唯物主义.

关键词: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8)04-0065-03

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哲学的伟大变革,这是每个马克思主义研究者都承认的事实.但是,在关于马克思在哲学发展史上实现的哲学革命的实质的理解上,我国哲学界经历了从辩证唯物主义到实践唯物主义再到历史唯物主义的转变.那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到底是怎样的呢?

一、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质的几种观点

(一)辩证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是我国传统哲学教科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的提法,这种提法照搬于苏联,在我国产生了深远影响,一度成为我国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流解释.我国传统教科书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分为两大部分.这两大部分分别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者的关系是: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历史唯物主义只是辩证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领域的推广应用,历史唯物主义从属于辩证唯物主义,因此得出全部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结论.

辩证唯物主义承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主义性质,它的主要观点是: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总是在时空中运动的,它运动有着自身的规律.这种观点看上去坚持了唯物主义——因为它承认世界的物质性,又坚持了辩证法——因为它强调事物的运动这一存在方式,但实际上,上述观点并没有超越旧唯物主义的水平,都是旧唯物主义提出来的观点.我国传统教科书错误地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简单的归结于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结合,这就完全磨灭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实现的革命性变革.因为机械唯物主义和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它们在本质上根本不同,是没有办法简单的结合在一起的.旧唯物主义在本质上是机械的,对事物只是从直观的形式去理解,它是反辩证法的.而黑格尔的辩证法在本质上是唯心主义的,它立足于“绝对精神”,用其来解释一切,这种辩证法是反唯物主义的.因此,旧唯物主义是没法通过简单加入辩证法而改变其机械性的.只有当唯物主义辩证的解决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与存在、物质与意识关系问题时,这种唯物主义才是改变了形态的辩证唯物主义.

要辩证地解决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传统教科书所提的辩证唯物主义是根本没法实现的,必须要引进实践的观点.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一开始就指出了旧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1]137在这里,马克思深刻地批判了旧唯物主义对世界认识的客体直观性,指出了旧唯物主义缺乏主体性,而坚持从主体方面认识对象、现实、感性正是马克思主义新唯物主义区别于旧唯物主义的根本特征.正是旧唯物主义的这种缺陷决定了它不能辩证地解决思维与存在、物质与意识之间的关系.辩证唯物主义强调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但是它不能科学地说明物质是如何产生意识、意识是如何能动的反映物质的,因为思维与存在、物质与意识的相互作用只能在实践中发生.

(二)实践唯物主义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中,“实践”是具有基础和核心地位的概念.20世纪80年代末,人们开始对传统哲学教科书的物质本体论观点进行深入批判,主张用实践来解释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了“实践唯物主义”观点.实践唯物主义是指“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1]140.这一提法在我国最早出现在1983年北京大学哲学教研室编写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一书中.1988年在“全国实践唯物主义讨论会”的推动下,实践唯物主义逐渐被学术界熟知并认可.

实践是思维与存在的现实统一.旧唯物主义坚持物质第一性原则,一味地强调客体性而忽视了主体性.唯心主义“却把能动的方面发展了,但只是抽象的发展了”[1]137,因为它不懂得现实的人的感性活动,只能将整个世界看成是抽象精神的自我生成、自我创造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出发坚持了主体性原则和客体性原则的内在统一,实现了哲学的伟大变革.实践是人类能动的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其中既包含主体对客体的能动作用,也包含了客体对主体的制约性,是主客体的统一.当我们从实践中去把握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时,我们就消除了物质或者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本体论问题.实践强调的是物质与意识的相互作用,而相互作用就取消了绝对首要性,实践从根本上排斥本体论.如果用本体论思维去解释实践,那么不是将实践还原成物质,就是将实践还原成精神,而这正是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但实际上,这两种主义从根本上是反对实践的.

把实践作为观察物质与意识、人与自然关系的出发点,哲学就获得了新的生命力.实践唯物主义强调实践的核心地位,主张实践决定意识.但实践并不是一个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实践的主体是有意识、有能动性的个人,实践本身就包含了主体性,那么实践唯物主义何以能称为“唯物主义”?这就必须要历史唯物主义作证明.我们不否认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但马克思所说的实践是社会历史中的实践,离开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社会性原则和历史性原则,实践的概念也就变成抽象的概念.

(三)历史唯物主义

在马克思的文本中找不到关于“历史唯物主义”这一概念,最早使用这一概念的是列宁.中国传统哲学教科书受苏联影响,也沿用了这一提法,将其作为表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观的概念.1988年“哲学体系改革讨论会以后”,大多数人将实践唯物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世界观,而将历史唯物主义仅仅看成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观,将实践唯物主义凌驾于历史唯物主义之上,那么这种超越历史性的实践就不可能具有社会历史的属性,这样的实践也就只能是抽象的、不现实的实践.“我们不应当用实践原则把社会历史抽象化,而应当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原则把实践具体化.”[2]这样的历史唯物主义不再是作为历史观的功能,而是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新世界观.

历史唯物主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包含着两种不同的含义,行使着两种不同的功能.一种是作为历史观意义上的历史唯物主义,我们常常称它为“唯物史观”,它主要是揭示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为人类观察和把握社会历史提供理论根据;另一种是作为世界观意义而存在的历史唯物主义,它的主要功能是为人们处理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提供哲学解释原则.马克思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不仅仅是具有历史观的意义,即将唯物主义的原则运用到历史领域,实现了“历史观”的变革,将“半截”唯物主义变成“完整”的辩证唯物主义,它的更大意义在于实现了整个哲学世界观的伟大革命,创立了一种全新的唯物主义学说.

我们常常低估历史唯物主义的意义,将它仅仅视为一种历史观,视为弥补唯物主义在历史观上的空缺,而忽视了它作为新世界观的功能.当它作为世界观时,它是一种和旧唯物主义完全不同的新世界观,它用它的解释原则——社会性原则和历史性原则来理解和诠释人与世界的全部关系,即将自然、人、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等都放到社会历史中,将其作为一个特定的历史过程来考察.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是历史唯物主义

(一)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来解释自然界(存在)

旧唯物主义讲的“存在”是与人无关的存在,而马克思主义新唯物主义讲的“存在”是与人息息相关的存在,是社会历史领域中的存在.从人类产生以来,自然就成了人们不断追问的奥秘.唯心主义者认为自然界是精神的产物,“把心理的东西作为最初的出发点;从心理的东西引出自然界,然后再从自然界引出普遍的人的意识.”[3]236他们将这种“意识”本体化,将其作为产生万物的始基.费尔巴哈虽然对唯心主义自然观进行了批判,但是“他没有看到,他周围的感性世界绝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直接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其中每一代都立足于前一代所奠定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前一代的工业和交往,并随着需要的改变而改变他们的社会制度”[1]155,正是因为费尔巴哈以直观的形式去看待人与世界的关系,没有把感性世界看成是现实的人的活生生的感性活动,所以他在历史领域陷入了唯心主义的泥潭.马克思指出:“先于人类历史而存在的那个自然界,不是费尔巴哈生活于其中的自然界;这是除去在澳洲新出现的一些珊瑚岛以外今天在任何地方都不再存在的、因而对于费尔巴哈来说也是不存在的自然界”[1]157.在这里,马克思并不是否认那种未被人类发现、没有进入人类视野的自在的自然界的真实存在,而是说,这种自然界对人类生活没有价值,马克思关注的“存在”是现实的存在,那种没有现实意义的存在不构成存在本身.

(二)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理解人

人是哲学的主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的伟大变革归根结底是实现了从抽象的人到现实的人的转变.旧哲学也强调人在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但是它们谈论的人是抽象的、理想性的人.旧唯物主义集大成者费尔巴哈以直观的形式看到了人,他从自然主义出发,高扬人,将人看成是感性、对象性的存在.他的“新哲学将人连同作为人的基础的自然当作哲学唯一的、普遍的、最高的对象.”[4]14但这种唯物主义只是将人看成是“感性对象”,没有将人看成“感性活动”,没有从人们生活的社会历史条件来观察人,这种人不过是凭空想象、从口头说出来的人,而不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

马克思主义新唯物主义哲学的出发点是现实的人.在这里,马克思不再追求那种抽象的人的类特征,他研究的人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从事实际活动的人.人是什么不决定于自身的生理特征,而是取决于他们生产什么、怎么生产,即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一旦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即迈出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这一步的时候,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1]147个人是在特定具体条件下的个人,即在特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制约下,从事生产活动和社会交往的具体的人.这样,人的本质就必然是人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不同的历史时期造就不同的人.在农耕文明时代,人们从事的活动主要是耕地、打鱼、打猎,与之相对应形成的就是农民、渔夫、猎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代,大机器生产代替了作坊手工业生产,与之相适应生产出来的是适应工业化需要的工人.

“现实的人”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中从事实际活动的人,并在这个历史过程中不断自我生成、自我创造、自我超越.动物与其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它们只能按照“物种的尺度”去适应自然.人的存在方式与动物的活动完全不同,人的活动是一种自我创造性活动.人之为人是他不断自我生成、自我提升、自我超越的结果.人是在历史中生成的,面向的是未来,其中充满了各种未知性和可能性,人一旦将自己固定下来,那人的生命也就失去了该有的生机活力.人是在自然中生成的,却要认识自然、适应自然、改造自然,使自然界满足我们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为达到这一目的,人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将憧憬的理想转变为现实,使“万物皆备于我”.人类意识的这种超越性决定了人的生存方式,人必然是一种追求价值、寻求意义的存在.这使得人不断超越生命的生物性本能,永远不会停留在某一程度上,“而是永远处于生成、完成自己的过程中:人始终‘在路上’.”[5]

(三)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考察思维与存在的关系

旧哲学所讲的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是抽象的、不现实的关系.青年黑格尔派更是把现实世界的一切都看成是意识的产物,主张意识决定存在,只要人的思想改变了,世界也会接着改变.与之相反,马克思和恩格斯主张意识是社会存在的产物.前面我们已经论述了马克思所说的“存在”是与人相关、社会历史中的“存在”,而对于“意识”,马克思认为意识、观念的产生最开始都是与人们的生产实践活动、物质交往以及人们日常所用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1]152,得出“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的命题.意识永远都是被意识到的存在,也就是说意识从来就是“社会意识”.这表明,马克思说的“存在”是人们的“实际生活过程”,“意识”是社会的、历史的意识,存在与思维的关系不是那种不现实、抽象的关系,而是现实的、具体的关系.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1]161.从人类产生以来,人类为了生存就必须进行物质资料生产活动,在这一过程中,人们就必须与周围的人进行交往,有了交往,语言也就形成了,意识也就产生了.反过来,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并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而发展.社会意识来源于社会存在,与社会物质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人们的生产实践总是在一定的社会意识的支配下进行,社会意识来自社会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并在这一过程中随着实践的深入,人们不断改变着自己的意识.

三、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的关系

辩证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都是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称呼.传统哲学教科书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定义为辩证唯物主义,立足于物质范畴解释人与世界的关系,将历史唯物主义看成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推广应用.实践唯物主义以实践为基础,用实践概念解释世界的一般关系,将实践概念高居于历史唯物主义之上,把历史唯物主义作为实践唯物主义在历史观上的推广.这两种观点显然没有看到离开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社会性和历史性原则,两者所立足的“物质”和“实践”也将只能是抽象的“物质”和“实践”,没有历史唯物主义就没有辩证唯物主义和实践唯物主义,在其实质上,辩证唯物主义和实践唯物主义就是历史唯物主义.

实践唯物主义立足于实践来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又用实践解释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这种实践观点宣称实践是在社会历史中的实践,但是这种观点仅仅将历史唯物主义当作一种历史观,将实践唯物主义凌驾于历史唯物主义之上,离开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这种实践只能是抽象的实践,这种实践只能在主客体关系中绕圈,而不能用历史的尺度证明实践的客观性,即实践唯物主义的“唯物主义性质”.只有引入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则才能解决这一问题.

第一,社会制约性原则.实践活动从一开始就是在社会中进行的,实践的主体总是具有主体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的具体的人.每个个体的活动都不能离开社会而进行,作为社会实践的主体总是社会的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来源于自然,具有自然属性,但人更重要的是人具有社会属性,是社会存在物.动物是孤立的,它们可以离群索居,但是人却不同,人脱离了社会将不能称其为人,至多成为“人形物”.人要成为一个现实的、具体的人,就必须在社会实践中通过与人的社会交往才能实现.在这种社会交往中,人就会与他人发生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就会形成一种制约性.这就使得每个人的实践活动都会受到他人活动的影响和制约.社会关系的客观性决定了这种社会制约性的客观性,进而决定了人的实际活动的客观性.

第二,历史制约性原则.每一时代的人,要生存、要获得发展就必须首先以一定的物质生产资料和一定的技能为前提,历史的每一阶段都会遇到一定的物质结果,而这一“结果”就是前一代人的活动结果,每一代人的实践活动都受到前一代人的活动成果的制约,人们只能以这种制约为前提才能开展自己的实践活动.马克思就曾指出:“人对自然以及个人之间历史地形成的关系,都遇到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大量生产力、资金和环境,尽管一方面这些生产力、资金和环境为新的一代所改变,但另一方面,它们也预先规定新的一代本身的生活条件,使它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1]172人们不能选择接不接受这个前提,只能在这个前提提供的多种可能性中进行选择.这就是历史对实践活动造成的制约,它使人类实践活动成为客观的、现实的活动.

社会制约性原则和历史制约性原则很好地说明了实践的客观规律性.只有将实践唯物主义纳入历史唯物主义的范畴实践唯物主义才能得到说明,从这个意义上讲,实践唯物主义就是历史唯物主义.

我们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称为辩证唯物主义,就不能简单将其视为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相加.马克思对黑格尔唯心主义辩证法的超越,并不是简单地将黑格尔的“绝对精神”颠倒成物质,而是将黑格尔抽象的精神活动转变为人的现实感性活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被称为辩证唯物主义是因为它辩证地解决了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马克思既承认世界的物质性,又承认精神的能动性,最主要的是他引用实践的概念,将物质与意识辩证地统一起来.这种“辩证性”就体现在通过实践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因此,承认辩证唯物主义,就必须也要承认实践唯物主义.而在实践中实现的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又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因此我们可以说,辩证唯物主义和实践唯物主义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推广和应用,全部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其实质上就是历史唯物主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刘福森.从实践唯物主义到历史唯物主义[J].理论探讨,2001(6).

[3]列宁全集:第1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4]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5]刘福森.马克思哲学研究中三个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J].哲学研究,2012(6).

收稿日期:2017-11-24

作者简介:孙兴(1992-),女,江西萍乡人,助教,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上文汇总:上文是一篇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实质方面的相关大学硕士和马克思主义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马克思主义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

1、 新时代高职学生马克思主义哲学素养培养 李玲 长春医学高……专科学校【摘要】 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更加自觉地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这是突出强调了马克思主.

2、 异化的拯救:体育和人主体性的现实困顿和本体超越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视角 摘要运用马克思主义主体性哲学思维,在人与自身、自然及社会三重维度中,探讨主体“窘迫”的实践状态与体育“复归”的现实路径 研究认为,主体因人类逐渐膨胀的功.

3、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和改革是动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探析 摘要以改革促进国家的繁荣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科学发展观的重大实践,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应有之意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作为当代高校思想政治公共课,应将改革的理论和实践融入到课程的教学中,.

4、 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以完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相互联系有相互区别两者在中国化的过程中存在中国化的对象及内容的差别,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又内在的包含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 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更.

5、 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问题论纲 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全世界学者都在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深入研究对促进各国的经济建设都起到促进作用 本论文主要从西方社会主义革命的战略与策略问题的反思、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现代性问题的探讨、.

6、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大学生的影响 张倩倩/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摘 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有其必要历史条件和丰富的理论来源,其具有物质性与革命性、科学性性与历史性以及实践性和现实性的基本内涵,并以其显著的物质性、主体性和实践性特征对大学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