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毕业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环境保护和可持续论文 可持续论文 环境和可持续杂志 可持续观论文 可持续策略开题报告 环境和可持续论文 可持续的论文 可持续杂志 建筑可持续论文

关于可持续发展类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 与中国和韩国都市农业可持续水平动态变化相关硕士学位论文范文

分类:毕业论文 原创主题:可持续发展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4-16

中国和韩国都市农业可持续水平动态变化,该文是关于可持续发展类毕业论文提纲范文与都市农业和可持续发展和变化方面毕业论文提纲范文.

摘 要:都市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城市与农业的协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了由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5大子系统共计19项指标组成的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系统指标评价体系,并借助综合指数法分别计算了中韩两国的资源-发展综合指数和环境-发展综合指数.研究结果表明:①2005-2016年,中韩两国各子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变化趋势大致相同.其中,资源、环境、经济子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均有较大程度的提高,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整体水平亦有较大提高.社会、人口子系统已成为当前制约中韩两国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分值对比可知,上述两个子系统对中国都市农业的阻碍程度略小于韩国.中国除环境子系统得分高于韩国,其余子系统得分均低于韩国或与韩国分值相近.②中韩两国R-D综合指数均不高,韩国的均值为2.33,中国的均值为2.31,表明两国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环境压力都较大;两国E-D综合指数变化具有一致性,基本维持在1.8左右,表明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压力较大,但其数值趋向稳定,说明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环境压力加大的现象初步得到遏制.

关键词: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国;韩国

DOI:10.13856/j.cn11-1097/s.2018.12.032

1引言

都市农业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通常指地处都市及其延伸地带的紧密依托并服务于都市的农业.它是一种适应现代化都市生存与发展需要的,以生态绿色农业、观光休闲农业、都市创汇农业、高科技现代农业为主的,融合生产性、生活性、生态性于一体的高质高效、可持续的现代农业[1].由于都市农业的多功能性,得到了诸多国家的热烈追捧,各国对于都市农业的相关研究十分丰富.

1996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全面展示了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都市农业,认为这一农业类型需要被认可并广泛接受,提出都市农业的发展对人类的食物供给、工作及城市可持续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因而需要全社会政府、非政府组织、公共和私人实体的全力支持[2].2000年,Mougeot等探讨了农业融入城市生态系统的途径、经营主体以及经济效益等问题,并预测了城市农业可能出现的风险[3].2003年,Agrawal等开始关注发展中国家都市农业与都市环境的相互作用,其以瓦拉纳西为研究区,通过对绿豆、巴拉克、小麦和芥菜的SO2、NO2、O3以及色素等参数的持续观测,认为空气污染会对农作物产生负面影响[4].同年,Bryld从都市农业政策角度出发,认为多数发展中国家虽都市农业发展迅速,但都市农业政策制定和制度化管理仍处于空白阶段[5].此外,Altieri等、Thapa和Murayarma、Zezza和Tasciotti等分别对古巴、河内及发展中国家进行了都市农业发展现状的实证研究[6-8].国内对于都市农业的研究主要包括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两个方面.韩士元对都市农业的空间内涵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基于此建立了包括人均GDP、第三产业占GDP比重、科技贡献率、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商品率、非生产类投资占农业总投资的比重、农业社会服务人数占全部农业劳动力比重、生态环境指标等在内的一套较为全面的都市农业评价标准体系[9].赵晨霞、薛艳杰和吴永兴、果雅静等以及洪新星亦对都市农业的内涵、特征、发展对策、创新能力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10-14].实证分析方面,齐爱荣等以及冯海建和周忠学均以西安市都市农业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了与城市化的耦合关系及功能空间分异研究[15-16].戴宴清对美日两国都市农业的农业资源信息网络、精准农业、计算机模拟辅助技术、食品安全等方面的信息化水平进行了比较研究,以期为中国农业的信息化提供借鉴[17].周玉新对中日两国都市农业产生的背景、范围、产业结构、发展模式、发展方向、功能、相关政策等进行比较,以期预测中国都市农业发展前景[18].

本文选取中国以及与中国地理位置较近、发展模式对中国有一定借鉴意义的韩国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评价体系,测算中韩两国都市农业2005-2016年的发展水平,并运用资源-发展、环境-发展综合指数法分析资源、环境对都市农业发展的支撑力,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促进中国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2研究区及研究方法

2.1研究区概况

20世纪90年代后期,都市农业先后被北京、深圳、上海等国内大都市纳入城市规划,如北京提出并制定京郊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并出台了《北京"十二五"都市型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总体规划》.当前中国都市农业虽处于起步阶段,但随着扶持力度不断加强,已能预期将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韩国是一个较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其农业资源十分稀缺,现有耕地面积约18356km2,近1/2的食品依赖进口,因而韩国十分重视都市农业的发展.2011年颁布的《关于都市农业培育与支援的法律》,是韩国最直接的保障都市农业发展的法律法规.2013年,韩国的城市化率达到91.58%.都市农业的发展有助于解决韩国一系列问题,包括城市病、农业可持续发展等.

2.2指标体系构建

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指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受经济社会等影响,通过多方面的投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且保持生态系统的持续生产能力,并保障农副产品的供给安全,以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可见,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涉及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及环境等多方面内容.基于此,参照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并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取性和实用性等,本文将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系统分为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5个子系统.其中,人口子系统主要是指都市农业中人口各方面的占比变化,包括郊区人口密度、农业劳动力占郊区总人口比重、农村劳动力受教育年限和农村劳动力老年人口占比4个指标;经济子系统主要是指农业产值的贡献率,包括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增加值占比、农业耕地生产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个指标;社会子系统主要是指都市农业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包括区域城镇化水平、农业规模化经营水平、每万名农业从业人员拥有农业技术人员数和财政支农水平4个指标;资源子系统主要指都市农业投入与产出概况,包括人均耕地面积、耕地有效灌溉率和森林覆盖率3个指标;环境子系统包括单位播种面积化肥使用量、单位播种面积农药使用量、城镇废水处理率和环境保护投资占GDP比重4个指标.研究中所涉及的数据均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国研网、世界银行及全球统计数据等网站,如人口数和面积数等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农村人口受教育程度来源于国研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来源于世界银行、城镇废水处理量来源于全球统计数据等,详见表1.

2.3研究方法

2.3.1数据标准化

由于指标不处于同一数量级,因而无法对指标进行直接计算,需将各指标统一,采用极值法确定指标权重,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X′ij为极值法处理后的标准数据;xij、xmax、xmin为实际值、最大值、最小值.当指标为正时,利用公式(1)进行标准化处理;当指标为负时,利用公式(2)进行标准化处理.

2.3.2指标权重确立

变异系数法作为一种客观赋值方法,是一个无量纲量,具有无需参照数据平均值的优点.因而,本文利用变异系数法确立指标权重,具体公式如下:

式中,X-ij、Sij分别代表各指标的平均数和标准差,Wij代表权重,Vij代表变异系数.

2.3.3综合指数法

综合指数法是指在合理确定指标权重的前提下,对各指标无量纲化的值与其相应的权重相乘加和,计算综合指数,以全面客观地反映某一系统的整体状况.其计算公式如下:

2.3.4资源-发展综合指数和环境-发展综合指数法

资源、环境子系统是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基础.若资源、环境子系统与农村社会的发展步伐相一致,则有利于整个都市农业系统的发展;反之,则不利于其发展.为了更深层次地发现资源、环境对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和影响程度,本文引入资源-发展综合指数(R-D综合指数)和环境-发展综合指数法(E-D综合指数),以分析资源、环境与都市农业发展的相互关系,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W1、W2、W3为人口、经济、社会子系统对于总目标的权重归一化处理后的系数,F1、F2、F3、F4、F5分别为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子系统的评价值.R-D综合指数理论取值大于0,其值越小,说明都市农业发展的资源压力越大;反之,则越小.同理,E-D综合指数越小,说明都市农业环境压力越大;反之,则越小.

3数据分析

3.1中韩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

为深入了解中韩两国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概况,利用公式(7)计算两国各子系统及综合评价指数,计算结果如图1、图2所示.

从人口子系统来看,2005年以来韩国都市农业人口子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值呈波动上升态势,由2005年的0.032上升至2016年的0.058,年均增长率为7.39%.中国都市农业人口子系统的变化与韩国具有一致性,其人口子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值也呈波动上升态势,由2005年的0.031上升至2016年的0.056,年均增长率为7.33%.从影响都市农业人口子系统的指标权重来看,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主要受郊区人口密度和农村劳动力老年人口占比的影响.就韩国而言,虽然郊区人口密度较低,但受农业劳动力结构竞争力下降的影响,其都市农业从业人员60%以上为老年人口,这制约了其都市农业的发展.相比之下,中国郊区人口密度相对较高,约为韩国的3.3倍,人均农业资源占有量少,人类活动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压力大,但其农村劳动力中老年人口占比较小,中青年占比较大且不断提高,有利于都市农业的发展.

从经济子系统来看,韩国和中国都市农业经济子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值均呈现交替增减.韩国都市农业经济子系统的平均值为0.073,其评价值由2005年的0.052增长至2016年的0.102,年均增长率为8.74%;中国都市农业经济子系统的平均值为0.059,其评价值由2005年的0.035增长至2016年的0.091,年均增长率为14.54%.相比而言,韩国都市农业经济子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值高于中国,其原因在于韩国人均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远高于中国,2005年为1.35万美元,2016年为2.44万美元,而中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05年为3255元,2016年为11149元,远低于韩国农户人均纯收入.但是,中国都市农业经济子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值的增长速度快于韩国,农用耕地生产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快速增长是中国增长速度较快的主要原因.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由2005年的17.15%上升至2016年的52.88%,年均增长率为3.25%,农用耕地生产率也呈大幅度上升态势.

从社会子系统来看,韩国都市农业社会子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值变化不大,呈平稳发展态势,评价值由2005年的0.026上升至2016年的0.034,年均增长率仅为2.7%.这主要是由于韩国从事都市农业的老年人口比例较大,仅有少数农业技术人员.然而,由于韩国政府高度重视都市农业的发展,对都市农业投入力度较大,财政支农水平较高,加上郊区城镇化率相对较高,因此其都市农业社会系统虽受农业技术人员的制约,但整体上仍呈上升态势.中国都市农业社会子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值由2005年的0.011上升至2016年的0.041,年均增长率为24.7%,且自2012年其增长速度变快.这主要是由于近年来中国逐渐认识到发展都市农业的益处,政府加大了对都市农业的支持力度,不仅从资金、基础设施等方面给予支持,还于2012年颁布《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为中国发展都市农业指明了方向.此外,中国农地流转制度和农业机械化发展提高了农业规模化经营水平.

从资源子系统来看,韩国都市农业资源子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值远高于中国,其变化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缓慢下降阶段(2005-2008年);第二阶段为快速发展阶段(2008年以后).究其原因,主要是受人均耕地面积的影响.但近年来,韩国通过海外投资等方式扩大了耕地面积,加上国内森林覆盖率高达50%以上以及耕地有效灌溉面积提高,从而缓解了资源子系统能力下降的趋势.中国都市农业资源子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值的变化也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缓慢下降阶段(2005-2011年);第二阶段缓慢上升阶段(2012-2016年).这主要是由于2005-2011年中国城镇化快速发展,城镇建设占用农地、农地非农化现象严重,人均耕地面积急剧下降;而2011年之后,随着人们发展都市农业意识的提高以及耕地有效灌溉面积的扩大,都市农业资源子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值呈上升态势.

从环境子系统来看,韩国和中国均呈快速发展态势,两国均得益于城镇废水得到较好的处理.韩国主要依托小型污水处理厂,利用生物膜法和活性污泥技术处理城镇废水,其废水处理率高达95%以上.中国城镇废水处理率也达到90%,但其处理远高于韩国.据相关数据显示,中国废水处理收费标准是韩国的2.4倍.

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综合评价来看,中韩两国评价值均有较大提高.韩国由2005年的0.279上升至2016年的0.475,年均增长6.39%.其发展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平稳增长阶段(2005-2010年),这一阶段的增长主要得益于韩国2004年开展的"归农运动本部"活动,它使一部分预备归农人员从事都市农业活动,这批都市农业人员对促进2005-2010年韩国都市农业发展有着较大作用.第二阶段爆发式发展阶段(2011-2016年),这一阶段的发展主要归功于政府对都市农业的支持,如2011年颁布的《关于都市农业培育与支援的法律》大大增加了人民发展都市农业的决心,标志着韩国都市农业发展具有了最直接的法律制度保障;此外,农业协会利用远程教育系统推广都市农业技术,极大地促进了韩国都市农业的发展.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值由2005年的0.224上升至2016年的0.430,年均增速为8.36%.除2008年外,其余年份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值均呈上升态势,这是由于2008年全国自然性灾害频繁发生,制约了都市农业的发展.整体来看,中国农户人均收入提高、各项投入稳定持续增加、各子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全面增强以及生态环境得到保护,提高了中国都市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水平.随着都市农业建设的发展,都市农业发展方向逐步明确,中国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将得到更好地提升.

3.2资源、环境子系统对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支撑力评价

为深入了解中韩两国资源、环境子系统对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支撑力的影响,利用公式(8)和公式(9)计算两国资源-发展综合指数(R-D综合指数)及环境-发展综合指数(E-D综合指数),计算结果如图3所示.

由图3可知,中韩两国R-D综合指数均不高,韩国的均值为2.33,中国的均值为2.31,两国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环境压力都较大,R-D综合指数呈波动式缓慢下降态势.韩国的R-D综合指数由2005年的2.868下降至2016年的2.372,年均减速为1.57%;中国由2005年的3.597下降至2016年的1.870,年均减速为4.36%.这表明中国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压力较韩国而言波动更为剧烈,且压力持续增加.究其原因,一方面,21世纪以来中国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增强,城镇建设占用农地现象层出不穷,使原本稀缺的农地资源变得更加珍贵;另一方面,人口的增加带来了农业生产压力的剧增,为了缓解压力、提高粮食产量,政府加大农业资源利用投入强度,使农业资源子系统压力越来越大,R-D综合指数波动也更加剧烈.

中韩两国E-D综合指数变化具有一致性,基本维持在1.8左右,表明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压力较大;但其数值趋向稳定,表明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环境压力加大的现象得到了遏制.中韩两国虽都受城镇化发展的影响,环境子系统压力较大;但近年来随着农户环保意识的增强、森林覆盖率的提高、农用化肥和农药等使用量的降低,城镇化发展带来的环境压力有所缓解.

4结论与启示

4.1结论

都市农业是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对于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融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构建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计算了2005-2016年中韩两国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并借助综合指数法计算了中韩两国资源-发展综合指数(R-D综合指数)和环境-发展综合指数(E-D综合指数).研究表明:①2005-2016年,中韩两国各子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变化趋势大致相同,其中资源、环境、经济子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均有较大程度的提高,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整体水平亦有较大提高.韩国由2005年的0.279上升至2016年的0.475,年均增速为6.39%,这主要得益于农业协会利用远程教育系统推广都市农业技术以及都市农业保护法的建立.中国由2005年的0.224上升至2016年的0.430,年均增速为8.36%,这主要得益于农户人均收入的提高、各项投入稳定持续增加、各子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全面增强以及生态环境得到保护.从当前发展来看,社会、人口子系统已成为制约两国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②中韩两国R-D综合指数均不高,韩国的均值为2.33,中国的均值为2.31,表明两国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环境压力较大;两国E-D综合指数变化具有一致性,基本维持在1.8左右,表明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压力较大,但其数值趋向稳定,说明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环境压力加大的现象初步得到遏制.

4.2启示

通过对比分析中韩两国都市农业的发展情况,发现相对于起步较早的韩国,中国都市农业虽在近年来发展较快,与韩国等发达国家的差距显著缩小,但尚存在诸多不足与隐患.通过梳理韩国都市农业发展历程中的优势与不足,结合其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结果,得出两点启示:①相比韩国成熟的都市农业理论,中国对都市农业的认识仍不够全面.韩国充分挖掘都市农业的经济、社会、教育和休闲功能,将都市农业细分为住宅型都市农业、临近生活圈型都市农业、城市中心型都市农业、农场/公园型都市农业和学校教育型都市农业5种类型,中国亟待完善对于都市农业功能性的全面认识与开发.②中国缺少统筹规划的都市农业法律保障.韩国2011年出台的《关于都市农业培育与支援的法律》极大地保护并促进了都市农业的发展;而中国虽然有《农业法》等相关法律以及各地市颁布的都市农业发展规划,但至今缺少专业的都市农业法律,不利于各市域都市农业的协调发展和合理规划.

参考文献

[1]吴德慧.国外都市农业发展经验研究[J].世界农业,2012(4):22-24.

[2]ITJ,RATTAA,NASRJ.Urbanagriculture:food,jobsandsustainablecities[M].UnitedNationsDevelopmentProgram,PublicationSerieorHabitat.NewYork,1996.

[3]MOUGEOTLJA,B*KERN,DUBBELINGM,etal.Urbanagriculture:definition,presence,potentialsandrisks[J].EnergyEconomics&ManagementGroupWorkingPapers,2000,28(2):82-92.

[4]AGRAWALM,SINGHB,RAJPUTM,etal.Effectofairpollutiononperi-urbanagriculture:acasestudy[J].EnvironmentalPollution,2003,126(3):323.

[5]BRYLDE.Potentials,problems,andpolicyimplicationorurbanagricultureindevelopingcountries[J].Agriculture&HumanValues,2003,20(1):79-86.

[6]ALTIERIMA,COMPANIONIN,CAIZARESK,etal.Thegreeningofthe"barrios":urbanagricultureforfoodsecurityinCuba[J].Agriculture&HumanValues,1999,16(2):131-140.

[7]THAPARB,MURAYAMAY.Landevaluationforperi-urbanagricultureusinganalyticalhierarchicalprocessand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techniques:acasestudyofHanoi[J].LandUsePolicy,2008,25(2):225-239.

[8]ZEZZAA,TASCIOTTIL.Doesurbanagricultureenhancedietarydiversity?empiricalevidencefromasampleofdevelopingcountries[J].FoodPolicy,2010,35(4):265-273.

[9]韩士元.都市农业的内涵特征和评价标准[J].天津社会科学,2002(2):85-87.

[10]赵晨霞.都市农业的内涵、特征及发展对策[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2,16(3):14-16.

[11]薛艳杰,吴永兴.城郊农业、都市农业内涵及特征[J].江苏农村经济,2007(3):65-66.

[12]果雅静,高尚宾,吴华杰,等.都市型现代农业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方法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8,16(2):495-501.

[13]洪新星.基于灰色理论的珠三角都市农业企业创新能力测评模型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0.

[14]王爱玲,秦向阳,文化.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内涵、特征与发展趋势[J].中国农学通报,2007,23(10):20-24.

[15]齐爱荣,周忠学,刘欢.西安市城市化与都市农业发展耦合关系研究[J].地理研究,2013,32(11):2133-2142.

[16]冯海建,周忠学.都市农业功能空间分异研究--以西安都市圈为例[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4,22(3):333-341.

[17]戴宴清.美国、日本都市农业信息化实践与比较[J].世界农业,2014(5):24-28.

[18]周玉新.中日都市农业发展的比较研究[J].世界农业,2005(7):14-17.

(责任编辑肖时花殷华)

上文总结:这篇文章为一篇适合都市农业和可持续发展和变化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关于可持续发展本科毕业论文,相关可持续发展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贵阳市大数据助力现代都市农业转型升级 近年来,贵州省贵阳市围绕“以大数据为引领,加快打造创新型中心城市”的目标,实施大扶贫、大数据两大战略,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城乡统筹,促进现代都市农业实现转型升级 .

2、 中国化工强势推进农业科技领域布局 本刊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化工也进入了发展新阶段 这是中国化工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阶段,是开启‘新科学、新未来’的转型阶段,是打造‘数字化工.

3、 植物保护和农业可持续的关系探究 摘要当前我国的生态环保理念正在逐渐的深入人心,在农业发展过程中更应该注重植物保护工作,这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关系到我国农业基础地位的稳固 我们应该充分地认识到植物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

4、 土壤肥料在农业可持续中的作用探微 摘要作为农业生产大国,农业是保证我国经济发展,人民得以解决温饱的重要一环,然而要想农业健康发展,提升质量和产量促进我国的健康发展,土壤肥料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只有保证土壤肥力,保证土质的良好,才能为农业.

5、 中国和日本低碳农业经济水平动态变化与障碍因子分析 摘要低碳农业经济作为时代新生态革命产物,正成为新的研究热点 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其低碳农业经济发展备受关注 本文以中国和日本为研究对象,基于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线性加权法测算两国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