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毕业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论文 饮食保健期刊 中西饮食文化差异论文 饮食营养和健康论文 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论文 饮食文化论文2000字 漫谈中国饮食文化论文 饮食文学论文 校园饮食文化论文 饮食健康论文 成都旅游中的饮食文化的论文 饮食和健康论文参考文献

关于饮食类论文范文文献 跟认知角度下的饮食动词嚼的对比有关论文范文文献

分类:毕业论文 原创主题:饮食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3-10

认知角度下的饮食动词嚼的对比,本文是关于饮食类论文范文文献与动词和认知角度和对比研究方面论文范文文献.

【摘 要】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嚼”这个饮食动词进行对比分析.通过研究得出,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嚼”概念隐喻投射范围基本相同.尽管两个民族的认知方式不同,语义延伸方向有差异,但总体呈现出共性大于个性的特点.

【关键词】嚼 对比 认知语言学

一、汉英“嚼”的词义系统对比

通过查阅《现代汉语词典》、《牛津英汉高阶双解词典》、《21 世纪大英汉词典》以及网络在线词典,“嚼”和“chew”的各个义项存在着相似之处,但具体语义的小类上有着不同的语义延伸方向:

二、汉英“嚼”的隐喻认知对比分析

由于人的认知机制和体验基本相似,因此英汉“嚼”概念隐喻投射存在着共性.但由于两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使得汉英隐喻认知产生差异.通过对“嚼”形成的词群进行进一步考察,我们可以从中发现两个民族认知方式的差别.

(一)英汉“嚼”的隐喻认知共性对比分析

1、吃喝食物的隐喻

汉语:①嚼作:喻指吃喝;②嚼食:喻指吃东西,吃喝;③嚼啜:喻指吃喝.

英语:① chew food 细嚼食物;② chew gum 嚼口香糖由单纯的“上下齿磨碎(食物)”这个动作行为引申为“吃喝食物”这个涵盖食物从送入嘴中、牙齿咀嚼到吞咽整个过程,由部分代替整体,这是最易被人们接触并感受到的经验,因此由相关性产生了以上的隐喻认知.

2、思考、推敲的隐喻

汉语:①咬文嚼字:过分地斟酌字句.喻指死扣字眼而不注意精神实质;②耐人咀嚼;③耐人寻味;细嚼慢咽:慢慢吃东西,喻指慢慢思考体味;④贪多嚼不烂:比喻工作或学习图多而做不好或吸收理解不了.

英语:①I will no longer chew the cud of miortunethat Fate ekes out to us. 我将不再反复地思考命运给我们的不幸.;②He chew over the problem for several day beforemake his decision.他对这个问题考虑了好多天才作出决定.

人们细细咀嚼食物,需要用心、用头脑仔细分辨食物的口感.这类似于思考辨析食物好坏时头脑的活动情况.因此,“嚼”从饮食领域投射到思维领域上来,形成了“思索、推敲”的含义.

3、胡说的隐喻

汉语:①枉口嚼舌:比喻肆意胡说.多指造谣生事;②白嚼蛆:讲废话,空口说白话;③胡嚼:胡说;④嚼念:絮聒,唠叨.

英语:①I saw them sitting round the fire, chewing therag.我看见他们坐在火炉旁聊天呢.;②We used to meet atweekend and chew the fat over coffee and sunflower seeds.我们经常在周末一起聊天,一边喝着咖啡,一边吃瓜子.;③As soon as the two ladies met on the street ,they began tochew the rag.两位女士在街上一见面,就开始了马拉松式的谈话.

在人们咀嚼食物的时候,嘴唇是反复高频率开合的状态,类似人们不假思索随便闲谈时嘴唇的样子.在英语中,“chew”表示“闲聊、寒暄”这种中性的意义,但随着时展,隐喻扩大为描述没玩没了、永无休止的唠叨、抱怨.在汉语中也有表示“唠叨”的含义,由于胡说有主观臆断、偏离真相的意思,所以在汉语中“嚼”投射到人的言论领域上有“搬弄是非、说三道四”之意.

4、极度愤慨的隐喻

汉语:①戟指嚼舌:伸出食指,咬破舌头,形容愤怒之极;②嚼齿:咬牙碎齿,形容愤慨之状;③裂眦嚼齿:瞪眼欲裂,牙齿紧咬,比喻愤怒到了极点;④嚼穿龈血:咬牙切齿,十分愤怒.

英语:① He stomped in, mad enough to chew nailsand spit rivets.他走进来,生气至极.②I am mad enough tochew nails! Who took my checkbook? 气死我了!谁拿走了我的支票簿?

这类词中,“嚼”被映射到了人的情感领域.人在生气时,总会怒发冲冠,咬牙切齿.用咬紧牙关的细节和人的愤怒感情状态紧密相连,通过相关联想,“嚼”产生了“愤怒”的含义.在此意义上,汉英相同,但英语中此类隐喻只有少量的运用.

5、消耗、损害的隐喻

汉语:蠹国嚼民:喻指危害国家、剥削人民;嚼本:坐吃本钱;嚼民:剥削人民.

英语:①Chew up profits 损失利益.②Stay away fromthe mower blade or it will chew you up.离割草机远一点,它会伤到你.③The faulty lawn mower chewed the grass up.那台有毛病的割草机把草坪弄坏了.

人在咀嚼食物的时候,食物有一个从有到无的过程.使用、消耗某事物也是一个类似的过程.这样通过相似联想,“嚼”出现了“消耗、剥削”之意.虽然英汉都用“嚼”来表示损害,但仍存在细微差别.英语的“chew”搭配相对较广.可以和财产、物体一起使用,而汉语中常与财务有关.另外,英语中侧重对某物的破坏,汉语中则侧重于某物的减少、消失.

(二)英汉“嚼”的隐喻认知个性对比分析

由于人们的认知方式受到文化、经济、政治、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影响,所以人们面对同一饮食动词“嚼”时形成的隐喻扩展也会产生一些差异.

“嚼”在汉语中特有的隐喻投射:

(1)回味、玩味的隐喻:①齮嚼:吟咏玩味;②吟嚼:吟哦玩味;③咬嚼:比喻精心琢磨,反复玩味;④嚼羽:调弄音律;⑤嚼味:咀嚼品味.

人们在品尝过珍馐后常常有余味存留,这与人们在欣赏美好的音乐后的余音绕梁之感、品会画作、诗歌后推敲其间深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咀嚼”各类艺术,更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使其鲜明、生动.“嚼”映射到抽象的思维领域,就产生了“回味”之意,形象地将词语的含义从肉体感受转移到精神层面.

(2)生活费用的投射:①嚼谷:生活费,口粮;②嚼用:< 方> 生活费用;③嚼吃:泛指生活开支;④缠嚼:生活开支.

在这类词中,“嚼”的隐喻源于人们每天所需的食物是人“吃、穿、住、行”日常开销中主要的一部分.由于这种相关性,“嚼”通过转喻产生了“生活开销”的含义.

(3)尝试的隐喻:馋嚼:喻指尝试.

“嚼”的功能在于品尝食物的口感,第一次品尝某种食物,就像第一次尝试某事一样.因此通过这种相似性“嚼”产生了“尝试”之意.不过这种用法在汉语中并不多见.

“嚼”在英语语中特有的隐喻投射:

(1)反复讨论的隐喻:①The trustees spent the bestpart of an hour chewing the matter over. 理事们花了大半个钟头反复认真讨论了这个问题.② We can chew thiatter over at the meeting.开会时我们可以讨论这件事.“嚼”投射到思维领域意为仔细思考某事,当人们将心头思虑呈于口舌之间,便形成了“讨论、商讨”之意.

(2)严厉责备的隐喻:① The policeman chewed outthe driver for reckless driving.那位司机因为开车莽撞,被狠狠批评了一顿.;② The chief really chewed us upyesterday because of what we did.主任因我们所做的事而狠狠申斥了我们.;③If I don´t go home soon, my parents willchew me out for missing my curfew. 如果不快点回家,我爸妈就会因为我超过回家时间而骂我.(chew up/out 责备、申斥)“嚼”投射到言谈域中有“无休止的抱怨、争辩”之意,当这种“抱怨”更加严厉,情绪更加激动愤慨,不愉快的程度加深,就演变出了“责骂、训斥”之意.但这种用法显得粗鲁随意,一般出现于口语当中.

三、汉英隐喻认知方式的异同

(一)相同之处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汉语“嚼”和英语“chew”的隐喻线索和感彩基本相似.主要都是从“嚼”概念的三个特征进行语义引申:“嚼”的动作:上下咬合及左右摩擦;“嚼”的功能及目的:细细品味食物的口感和味道;“嚼”的结果:食物从多到少、从有到无、从完整到残缺.从具象的“动作域”到抽象的“思维域”,汉英两种语言都用“嚼”来表示思考、推敲;到“言语域”,两种语言都用“嚼”来表示不愉悦的言谈举止;到“情感域”,都用“嚼”来表示愤怒的情状.人们这种相通相融的现象因人类生理、心理的本能使远隔两方的民族在思维联想上十分默契.

(二)不同之处

人们的认知方式会受到文化、经济、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影响,所以当人们面对同一饮食动作“嚼”时也会产生差异.西方人的饮食重科学,认为菜肴是充饥的;而中国人饮食注重“形、色、味”,不仅把饮食发展为文人雅客称道的艺术,而且提倡食客在餐饮中细嚼慢咽、“品”食物,讲究食物的余味.因此在汉语中产生了“玩味、回味”的隐喻.而西方人仅把咀嚼食物和充饥联系起来,所以在“嚼”的隐喻里没有出现上述语义,反而出现了“责备”等充满消极色彩的隐喻.

汉语中“嚼”的隐喻拓展更加开放.在英语中,“chew”常常构成习语来表意,如“chew out,chew up”等,结构、意义相对稳定.而在汉语中“嚼”的概念主要以合成词的形式存在,如“嚼作、嚼念、嚼用”等,隐喻的发展空间较大.

四、结语

本文运用认词汇学、知语言学的理论对汉英两种语言中的饮食动词“嚼”做了较细致的对比研究,得出英汉“嚼”概念隐喻投射存在着共性.由于人类认知结构来自于人体的经验,人类作为生物体,生理结构相同.食物从口进入人体,经过咀嚼,最后在体内消化,这一过程有很大的共性.因此,共同的体验使得普遍性的隐喻存在可能.又由于隐喻概念体系植根于社会文化的沃土中,各民族文化、思维习惯和认知方式有所不同,因此汉英隐喻也存在着差异.汉英字义两者之间的关系,也还需要通过详尽的语料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该文总结:本文是适合动词和认知角度和对比研究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关于饮食本科毕业论文,相关饮食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分析《半生缘》的隐喻 尹秀丽【摘 要】隐喻映射是Lakoff 提出的理想化认知模式的一个类型,对于张爱玲的作品,我们总能体会到文本中渗透的苍凉的美感,从认知角度分析半生缘中的隐喻,便可以看出这部小说是作者自己爱情生活的缩影.

2、 夏季湿热,饮食来帮忙 炎热夏季,气温高、闷热,天气潮湿,尤其是梅雨时节,阴雨连绵,湿气重,人们常常会感到莫名的疲倦、发困、心情烦躁、没有食欲、口苦……症状 湿气重易损伤人体脾胃,引起食欲不振,身体困倦,饮食上也要做相应调整.

3、 循序渐进辅食路1224months:辅食逐渐向家庭饮食过渡 仿佛一眨眼的工夫,宝宝就长到1岁了,开始独立行走,慢慢学会了跑跳……随着运动能力和活动量的日渐加大,进入幼儿期的宝宝对各种营养和能量的需求相对较高 那么,这一时期的饮食模式.

4、 省级公共图书馆在第六次评估中定位的新认知 1 评估的创新之处于2017年1月5日下发了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T作的通知,随通知文件还附有此次评估T作的具体执行标准 第六次公共图书馆评估有两大创新之处一是首次引入网络评估.

5、 认知负荷视角下社交媒体用户倦怠与消极行为以微信为例 摘要基于认知负荷理论,针对信息过载、社交过载和服务过载背景下社交媒体用户的倦怠情绪和潜水、屏蔽、忽略、退出……消极行为,借鉴组织学、心理学、医学……领域对职业倦怠、疲劳研究成果,探究社交媒体倦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