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毕业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语文论文范文 语文教学论文题目大全 语文天地杂志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范文 语文天地杂志社 中学语文杂志社 高考语文教学论文 高考语文论文 小学语文评职称论文范文 小学教育语文专业毕业论文 音乐语文论文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发表的流程

高考语文有关论文范文数据库 与文学类文本阅读应检测什么以2019年部分地区高考语文卷为例方面论文范文数据库

分类:毕业论文 原创主题:高考语文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2-05

文学类文本阅读应检测什么以2019年部分地区高考语文卷为例,本文是高考语文本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语文卷和文学类和高考相关论文范文数据库.

摘 要: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重点应放在分析综合、鉴赏评价和探究上,难点在探究上.这三项能力的检测应各有侧重:分析类试题,关注《考试说明》与试题的对应关系;鉴赏类试题,关注鉴赏的一致性和差异性;探究类试题,关注文本的语言形式,注重价值导向.

关键词:文学类文本阅读检测内容分析鉴赏探究

关于文学类文本阅读的检测,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的《考试说明》是这样描述的:

1.理解B:(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C:(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2)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

3.鉴赏评价D:(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2)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3)评价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

4.探究F:(1)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2)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2017年高考语文学科有9套试卷,其中全国卷3套,京、津、沪、苏、浙、鲁6省(市)各1套.

京、津、苏、浙、鲁等省(市)语文卷单独命题所依据的《考试说明》,内容大同小异(有的没有将文学类文本从现代文阅读里独立出来),大都从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和探究四个能力层级设计,细目大都在10条左右;而上海市的《考试说明》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的检测,从理解、运用(相当于“分析”)、综合(相当于“鉴赏评价”和“探究”)三个角度设计,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设置了非常详细的条目,共有18条之多.

在这些能力层级里,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重点应放在分析综合、鉴赏评价和探究上,难点在探究上.本文重点讨论这三项能力的检测问题.

分析综合主要涉及作品的内容(主题、情感)和形式(结构、体裁和手法)两个方面.具体说来,包括分析语言材料(词、句、段)在文章中的作用,分析作品选择材料和组织材料的特点,分析作品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还包括分析文学作品特有的人与事、景与物的描写与要表达的情、志、理的关系,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及作品的写作背景等.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7年第8期热点*鉴赏评价,是指人们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通过感知、情感、想象和理解等一系列心理活动而形成的认识、体味、玩赏的审美活动.所以,它是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

对高中生而言,以上两项都有较高的难度.在实际命题过程中,对这些能力的检测,命题者更多的是遵循实践操作中积淀下来的命题思路,推其原因,可能主要是为了适应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命题有没有遵循文学作品的阅读规律,在分析综合和鉴赏评价的能力点的检测上,试题设计是否合理、测试是否深入、能否反映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实际水平、能否引导文学作品的教学,等等,这些问题尚需探讨.本文以2017年部分试卷中的文学类文本阅读题为例,试做分析研讨.

一、分析类试题:关注《考试说明》与试题的对应关系

天津卷选择作家朱以撒(1953年生,福建泉州人,福建师范大学教授)的《挺拔之姿》为阅读文本.这篇散文原刊发于《散文选刊》2016年10月下旬刊.这是一篇托物寄意的散文,写竹子实际是表现人的品格.

涉及“分析综合”能力点的试题如下:

17.题目为“挺拔之姿”,但画线部分却写扭曲的竹子,是否合乎题旨?为什么?

下面是原文相关的段落:

这当然是我三十几岁以后才意识到的……和竹子一样,人也是善于生存的植物,贫瘠清苦中也会挣扎着生长.我注意到一些竹子的确没有长好,是吃力地拱出石块的,此后也就一直不能顺畅,总是被压制着扭曲着,不禁让人生出怜悯.只是我一直认为它会更具备倔强的美感,它的根后来制成了一个老者形象的工艺品,比其他的更有铁枝虬干的峥嵘了.

答案是:合乎题旨.因为竹子虽外形扭曲,但仍具挺拔之质,象征着艰苦环境下顽强奋进的人生,深化了主旨.

散文常有宕开一笔的写法,用文章学的术语来说,是起承转合的“转”,文章写了魏晋的文人爱竹,写了古诗中的竹子,探讨了书法碑帖与竹的关系,还写了现实中的竹子,都在突出竹的精神风貌,暗扣文章标题“挺拔之姿”;只有这一段写的竹子不够挺拔,相反是扭曲挣扎的,命题者在此处设题可谓深谙作文之道.

这道题检测的是分析综合能力.在全国卷和天津卷的《考试说明》里,关于分析综合能力的描述只有两条,即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本题如果要从目前《考试说明》里找对应的能力点,只能是“分析作品结构”.这种对应关系的不贴合,显示了《考试说明》与试题之间存在较大的空隙.过于宽泛的、对该项能力不够精确的描述,非常不利于文学类文本阅读教学的展开(可能造成某些阅读知识、策略和阅读能力的缺失),也不利于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建议《考试说明》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分析综合能力点做出精准的概括和规定.从文章学、文体学和写作学的常识出发,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基本策略做出提示,促进文学类文本阅读教学的改进.这方面,上海卷的《考试说明》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能力要求可资参照:分析词、句、段在文中的作用;分析选材、组材的特点;分析作品各部分间的联系;分析作品中所表现的人、事、景、物与情、志、理的关系;分析作者的情感、写作的背景和意图.

二、鉴赏类试题:关注鉴赏的一致性和差异性

浙江卷选择巩高峰(“80后”,安徽人,专栏作者、杂志编辑)的《一种美味》为阅读文本.这篇小小说收入小说集《一只不符合审美标准的猫》.

涉及“鉴赏评价”能力点的试题如下:

13.小说设置了一个意外的结尾,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文章的结尾是:

坐在灶前添柴火煮猪食时,已经是最后一件事了.把火点着,添第二把柴火的时候,他就抓着了一个黏黏软软的东西,凑到灶前的火光里一看,是那条鱼!从锅里蹦到地面,它显然已经超越了极限.现在,它早已死了,只是眼里还闪着一丝诡异的光.

这是一篇作者根据友人经历创作的小小说,背景是物质匮乏的20世纪.主人公6岁时捉了一条巴掌大的草鱼,给没吃过鱼的全家带来了欣喜,母亲破例买来过年才买的豆腐来炖鱼汤,全家人欢聚在一起分享美味,在贫寒的岁月里留下了美好的记忆.可是文章末尾却交代:汤里根本就没有鱼,鱼趁母亲不注意蹦出了锅.

按照浙江卷《考试说明》,这道题可归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这一要求.但实际上,本题主要是要求考生欣赏“文章的构思特点”.

这道题在媒体上公布之后引发了极大关注,作者承认自己在解答相关试题时只得到了八成的分数.本文不讨论这一新闻事件.关于作者和命题者的关系,笔者认为有必要首先澄清一个基本认识:作者创作了文学作品,有作者的艺术追求和创作意图,不同的读者阅读作品有各自的感受和体悟;考试中的阅读与以上二者不尽相同,即使作者回答不出命题者设计的试题,也不能证明命题出了问题.下面试做详细解说.

传统的文学批评将作品看作客观的审美对象,现代文学批评则强调读者在鉴赏文学作品过程中的作用,认为没有读者的参与,作品尚处于未完成的状态.有研究者认为,每一部文学作品的阅读过程的核心,是发生在作品的结构与作品的接受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因此,只有当读者参与其中,文学作品潜在的价值和意义才能实现,作品的价值和意义是作者与读者共同创造的结果.

简单地说,作者对自己的作品并不具有最终解释权,作品的真正完成还有待于读者的参与.这样说,容易产生另一种误解:读者想怎么理解就可以怎么理解,何须测试呢?

读者的理解、分析和鉴赏有正误和高下之分,因为读者的阅读能力有高下之别,高考要检测的正是考生的阅读能力.文学鉴赏要求读者具有:丰富的生活体验;敏锐的艺术感受力(语言的感受能力、形象的感受能力、艺术的想象能力);准确的判断力(即根据某一标准对批评对象进行分析评价的能力).艺术感受力是直觉能力,判断力是一种理性的系统性的认知能力——理性的思辨能力,将已有的理论运用到具体的批评活动中去.

这里还涉及一个重要问题,即文学鉴赏的差异性与一致性的问题.文学鉴赏是包含读者自身想象活动的一种积极的感受体验和认识,是对原文的一种再创造.文学鉴赏的差异性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不同的读者对同一作品的鉴赏会产生差异;其二,同一个读者在不同的情况下对于同一作品的鉴赏也会产生差异.同时,文学鉴赏还有一致性,即同一时代的鉴赏者,由于大体相同的环境,以及审美趣味、鉴赏习惯的相似与相通,不同的鉴赏者在理解和感受同一作品时,表现出大体的一致性.

高考试卷中的文学类作品阅读,即考虑到考生鉴赏的一致性,设计了相应的鉴赏评价类试题,如浙江卷“11.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画线部分如下:

母亲端着碗,出神,她似乎用眼神示意过父亲别口不择言,但是现在她卸去了笑容,朝着屋外黑乎乎的夜空,一直出神.

解答这道题要抓住关于母亲动作神情的细节描写,推测母亲的心理活动.如母亲“示意”父亲不要破坏家里难得的温馨,写出母亲维持这个家庭平稳和谐的不容易;“出神”写出母亲短暂幸福之后对未来的茫然和忧虑,两个大儿子都没有上学,小儿子到了上学的年龄,要准备上学了,家累肯定更会加重.一碗“鱼汤”带来了片刻的温暖,却卸不去母亲心头的重负.

试题设计还要考虑到文学鉴赏的差异性,设置合适的探究题,要求考生对文本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回到上述13题,文章结尾写鱼早跳出了锅外,大家吃的其实是一锅跟鱼毫无关系的豆腐汤,可是一家人还沉浸在鲜美的鱼汤的体验中.这种轻微的反讽含有一点幽默、一点调侃,所以文末鱼“眼里还闪着一丝诡异的光”就不难理解了.

“诡异”在词典上的意思是“怪异,奇特”,小鱼眼光的“怪异,奇特”,表层意思是小鱼对这家人喝了半天豆腐汤还以为是鲜美的鱼汤这种行为的不理解——你们人类真奇怪,我在这里呢;深层意思是作者借此揭示了一家人在烹调鱼汤过程中折射出的亲情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并对此开了一个善意的玩笑.

本文如果删去最后一段,不影响主旨的表达,但文章的趣味就淡薄了,“美味”的意蕴也就单薄了.推测作者创作这篇小说的初衷,可能就是对朋友讲述的故事中“鱼根本就不在锅里,大家却美美地享受鱼汤”这个情节的迷恋.对于这样的结尾,稍有鉴赏常识的读者都会想到欧·亨利式的结尾,令人叹赏,而且标题“一种美味”也有暗示和呼应作用.

这是对结尾结构形式的鉴赏.具有较高鉴赏能力的读者还会追问:为什么要这样写?在追问和探究的过程中,就会接触到文本的主旨.这也是设置本题的高明之处.

为什么根本没有鱼,一家人还喝得有滋有味?

因为在物质极端匮乏的年代,对“鱼汤”的渴望和想象,本身就是一种“美味”.

因为烹制“鱼汤”的过程,处于生活重负下的这家人也酝酿了快乐、亲情和希望,无关鱼味,是亲情的“美味”弥足珍贵.

因为从来不被重视的年幼的“他”,这次逮住了鱼,被全家重视,“他”也在品味“鱼汤”的过程中领略了某种成长的“美味”.

有了这些思考,结尾的妙处就可以从两个方面揭示:第一,情节的突转给人以阅读的惊喜与快感,戏剧性的结局与前文的暗示性描述有关系,同时与标题相呼应,提示读者关注文本结构的妙处;第二,这种安排的深意在于引发读者对“美味”的思考,有利于促使读者思考并领会文本主旨.

目前的试题在鉴赏的一致性上设题比较成熟,试题形式如上述第11题,鉴赏某一段(句)话、鉴赏某个形象等;在鉴赏的差异性上,设题和拟定答案方面还有较大的探索空间.浙江卷第13题是个成功的例子,但与第12题“‘一种美味’有多重意蕴,试简要分析”存在交叉现象,另外,答案的拟定也不够简洁.对于鉴赏的差异性试题,提供的答案应有一定选择的空间,凸显差异性.

三、探究类试题:关注文本语言形式,注重价值导向

江苏卷选择杜鲁门·卡波特(1924~1984,美国作家,曾获欧·亨利小说奖)的《一个圣诞节的回忆》为阅读文本.这篇小说最早发表于1958年,和另外两个短篇收入《圣诞忆旧集》,该书在美国常被当作圣诞礼品书送人.小说的主人公巴迪是一个不满十岁的小男孩,他的父母离异,他被母亲寄养在远亲苏柯小姐家.苏柯是个未婚的老小姐,她虽已满头白发,心灵却纯净得一如孩童.两个人同往果园捡无人要的山核桃,回到家里烘焙蛋糕,再将香喷喷的蛋糕送给曾经偶遇并对他们表示过善意的人们;两个人一起偷喝剩在瓶底的威士忌,喝完后带着微醺唱歌、舞蹈,说些快乐的疯话,咯咯地傻笑成一团;圣诞节来了,他们到山林里伐来圣诞树,在它上面缀满了亲手绘制的饰品.他们还为彼此准备了礼物——仿佛心有灵犀,他们都选择了扎风筝.圣诞节的那一天,草坪上刮起了风.他们心满意足地沐浴着和煦的阳光,吃着蜜橘,看着风筝在天上欢跃.两个飞舞的风筝系着两颗结伴而行的寂寞的灵魂.这是一篇散发着淡淡的温暖与忧伤的作品.温暖来自于巴迪和苏柯小姐间的忘年友情;而忧伤来自于随后的分离——巴迪被母亲接回了纽约,几年后,苏柯小姐便病逝了.小说创造出一份凝结在喧嚣的现代世界以外的纯净的心灵之域.

涉及“探究”能力点的试题:

16.请探究小说结尾的表达效果.

以下是小说的开头和结尾:

[开头]请设想一下二十多年前一个十一月的早晨,一个白发剪得短短的妇人站在窗口,大声说:“这是做水果蛋糕的好天气!巴迪,去把我们的车推来,我们要烤三十个水果蛋糕呢.”

[结尾]终于,又一个十一月的早晨来临,一个树叶光光、没有小鸟的冬天早晨,她再也爬不起来大声说:“这是做水果蛋糕的好天气!”

本题参为:

小说的结尾和开头的内容相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表现了“她”热爱生活的特点.小说的结尾深化了悲凉的主题,同样的时间、季节、环境,“再也爬不起来”,交代了“她”的结局,突出了文章的悲剧性,和“一个圣诞节的回忆”相吻合.

答案主要回答了小说结尾的作用和效果.“使文章结构完整”是关于作用的分析,“表现了、深化了、交代了、突出了”等语,是关于效果的鉴赏.对应江苏卷《考试说明》关于文学类文本阅读在探究层次的要求,大概只能归入“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讨论小说结尾的表达效果涉及鉴赏评价能力,从答案看出,都是基于文本内部情节、结构和主旨的分析和鉴赏,不存在“提出自己的见解”,本题作为探究题未免牵强.

我的建议是:第一,将原题的能力动词“探究”改为“赏析”,比较切合文本旨意和拟定的答案.第二,探究是“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小说冰雪般纯净的文字描写了童年的纯真,也写出了对纯真消逝的感伤.本文最为感人的是写出了两个寂寞而纯粹的人之间的友情,以及他们明媚的生活态度,会给失意、沧桑的人生许多安慰.但是这也容易与一般的心灵鸡汤类文字混淆起来,很明显,本文的语言和立意是高于那些鸡汤文字的.

探究题能否这样命制:

阅读下面的材料,结合《一个圣诞节的回忆》,探究作家的个人经历和本文的风格之间的差异这一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卡波特自幼父母离异,高中辍学.他曾说自己是个酒鬼、瘾君子和天才.他热衷名利,聪明机敏,爱逞口舌之利,树敌无数;他衣着浮华,举止怪异,近乎自虐地浪费生命.但是他的这篇小说如童话般醇美,以儿童的目光描摹苦难,为苦难镀上玫瑰色的光环;他下笔懂得拿捏分寸,这种写法,在任何时候都是有效的催泪弹.

这未必是完善的探究题.对于文学类文本,理解并概述故事、分析并提炼主旨、鉴赏并评价文本风格(包括行文脉络、结构、语言形式等),涉及这方面的试题命制已很成熟,唯独探究题与鉴赏题还缠夹不清.

卡波特写作本文的主旨(即写了什么)无懈可击,学生根据自身的阅读鉴赏水平对文本主旨的理解可深可浅.但作家的个人性格、经历,与文本的风格和主旨形成了强烈的对照,对这个问题,有一定文学鉴赏能力的考生,是可以探究并发表自己看法的.这类试题的命制,也可将教学引向深入,引领师生对文本的风格(即怎样写)的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同样主题的故事,有的可能写得直白、励志,散发着浓浓的鸡汤味;有的则将文字的火候把握得恰到好处,文章写得纯粹透明,更适合鉴赏品位高的读者阅读.探究文章的风格,包括风格背后的人,最终指向的还是语文核心素养.正如韦勒克指出的那样:我们不应该把文学作品划分为“形式、内容”两部分,而应该首先想到“素材”,然后是“形式”,是“形式”把它的“素材”审美地组织在一起的.在一个成功的艺术作品中,材料完全被同化到形式之中,所谓的“世界”也就变成了“语言”.

关于探究题,还要注意文本的审美情趣与价值导向,我们再看山东卷.

山东卷选择乌热尔图(1952年生,现代作家,鄂温克族)的《七岔犄角的公鹿》为阅读文本.这篇小说原文8000多字,发表于《民族文学》1982年第5期,获当年全国短篇小说奖.选文选取的是小说开始的1700多字.这段故事的主要内容是:一个鄂温克族猎人的少年,生身父母相继去世,经常遭到继父特吉的毒打.他怀着自立的渴望,第一次出猎时,打伤了一头七岔犄角的公鹿.第二天,他找到了这头受伤的公鹿,它正被一只狼穷追到石崖上.鹿经过一番生死搏斗,终于把狼甩下山谷.

选文的最后一句话是:我下意识地摸了摸栓,看着它一瘸一拐的身影……

探究题由此切入,如下:

22.本文结尾写到“我”下意识地去摸栓,那么“我”会再向公鹿开吗?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参是:

看法一:不会再向公鹿开.(1)公鹿健硕的体态、它在与恶狼搏斗中展现出的勇气和智谋都让“我”着迷.(2)“我”从公鹿身上汲取到作为男子汉应有的不屈气概,这让“我”对它心生敬意.(3)公鹿对鹿群的保护,触动了“我”内心的痛处,“我”不忍母鹿和小鹿失去公鹿.(4)公鹿已受重伤,“我”此时如再开,胜之不武,并不能证明“我”具有让全部落的人都服气的狩猎能力.

看法二:会再向公鹿开.(1)“我”已意识到自己是一名猎手,而不是看热闹的孩子,“我”负有狩猎的使命.(2)公鹿的刚猛和骄傲激发了“我”的斗志,“我”也应该展现出我的勇气和骄傲.(3)“我”需要通过狩鹿向特吉证明自己可以不再仰人鼻息.(4)公鹿已经受伤,无法快速奔跑,是狩鹿的大好时机.

这道题的设置是基于情节的空白,当然,是命题者故意删去了小说后面的情节,人为制造的空白.这种空白召唤着读者在其可能的范围内充分发挥再创造的才能.小说情节被打断形成的空白,需要读者把情节链条的缺环补上,进行再创造.从这个意义上看,试题设计是符合文学鉴赏规律的.

但是,一篇小说应该有作者持守的价值追求,无论怎么设计情节,应有不可移易的指向,否则就不是艺术品,而只是任人打扮的小丑了.

有些人以为探究题的核心是自圆其说,这种认识是有失偏颇的.探究题一定要基于文本的逻辑发展,要尊重情节和人物性格的走向,用动漫和影视的话说就是“人设不能崩坏”.这是一篇写少年精神成长的小说.他很早没了父母,继父经常打他,因此,他渴望赶快长大成人.一开始,他只追求蛮勇之力,于是走进黑黝黝的森林,开打中了七岔犄角的公鹿.但是,接下来,在与公鹿的相遇中,尤其是看到公鹿与狼搏斗的场面的时候,他的情感发生了变化.

我们看看试卷选文的第20段:

我躲在它的下风,着迷地瞅着它.它那一岔一岔支立着的犄角,显得那么刚硬;它那细长的脖子挺立着,象征着不屈;四条直立的腿,似乎聚集了全身的力量.我想起特吉的话:“公鹿,那才是真正的男子汉,它就是死也不会屈服.”

这个鄂温克族少年,甚至包括经常暴打他的继父,都说公鹿是真正的男子汉,少年与公鹿在这次奇遇之后就不再是简单的猎杀关系了,刚硬、不屈、护卫幼小,公鹿的这些品质深深打动了少年.猎人是要强调征服自然的力量,但是猎人同时又对自然充满深情和敬意,而不是简单的猎杀和滥杀.小说将动物的可爱品性与人物的良好品质融为一体,写出了少年的精神成长过程,这也是本篇小说的迷人之处.

参的“看法二”单独看来也许并无过错,放在这篇小说里可能就是没有读懂作者的情怀.这种抛开小说主旨的自圆其说,伤害的不只是文学鉴赏的品位;这种貌似开放的探究题,还会损害考生的价值观.

命题者有机会接触小说的原始文本,应该能读懂这篇小说的精髓.删去的情节是:此后,少年又有几次遇见那头公鹿,他都不忍加以伤害.为此,他饱尝了继父的拳脚棍棒.最后一次,少年从狼群中救出了七岔犄角的公鹿,在救鹿时自己前胸被鹿踢伤.公鹿以不可阻挡的力量奔向自由的天地时,少年流出了快乐的热泪.继父目睹了这一切,这个一向冷漠、暴戾的猎人这次没有发怒,他把少年抱起来,背在自己的宽阔的背上.

尽管试卷呈现的是节选的文本,但节选文本的价值取向应该与原文保持一致.这道探究题没有必要让考生设计不同的结局——情节是人物的性格发展史,只能有一种走向.问题的关键可以放在让考生补写情节的“空白”上,这样才符合文学鉴赏的规律.考生会研读原文,根据情节发展做出推导和创造.

参考文献:

[1] 【德】W.伊泽尔.审美过程研究[M].霍桂桓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2] 陈榕.一书一世界:不容错过的35部外国现当代小说[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2.

[3] 【美】雷·韦勒克,奥·沃伦.文学理论[M].刘象愚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7年第8期管理智慧

结束语,此文为一篇关于语文卷和文学类和高考方面的高考语文论文题目、论文提纲、高考语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参考文献:

1、 论文学类文本阅读复习教学的高效策略 ■ 汤怀乾高考文学类文本的阅读复习课对高中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笔者选择了部分重点高中的毕业生对此进行访谈,在访谈过程中,许多同学反复提出现代文阅读的障碍是对于文章主旨分不清楚,尤其是对于外文小说的阅.

2、 文学类文本阅读语境生成路径的探究 ■ 徐 慧“语境”最早是由波兰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在1923年提出的,他认为语境即言语环境,包含两种情况,一是“情景语境”,一是“文化语境&.

3、 文学类文本阅读答题的方法以江苏高考小说《会明》为例 高三的学子,在语文复习中格外重视答题技巧,而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的训练又是重中之重 但过分强调答题技巧显然与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背道而驰,因此,老师要真正“授之以渔”,就应该重视文.

4、 2019年高考天津卷作文例解 真题再现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文章 (60分)生活中有不同的“器” 器能盛纳万物,美的形制与好的内容相得益彰;器能助人成事,有利器方成匠心之作;有一种&ld.

5、 2019年高考上海卷作文例解 真题再现生活中,人们不仅关注自身的需要,也时常渴望被他人需要,以体现自己的价值 这种“被需要”的心态普遍存在,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