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毕业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 现代企业文化期刊 企业文化期刊 中国文化论文 企业文化杂志社 企业文化的论文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论文 法国历史文化遗产论文 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内容论文 非物质文化遗产神话保护论文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参考文献 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论文

文化遗产相关开题报告范文 和历史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体系以北魏历史文化遗产为例类论文范文资料

分类:毕业论文 原创主题:文化遗产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1-22

历史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体系以北魏历史文化遗产为例,本文是文化遗产方面有关开题报告范文和文化遗产和数字化和传承相关论文范文资料.

[摘 要】在对智慧城市、数字化传承体系等相关概念界定的基础上,对国内外文化遗产数字化现状进行讨论,特别对北魏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现状及意义进行分析,进而基于智慧城市的视角构建北魏文化数字化传承体系,包括北魏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分类体系、北魏文化数字化传承策略体系、北魏文化数字化传承方式体系、北魏文化数字化传承技术体系四个部分,设计了北魏文化数字化传承共享平台,对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创新性传承进行探索.

[关键词]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数字化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 - 6120( 2017) 09 - 0115 - 06

北魏是中国历史上民族大迁徙、大融合的重要时期,为走向大唐盛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研究北魏文化对中国的佛教、雕塑、绘画、音乐、服饰、古建筑、民居、墓葬、都城的规划建设,以及军事、书法文化具有重大意义[1-3].文化遗产不可再生,经过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的风雨洗礼,历经沧桑,在经受自然灾害、历史变迁、战争和一些人为的破坏后,不可避免地受到不同程度的腐蚀和破坏,甚至消失.北魏文化遗产的数字化是一种全新的保护、复原、再现、传播手段,突破了地理空间.行政区域划分的限制,以北魏历史文化为纽带,通过对文化区域内相关历史文化遗产的数字化研究,促进科技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在智慧城市的视角下,构建多样化的文化遗产保存和多维度的民族文化内容传播形式,为实现大众“一站式”参观浏览、深入了解北魏文化奠定基础,对于传承北魏历史文化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创新北魏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存、展示、复原的新方法,对于提高全国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修复水平,为全国文化教育传播担负起责任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相关概念和研究现状

(一)核心概念界定

智慧城市:就是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其实质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进而为城市中的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促进城市的和谐、可持续成长.

数字化传承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是从智慧城市的视角包含了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资源采集、存储、管理、生产、传播、消费等数字化保护和开发在内的一个完整的共享和服务平台,通过该平台将文化遗产以可共享、可展示、可传播的新型业态进行数字化转化、复原和再现,促进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教育工作者、文化遗产爱好者等群体的知识共享、传播和交流.

(二)国内外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现状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致力于世界各国遗产的保护工作,2003年发布《数字遗产保护章程》,目的是在世界范围内,用现代信息技术使文化遗产数字化,以便永久性地保存,最大限度地使社会公众公平地享有文化遗产.

美国在文化遗产数字化方面走在世界前列,1995年启动的“美国记忆”计划是将美国图书、手稿、音乐、照片、影像等历史档案资料经过编辑转化为数字化格式,500万件文献已经数字化,80个资料库已上因特网.欧盟支持下的3D—Murale采用多媒体技术记录、分类、保存和恢复古代的器物、建筑及遗址.Eulst支持的欧洲组织参与的Archeoguide为文物遗迹提供了可交互的、个性化的增强现实向导.法国卢浮宫数字博物馆呈现了一个全新的三维虚拟博物馆,容纳了数十万幅数字化后的名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支持的数字化保护丝绸之路文化遗产项目,以阿塞拜疆国家地毯博物馆为依托,进行数字化保护.还有美国斯坦福大学等合作的数字化米开朗基罗项目,欧盟的虚拟文物Vihap3d项目,罗马大学等合作的罗马大剧场数字化项目等.

我国的民族文化遗产数字化起步较晚,2003年故宫博物院与日本公司合作,以虚拟现实作品为载体,全面、直观地记录古建筑及文物的三维数据,从建筑场景的展示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再现,再到文化氛围的表达,深入探索故宫的文化内涵.浙江大学CAD&CG国家重点实验室就敦煌石窟文物的数字化获取与展示、壁画图像智能色彩处理技术及 其应用、古代壁画虚拟设计进行研究并取得了成 果.2007年虚拟圆明园进行展示,提供了大量复 原图像与部分圆明园的虚拟在线浏览系统,2008 年开通了虚拟圆明园主题网站.另外,南京博物馆 的数字化、山东大学考古数字博物馆等项目,为我 国通过信息技术对濒危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再 创造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三)北魏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研究现状

北魏文化体现于文化遗产中,其中雕塑集中表 现在石窟寺中,保存至今的有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敦煌石窟以及麦积山石窟 等,石窟雕塑已有不同程度的数字化保护工程.敦 煌研究院从20世纪90年始为莫高窟建立数 字档案,目前,已有近百个洞窟完成数字化处理. 云冈石窟研究院通过与国内高校院所合作,完成了 第1至4窟、9至13窟、云冈上堡的数字化记录、云 冈石窟全景数字博物馆.2009年龙门石窟研究院 与北京大学机器感知与智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 合作完成重点石窟的扫描和建模工作.麦积山石 窟也已有15个洞窟拥有了“数字化档案”.虽然北 魏文化遗产数字化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还没有 将北魏文化数字化作为一个体系来研究.另外,北 魏建都的地区跨越内蒙古、山西、河南,采用传统方 式难以实现跨区域的历史文化传承,将北魏文化遗 产数字化是一种全新的保护、复原、再现、传播的手 段,它突破了地理空间、行政区域划分的限制,以北 魏历史文化为纽带,通过对文化区域内相关历史文 化遗产的数字化研究,构建全面展示北魏文化的数 字化传承体系,在智慧城市的视角下,构建起多样 化的文化遗产保存和多维度的民族文化内容传播 形式,为实现大众“一站式”参观浏览、深入了解北 魏文化奠定基础,对于传承北魏历史文化具有极其 重要的作用.

一、北魏文化数字化传承体系研究的意义

(一)弥补北魏文化数字化传承体系研究匮乏的现状

目前,对北魏文化元素之一的石窟数字化采集、存储、展示、修复、传播的研究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对北魏文化数字化传承体系的研究几乎没有人做.文化是一脉相承,不可分割,不能独立而言,本课题研究对于通过数字化去更好地继承和传播北魏文化尤为重要.

(二)由单一的数字化展示向多元化文化传承转变,实现北魏文化的教育传播

目前,对于北魏文化的数字化传承,大部分仅涉及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展示,但文化的数字化传承不单单是事物的虚拟创建,更是知识的继承和文化的传播,是以隐性文化和显性知识交融呈现出来的,需要的不仅是被动“模拟”,而且更重要的是主动“表现”,本课题的研究就是将北魏文化以多元化的形式进行继承与传播,从基础性保护走向创新性传承,积极推广北魏文化的历史教育、大众教育,有效促进民族文化发展.

(三)以历史文化为纽带,实现跨区域、多学科交叉的文化传播

北魏文化遗产涉及内蒙古、山西、河南等多个地区,文化的传播受区域的限制.本课题的研究就是打破行政区域的限制,以北魏历史文化为纽带,通过对文化区域内相关历史文化遗产的数字化研究,构建一套全面展示北魏文化的数字化传承体系,实现跨区域、多学科交叉的文化传播.

三、北魏文化数字化传承体系的构建

对北魏文化元素进行分类、整理,从智慧城市的视角研究北魏文化数字化传承体系,该体系由北魏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分类体系、北魏文化数字化传承策略体系、北魏文化数字化传承方式体系、北魏文化数字化传承技术体系四部分构成.北魏文化数字化传承体系的总体框架如图1所示:

(一)北魏文化遗产数字化分类体系

鉴于目前我国关于文化遗产分类不适用于数字化传承以及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技术标准不统一的现状,立足于智慧城市建设中信息资源共享的发展趋势,对北魏文化遗产进行梳理、归纳,获取北魏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以沃野、怀朔、武川、抚冥、柔玄、怀荒为代表的北魏边防军镇、雕塑、壁画、古建筑、器物等)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节庆、饮食、方言、戏曲、歌舞、服饰、手工技艺等)的相关资料,探索文化遗产知识的构成要素,提取知识的特征并进行归纳,建立起文化遗产资源的多层次分类体系,构建符合我国文化遗产特点的北魏文化数字化资源建设相关技术标准,包括资源的数字化采集、描述、组织、管理、保存等标准.

(二)北魏文化数字化传承策略体系

北魏文化数字化传承策略体系包括保障策略、传播策略、教育策略.保障策略是北魏文化传承体系相关要素发挥作用的保证,基于北魏文化的价值和作用,研究跨行政区域、跨学科领域合作的政策、法规、制度和具体措施等.传播策略的研究,是从智慧城市的视角研究北魏文化遗产传播形式的多样性、传播主题的艺术性、传播内容的活化性,构建北魏文化数字化传承共享平台,实现文化传承从静态向动态转化,从单一媒体向多种媒体转化,从二维平面向三维立体转化,从印刷产品向虚拟数字产品转化,从保护向继承发展转化.教育策略的研究,是从学校、社会、家庭三个方面研究符合实际的北魏文化教育体系,探索开展北魏文化教育的途径、手段和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发展模式.

(三)北魏文化数字化传承方式体系

北魏文化数字化传承方式体系主要涉及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视化表达的研究,对于物质文化遗产可以通过文字、图片、视频、三维动画等表现,主要形式包括数字化图书馆、数字化虚拟博物馆、虚拟文物修复与复原、数字化模拟与再现、计算机辅助制作、数字化体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多的是属于知识可视化表达,除了使用以上形式外,还包括数字化演变、工艺品辅助设计、数字化故事编排与讲述、数字化舞蹈编排与声音驱动等.

(四)北魏文化数字化传承技术体系

北魏文化数字化传承需要将多种新技术综合运用构建一个技术体系,主要技术包括:

1.数据采集技术:建立一套针对不同类别文化遗产的数字化数据采集方法.

(1)数字化录音及录像技术:对文化遗产中的雕塑、壁画、古建筑、器物、方言、戏曲、歌舞等采用数码相机记录照片、图片、手稿等,使用数码摄像机拍摄访谈过程、影像资料等,将这些数字化的资料与搜集整理的文本内容进行配套保存.

(2)动作捕捉技术:使用动作捕捉技术将舞蹈、动作、采访片段捕捉到计算机中,获取运动对象三维数据,建立运动物体三维动作,用以保存、修改及后期合成.

(3)三维扫描技术:根据物质文化遗产中不同文物对象的特点,建立三维物体对象的模型库等.

(4)三维建模技术:利用三维建模软件结合其他二维辅助软件,对保存完整的文物按照原貌进行数字化,使其长久保存.

2.资源共享与服务技术:应用分布式数据库技术、海量数据存储技术、文化遗产本体技术、语义检索技术等实现文化遗产资源统一表示、知识存储、资源管理、资源检索和发布等.

3.情景建模及行为控制技术:利用角色生成技术、虚拟人技术、动作绑定技术、多*群体控制技术、场景生成技术等快速生成三维场景、角色以及动作,重点解决文化遗产的三维表达及互动等.

4.三维修复和可视化技术:利用三维扫描技术、三维建模技术、三维打印机技术等对文物等进行模型修复和纹理修复,综合利用三维动画技术、虚拟现实技术、语义Web技术、知识可视化技术等构建文化遗产的可视化系统,实现共享等.

四、北魏文化数字化传承共享平台的设计

从智慧城市的视角研究北魏文化数字化传承体系,最终构建出北魏文化数字化传承共享平台.该平台由三个系统构成,即北魏文化数字化资源存储系统、北魏文化数字化资源共享与服务系统、北魏文化可视化系统,具体如图2所示:

六、结束语

在智慧城市视角下研究北魏文化数字化传承体系,研究不仅跨区域,而且跨学科,涉及教育学、社会学、历史学、考古学、艺术学、生态环境学、计算机等多个学科交叉,因此必须基于智慧城市发展的需求,针对北魏文化的不同元素,设计合适的传承方式,实现北魏文化可视化表达,特别是北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视化表达,本文仅是对北魏文化数字化传承体系研究的初探,后续工作还在进行中.

本文汇总,上文是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文化遗产和数字化和传承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文化遗产本科毕业论文文化遗产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

1、 房地产企业四维企业文化体系构建以G房地产公司为例 王芳1宋世宇2(1 吉林建筑大学 城建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4;2 吉林省永庆建设工程检测有限公司,吉林 长春 130033)摘要在新形势下,房地产企业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打造优良的企业文化是房.

2、 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传承方略以黔湘桂侗族地区为例 “非遗”学校传承,就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学校教育相结合,在学校教育活动中,结合素质教育,田地制宜地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非遗传承培训及宣传展示……活动,激发学生保护.

3、 龙虎山天师道音乐传承体系 【摘 要】龙虎山天师道音乐传承体系分为传承体、传承法、传承域、传承力四大部分,通过对龙虎山天师道音乐传承体系的研究,可探知其近两千年积淀形成的道教音乐文化传承体系,深刻挖掘其优秀思想文化内涵,并逐步完.

4、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旅游景区中的应用以海南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为例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在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

5、 图书馆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新四化建设以镇江市图书馆为例 陶涛(镇江市图书馆,江苏镇江212001)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新“四化”;图书馆;分析摘要2015年1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其中提出&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