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论文范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大学生如何培养职业能力论文 企业人才管理论文 土木工程进程与人才培养论文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开题报告简报 人才培养论文参考文献 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文献综述 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参考文献 国际化人才培养论文

关于人才培养相关毕业论文范文 和本硕联动的产学研联合人才培养模式类学术论文怎么写

分类:论文范文 原创主题:人才培养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2-11

本硕联动的产学研联合人才培养模式,本文是关于人才培养相关毕业论文范文和产学研联合和人才培养和联动类毕业论文范文.

摘 要:总结目前的研究生产学研联合培养方法,指出当前联合培养过程中存在的典型问题,阐述北京林业大学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产学研联合培养模式,说明实践结果.

关键词:产学研联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

0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研究生培养结构已逐渐从学术为主型过渡到应用为主型.北京市教育考试院的数据显示,在2018年报考北京招生单位的考生中,14.61万人报考学术硕士(后文简称学硕),占45.3%;17.67万人报考专业硕士(后文简称专硕),占54.7%,专硕报考比例已连续2年超过学硕[1].在英、美等发达国家中,专硕研究生比例更高,约占研究生总数的70%以上[2].

专业学位是相对于学术型学位而言的学位类型,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专业学位与学术型学位处于同一层次,其突出特点是学术性与职业性紧密结合,获得专业学位的人主要不是从事学术研究,而是从事具有明显职业背景的工作,如工程师、医师、会计师等[3].2009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高校开始大规模招收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要生源的全日制专硕研究生.201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提出,未来5年实现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战略性转变.

我国全日制专硕研究生政策出台时间较晚,一些单位尚未形成完善的培养机制,还在套用学硕的培养模式,加上专硕普遍学制较短(一般为2年),部分导师甚至不愿意指导专硕研究生,导致该类人才培养成效欠佳.结合北京林业大学近年来的培养实践,我们认为产学研联合是培养专硕研究生的有力途径.产学研联合是指科研院所(为行文简洁,后文用高校泛指科研院所等各类研究生培养单位)与企业有机协作,将教育、科研、生产这3种活动结合,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以实现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为目标的一种合作方式.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4],产学研融合已成为国家科技创新的重要战略.作为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模式,产学研联合培养已被越来越多的高校认同,近年来迅速发展,提高了高校人才培养成效和学科建设水平.

1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主要模式

目前主要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包括学徒式、专业式、协作式与教学式4类[5]:学徒式适合科研型研究生培养;专业式适合教学、科研型研究生培养;协作式适合教学、科研、生产型研究生培养;教学式适合教学型研究生培养.产学研联合属于协作式研究生培养方式中的一种,契合专硕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培养目标[6].具体而言,目前常见的全日制专硕研究生产学研联合模式包括6种.

1)以项目为纽带联合培养研究生.

该模式以科研项目为依托,由校企双方合作研究,主要包括两类:①校企联合申请科学研究基金,如美国的国家科学基金,中国的863项目、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这类项目通常由政府出资,鼓励校企合作,进行全产业链创新;②由企业出资设立科研项目,委托高校攻关或研发,这种合作方式很灵活,实践中应用很广,既可进行短期的技术合作,又可进行长期的科研攻关.

2)校企共建研究生实践教育基地.

基于学科建设规划、人才培养方案、实践教学大纲等,高校牵头和企业共同商讨人才培养目标和管理制度,签订合作共建协议,联合设立研究生实践教育基地.该类基地通常设置在企业,由企业承担主要管理职责,高校负责沟通协调和人员组织.通过共建实践基地提升研究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已成为高校专硕研究生培养的新趋势、新模式.

3)推行校企双导师制.

建立校内、校外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指导为辅.其中,校内导师负责研究生开题、中期、答辩等全流程指导;校外导师负责项目研究等实践环节指导,通常由学科领域内经验丰富的企业专家担任.双导师制促进了学术界与产业界导师的双向流动,既鼓励校内导师到企业进行实践研究,又鼓励企业导师到高校进行学术交流,实现研究生培养资源的共享,增强研究生的科研创新和工程应用能力.

4)合作建立研究中心.

针对行业前沿问题,发挥校企双方在理论研究和生产实践方面的优势,设立联合研究中心,进行学术研究和技术探索.该类研究中心通常由企业出资,由高校提供场地和研究人员,并承担中心的日程管理工作.中心的研究课题来源于企业一线需求,可帮助研究生深度接触行业前沿、拓宽视野,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借助合作研究中心,企业可缩短研发时间,降低高新技术的研发风险;高校可筹措研究经费,提升学科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成效.

5)创办大学科技园联合培养研究生.

依托高校的学科优势和场地资源,集聚创业人员及其他创新要素,与入园的高精尖企业共建研究生教育与产学研合作基地,能够促进高科技企业孵化和创新型人才培养.自1951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建立世界第一个大学科技园以来,各国的大学科技园建设得到蓬勃发展.2001年中国认定首批22家国家大学科技园[7],截至2017年9月,中国国家大学科技园总数已达到115家[8].依托大学科技园,可以通过研发新技术和新产品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又通过科研活动培养大批高水平研究生,促进高校的学科建设和教育改革.

6)联合创设经济实体培养研究生.

校企联合设立经济实体也是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有效途径之一.此类经济实体具有独立法人,通常通过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设立,主要由企业负责生产经营,企业以资金入股,高校以科技成果入股,双方共担风险、共享收益.通过该类校企合作,一方面为大学培养高水平研究生,增加办学经费;另一方面也为企业输送中高级技术人才.在美国哈佛大学、以色列理工学院等国外高校中,该培养模式应用得比较多;在国内高校中,该模式目前应用得还比较少.

2当前产学研联合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校企合作目标有时难以协调一致.企业的目标是以较低的成本、在较短时间内攻克技术难点;高校导师的目标是增加科研积累,同时获取研究经费;研究生的目标是增加实践锻炼机会,提升专业能力,同时能按期毕业.在现行的产学研合作实践中,这3类目标诉求有时很难协调一致,导致合作成效不佳.

(2)校内外导师协作不佳,研究生管理不到位.参与产学研合作的学生既是学校的研究生,又是企业项目组成员,看似校内外导师都有管理权限,实际运行中由于二者缺乏协作,往往难以对学生进行有效管理,加上部分学生对自己要求较低,放任自流,使得专业实践流于形式,没有达到良好的培养成效.

(3)研究生实践时间不足,学习成效欠佳.目前大多数工程学位为两年学制,第一年修读学分,完成课程计划;第二年参加工程实践、撰写学位论文、求职就业等,其中后两项通常需占用半年时间.这样算来,学生能全身心投入工程实践的时间只有半年左右.很多项目具有较高的复杂度,实施周期较长,考虑到专硕研究生能投入的时间有限,且后续留在企业全职工作的可能性很小,大部分合作企业倾向于安排一些比较琐碎、技术含量不高的任务,这不仅会挫伤学生的实践热情,某种程度上还是对高素质人才的浪费.

(4)合作项目与高校的学科建设关联度不高,项目来源不稳定,且项目间的差异较大.目前大多数产学研项目来源于企业,由企业出资,高校负责技术攻关.企业的目的是降低研发成本,获取经营利润;高校则是为了促进学科建设,提升人才培养成效,二者目标上的差异导致合作项目有时难以与高校的学科建设有机结合.不仅如此,这类项目来源通常并不稳定,且不同项目间的差异往往较大,高校难以充分复用已有的成果积累,学生的学习成本和知识迁移代价较高.

(5)人才培养基地距离较远,阻碍师生的深度参与.目前大部分校企合作基地建在企业,与高校距离较远.高校教师的教学、科研任务繁重,偏远的人才培养基地限制了高校教师往返基地的频度,影响校企双方的沟通效率和学生的指导成效,不利于合作成果的沉淀积累;同时,也进一步挤压了学生的工程实践时间,部分学生甚至因通勤时间太长产生抵触心理.

(6)浪涌式的人才需求导致人力资源闲置浪费.很多校企合作项目的人才需求是浪涌式的,进度紧张时人力需求多,进度松弛时人力需求少.不少企业希望能弹性使用高校研究生,这给校企合作带来挑战.高校的研究生数量有限,因而能合作的项目数存在上限.合作项目太多将导致频繁加班,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和工作效率.为避免学生的工作负荷过高,高校倾向于按高峰期的人才需求拟定合作项目,容易导致在项目非高峰时学生工作量不饱满,不仅影响研究生的培养成效,还影响经费总量、学科成果等产出.

3北京林业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产学研联合培养模式

目前,北京林业大学的全日制工程硕士共包括6类:软件工程、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控制工程、林业工程和环境工程.在这些专硕研究生的培养方面,学校综合利用6类产学研合作模式,针对联合培养中的典型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总体运作情况良好.

(1)坚持以项目制为中心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主要包括两类:①与企业联合申请政府科研基金和科技服务项目.2014年,北京林业大学联合东华软件股份公司申请国家物联网重大应用示范工程——“林业生态监测一体化物联网平台”,2017年学校联合中科山水(北京)科技信息有限公司申请“国家水土保持综合监管与服务平台顶层设计”项目.此类合作的核心思路是校企双方优势互补,促进学校的学科建设,提升人才培养成效.②加强校企合作,通过横向项目进行反向创新.传统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是“技术找市场”,由高校确定科研方向,成果产出后寻找企业合作转化,受限于高校的市场敏锐度,转化模式存在很多挑战,转化率较低,而企业处于生产经营一线,更了解市场需求.在校企合作中,北京林业大学采取“市场找技术”的反向创新策略,由企业提出研发需求,高校攻关创新.借助这种策略,研发成果更容易转化推广,既服务合作企业,又优化高校的学科方向.以阿福公益产品创新为例,首先由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提出需求,然后由北京林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两校合作研发,最后得到一款全透明的点对点精准扶贫产品,有效解决公益捐助的诚信瓶颈,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采用校内、校外双导师制,校内导师是专硕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学生开题、中期、答辩等全流程培养工作;校外导师主要负责工程实践指导.北京林业大学坚持高标准、严要求遴选校外导师,所有企业导师均由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同时,校企双方签订正式合同,扣除学校管理费后所有的合作经费由校内导师支配,用于发放研究生补助、采购科研用品等.校内、校外导师共同担任项目联络人,进行有机协作和管理,挑选具备一定深度的合作项目,并与研究生毕设课题有机衔接.该机制兼顾企业、导师、学生三方的利益诉求,企业以较低的成本获得高质量的人才;合作成果可提升导师的科研水平,增加研究经费;学生同时得到校内导师的理论指导和校外导师的工程指导,学习兴趣会比较浓厚,由于实践项目跟毕设课题紧密挂钩,按时毕业需求也能得到保障.

(3)大力开展校企合作研究中心建设,优先寻求与学校优势学科关联度高的企业合作.2005年,北京林业大学联合中国插花花艺中心等单位成立国家花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目前已成为国内一流、特色鲜明的国家工程技术研发推广中心和高级专门人才培养中心;2013年,北京林业大学联合国家林业局、北京市政府、东方园林、铁汉生态等单位成立北林先进生态环保技术研究院;2017年,北京林业大学联合国家林业局信息办、建设银行等单位成立北京林业大学大数据研究中心;2018年,北京林业大学联合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网络中心、佛山云创气象服务技术有限公司组建“互联网+生态站”技术研发中心.这些研究机构发挥北京林业大学和合作单位双方的优势,提升了专硕研究生的培养水平,促进了学校的学科建设.

(4)以大学科技园为依托,组建广泛的人才培养联盟.北京林业大学科技园成立于2009年,2014年获批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区,是学校重要的产学研平台和创新创业基地.在入园单元选择上,学校要求合作单位跟学校的学科建设有机结合,突出生态环保主题;同时,充分利用科技园的区位优势,与国家林业局、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等政府部门以及行业企业共建林业高端人才培养基地,发挥政府在产业政策方面的先导优势,打造政产学研联合培养新模式.科技园合作单位不仅能获得北京林业大学的优势学科支持,还能使用丰沛的多学科人才资源.近年来,铁汉生态、亿利资源等行业龙头企业以及众多中小创新型企业陆续入驻北京林业大学科技园,年总产值达30亿元,在科技成果转化、人才联合培养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

(5)优先在校内建设专硕研究生实践基地.传统的研究生实践基地主要建在企业,地域比较偏远,北京林业大学的校企实践基地主要建在校内,依托于科技园区和各学院的学科实验室.这种措施富有成效,对校企双方均有益处,企业可以节约人力成本,只需派驻少数核心工程师入驻校园,即可快速构建一支多学科、高素质的研发队伍;高校学生可以省去往返通勤成本,充分利用课间、晚间、周末等空余时间,深度参与工程实践;高校导师可以和校外导师充分沟通讨论,更有效地指导和管理研究生.该措施不仅可规避传统产学研合作中研究生管理不善的问题,还可有效提升学生的工程技术能力,也可加快企业的研发进度,节约研发成本.

(6)创造各类条件,保障学生的工程实践时间.①适当增加专硕研究生的实践课程比重,邀请合作企业共同参与课程设计.②优先在校内建设合作基地,减少师生通勤成本.③自研究生入学之日起,同步安排项目任务,让学生尽早参与工程实践.对于本校生源,将大四学生的本科毕业设计与校企项目挂钩,优先从产学研合作项目选题,既提升本科毕设质量,又为学生就读研究生奠定良好基础.④适当利用周末时间.很多项目组会在周末进行会议研讨、工作总结、知识分享等活动.⑤利用好寒暑假时间.寒暑假是项目实践的黄金时间,多数课题组会在寒暑假分别安排两周假期,其余时间用于工程实践.

(7)成立专业的人才培养社团,加强本硕一体化培养,有效提升工程技术人员数量和素质.2016年,北京林业大学联合中国计算机学会(CCF),成立CCF北林学生分会,通过该分会与业内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建立长效的沟通联络机制,搭建良好的工程技术交流平台.为应对传统项目合作中的浪涌式人才需求特点,北京林业大学成立“森林人”团队,加强本硕一体化培养.“森林人”团队由北京林业大学信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理学院等单位的青年教师、研究生和部分优秀本科生组成,倡导“导师制”“导生制”“顾问制”相结合的指导体系.其中,“导师”指校内、校外导师;“导生”由具备较高专业技能的研究生和个别高水平本科生组成,协助导师对团队成员进行指导;“顾问”由企事业单位的资深专家担任,负责宏观指导.该模式充分发挥导师、学生、企业专家三方优势,搭建有效的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平台,同时,“老中新”搭配的学生队伍保障了团队专业技能、人员数量等方面的稳定性,便于合作成果的积累和传承.

(8)设立风险投资基金,依托小微创新型企业获取合作利润,提升研究生的工程能力.北京林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公立高校,难以直接套用斯坦福等私立大学采用的校企联合组建经济实体形式.为支持小微创新型企业,由学校牵头,联合海淀区政府和社会企业,设立一支5000万的风险投资基金,用于对这类创新企业的早期股权投资.以北京林业大学科技园孵化的北京安赛创想科技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成立于2012年,创始人是北京林业大学毕业生,专注于网络安全产品研发.近年来,该公司已快速成长为行业新秀,年收入达5000余万元.2016年9月,“北林—安赛信息安全联合实验室”正式成立,校企产学研合作更加深入完善.

(9)尝试建立人力资源入股机制.风险投资是创新创业的重要推动力,按投资先后及规模通常可分为种子轮、天使轮、A轮、B轮、C轮等.其中,种子轮、天使轮投资额度一般在几十万到几百万之间;A轮、B轮等后期阶段,一般投资额度较大,通常几千万到数亿不等.很多初创型企业尽管具备很好的技术和创意,但由于产品不成熟,尚未得到市场验证,很难获得种子轮、天使轮等启动阶段投资.丰沛的高素质人力资源是高校的一大优势,专硕研究生参与创新创业不仅能解决这类企业的早期资本和人力困局,还能增强高校的学科创新能力,提高人才培养成效.目前,北京林业大学正酝酿人力资源投资机制,以人才投入换取公司股权,辅以科技园和学科实验室的场地资源,基本可以解决初创型企业早期的场地租金和人力资源问题.在公司后续融资或IPO后,上述股权将逐步退出,获得的资金将进一步用于学校的产学研和学科建设工作.据调研发现,国内尚无高校具备类似的产学研合作模式,该模式会成为一种新型、有效的专硕研究生培养机制.上述机制仍在筹划、完善,目前北京林业大学尚无这方面的实际合作案例.

4结语

实践结果表明,上述联合培养策略成效良好.以软件工程和计算机技术工程硕士为例,学校目前年均招生70人左右,学生毕业后除了一小部分出国进修或攻读博士学位外,大部分在政府、事业单位、高新技术企业等单位任职,研究生就业率多年来一直保持在100%,学生发展状况良好,获得了用人单位的较高评价.

参考文献:

[1]人民网.近三年考研人数逐年提高,“95后”加入考研大军[EB/OL].(2017-12-26)[2018-05-08].http://bj.people.com.cn/n2/2017/1226/c82841-31071120.html.

[2].加大力度,调整硕士研究生教育结构:国务院学位办主任、中科院院士杨玉良答记者问[EB/OL].(2009-03-02)[2018-05-08].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485/200903/44638.html.

[3]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专业学位简介[EB/OL].(2010-06-02)[2018-05-10].http://yz.chsi.com.cn/kyzx/zyss/201006/20100602/94524087.html.

[4]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政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17-10-27)[2018-05-10].http://www.gov.cn/zhuanti/2017-10/27/content_5234876.htm.

[5]王建华,唐建荣,吴林海.基于分类推广的研究生差别化培养模式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4(2):33-37.

[6]刘娟.国外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主要模式及策略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9,30(28):84-89.

[7]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科学技术部、教育部关于认定首批国家大学科技园的通知[EB/OL].(2011-05-11)[2018-05-12].http://www.most.gov.cn/fggw/zfwj/zfwj2001/200512/t20051214_55009.htm.

[8]余闯.一百一十五个国家大学科技园遍布全国,专家指出“大学科技园成科研成果转化重要平台”[N].中国教育报,2017-09-13(1).

(编辑:宋文婷)

结论,这篇文章为大学硕士与人才培养本科人才培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产学研联合和人才培养和联动方面论文范文.

参考文献:

1、 关于新疆农业水利工程专业高职本科联合人才培养模式 【摘 要】众所周知,我国十分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本科人才培养是我国高……教育最为重要的环节 而高职本科所作为全日制本科教育的一种,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目前,各大高校都在积极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本文.

2、 基于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高职财务会计教改 【摘要】在当今创新是第一生产力的大的社会发展背景下,所有的行业都需要进行整改创新,需要不断注入新的血液新的组成结构 高职财务会计同样地也面临着大的改革变动 针对高职管理体系下财务会计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

3、 高职药学类专业型应用人才培养模式 【摘要】我国从20世界中后期便开始提倡创新性应用人才的培养,与培养研究型药学人才不同,高职类院校的培养重点则是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这就对高职院校的药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基于此,通过.

4、 基于校企合作实践的建筑装饰专业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基于“校企合作”实践的建筑装饰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王 峡(海南科技职业学院,海南 海口 571126)摘 要随着建筑装饰行业的迅猛发展,人们对其的关注也越来越高 通过建.

5、 人工智能时代高职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和 摘 要人工智能时代的来袭,各高职院校面临的实际问题就是相关专业毕业生无法满足企业对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文章基于人工智能时代对人才的需求进行了分析,并对高职院校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提出一些想法.

6、 高校流行音乐人才培养模式 摘要流行音乐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要重视流行音乐人才的培养 具体来说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养和能力;强化专业课程建设,提高人才核心竞争力;加强实践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