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论文范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毕业论文设计 毕业设计日志 毕业设计 设计投稿 机械设计和制造期刊 毕业设计说明书 广场设计参考文献 本科毕业设计任务书模板 芭蕉河课程设计开题报告 货车驱动桥设计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评审表范文 毕业论文设计的主要内容

设计相关论文范例 与设计双飞燕相关论文范例

分类:论文范文 原创主题:设计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2-26

设计双飞燕,本文是关于设计类论文如何怎么撰写跟双飞燕和设计双飞燕和设计类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73岁的艾德昆讲述东风汽车LOGO如何从最初的单飞燕构想向双飞燕切换的过程

口述 艾德昆 整理 ABR 记者 葛帮宁

编者按:

很多人都知道他设计了东风双飞燕徽标,但并非所有人都很清楚,他如何从最初的单飞燕构想向双飞燕切换的详细过程.本期口述历史,我们邀请73岁的老东风人艾德昆还原这段尘封往事.

1979年11月1日,《二汽建设报》向全厂发出有奖征集厂标设计的启示.看到消息的艾德昆兴奋异常,利用业余时间设计了几十个方案,其中之一的单飞燕方案被选中.但在申报商标外观专利时,被国家商标局撤回.

再次设计时,艾德昆未放弃初心,最终迸发出双飞燕设计灵感.在二汽总工程师孟少农和其他评委建议下,他将燕子肥瘦比例重新做了调整,并为使用时按照需要放大缩小比例标明尺寸.1982年,国家商标局批准二汽“双飞燕”(图形)商标注册.

艾德昆的绘画兴趣源于母亲.1944年他出生在重庆,家有弟兄妹5人,他排行老大.12岁那年母亲去世,为减轻家庭负担,他16岁就到四川大足汽车四队修理厂当修理工,1962年全国大灾荒后下岗回家.

1964年艾德昆在湖北汉川城关镇应征入伍.5年后随“老转”加入二汽建设大军,成为二汽首批技术工人.先到济南第二机床厂培训近一年后,他被分到红卫5762厂(化油器厂模具车间).

巧合的是,1973年他被推荐到武汉华中理工大学机械制造系学习两年,接着又被派往工艺美术学院首届汽车美术班学习汽车造型设计.回二汽后,他在车身厂产品科新成立的车身造型设计小组当组长,接手的第一个任务是EQ245平头驾驶室开发设计.

设计双飞燕标识后,从1987年起,艾德昆开始主持东风EQ140 -2五吨载重车驾驶室内饰及车头改进设计.后开发东风EQ140 -3长头车,完成样车试制,遗憾的是该车未批量生产.此外,他还参与了东风汽车史上第一辆家用轿车(微轿)造型设计及样车试制工作.

1999年艾德昆从东风汽车公司提前退休,一家三口迁回上海.2001年被上海康力电动车公司聘用,期间设计过一些出口电动车,帮助开发三轮及四轮电动车.自2002年起,他为上海申沃客车公司效力10年,开发设计了好几代新车型,其中最值得骄傲的是为上海世*开发设计专用新能源电动大客车.

2017年8月2日下午,艾德昆及夫人在上海寓所接受《汽车商业评论》口述访谈.他精力充沛,思维敏捷,27年前的往事,就像发生在昨天,历历在目.

期间,他提到今年6月19日,东风汽车公司董事长竺延风一行十来人专程到上海看望他的过程,尤其是竺对他说的那句话——“您为东风作了一个永恒的贡献,大家都应该记住您”让他深受感动.

1944 年我出生在重庆.抗日战争时期,父亲随就读的高中从武汉迁移到重庆,毕业后到公司里做职员.母亲是宜昌人,念完中学,与父亲结婚后一直主持家务.

我们家有5个孩子,我是老大.小时候母亲在家教我们识字、绘画,懂礼貌.我特别喜欢画画,上学时我的书本上都是随手画的一些花草虫鸟、人物以及马和龙等.

可以说,我的绘画兴趣与母亲有关,这种爱好伴随了我的一生.尽管我在这方面没有更大作为,但它却给我带来快乐.

为了一家人的生计,父亲在重庆一家私人汽车运输公司主管财务.公私合营后成立四川省汽车运输公司,他又到旗下的江津汽车运输分公司做财务,仍和汽车有关.所以,从小我就和汽车有缘分,尽管当时中国还没有生产汽车.

父亲单位使用的大部分是美国车,有道奇,也有吉姆西,还有苏联嘎斯,再后来才有解放牌汽车.你看这张老照片上,1956 年元旦我们一家人和汽车司机及家属在成都的合影.

母亲穿着黑呢大衣,4 个小孩围着她,驾驶室最后面站着的是父亲,我扶着母亲的肩膀.这就是嘎斯,两位老司机风尘仆仆,很干练的样子,感觉与汽车构成生动和谐的整体.

1957年母亲因病在成都去世.我们都很小,我才12岁.父亲单位因为要支援跑康藏路线,我们五兄妹就随父亲搬到四川雅安.后又随父亲单位搬迁了很多地方,如从雅安搬到江津,从江津搬到壁山,从壁山搬到大足,总之,几年时间里就搬家好几次,最后在大足安定下来.

1960 年我16 岁时,眼看中学也读得差不多了,正好有机会可以去父亲单位上班,就到四川大足汽车四队修理厂当了一名汽车修理工.

但是好运不长,工作两年后,1962年国内连年灾荒,工业不景气.全国各地很多工业下马,我也下岗回家.

“我非常想当兵,就报名参加”

接着就与湖北汉川老家的亲戚联络,想看看能否找到适合我的工作.决定去汉川后,父亲把我送到当时的四川万县城(现在的万州),我背着行囊,独自乘船顺三峡到武汉,再由武汉乘车到汉川城关镇,住在大伯家.

我祖父曾在京广铁路线上的信阳和确山铁路站当过站长,老祖宗也曾在汉川城有过商铺.对我来说,汉川真是个好地方:一马平川,鱼米之乡,汉水流经县城,背靠仙女山,山傍汈汊湖.湖中有荷藕莲花,鱼船川梭荡漾,冬季时野鸭大雁成群.即使是平常,汉川县城的街道、巷铺也很有味道.

幸运的是,城关镇很快就给我安排了一个工作,到县食品公司门市部当营业员.这时候县人民武装部正在征兵,我非常想当兵,就报名参加.可惜年龄虽够,但体重不够,仅差一斤.这样到第二年,1964 年3月我才光荣入伍,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

同时来征兵的有好几个部队,其中包括北京卫戍部队和武汉军区常规野战部队.根据应征者体质身高等五官条件,由北京卫戍部队先挑选.城关镇同时入伍的,包括我在内有5人,其中一人被选入北京卫戍部队仪仗连,一人被选入中南海警卫连,我的身高体重条件只能到野战部队.

新兵在武汉兵站集中,当晚就乘火车北上,第二天到达河南汤阴和鹤壁之间的一个军营.部队驻地是一个营,团部在汤阴,师部在安阳,军部在开封,属于武汉军区.我被分到8301部队64分队8 班,军队属性是武汉军区第1军第1师第1团3营8 连3 排8 班.

这是个有光荣传统的红军连,曾参加过万里长征,抗日时期参加过百团大战和平型关大战.闻名全国的“硬骨头六连”和我们的一个团在汤阴,是全军学习的榜样.

我不怕吃苦,除积极参加军事训练外,还在连队参加文艺活动、美术活动和团史绘画活动等.年终时被评为“五好战士”及特等射手.

军事大训练期间,总长罗瑞卿号召军事大比武.部队半夜紧急集合,一个独立营从河南汤阴出发,背着行军被子、挎包雨衣、干粮水壶、、三枚和少量等随身物品,总负重估计有四五十斤.

我们沿太行山进行了15天大拉练,晚上连续强行军,疲劳加困顿令人记忆深刻.尤其是晚上夜行军时,可谓月黑风高,伸手不见五指,行军时还不能有任何灯光和响声.在太行山上根本看不清是山间小道还是沟壑乱石,只能凭着感觉跟前面部队走.有时从前面传来“原地休息”的命令,我们就赶紧坐下来,立刻就能睡着.

夜行军也有惊险出奇的时候.一次,部队要求立即结束休息继续行军时,副班长站起来就跟着走,结果走出好长一段路后,才发现半自动忘在了休息处.当时就吓出一身冷汗,赶紧回去找.因为战场上随身武器是自己的第二生命.夜间行军如果跟着炊事班,边走边犯迷糊头撞在炊事兵背的大铁锅上是常有的事情.

行军到山西济源地区后,要求我们在当地水库进行5000米游泳训练,然后武装横渡黄河.这次渡黄河印象深刻,从岸上看,黄河水波浪好像不是很大,但一下水立刻就感受到浪高水急,呛水一下子没有缓过劲来,喝了不少黄河水.上岸后打饱嗝都是黄河水的味道.

有一次进行野外军事训练,我因为太劳累而短暂晕倒,爬起来后继续往前冲.后来营长在大会上给予我口头嘉奖,他点名说,艾德昆这个小战士,像只小老虎!

那个年代号召学习雷锋,做五好战士,要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拼搏精神.所以我们思想里也是助人为乐,吃苦也要做奉献,敢于拼搏,争创优秀.

在连队锻炼两年后,部队师机关把我调到文化科电影放映队工作.平时除给机关及下属部队放电影外,还为兄弟部队,如空军雷达站放电影.到雷达站放映两星期一次,大部分都是附近村民.像过节一样,军民一起看,场地主要位置大都留给村民,旁边留块地方给部队就行了.

那时候文化娱乐活动很缺乏,还没有电视,看电影其实是军民同乐.晚上放电影,白天还要进行幻灯片绘画制作.有时放映前,要用幻灯片对好人好事和政治时事进行宣传,所以幻灯片制作也至关重要.

这期间,我有大量时间进行绘画创作.能在部队继续发挥技能,不断提高艺术修养和绘画水平,是我最兴奋的事情.

1966 年文化大革命爆发,人民军队始终坚如磐石没有受到社会的影响.因为我们是野战部队,不允许军人参加到社会上的任何群众活动中去,所以我们部队没有受到太多影响.

师部文化科给电影队的任务是,在城市街道开着宣传车巡游,宣传思想,宣传安定团结,但不能和任何社会派别和组织接触.

“老转”进十堰

1969年3月我退伍,回到湖北汉川入伍的地方,汉川县准备安排我到县委宣传部工作.

正好这时二汽要招一批城镇退伍军人,我积极报名到二汽,因为我对汽车有情结.很快我就得到机会加入二汽制造大军,我非常高兴地把这个好消息告诉远在四川的父亲和弟妹们.

我们这批武汉和汉川的城镇退伍军人,后来成为二汽首批技术工人.这批人不多,约二三十人.到武汉集中报到后,并没有把我们送到十堰山里去,而是坐火车到济南第二机床厂进行培训,为期一年.

各个工种的培训都有,包括车、钳、铣、铇、磨、电及维修.结果还没熬到一年,我们这些“老转”就沉不住气了,纷纷给二汽武汉办事处提要求,要赶快回二汽,到山里去.

所谓“老转”,后来成为从部队到二汽的转业军人及退伍军人的统称.二汽属“三线”工厂,对外称“红卫厂”.建厂初期就安置上万名复转军人到二汽,这些军人以河南籍和湖北籍为主.

我们这批“老转”为何按捺不住?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是,想看看二汽究竟什么样子.在大家心目中,作为我国第二大汽车厂,肯定很有气势,规模庞大的厂房,各种机器轰鸣运转.大家的心早就飞到二汽,要能亲自生产汽车,那真是由衷地自豪.

二是,山东济南是北方,我们这些“老转”习惯南方生活,在济南很难吃到大米饭,大都是粗粮,还有玉米面和地瓜面,每天凭定量餐券进餐.从生活习惯看,也想赶快回二汽.

三是,“老转”都是湖北人.二汽也在湖北,回去后可以顺道回家看看.

我们谁也不知道十堰山里究竟是什么样子.但其实1969年二汽刚筹建,什么都没有,各专业厂也还是筹建组,也没多少人.大家住的是芦席棚、干打垒,生活非常艰苦.我们这批“老转”,有几个人选择了回城镇,当时二汽允许离职回去.

后来大批“老转”到二汽,面对实际问题,根据自愿原则,也有部分“老转”分流到其他行业,如煤矿、石油、铁路等.坚守留在二汽的大都成为生产线上的骨干和标兵,为二汽创业贡献青春和力量.

由于还没有铁路直接通到十堰基地,我们这批“老转”就从湖北丹江口坐船到邓湾,再坐汽车到十堰.进十堰的公路叫老白公路,听说是李宗仁时期修建的.

到十堰后再分配,我被分到红卫5762厂,也就是化油器厂模具车间.62厂由北京专业厂和齐齐哈尔富拉尔基专业厂包建.这些厂就像一个大家庭,很快就有来自五湖四海的人陆续进厂,包括北京人、东北人、武汉人、上海人、河南人、湖南人、湖北人等.

后来二汽又安置了一批“老转”,包括军代表,基本都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那时候在厂区周围,几乎看不到老人和小孩,稍有点年纪的大都是厂级领导和支援三线建设的专业老技师.虽然条件艰苦,但大家都认为,只要有人,二汽就一定能创造奇迹.

1973年我在模具车间加入中国.作为一名普通党员,当时想得更多的是,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在工作中做出更大奉献,为二汽做更多有意义的事.

在厂里平时搞基建,学习技术理论.同时不忘特长,参加厂宣传队,画宣传画.1972年我参加了二汽总厂主办的“二汽建设成果汇报展览”,由一机部摄影记者张作舟主持.印象中展览持续了好几个月,我主要对展览中的先进人物和事迹进行绘画创作.

1973年,62厂推荐我到武汉华中理工大学机械制造系学习,学制两年,毕业可获大专学历.这次学习我收获颇丰,不仅开拓了思路和眼界,也提高了机械制造工艺的理论水平.可能因为喜欢美术,我对制图更是情有独钟.

汽车美术班

就在学习快结束时,突然得到从二汽人事部传来的消息,二汽正在征集有绘画特长的10 名职工,到工艺美术学院学习,回来后做汽车造型设计.人事部同时征集个人作品,能表现交通工具的绘画.

这简直就是我梦寐以求的工作.我花两天时间用水粉色画了几幅运载车,带着作品第一个去报名.人事部很快就公布了入围者名单,其中有我的名字.从此我就开始新的学习,用美术绘画表达设计意图,把构思通过效果图准确地展现出来,并动手做出来.

学习从1975年9月开始,为期一年,地址在北京大北窑,位于东三环朝阳区光华路.这个班由当时的一机部汽车局与轻工部所属工艺美术学院联合举办,叫“汽车美术班”,也就是现在的“工业设计”.

班里25名同学,汇集了中国几个主要汽车厂的推荐学员:其中一汽7人,二汽10人,济南汽车厂 2人,上海汽车厂 1人,天津汽车厂 1人,陕西汽车厂 1人,南京汽车厂 1人,北京二里沟汽车厂 1人,北京第四公交公司1人.二汽特派一名领队,二汽车身厂车身科工程师杜恩洪管理团队.

我在班里担任学习委员.上半年学习美术、工艺各种基础课;下半年到南京汽车厂及上海汽车厂实地教学,同时进行色彩写生及工厂产品设计方案等教学活动.

北京这段学习是我一生中最有收获,最有意义的事情.绘画技能的提高,艺术修养的积淀,以及创意、构思、设计等概念,为我今后设计工作打下很有必要的基础.

绘画中的速写也是基本功.那些年,不管走到哪里,我总随身带着绘画本,有空就画几张.现在回头看还很有意思,有些画可以展示你的人生轨迹.

我们在上海汽车厂实践授课接近尾声时,1976 年7月28日,河北省唐山发生强度里氏7.8级大地震,北京地区受到明显影响.我们从上海赶回北京,教学楼房和宿舍都有明显裂痕.

北京满街都是新搭建的简易棚.我们在学校门口的人行道旁搭建了一排塑料简易棚,在这里待了不到一个月,便结束了汽车美术班的学习.

1976 年9月,我们10 个学员回到二汽,其中7人留到车身厂产品科,科里新成立车身造型设计小组,我当组长.我们接手的第一个任务是EQ245平头驾驶室的开发设计,载重量6吨~8吨,可翻驾驶室.

当时一汽和二汽的主要产品是5吨长头载重车.二汽之所以考虑自主开发平头车,一是因为看好平头车发展趋势.为备战,二汽生产EQ240(25Y)军用越野车,车型品种单一,但进入和平期后,军队就不需要那么多军车,二汽生产车型就必须多样化.二是二汽要赶快从生产军用车转为生产民用车.

这种背景下,开发平头车也是顺应二汽发展所需.平头车怎么开发?有四个方向.

第一,平头车优势是驾驶方便,视野开阔盲区小,机动灵活,转弯半径小;

第二,载货车厢容积加大,也就是车头变短,车厢变长;

第三,发动机维修接近性更好,但要把驾驶室整体翻转操作系统考虑完善;

第四,驾驶室车头制造成本和材料更经济.

二汽总工程师孟少农对这块非常关心,经常过问工作进度,使我们受到极大鼓舞.其实从北京回来不久,造型组就只剩下谢世果、金楚春、钱玉麟和我4个人.我们设计了不少平头车效果图方案.孟(孟少农,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二汽总工程师)老总想办法从其他专业厂请来一位八级木模型老袁师傅,协助我们完成1:5小模型.

为让模型更精准,老袁师傅做1:1油泥大模型时开了很多车身样板.那时候还没有三坐标测量仪,只能靠高度尺、卷尺和钢板尺,按坐标做出的剖面样板来把握外形尺寸.油泥也是大铁锅熬出来的,工作条件和环境艰苦可想而知.

经过努力,我们最终有模有样地把1:1油泥大模型做了出来.孟老总及总厂其他领导看过后都很满意,评价也不错,决定先用钣金试制一辆.可惜的是,EQ245平头驾驶室没有在二汽形成生产力,后来转让给南京东风专用汽车制造厂生产.

在平头车这块,1989年二汽引进日本日产柴平头车技术,我们的工作是引进消化和国产化.1990 年代初,东风汽车公司推出EQ153型8吨平头柴油车(简称八平柴),并于1991年投放市场.

EQ153是东风汽车公司“八五”计划重点攻关产品之一,也是引进设计与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相结合而开发的范例.它的推出,使东风汽车公司从长头车为主转向平头车为主,满足了1990 年代初国内卡车市场需求.

从单飞燕到双飞燕

我重点谈谈设计双飞燕厂标的事情.我看到那是1979年11月1日,我看到《二汽建设》报第三版关于征集厂标设计的启事,发布启事的时是1979年10月21日.

估计看到这则消息的绘画爱好者和设计师都为之心动,我更是兴奋不已,立即参与其中.

但事情做起来就没这么简单.首先,没有指定用什么来表达,只是说要用在东风汽车上.其次,之前我从没做过这种设计,可以说一点头绪都没有.第三,上班时间要设计车型,这是正事,商标设计被认为是副业,只能业余时间搞.

再加上考虑到方案未公示前的保密性,大家都不会在上班时间展现自己的方案.因此,我们都是利用业余时间设计.

通过各种途径,我了解到一些厂标设计的基本原则:一般来说,企业商标或者标识可以由文字、图形(包括自然形和几何形)或者各种组合形式构成,并在此基础上,根据需要进行艺术构想和创造,以形成鲜明、简洁、独特的标志图案.设计的最终原则,达到鲜明易认且有独特风格的目的.

为此,我还专门收集并购买了一些商标资料,以充实平面设计理论知识.

当时二汽已进行了3 年产品制造生产,品牌就是东风.我认为厂标设计必须在“东风”两字上考虑,用文字或图形均可.后来又意识到必须在图案上下功夫.但几经反复后发现,用文字组合成图案很难实现预想效果,无论是汉字,还是字母,都很一般,而且没有突破.

如果用汉字“东风”作为商标,全国各地各行业都能找出很多,很难突出二汽特点.用字母作图案也不理想,因为那时候除学生认识拼音外,能读出英文字母的成年人非常有限.只有图形标识,人人都能识别.

直接用图形表示“东风”显然更具挑战,“风”可以感知,但看不到形象,“东风”更没有具体形象.要把抽象形象具象化,变成人人都能看见并容易理解的图形,需要特殊艺术表现手法来实现,也就是用具体的形象来表达.

1979年12月底,规定交稿的时间眼看就要到了,我从几十个方案中选出自认为拿得出手的几个来交卷.其中一个方案是:一个圆环当中,一只燕子往前飞.燕子代表字母“E”,圆环和燕子组合为“Q”,“EQ”代表二汽,同时燕子也是东风的化身.

这个方案被评委们选中.为看效果,安排制作了一大一小金属镀铬标志样品,大家认为还不错.1980 年末,二汽派专人到国家商标管理局申报商标外观专利.商标局因考虑到此方案可能会与国外商标相似或者雷同,故被撤回.

之后,二汽厂标征集办公室动员设计参与者进行第二次设计.我仍然没有放弃设计的初心,多次推翻设计方案后,苦思冥想中,我脑海中呈现出的二汽,感觉用两只矫健翱翔的燕子会更生动.

但把两只燕子放到圆环里,可以有很多种方法.比如用一大一小两只燕子并排往前飞,也可以是两只燕子顺时针上下翻飞.前者感觉图案重叠,视觉上不是很美.后者更为生动活泼.于是,一个圆环中两只飞燕首尾相衔,翻飞旋转——具有动感的双燕图越来越清晰地印在脑海里.

再进一步,图案的旋转象征汽车发动机和运动着的车轮,汽车方向盘是圆形,圆环又象征人类居住的地球.双飞燕沿着象征地球的圆环形飞转,意味着东风汽车不但奔驰在祖国大地,而且还要驰往世界,奔向全球.

此外,比翼双飞的春燕在疾风中翱翔,寓二汽之“二”于中,象征二汽生机勃勃,前进不止.取双数也是追求艺术视觉上的平衡与对称之美.

图案的形式美取决于视觉享受和思想内涵.图案的比例、空间效果、形体对称和平衡,动感的运用,色彩的选择和使用,在设计时都要尽量考虑.大方向确定后,不断修正方案,争取做到更好效果.通过设计实践提高思维、鉴赏和品味能力,这是一位设计师应该具备的艺术修养.

比较有意思的是,对于最初的“双燕”标志图案,孟老总和其他评委都提出,燕子形象有些偏肥.因此,我把燕子肥瘦比例重新做了调整,并为使用时按照需要放大缩小比例标明了尺寸.

为强调两只燕子旋转翻飞的动感,我有意使燕子箭头偏离圆环中心垂直线23度.孟老总看后说,还是要把两只燕子的箭头放在中心垂直线上更好看,而且燕子瘦一点更精神,整个比例更协调.

为何会选择燕子?

“东风”是个名词,给人以春天的联想.所谓东风送暖,东风带给人们的是灿烂的阳光,和煦的春风.它让我们联想到乘风自在飞翔的燕子.燕子是东风送来的,有燕子的地方,就一定有东风,所以用燕子来构思“ 东风”的标识图案是最理想的选择.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燕子也是吉祥的代表.而且燕子最为生动的,是她轻捷的形体,飞翔时有动感,灵巧可爱.燕子还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她翱翔于天南海北,吉祥而有魅力.借用美丽的燕子来表达和煦温暖的东风,在我心目中就这样不可动摇了.

图案中,燕子形象不可能用实体来表达,得加以简化,要简洁明快,所以就取燕子剪形尾翼为特征.燕子展开飞形时,人们看到剪形尾翼,就知道是燕子.

东风“双飞燕”象征着给人们带来美好、吉祥和温暖,它魅力无穷,也将开创新世界,这就是我设计东风“双飞燕”标识的初心和美好愿望.

1982年2月20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批准二汽“双飞燕”商标注册,出口产品名为Aeolus(伊尔诺斯,古希腊神话中专门掌管风的神),产品使用“图形、内含双燕”商标图案,商标名称正式定为“风神”,并批准启用.

后来,“风神”商标作为二汽厂徽制作发放后,得到全厂职工极大认同.东风也自此迈出问鼎世界品牌的重要一步.

可以说,从“单飞燕”到“双飞燕”,从设计-评选-再设计- 再评选,再到申报国家商标局注册完成,东风“双飞燕”标识倾注了我对东风汽车的期望.我希望东风汽车品牌做强做大,立足于世界汽车之林.

1996 年4月9日,国家工商局向东风汽车公司颁发驰名商标证书.“东风”商标成为当时汽车行业里唯一的驰名商标.

5 吨载重车

东风EQ140 -1是1976 年我们从汽车美术班学习回来之前就已经定型的车型.在这之前,二汽生产的是两吨半军用卡车EQ240.

1978 年,国家计划二汽生产汽车2000辆.二汽决定集中力量,开发民用5吨载重车,批量投产,甩掉亏损帽子.

由孟老总挂帅,二汽进行质量大会战,先后解决64 个影响汽车质量的问题,保证5吨载重车于当年7月投产.

从1987年开始,我们着手进行东风EQ140 -2(EQ1092F)5吨载重车驾驶室内饰及车头改进设计.回想起来,在从事汽车造型设计这些年中,我最引以为自豪的就是这段时光.这时车身产品科已从车身专业厂搬到技术中心,我们有了很大的汽车造型设计室.

EQ140 -2改进设计原因有二:一是满足市场和用户需求,国内中吨位载重车市场竞争激烈,用户对东风汽车有更高使用要求.二是提高巩固企业产品质量和实力.

对EQ140 -2设计改进的技术原则是——提高质量、发挥优势.改进后的车型要做到——给用户以可靠性、稳定性、经济性和新颖感的国内优质载重车.

我在考虑车型造型时,外观上突出一个“新”字,并要求整车外形只动局部.概括起来,设计思路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根据原车型特点,保留原来的前轮翼子板和发动机罩.车头通风面罩要有全新感觉,把原四个圆大灯改成四个大方灯,突出整车美观大方,有气魄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

第二,把前脸通风面罩的竖条形改为横条形.为改善通风效果,只用两根横条,粗犷的横线条平稳有力,增加稳定感.整个面罩为亚光黑色油漆,中间镶有东风标志,使整车更加生动而具有魅力.

第三,驾驶室前挡风两块平板玻璃窗,改进为整体曲面玻璃窗.增大驾驶室的视野和通透性,整车外观看起来更大方气派.

驾驶室外观及内饰改进,采用方基调和粗线条为特点的处理方法,加强整车稳定感和卡车力度感,整体造型简洁大方,对比鲜明,新颖靓丽.

第四,驾驶室内饰全面改进,把仪表台面设计成整体,边框塑料软发泡.仪表为内圆外方,整个仪表台面也用黑色亚光处理,提高仪表的可视性和清晰度.软发泡的塑料件和可调座椅主要为增加驾驶员舒适性、安全性和可操作性.

1988 年1月3日,二汽召开EQ140 -2 造型审定会,总厂各级领导及相关人员60多人参加.通过对各设计方案评比及与国内同类车比较,充分肯定了我对EQ140 -2的外观设计:体现造型艺术,处理美观大方,加强整车协调性,使东风车增添无限魅力.

1992年EQ140 -2开始批量生产.从当年下半年开始,市场销售非常火爆,排队购买EQ140 -2成为一道风景.这种车型不但在性能上满足了用户,美观大方、简洁有力的外观特点也得到青睐和好评.

由于EQ140 -2是局部改进,车身方面投资较少.当时我们刚搬到技术中心造型室,工作条件比较差,工具、材料、设备、人员都很缺乏.

为搞好车型改进,大家克服了很多困难,做了多个方案来比较,最后设计出具有东风汽车特点的外观,使一个生产了14 年的老产品在产品生命末期又以新面貌出现,不仅给企业带来生机,也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EQ140 -2局部改进投资少、效益大.改进后整车外观有了全新形象,设计上采用新材料、新工艺,增加操作性、舒适性和安全性,同时促进配套企业发展和提高.

EQ140 -2大批量生产,顺利且成功地替代了老车型,体现了东风汽车技术和经济实力,为发展轿车奠定基础.东风EQ140 -2的改进设计项目,虽然我主持了造型设计,但也离不开团队.车身造型设计和结构设计工程师都为此付出了辛勤的汗水.

遵循东风汽车的发展理念——改进一代、开发一代、预研一代,改进东风EQ140 -1车型后,有了东风EQ140 -2大批量生产,1990 年为预研一代,我们又开发了东风EQ140 -3长头车.

东风EQ140 -3长头车的设计理念基于四个方面.

其一,EQ140 -2车型生产多年后必须有一个后续新车型,作为储备车型可以随时更新换代.

其二,从整车造型角度考虑,造型外观要有时代感,强调整体性和先进性,要简洁美观,柔中显刚,要与城市环境,生态环境协调.

其三,载重卡车轿车化,主要体现外观风阻系数减小和外观的流线型.发动机罩与翼子板的形体处理和轿车差不多,发动机罩打开后维护空间更宽裕,维修车辆更方便.前面通风面罩要焕然一新,把大灯与转向灯贯穿于一体.

其四,提高驾驶室舒适性.内部空间适当加宽,减少疲劳感;内部软化程度提高,操作更舒适;仪表板数字化显示更清晰等.

EQ140 -3长头车完成设计开发程序,随后样车试制也完成,但最后没有批量生产.原因是,东风汽车公司对长头车转为平头车的市场进行评估分析,认为应该全面开展对多元化、多品种、多系列车型的开发和预研,包括引进技术项目,以更深层次开拓和挖掘企业潜能.

更具体而言,由于国内汽车市场发展和需求多元化,东风汽车公司要通过向两头发展来适应市场:载重车轻型化满足城乡之间的日常生活需求,载重车重型化满足远距离跨省、跨市的货柜、集装箱运输.

微型家用轿车的预研开发是想让普通家庭拥有轿车成为更快的现实.中型客车展开预研和开发更多考虑的是中短距离城乡客流需要.

东风第一辆微轿

我还参与了家用轿车(微轿)造型设计及样车试制工作.

1980 年代中国还没有私家车概念,只有公务用车,而且主要是进口车,车型以三厢为主,尾部有个明显的行李箱,民间统称为轿车.在中国人传统思维里,拥有轿车就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古人习惯坐轿子,轿子前后都有人抬,就是有前有后、有头有尾、前呼后拥的感觉.把轿车引入家庭这个概念是中国社会发展和认识上的一大进步.

1990年代初,东风汽车公司抓住了发展轿车的机遇,技术中心造型室开始家用轿车的初步构想.我们注意到,欧洲私家用车大部分都是两厢式,简洁方便、小巧灵活,也很时尚,更符合私人用车的功能性.但要让在中国传统文化下成长起来的家庭花几万元甚至十几万元来购买“没有尾巴”的两厢车,的确是个未知数.

通过对未来汽车市场的判断分析,我们认为目标客户应该是有购买能力的中产阶层,部分成功人士,以及观念超前的年轻人.因此,我们构思从微型轿车做起,考虑到家庭私人购车市场,以经济适用型和满足使用功能为主,四人座设计,市场五六万元左右.

当时国内自主开发的轿车,除一汽红旗外,自主开发家用微型轿车还是空白,而且没有相关配套环境,应该说困难重重.我们设计师却热情高涨,第一辆微型轿车设计和试制是基于现成的汽车零部件市场,看有没有立马可用的部件,可以说是用最低的成本,探索市场的未来.

开发家用微型轿车时,我们每个造型设计师各尽所能,设计了很多构想方案,也有一些超前构思.我们知道,一辆轿车美不美观,漂不漂亮在于大灯.就像人的五官一样,要有炯炯有神的眼睛.但要新开发一对大灯费用可不菲,所以我们最终以满足功能为主.

1993 年下半年,技术中心抽调部分设计师到嘉兴一个民间模具小工厂做样车.吃住都在那里,平时有三四个人,最多时集中七八个人,试制出了二汽史上第一辆微型家用小轿车.

考虑到当时的配套硬件——国内还没有像样的微型轿车零部件,同时考虑到微轿成本,所以造型设计很简单.比如大灯选用圆形,且尽量选现成品.之前我们在二汽已做了几个1:5小模型方案,到嘉兴后画1:1线图,再根据线图做样板.

做大模型时,专门请了一位木模型老师傅,直接用木头做成1:1大模型.模具厂能很方便地开一些简易模具.经过努力,1993年下半年,四人座微型轿车终于试制完成.

对于第一辆微轿,可以说是东风汽车公司的设计师在一次次的开拓奋进中铆足了劲,完全自主设计的家用小微轿.后来,东风汽车公司对“小王子”微型轿车进行小批量试生产.如果当时坚持完全自主开发到批量生产,经过不断提高和不断完善,说不定可以为自主趟出一条路来.

东风技术中心的设计师们在不断创新磨练中走向成熟,也为东风公司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与合资合作奠定基础.1992年,东风公司与法国雪铁龙合资引进两厢富康车,实际上1987年,国家就正式把汽车工业列为支柱产业,决定由二汽首先建成一个年产30万辆普及型轿车工厂.

1992年5月18日,东风公司与雪铁龙合资组建神龙汽车公司.以“一期规划、两期建设”方针建设普及型轿车项目,同步引进雪铁龙最新款ZX型家用轿车.这是中国汽车工业史上技术起点最高、引进产品最新、投资强度最大的合资企业.然而由于家用车定位和两厢车布局过于超前,预期的购买市场并未实现.

根据市场需求,神龙汽车公司有意把两厢车改为三厢车.1994 年10月,东风公司派我和另外一位造型设计师到法国雪铁龙公司培训学习,参与三厢车造型设计.这次培训我深刻体会到,国外汽车企业对产品造型设计的重视和尊重.

东风公司主要以技术引进与合资为主生产国外品牌,能够生产“双飞燕”自主品牌是东风人最期待的事情.有人说:造卡车只能是初中高中水平,造轿车才是大学生博士生做的事情.实际上在我看来事在人为,只要认真做事,中国人可以做得最好.

至于我怎么回上海的呢?我爱人原籍上海,1999年因女儿可以回上海高考,我们一家三口从十堰迁到上海落户.当时企业提倡年轻化,让更多年轻人就业.东风汽车公司有不少人提前退休,我也提出申请,经单位批准后,我们回到上海.

我女儿从小喜欢美术.为培养她的兴趣,1996 年10月参加日本汽车杂志《CARSTYLING》114 期上发布,由本田公司倡导的城市智能车型设计大赛少年组.

1997年4月8日,日本本田技研株式会社社长川本信彦代表团一行到二汽进行商务会谈.期间,川本信彦顺便给我女儿艾静雯颁发了本田公司ICVS国际设计大奖少年组佳作奖奖品和奖状.女儿后来从华东师范大学毕业,现在是一位建筑装饰设计师.

2010 年家里一切事务安顿好后,我也不能老在家里闲着,就根据兴趣在上海找合适的设计工作.2001年~2002年被上海康力电动车公司聘用,干的还是老本行,做造型设计,主要设计了一些出口电动车,帮助开发三轮及四轮电动车.

从2002年开始,我被聘用到上海申沃客车公司产品开发部车身科搞造型设计.在这个客车厂我又干了10 年,开发设计好几代新车型.值得我骄傲的是,为上海世*开发设计专用新能源电动大客车,主要用于世*展览区及展区交通.现在这个车型仍用于上海市内交通.

对这个车型的外观和内饰,我倾注了很大心血.考虑到用于世*这个特殊要求,外观简洁流畅,大方气派,内饰舒适明快,体现中国客车先进水平和气魄.上海申沃客车厂也全力以赴打造出了这个精品车型.

2012年,我已经67岁.按照国家规定,这个年龄必须回家休息,因此我彻底退出了企业.空闲下来后,仍继续发挥兴趣,别人有需要的小设计,我很乐意义务效劳.助人为乐,我也乐在其中.

2017年6月19日,东风汽车公司董事长竺延风一行十来人专程到上海,到我家里来看我,并赠送我一个有东风双飞燕LOGO的工艺品和东风A9轿车模型.竺董说,您为东风作了一个永恒的贡献,大家都应该记住您.我很是感动.东风并没有忘记我,东风的情谊仍在.

最后献诗一首,也是有感而发,希望东风双飞燕奔驰到全球.

东风拂面春怡然,

和煦溶溶燕飞转.

燕子双飞来又去,

今朝东风情满园.

本文总结:上述文章是适合不知如何写双飞燕和设计双飞燕和设计方面的设计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

1、 校企双主体联合培养室内设计专业技能人才以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摘 要】本文分析校企双主体培养的内涵及校企双主体联合培养室内设计专业技能人才的优势,并以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提出校企双主体联合培养室内设计专业技能人才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校企双主体 联合培.

2、 城市双修理念下的规划设计平台作用 李琳(中国城市建设研究有限公司,北京100120)摘要社会不断地前进,城市的规模越来越宏大,城市一方面成为经济发展的动力,另一方面也成为经济发展的障碍 城市的周围都会有很多重工业公司,造成了许多&ld.

3、 履带拖拉机机械液压双功率流差速转向机构和设计 摘要通过对不同履带拖拉机机械液压双功率流差速转向系统的结构、速度特性、动力转向特性分析,提出新型机械液压双功率流差动转向系统结构各档……半径转向机构,并以常州汉森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HM80履带拖拉机转.

4、 基于订单班高职双导师毕业设计指导模式以酒店管理专业为例 摘要高职毕业设计是检验学生综合运用各种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环节,通过订单班高职双导师毕业设计指导模式的探索,提高高职毕业设计质量,提升高职教师“双师”素质,促进学生的就业职业.

5、 面向工程、凸显双创的本科毕业设计教学改革 摘要面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地方高校在本科毕业设计中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方面明显不足 论文详细分析了传统教学过程中毕业设计质量下降的原因,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改革建议,以适应新时代高校应用型人才.

6、 贫困县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的方案设计和实现 摘 要 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结合文化扶贫政策和贫困县图书馆现状,帮助贫困县搭建数字图书馆 文章阐述推广工程搭建贫困县数字图书馆的背景,从软硬件基础、资源采选、服务理念、前后台功能模块、日常维护……方面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