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论文范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大学生就业创业论文 当代大学生就业和成才论文 关于大学生就业的论文 大学生就业论文1500字 大学生就业指导结课论文 大学生就业和创业指导论文 大学生就业力分析论文 大学生就业外文文献综述 大学生就业困局论文 大学生就业困难论文 大学生就业期望论文 有关大学生就业指导的论文

大学生就业函授毕业论文范文 与90后大学生就业心态与其对就业影响以辽宁省高校为例有关函授毕业论文范文

分类:论文范文 原创主题:大学生就业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3-24

90后大学生就业心态与其对就业影响以辽宁省高校为例,本文是关于大学生就业类函授毕业论文范文与心态和90后和辽宁省高校相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摘 要:在就业难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加上“90后”大学生独特的个性,使其就业心态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调查了200名大学生,统计结果发现:在“90后”大学生中存在着一些悲观的就业心理,如焦虑急躁心理、逃避从众心理、自负求高心理、偏执心理等,它们对“90后”大学生的就业情况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通过分析发现促成“90后”大学生产生这些心理的主要原因来自四大方面:社会方面,毕业生增多就业压力大、舆论导向的偏差以及就业信息不完善;学校方面,专业课程的设置与人力市场需求不匹配、就业指导工作不健全;家庭方面,家庭背景、父母工作等的影响、父母期望过高;个人方面,自我认识有偏差、缺乏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知等.针对这些形成因素从社会、学校、家庭、个人四方面寻找调整“90后”大学生就业心态的方法,最关键的是“90后”大学生要从自我做起,正确认识自己,全面发展提高自身的竞争优势,再借助外力完成就业,实现自我价值.

关键词:就业心态;大学生就业;“90后”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25-0-04

一、目前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90后”大学生就业观与社会环境息息相关.经济危机爆发后,就业难问题接踵而至.虽然随着经济复苏就业问题有所缓解,但近几年随着高校扩招,大学毕业人数逐年增长,同时,“海归”以及国内硕士、博士毕业生加入就业行列,使得就业难问题一直存在.“90后”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时代背景与之前相比有很大不同,这些外界因素使“90后”大学生的价值观发生变化,从而就业观也会有所改变.作为饱受争议的一代,在当今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情况下,“90后”的就业心态也备受关注.现如今“90后”大学生慢慢地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所以“90后”大学生就业心态及对其就业的影响的调查分析有一定的必要性.

“90后”大学生鲜明的性格特征对其就业心态的形成有较大影响.个性鲜明,思想开放,性格独立,以自我为中心等标签早早得被贴在“90后”大学生的身上,这些性格特点使得他们在面对就业问题时会坚持自己的想法,不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大有“我的地盘我做主”的架势,不会强迫自己做不喜欢的工作,且好高骛远不愿从事基层工作,一切以高薪高职为目的,往往忽略社会需求与社会价值的双重衡量.在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往往有很多“90后”大学生遇到一点挫折就逃避现实.这样消极的心态使得就业刑事更加不容乐观,不利于实现充分就业.

对于现今大多数毕业生来说,首先角色的转换会产生一定的心理落差.因为大多数“90后”大学生都是在众人羡慕的眼光中升入大学,毕业后却要回归到最普通的劳动者,失去了“天之骄子”的光环,心理落差在所难免.而对“90后”大学生就业心态的调查研究,可以发现他们身上存在的问题,从而为大学生、教育者或者其他相关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对于各高校来讲,透过“90后”大学生的就业心态及其对就业影响的调查分析,使得高校可以全面了解和掌握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特点、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其对就业的影响,从而调整对大学生就业的心理指导工作,让工作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

就社会而言,如果不能及时找到并解决大学生存在的就业心态问题,更多的大学生面临就业难问题,这样大学生就业心态问题会作为不和谐因素存在校园中,容易导致校园内部矛盾的产生,而这些不和谐因素甚至会一直蔓延,影响社会的发展,如此便会形成恶性循环,所以对“90后”大学生就业心态的研究势在必行.

二、“90后”大学生就业心态对就业影响调查分析

就业心态是指大学生在涉及到有关就业问题时,特别是在准备就业与寻求职业的过程中形成的具体的心理状态,如焦虑、情绪高涨、失落、信心百倍、犹豫不决等状.通过数据整理分析发现,被调查对象的基本心态可以总结为:直面现实与消极逃避并存、积极竞争与盲目从众并存、艰苦创业与攀高怕苦并存、乐于奉献与求稳求便并存,具体表现为焦虑急躁心理、逃避从众心理、自负求高心理、偏执心理、奉献心理.

(一)焦虑心理

焦虑是由心理冲突或挫折而引起的,是一种复杂情绪的反应,主要表现为恐惧、不安、忧虑及某些生理反应.毕业前夕多数大学生都会表现出焦虑心理,本次调查数据中有50.5%的“90后”大学生对就业前景感到迷茫、焦虑,而使他们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多半是能否找到一个既让用人单位满意又让自己满意的工作.而这些原因又多数体现了悲观心理,在“如果未被用人单位录用,觉得原因是什么”的调查中,有33%(数据见图1)的“90后”大学生认为是自身竞争力弱,其中辽宁大学占比较大,作为一名“211工程”重点大学的学生相较于普通本科生或者专科学生已有很大竞争优势,有这种想法已经不是谦虚的表现,甚至可以理解为是悲观情绪,对自己定位不准确的体现.但是如果正确处理焦虑急躁状态,也可以激发人的正能量,产生竞争的心理和动机.

(二)逃避从众心理

面临毕业,有些大学生不能迅速转变角色,对毕业后的事情毫无打算,有的甚至害怕步入社会,面对现实,对于社会的竞争更是望而却步,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他们选择了逃避.有许多学生把考研作为一种就业选择,同时也有很多学生选择考公务员、出国留学等方式逃避就业压力.图2中可以看出:

在“毕业后有何打算”的问题中,在194名“90后”大学生中有38人选择考研,59人选择考公务员,分别占调查总数的19.6%和30.4%.这其中不乏人云亦云、盲目从众的同学,看见其他同学准备考研、考公务员,也跟着复习备考,但实际上并没有做好心理准备,过段时间便又放弃考公务员、考研另寻出路,跟着其他同学去面试找工作.这类大学生不能准确把握自身的优势和特长,对自己适合干什么以及将来准备从事什么样的职业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位与理想的目标.

同时在工作地点的选择上也能看出“90后”大学生存在的从众心理,35.5%的“90后”大学生选择北京、上海、广州以及沿海经济发达地区,32.0%的大学生选择省会及一线城市,这些数据说明多数大学生再就业选择上还是倾向经济发达地区,并没有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去考虑,这是典型的盲目从众心理.

(三)自负求高心理

受中国传统的“精英教育”模式的影响,社会公认具有高素质的大学生群体在择业时也相应陷入了“精英就业”模式,大部分学生在就业时往往倾向于选择“两高”(即高职、高薪)“一大”(即大牌公司及企事业单位)①,想赢得一个较高平台来提高自己.从2001年-2015年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②(图3),即使这样,大多数毕业生在择业时还是不愿放下“高身段”,“校漂族”依然坚守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经济发达地区,国有企业、一般企事业单位、公务员等稳定性高的职位顺理成章地也成为了毕业生追捧的目标.

下图4中可以看出,在“选择就业单位的性质”中,“90后”大学生选择国有企业、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占35.6%,选择三资企业占33.0%,仅有10.8%的大学生选择民营私企.

可见安稳待遇好的工作依然是毕业生青睐的对象.当然,也并非所有“90后”大学生都选择稳定、高职、高薪的工作,在“毕业后有何打算”的调查中,有21.6%的“90后”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可以看出一部分大学生想通过自主创业的方式实现自我价值,完成就业.这是就业心态中积极向上的一面,应该发扬,但依所占比例来看,大部分毕业生不肯吃苦,不愿意花时间精力去创业,没有拼搏的勇气和吃苦的决心.

(四)偏执心理

在就业选择中偏执心理就是对就业期望的偏执,多表现为对某一要求的固执选择,目前毕业生偏执对象多为专业对口、工作地点、对单位性质等.在择业时,有的毕业生完全不考虑人力市场的需要,如果不是专业对口的工作宁愿放弃;还有一些学生就业目标单一,就业期望值高,非经济发达地区或者省会一线城市不去,一心想进国企、事业单位或者发展空间较大的外企,带有这样的执念大大降低了毕业生的就业率.在本次调查中,“90后”大学生对专业对口的偏执心理并不明显,在194人中有50%以上的大学生持无所谓意见(数据见表1).但对于择业标准则表现出明显的偏执心理,大多数“90后”大学生都选择经济发达地区、国有企业、党政机关及三资企业(图4).

(五)奉献心理

除去众多负面消极的就业心理,在毕业生中也存在积极向上的奉献心理.显示社会中有很多人带着奉献心理在工作,比如出现在各大灾难现场的解放军战士校园中辛勤的教师,还有那些舍小家为大家的“无名英雄”们等等,他们有强烈的献身精神.目前在毕业生中参与最广泛的是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大学生村官.通过调查问卷可以看出有13.4%大学生选择一定参加西部计划,有56.2%的大学生表示愿意考虑参加西部计划(图5).在选择参加或考虑参加志愿计划的135人中生源地非农村的占66%,所以可以排除农村生源地的大学生选择回家工作的可能性.可见,在“90后”大学生群体中也并不都是标新立异、不顾他人想法的人,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也有奉献精神,在就业过程中,这种奉献心理应该被倡导发扬.

三、“90后”大学生就业心态形成的原因分析

“90后”大学生成长在社会和谐、物质日益丰裕、网络飞快发展的信息时代,这个大环境深深地影响着“90后”大学生.对于其就业心态形成的原因从社会、学校、家庭、个人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社会方面

就业压力大.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使毕业生的就业面对巨大的竞争压力.2001年-2015年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加上海归、硕士研究生等加入就业行列,再者,在毕业生人数急剧增长的同时,人力市场岗位需求量并没有大幅增长,或者说人力市场岗位需求的增长速度远不及毕业生的增长速度,这使得“90后”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更加不容乐观,无形中增加他们的就业压力,容易引发焦虑急躁、自卑、逃避等消极心理的产生.

社会舆论导向的偏差.一方面,学历至上、名校效应制约着“90后”大学生的就业.在相同条件下,就业单位更看重名牌大学的大学生,而对普通大学的毕业生则嗤之以鼻.过分注重名校效应,在某些程度上加重了普通院校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另一方面,在大学生就业的过程中存在着差别对待,虽然一直倡导平等,但实际中却存在着不平等现象,尤其是在女大学生求职的过程中,有些女毕业生可以胜任的职业岗位也存在这种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女大学生的心理压力.

新闻媒体的非乐观性报道.相较于“70”、“80”后毕业生,“90后”大学生网络信息色彩非常明显,受其影响也最深.发达的信息时代使得大学生能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社会,在一定程度上也开阔了大学生的视野.但是目前媒体对就业问题的报道在积极与消极方面却有失平衡.现在传递到大学生的就业信息多数是非乐观性报道,就业难的局势被渲染得越来越严重,使大学生对就业产生巨大心理压力,甚至使得很多大学生在面对就业时焦灼不安,不能客观科学地处理就业问题.也有大学生在就业时自我认识不够清晰,对行业职位的挑选不够严谨.在媒体夸大报道就业难的情形下,致使大部分毕业生缺乏自信心,丧失积极应对竞争的勇气,最终导致毕业生错失很多就业机会.

就业信息不完善.对于“90后”大学生来说,就业招聘信息大多来自校园宣讲会、大型招聘会、网络,调查中显示32%的“90后”大学生通过网络平台获得就业信息,然而网络信息又存在安全隐患,这使同学产生矛盾心理,愈发地迷茫焦躁.虽然校园招聘会和大型招聘会也分别占有16%和17%的比例,但是这种招聘会信息发布平台单一,招聘信息很难及时有效地传达至求职大学生,致使大学生以为求职机会渺茫,选择逃避就业.

(二)学校方面

课程设置不合理,无法达到社会人力需求水平.时代一直在进步,而高校的专业课程设置却没有太大的改动,使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增加就业压力.

就业指导工作模式滞后.现在绝大部分高校对就业心理指导比较缺乏,要求不够严格.经济科技的迅猛发展,带来了更加激烈的社会竞争,也使得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发生了变化,怎样解决大学生在就业问题上出现的心理问题至关重要.但是很多高校在大学生就业心理方面的指导工作效率,远远不及毕业生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发展变化的速度.

从调查数据中(图6)可以看出,有20.1%的“90后”大学生没参加过就业指导,9.3%的大学生不知道什么是职业生涯规划.对于职位认识不明确,对于自己定位不准确,致使大学生在就业时愈发迷茫不安.

大多数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局限于讲座、简历制作、职业生涯规划等,缺少与企业之间的沟通联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不到提高,使其觉得自身竞争力弱,产生自卑心理.

(三)个人方面

对就业形势认识不到位.“90后”大学生多依赖媒体,善于运用网络,然而网络信息也并不完全准确全面,而“90后”大学生正缺乏这种认知判断能力,使其对就业形势认识不到位,使自己产生心理压力,或形成自负求高心理,不利于就业.

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欠缺.在本次调查中,有9.3%的毕业生不了解什么是职业生涯规划,有48.5%的毕业生基本了解却没有制定过职业生涯规划,有29.4%的大学生制定了计划,但却未能实行,只有12.9%的毕业生进行并不断完善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图7).

这一现象表明,“90后”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认识不够深刻,缺乏规划意识,没有计划就没有目标,没有目标就会迷茫而不知所措,进而产生消极心理影响就业.

自我认识偏差.“知人者明,自知者智”,然而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大多数“90后”大学生对自己认识有所偏差,不能正确进行自己定位,容易产生盲目从众心理,促使“考公热”等现象的出现.有些则是自我定位偏高,形成自负求高心理,最后落到搞不成低不就的状态.

性格使然.如前文阐述,“90后”大学生具有鲜明的个性,有时个性过于突出或尖锐,使得人际关系处理不善.出现就业心理问题的原因也存在无处排解忧虑的可能.而能在最脆弱的时候通常需要亲人朋友的陪伴,作为独生子女的“90后”对这种陪伴更是渴望,但就业问题却使同学成了竞争对手,最后没有人可以倾诉,一直压抑自己,长此以往逐渐形成心理障碍.

四、“90后”大学生就业心态对就业的影响

无论积极向上的就业心态,还是消极悲观的就业心态都有其两面性.之所以判定消极、积极是因为它所带来的影响所表现出来的某一方面特征比较明显,而并非只有一种作用.

(一)积极影响

焦虑急躁心理.焦虑急躁心理如果把握得当,它会成为就业的推力,不断督促自己,及早解决就业问题.

自负求高心理.自负是过于自信的表现,有自信是好的,而求高也可理解为是一种竞争心理,追求最好的,有信心、有能力去竞争,这也将成为就业的动机、力量.如果把握得当,不仅可以找到一份让自己满意的工作,也会找到较高的发展平台.

奉献心理.奉献一直以来都是中华民族倡导的优良传统,本着奉献心理工作,不仅帮助他人,还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精神上得到满足,同时也会成为正能量流传社会,培养大学生无私奉献的就业心理.

(二)消极影响

焦虑急躁心理.在就业过程中,过多的焦虑情绪会有更加严重的负面影响,不仅会使大学生形成心理问题,同时也抑制了其潜力的发挥,其能力也将被埋没,使得就业过程更加漫长艰辛,最终导致就业失败.

逃避从众心理.逃避从众心理不仅会对毕业生的心理产生影响,长期的逃避心理会使毕业生更加胆小懦弱,不敢面对现实.同时由于盲目从众签订并非适合自己的职位,不仅不会学到知识,还浪费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

自负求高心理.自我定位过高,一味地追求高薪高职等热门职位,抛开是否适合自己的问题,首先热门职位竞争激烈,能否被录取是首要问题,如果不能被录取,会严重地打击自信心、自尊心,甚至产生自卑心理,影响就业.

偏执心理.对于职位、待遇过分严苛,会缩小就业面,无形中增加自己的就业压力,在本就难就业的形势下又为自己增加一座大山.

奉献心理.首先要说明奉献心理是就业心理中的积极心理,但是如果不能正确估量自己的能力,盲目选择奉献,参加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大学生村官不仅不能为当地机构带去便利、服务,相反,如果自身条件不适应,还会增加当地机构的负担.

五、“90后”大学生就业心态调整对策

“90后”大学生就业心态形成的因素主要来源于社会、学校,调整对策也相应从这两方面入手.

(一)社会方面

政府发挥其主导作用.国家政策支持,增加一些大学生就业的领域,鼓励和引导大学生下基层,发扬无私奉献的优良传统;在出台政策的同时采取措施激励大学生拥有积极的就业心态,鼓励更多大学生参与到自主创业中来.

完善就业机制.政府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就业促进法》,同时还要制定与之配套的法律法规,把这些法律法规的内容和要求具体化,使其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操作性,认真落实促进就业的各项规定和制度,确保各项就业服务工作落到实处.③

优化就业环境.优化网络环境和现实环境,对于网上不真实的招聘信息采取整治措施.监督就业招聘信息的时效性与真实性,优化就业信息沟通渠道,让大学生第一时间获得招聘信息;同时,鼓励企业走进校园,为促进就业工作有效开展发挥作用.

(二)学校方面

适当调整课程安排.专业课程设置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是否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要在完成对毕业生设定的培养目标的同时,根据人力市场需求的变化做出应有的调整,与时俱进,使毕业生的综合素质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加强完善就业指导工作.关注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平台的搭建,尽可能多地为毕业生创造走进企业、接触社会的机会,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同时加强与企业间的沟通,增加就业信息来源;积极开展就业指导课程,让大学生了解职业生涯规划,使其职业生涯有个良好的开端.

加强就业心理健康指导.积极为大学生做职业心理测评,使其正确认识自己,了解相关职业,为择业奠定基础.经常与学生沟通,疏导毕业生焦虑急躁等悲观情绪,同时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设立准确合理的就业期望值,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

注释:

①牟艳娟,张晓雅.当代大学生就业心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3,23(4).

②数据来源:中国教育在线就业频道,http://career.eol.cn/kuai_xun_4343/20141205/t20141205_1209695.shtml

③王晶.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宋晓飞,张卫.“90后”大学生就业心理危机的预防及对策分析[J].科学文汇,2014(268).

[2]贾璋炜,韩晓娟.90后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论析[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4,29(5).

[3]周艳红.“90后”大学生就业观问题与教育引导[D].中南大学.

[4]黄希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56.

[5]张丽娜,周方遒.大学生就业心理现状及对策研究[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5).

[6]于昕.当代大学生就业观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

[7]王晶.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

[8]屠娇娇.“90后”大学生就业观教育探析[D].苏州大学.

[9]蒋臻.90后大学生就业心态问题及对策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

[10]牟艳娟,张晓雅.当代大学生就业心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3,23(4).

[11]严玉菡.后危机时代大学生就业心态分析及对策[J].文教资料,2010(6).

[12]Link, Henry C.Employment Psychology - The Application of Scientific Methods to the Selection, Training and Rating of Employees[M].Nabu Press,2011.

作者简介:张聪颖(1979-),男,辽宁营口人,职称:讲师.

基金项目:本文系沈阳师范大学2016年就业科研项目成果,课题编号201610166018.

上文汇总:上文是一篇大学硕士与大学生就业本科大学生就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心态和90后和辽宁省高校方面论文范文.

参考文献:

1、 互联网思维下的90后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 刘腾飞(佳木斯大学)摘要在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形势下,高校的就业问题一直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也应该进行不断的更新与改进 现阶段大学生群体中,&ldquo.

2、 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升教育以浙江省应用型本科高校为例 摘要深化创业教育改革,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是当前浙江省应用型高校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 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方法可从系统化教育、增加实践训练、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发挥榜样作用……方面入手 深化应用型高校.

3、 女性大学生就业问题 摘要面对女大学生就业问题难的问题,国家采取了新的就业政策以及补贴政策,但是从高校每年扩招的现状来看,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 从社会排斥视角下分析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为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问.

4、 生涯理论下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体系构建 黄喆诚(广州工商学院,广东 广州 510850)摘要探讨了当下高校大学生就业现状,概述生涯发展理论的内容,对构建大学生就业能力体系提出一些建议,并给出相应的例子,进而为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提供参考意见 .

5、 论政府在促进大学生就业中的职责和 摘要伴随着我国高校招生人数不断增多,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 在促进大学生就业问题中,政府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政府如何正确的履行大学生就业中的责任和义务,对当前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解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

6、 构建大学生就业创业法律服务体系的有效路径 陈鹏悦(吉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吉林 长春 130062)【摘要】大学生就业难是我国现阶段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之一,我国对这一问题也十分重视,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来扶持大学生进行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