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硕士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发展类有关硕士学位论文范文 与我国STEM教育十年规律探析2019-2019年类论文怎么写

分类:硕士论文 原创主题:发展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3-21

我国STEM教育十年规律探析2019-2019年,该文是发展类有关论文怎么写与STEM和教育和规律相关本科论文范文.

摘 要:近十年,我国STEM教育研究主题甚多,成果丰厚,然而对其文本内容梳理的综述报告较少,且较为简单、浅显.对此,本研究运用NVivo10.0工具对中国2009-2018年的273篇STEM研究文本进行质性分析,得到STEM受教育者、教育者、教育媒介、教育环境、教育管理主体、教育材料六个范畴.并以此深入解读研究文本,得到了STEM六条发展规律.最后,结合六条规律和国家相关政策,针对当前我国STEM教育研究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建议.期望为今后研究者和一线教师更好地指导和践行STEM教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STEM;发展规律;发展现状;发展建议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5-2232.2018.05.008

一、问题的提出

STEM是以跨学科、交叉融合为特点的四门学科——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数学(Mathematics)的简称(以下简称STEM).随着经济化、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的发展,美国、德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及马来西亚等国家,为储备科技人才和增强国家竞争力,相继开展了STEM教育.近年来,随着《中国STEM教育白皮书》的颁布和“中国STEM教育2029行动计划”的推行,为进一步推进教育创新改革和培养21世纪有核心竞争力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我国政府、学校机构、研究者和一线教师针对STEM受教育者、STEM教师、STEM课程、STEM管理主体、STEM的教育环境等主题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与实践.

对已有STEM研究进行梳理分析可以帮助STEM相关利益者把握STEM教育的框架、前沿热点和发展趋势.然而,通过检索和分析发现,国内这方面的研究并不多,对已有的几篇相关文献分析,发现它们大致呈现以下特点.如刘景宜[1]在2017年对STEM教师教育研究主题进行了综述,研究有较强的针对性,分析深入,但系统性和整体性不足;随即蒋家傅等人[2]针对STEM教育组织主体、师资、课程、理论等核心要素,系统阐述STEM教育生态系统的构成框架及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此类研究考虑了STEM研究核心要素的系统性和整体性,但仍以主观思辨为主,研究结论的客观性不足.同年,梁小帆等人[3]采用混合的研究方法,探讨了我国STEM研究状况及其发展趋势,研究过程客观严谨,但仅仅以国内15篇STEM研究文献为样本,研究样本代表性不足.随后,石寅霞和乔爱玲[4]运用Excel工具对我国STEM研究的主题做量化统计和主题归类,对84篇STEM研究进行了梳理,样本充足、数据客观,但以横断面数据,对STEM研究进行文本分析的简单处理,还不够深入,不能很好地反映STEM研究的规律与趋势.

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以国内近十年来273篇STEM研究文献为对象,从系统性整体性角度出发,从中解读出STEM发展规律的六大维度.期间,借助NVivo10.0工具对STEM样本文献分析,以增加文献分析数据的客观性和减少简单机械的人工劳动.随后,以这六个维度为文本的框架,思考十年中STEM教育的历史演化并进行解读,挖掘出我国STEM教育研究的六条发展规律.以此为基础,参考国家相关政策,对当前我国STEM研究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研究设计

(一)问题确定与资料收集

从中国知网、万方数据、ScienceDirect(Elsevier全文电子期刊)、Web of Science(含SCIE, SSCI, A&HCI)数据库中,以“STS”“STSE”“STEM”“STEAM”“STEM+”“STEAM+”“STEMx”“iSTEM”等关键词,按照“主题”“篇名”“关键词”等方式检索2009年-2018年十年期间研究STEM教育的相关文献,得到关于STEM主题的相关研究318篇,剔除其中非中国地区以及关于显微镜、原子动能、生物制药医学等与教育无关的研究后,剩余样本文献273篇.

(二)过程编码与研究架构

检索和收集完原始资料和确定了STEM研究问题后,依次对原始资料进行开放式编码和主轴性编码以形成理论框架和解读STEM的维度.

1.开放式编码

对STEM原始资料进行开放式编码可分为三步.第一步,对STEM原始资料文本进行贴标签记录.由于研究样本较多,因此借助质性分析软件NVivo10.0的查询功能统计所有研究样本内容的高频词.STEM原始资料文本中的高频词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研究内容的高频主题和热点.在删除字母、数字、虚词等无实义的高频词后得到264个高频词.接下来查阅STEM原始资料中高频词所在句、其前后语句、甚至整个段落以解读出语义,并依据语义进行贴标签.在贴标签的同时,人工补充由于软件的机械筛选而遗漏的高频词并对其贴标签.第二步,通过比较标签之间的异同,将含义相近或相似的标签归类到同一个概念类属并对其进行命名.第三步,将概念按照相似性进行合并和命名,形成新的范畴.开放式编码时,NVivo10.0中的自由节点(即标签)编码为“a+序号”形式;二级树状节点(即概念)编码为“A+序号”形式;一级树节点(即范畴)编码为“AA+序号”形式.合并重复标签后得到27794个标签,经过相同类属合并后得到172个概念和15个范畴.具体编码示例如表1所示,示例中仅节选了部分STEM原始资料的开放式编码.

2.主轴性编码

主轴性编码的主要任务是将开放式编码得到的范畴建立彼此的关联并提炼出新的主范畴,即将15个对应范畴进行再分析、检阅以形成更广泛的6个主范畴:STEM受教育者、STEM教育者、STEM教育媒介、STEM教育材料、STEM教育管理组织、STEM教育环境.主范畴与对应范畴的关系及范畴的具体内涵见表2所示.

三、研究结果与讨论

以主轴性编码后得到的6个主范畴作为进一步深入解读STEM研究文本的维度,通过对STEM原始研究资料的解析和讨论,最终得出我国STEM十年发展的规律.

(一)STEM受教育者

从STEM受教育者这一维度解析文本,发现此方面我国的研究主要讨论STEM受教育者的兴趣.认为学习STEM的兴趣不仅与STEM人才培养息息相关,也是STEM项目成功的关键要素.为提高学生的STEM兴趣,根据学生的兴趣、需求、能力等特点,鼓励将其STEM学习兴趣与未来职业结合起来并制定了相应对策以促进学生积极的STEM学习和职业态度.

由克雷斯皮效应[5]可知,STEM受教育者的学习效果会随其兴趣的强弱而变化.学生的STEM兴趣逐渐增大时,其学习效果便会增加;逐渐减小时,其学习效果便会削减.一方面,根据学生需求特点,将兴趣与职业结合,不仅有助于学生积极的STEM职业态度和人才储备,其增强的学习效果对高质量的STEM人才培养也大有裨益.另一方面,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是创新的源泉.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索真理的”.[6]换句话说即缺乏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可能会扼杀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其创新能力的培养.[7]这种具有较强创新能力、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的高质量人才正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中明确倡导的卓越人才培养的目标.

综上所述,从STEM受教育者的兴趣入手,有助于STEM卓越人才培养.

(二)STEM教育者

从STEM教育者这一维度解析文本,发现此方面呈现出两条“问题解决”式的研究路径.第一条路径是尝试解决STEM教育者数量缺乏问题.近十年,我国的STEM研究针对人才匮乏,尤其是女性和弱势群体的比例偏低,对此,我国学者在借鉴美、日、德在中小学进行STEM教育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人才储备和培养建议.第二条路径是尝试解决STEM教育者专业发展不足的问题.在我国STEM教育实践过程中,由于STEM教育者跨学科教育能力薄弱、教材理解欠深入、理论指导和系统思考缺乏等问题导致STEM教育者专业发展严重不足,这已成为目前制约我国STEM教育推进的瓶颈.对此,我国学者在剖析本国STEM教育者在实践问题的基础上,提出鼓励一线教师参与STEM教育研究,并积极与高校研究者合作等建议[2].

依据“管道渗漏”理论[8]可知,STEM人才的职业生涯像一节节连接却有渗漏的管道,在其职业生涯中,STEM人才持续不断地流出,又极少有人能够补上.其中,“STEM人才持续不断流出”是造成STEM教育者数量匮乏的原因之一.“极少有人能补上”,主要是因为STEM教育,无论在其跨学科知识储备方面,还是在其项目式教学方面均对STEM教师的专业素质要求非常高,然而STEM教育者在其职业上的专业发展不足.由此,“人才持续不断地流出”和“极少有人能补上”两者导致了STEM教育者数量匮乏.其中,由“人才持续不断地流出”带来的STEM人才流失是造成STEM教育者数量匮乏的直接原因,由STEM教师专业发展不足造成的“极少有人能补上”是导致STEM教育者数量匮乏的间接原因.STEM人才流失和STEM教师专业发展不足从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制约了STEM教育者的成长与发展.

综上所述,STEM教育者的成长与发展,需从STEM教师数量储备和STEM教育者的专业发展两方面入手.

(三)STEM教育媒介

从STEM教育媒介这一维度解析文本,发现近十年来我国在此方面的研究呈现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STEM教育媒介功能的讨论:从机械模仿到为教育、医疗服务的功能转变.第二个阶段是对运用STEM教育媒介来培养学生能力的讨论.如通过运用STEM教育媒介,让学生的计算机科学、计算思维、合作沟通、问题解决等能力得到充分地发挥和发展.

从两个阶段的讨论中可看出,STEM教育媒介经历了功能理性到价值理性的转变.这一转变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核心素养三面构架[9]中强调的“能互动地使用工具沟通”理念吻合.而STEM教育媒介的价值理性体现在STEM活动中,通过使用教育媒介来增强学生的算法思维、程序思维、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等一系列思维技能.2015年,美国国际教育技术协会(ISTE)认为创造力、算法思维、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合作思维和沟通技能都是计算思维的共同体现.[10]换句话说,STEM教育媒介的价值理性就是在STEM活动中,通过使用教育媒介来培养学生的STEM计算思维.其中,“使用教育媒介”是实现其功能理性的表现,是STEM教育媒介的低阶目标.而“培养学生的STEM计算思维”才是通过使用教育媒介来实现其价值理性的高阶目标.计算思维的本质是抽象,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是为了让其获得抽象的能力.这种抽象的能力包含对抽象的定义、确定多个层次的抽象以及理解不同层次抽象的关系[11].与数学和物理中的“抽象”所不同的是,STEM计算思维更强调抽象层次的紧密联系,即严密的逻辑性.

综上所述,培养STEM计算思维是运用STEM教育媒介的高阶目标.

(四)STEM教育材料

从STEM教育材料这一维度解析文本,发现跨学科的STEM教育最早可追溯到STS(Science,Technology,Social)教育和STSE(Science,Technology,Social life,Environment)教育.前者在关注科学、技术教育的基础上重视社会,后者在关注科学、技术教育的基础上重视环境.但由于以上两者对数学和工程发展的忽视,致使国家数学工程人才缺失.为解决这个问题,在科学和技术的基础上,融入了数学和工程的STEM(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Mathematics)应运而生.之后,随着跨学科数量增加,STEMx(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Mathematics,x代表计算机科学)和STEAM(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Art、Mathematics)教育受到追捧.前者以STEM为核心,融入了计算机科学,后者以STEM为核心,融入了社会对艺术审美的需求,它们均是以STEM为核心融入了一门学科.随着数字化、信息化时展,iSTEM(Integrated/integrative STEM)教育和STEM+教育成为我国研究与实践的热点.前者体现出跨学科在深度上的学科间融合,后者体现出在跨学科广度上的学科间包容.它们共同的特点是注重以STEM为核心的学科间多元融合.

根据著名学者Rafols和Meyer提出的两个跨学科指标可知,以STEM为核心的各类课程因为其跨学科多元融合的特点,使得它们在跨学科之间的知识分布、知识的均匀程度以及知识间的相似、相异性方面均呈现出不同.这种不同既加速了STEM学科间知识扩散后的延展,又促进了STEM学科间知识聚合后的创新.而STEM在不同学科间的知识扩散和聚合最终又构成了跨学科知识交流的网络体系[12].跨学科知识交流的网络体系是由跨学科之间的知识扩散后聚合而成若干个知识节点,知识的节点与节点之间关联后形成了有组织和有规律的知识线,再由这些知识线的相互交错形成的跨学科知识交流网络结构.从综合跨学科知识交流网络结构特征[13]来看,STEM各学科之间的地位可能是不均等的,它们之间存在着重要的知识源学科和知识媒介学科.

综上所述,STEM教育材料的跨学科呈现深度融合与广泛包容趋势,并在知识扩散和聚合基础上形成跨学科知识交流的网络体系.

(五)STEM教育管理组织

从STEM教育管理组织这一维度解析文本,发现我国在此方面的研究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针对美国及其他国家的教育管理组织在实施推进STEM教育所做的工作进行了介绍,侧重于梳理美国教育管理组织在STEM教育实施与推广中开展的相关调查研究、政策发布、经费赞助以及国际间协同等方面的工作经验.第二个方面,在借鉴美国与其他国家教育管理组织实施推进STEM教育经验的基础上,我国教育管理组织在STEM教育上的战略部署与规划.如我国国务院和教育部制定和发布了STEM教育发展战略的系列相关政策:2016年国务院发布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中倡导跨学科探究活动[14];2016年教育部在《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鼓励跨学科学习(STEAM教育)[15];2017年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倡导跨学科学习方式,建议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尝试STEM教育[16]等.

由以上结果可见,在汲取美国及其他国家在STEM教育管理经验的同时,我国教育管理组织也开展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制定、发布和组织规划工作.根据顶层设计理论[17],STEM的顶层设计不仅需要教育部、国务院等牵头组织进行自上到下的政策、标准制定等工作,还需要在推进顶层规划和底层实施时进行系统的对接和沟通.在教育部、国务院的带领下,实现国家组织部门之间及个人在STEM教育推广与实践中的协同.这种协同即是对STEM教育在时间、空间和功能上的有序管理和组织,这种有序地管理和组织还体现出三个协同效应:第一,在复杂的开放系统中,STEM教育各部门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整体效果;第二,在STEM协同组织中,快组织服从慢组织,从组织和协同内部的稳定与不稳定因素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自组织过程;第三,在STEM组织内部、子部门之间能够按照某种规律自发形成新的有序结构或功能.当STEM组织内部、子部门之间得到优化的同时,STEM项目的整体协同就会达到最好的效果.[18]

综上所述,重视顶层设计和组织协同有助于发挥STEM教育管理组织的最大效能.

(六)STEM教育环境

从STEM教育环境这一维度解析文本,发现在此方面我国的研究主要关注三个方面.首先是正式的STEM教育环境.从研究的角度出发,对正式的STEM教育环境实证研究不足、研究质量不高(偏理论、缺对策)等问题进行的讨论;从实践角度出发,在借鉴美国高等教育和中小学STEM教育实践基础上,提出了对正式的STEM教育环境的本土化对策与建议.其次是非正式STEM教育环境.其研究内容呈现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强调STEM非正式环境的重要性.认为STEM非正式环境可以作为对正式环境的补充和丰富,对开展STEM教育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二阶段,围绕STEM非正式教育环境开展的一系列项目实践行动和讨论.如星网络项目、公共图书馆与STEM大会等.第三阶段,对高效利用非正式环境以及其衍生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如馆员专业性培训、博物馆功能的拓展等.最后是虚拟的STEM教育环境.关于STEM在线虚拟游戏、模拟测试与实验、在线学习交流系统等虚拟环境也逐渐成为STEM教育主题的研究热点.

由以上结果可知,对STEM教育环境的讨论包含正式的STEM教育环境、非正式的STEM教育环境和虚拟的STEM教育环境三方面.而STEM正式和非正式教育环境均属于STEM的物理环境.物理环境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直接和真实的学习经验.但STEM物理环境常常由于时间和空间等原因限制,学生不能在短时间内获得所有的知识经验和能力.从国内学者对心流理论与虚拟环境的相关研究发现,虚拟学习环境能使学习者完全沉浸在所学内容中,取得更高的学习效率.[19]STEM活动中,虚拟的学习环境因其情景特殊、形式新颖、体验灵活等特点引起了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使得学生全神贯注地投入在STEM活动,与此同时这种体验还伴随着学生学习的高度兴奋及充实感.因此,虚拟的学习环境可以弥补物理环境学习的不足,给学生带来更好的体验.STEM虚拟教育环境让学生深入体验和完全沉浸在学习STEM的过程中,这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因此,STEM教育物理环境(包含正式的和非正式的教育环境)与STEM教育虚拟环境的有机结合,即混合型STEM教育环境,既有利于学习者获得更多的知识经验,又能突破时空因素的限制,给予学习者更多的STEM学习和探索机会.

综上所述,混合型STEM教育环境更有助于学习者高效习得STEM知识和能力.

四、STEM后续探究的建议

由结果和讨论所得到的STEM教育的六条发展规律属于宏观层面的理论分析,从这六条规律出发,再度审视我国的STEM教育现状的细节,可以发现当前的STEM教育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基于对这些问题的思考,笔者提出以下建议,为研究者和一线教师进一步研究和实践STEM教育提供参考.

(一)以兴趣为导向,在思考和探究中培养STEM计算思维

从STEM受教育者和STEM教育媒介两个方面来看,我国STEM教育存在两个问题.第一,应试教育和传统的分科体系致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足,缺乏创新与动手能力.第二,我国中小学存在STEM实验室和技术设备数量不足、信息技术运用受限等问题,阻碍了学生的算法思维、程序思维等计算思维[10]的发展.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督查工作手册》(以下简称《工作手册》)和《实施方案》中指出要增强未成年人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14,?20].由结果和讨论中可知STEM卓越人才培养要从STEM受教育者的兴趣入手.从STEM受教育者的兴趣入手,需要注意两点:第一,以兴趣作为STEM有效教学的出发点,将兴趣原则贯彻于整个STEM课程教学之中;第二,注重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的转化.既要利用好儿童对学习材料本身的直接兴趣,又要扩展其对学习内容结果的远景兴趣,增加兴趣的范围和幅度.[21]

《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中强调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22,?23]《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以下简称《计划纲要》)和《工作手册》强调要利用广播、电视、卫星、互联网等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手段,在农村中小学建立健全实验室、图书室,充实实验仪器、教具、音像设备、计算机等教学器材.[20]由结果和讨论可知,算法思维、程序思维等多种综合思维均是计算思维的表现,运用教育媒介的高阶目标是培养STEM计算思维.而要让学生在思考和探究中培养STEM计算思维可从三方面入手:第一,充分利用教育媒介,发挥不同的教育媒介之间的功能与价值;第二,在STEM活动中,给与学生充分接触教育媒介和进行实践学习与训练的机会;第三,引导学生在STEM活动中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究性实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STEM计算思维.

(二)营造混合型STEM教育环境,构建动态STEM知识网络体系

从STEM教育环境和STEM教育材料两个方面来看,我国STEM教育存在两个问题.第一,我国的STEM研究中往往就物理环境或虚拟环境进行个别化讨论,忽视了混合型STEM教育环境的作用.第二,在STEM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传统式分科教学、课程知识整合与融合度不够等问题.

《工作手册》中指出要充分发挥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的作用,组织开展“科技馆活动进校园”工作,利用科技类博物馆、科研院所等科普教育基地和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的教育资源.[20]《计划纲要》实施工作方案中还提出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的互动特性,综合运用虚拟现实、远程控制等现代科技方法和手段让青少年在网上虚拟环境中检验自己对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并获得科学体验.由结果和讨论可知,混合型STEM教育环境更有助于学习者高效习得STEM知识和能力.而要营造混合型STEM教育环境需要注意四点:第一,积极提供丰富多样的STEM混合学习环境,包括正式、非正式的物理环境和虚拟环境;第二,根据学生学段特点和STEM项目的主题特点,营造混合型STEM教育环境;第三,在开展线下STEM项目活动时,积极促进校内正式环境与校外非正式环境的有效互动;第四,充分发挥正式环境中知识获取快而直接、非正式环境更益于有意义学习的发生以及虚拟环境中突破时空限制的沉浸式学习体验的优势,促进个体在混合型STEM环境中学习.

《工作手册》[20]中还指出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特点,注重课程的综合性与连贯性.由结果和讨论可知,STEM教育材料的跨学科呈现深度融合与广泛包容趋势,并在知识扩散和聚合基础上形成跨学科知识交流的网络体系.而在构建STEM知识交流网络体系时,可从三方面着手.第一,STEM项目开展中,既要挖掘STEM跨学科知识的深度又要延展其广度;第二,突破STEM跨学科界限,帮助学生构建跨学科间知识的扩散和聚合网络;第三,注重学生在STEM课程实践中以多提问、联想、辩论等形式动态吸收和利用知识.

(三)优化顶层设计和组织协同,推进STEM教师专业发展

从STEM教育管理组织和STEM教育者两个方面来看,我国STEM教育存在两个问题.第一,我国以自下而上的方式推进STEM,缺少国家战略高度的顶层设计、社会联动机制不健全、标准与评估机制尚未建立等.第二,我国STEM教师数量严重匮乏、教师培养机制凌乱、教师缺乏对跨学科整合的全面理解.

按照《工作手册》指示:地方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的实施工作,与国家整体实施工作保持一致,加强所属各部门、单位和团体之间的横向联合,形成上下联通、左右协同的工作格局.各成员单位间既分工明确,又协同配合,形成整体合力.[20]由结果和讨论可知,重视顶层设计和组织协同有助于发挥STEM教育管理组织的最大效能.以政府和教育部门为主的各组织间发挥战略统筹作用,开展自上而下的结构性顶层设计和组织协同.具体可从四个方面展开:1)通过STEM教育方针、政策、法规的制定明确STEM教育的目的、任务、计划以及实施要求等;2)通过资金分配和使用支持和激励STEM教育的具体实施;3)通过争取各省市政府、教育部门、委员会、基金会、民间机构以及社会各界力量等协同推进STEM教育;4)通过STEM教育各项质量评估、效能评估等方式监督项目开展的效果并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方案和组织协同战略.

《计划纲要》实施工作方案中指出,加强教师队伍,特别是专业课教师队伍建设,聘请企业及相关机构专业人员和安全员作为安全生产知识培训的教师和辅导员,加强中小学科学教师队伍建设.[24]《通知》中指出要构建科学教师培训体系,加大培训力度,不断提高教师科学素质和科技教育水平,建成一支优秀科学教师队伍.加强科技教育师资培训和研修.[14]《计划纲要》实施工作方案中还指出提高中小学科学教师培养质量、提高中小学科学教师学历层次,实施《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项目》,组织科学家参与中学科学教师的培训工作,探索新型的教师培训方式.[24]由结果和讨论可知,STEM教育者的成长与发展,需从增加STEM教师数量和提升STEM教育者的专业发展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是增加STEM教师数量储备.储备足够的STEM教师是教师队伍建设的基础.首先,可以建立STEM专师资队伍库.挖掘各地区教师资源,共同规划与筹建稳定的专STEM教师资源库.其次,健全师资队伍管理机制.在STEM教师的资格认定、教学考核中规范统一标准,严格管理.另外,在规范标准和严格管理的同时,建立多元评价激励机制.根据教师工作、科研、培训等情况进行评优评先、梯队奖励等,为教师进一步自我研修提升和归属感、成就感的建立给予政策和机制保障.另一方面是通过培训提升STEM教师专业质量.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是培养一批高质量的专业教师.建立多渠道培养机制,积极开展国内外和地区间、校内外、校企联合等多种形式的联合培养.努力推行线上、线下以及线下正式与非正式的混合培训,根据不同层次的教师需求制定相应的培养方案.

参考文献:

[1] 刘景宜.STEM教师教育研究前沿探讨——基于CNKI关键词的知识图谱分析[J].现代教育,2017(09):37-40.

[2] 蒋家傅,张嘉敏,孔晶.我国STEM教育生态系统与发展路径研究——基于美国开展STEM教育经验的启示[J].现代教育技术,2017(12):31-37.

[3] 梁小帆,赵冬梅,陈龙.STEM教育国内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综述[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7(09):8-11.

[4] 石寅霞,乔爱玲.基于内容分析视角的国内STEM教育研究概况综述[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16):16-19.

[5] 赫根汉.学习理论导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113.

[6] 乌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183.

[7] 杨凤田,吴宏元.兴趣引导、平台支撑与项目牵引——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01):6-11.

[8] Sonnert,G., Holton,G., Judge,D.S..Who succeeds in science? The gender dimension[J].Quarterly Review of Biology,1995(73):258.

[9] 蔡清田.论核心素养的国际趋势与理论依据[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1):149-158.

[10] 刘敏娜,张倩苇.国外计算思维教育研究进展[J].开放教育研究,2018(01):41-53.

[11] Wing,J..Computational thinking and thinking about computing[J].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2008,366(10): 3717-3725.

[12] 吕鸿江,程明,吴利华.知识交流深度与广度的匹配对知识网络交流效率的影响:基于整体知识网络结构特征的分析[J].管理工程学报,

   2018(1):84-92.

[13] 王旻霞,赵丙军.跨学科知识交流网络结构特征研究[J].情报科学,2016(05):46-50.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的通知[EB/OL][2016-02-

   25][2018-03-30].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6-03/14/content_5053247.htm.

[15] .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的通知[EB/OL][2016-06-07][2018-03-30] http://www.

   moe.edu.cn/srcsite/A16/s3342/201702/t20170221_296857.html.

[16]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EB/OL][2016-02-06][2018-03-30].http://www.moe.edu.cn/srcsite/A26/s8001/201702/

   t20170215_296305.html.

[17] 裴成发,刘丽莉.基于顶层设计理论的图书馆事业核心价值及其认同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4(07):53-58.

[18] 哈肯.高等协同学[M].郭治安,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89:332-335.

[19] 刘革平,谢涛.三维虚拟学习环境综述[J].中国电化教育,2015(09):22-27.

[20] 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办公室.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督查工作手册[EB/OL][2010-03-20][2018-03-30]http://kjwc.wenchuan.

   gov.cn/p/st_news_items_i_x634362369199021250/.

[21] 郭戈.关于兴趣教学原则的若干思考[J].教育研究,2012(3):119-124.

[2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EB/OL].(2015-03-

   13)[2018-03-30]http://www.gov.cn/xinwen/2015-03/23/content_2837629.htm.

[2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6-02-06][2018-03-30].http://www.mohrss.gov.

   cn/SYrlzyhshbzb/zwgk/ghcw/ghjh/201503/t20150313_153952.htm.

[24]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08:173.

An Analysis of the Ten-year Development Law of STEM Education in China (2009-2018)

LI Huan-huan1,2,HUANG Jin1

(1. Department of Preschool Education,Faculty of Education,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 200062;

2. 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Faculty of Elementary school education& Xinjiang Child Education Practice Innovation Research Center,Urumqi,Xinjiang,830000)

Abstract:There are numerous research achievements with the topic of STEM education emerged during the past decade in China. However, there are few research reviews on the text content, and it is relatively simple. We analyzed the 273 Chinese Articles from 2009 to 2018 with the utilization of NVivo 10.0 in this research and found six frameworks on students, educators, education medium, education environment, education regulators and education materials. Then we obtained six rules after an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STEM frameworks. Finally, several suggestions were proposed based on our research and national policy to enlighten future research and practice.We hope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researchers and front-line teachers who can get better support with their STEM education in the future.

Key words:STEM;development rules;development status;development suggestions

(责任编辑:李家成,彭莎莎)

(责任校对:彭莎莎,李 想)

结束语,此文为适合STEM和教育和规律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关于发展本科毕业论文,相关发展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教育管理信息化前景探析 摘要现阶段,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并且被广泛应用于各大领域,教育行业便是其中一个领域之一,利用现在数据库的优势,更加高效的开展教务管理工作 改善单一的授课模式,促进教育事业发展提升一个新台阶,本文从信息化.

2、 俄罗斯钢琴学派对我国钢琴教育的影响探究 刘 琼 (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 510000 )摘要当今,在钢琴界,最著名的是俄罗斯的钢琴学派,他们以独特的民族钢琴文化而闻名于世界各国,他们拥有着较为完善的钢琴教育体制,为国家培养出多批优秀的音乐.

3、 跨文化教育理念下我国民族教育的现状和 摘要跨文化教育理念虽然很早就传入了我国,但是相关的研究及实践却主要集中在大学、大学英语、英语专业和留学生教育方面,进而限制了跨文化教育理念在我国的推广和发展 从跨文化教育理念的角度来考察我国的民族教育.

4、 我国城乡教育不平等和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增加 李实(2006)研究指出,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世界上最大的1 国内外研究结果显示,居民受教育程度差距与居民收入差距之间存在.

5、 幼儿运动体育教育思想与其应用探析 摘要幼儿体育教育是幼儿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促进幼儿健康成长方面具有关键性意义 现阶段,国内幼儿体育教学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加上现行教育体制的改革,注重学生基础能力的培养,幼儿年龄段是个体发展的.

6、 我国图书馆RFID的十年实践(2006~2019) 摘 要 我国图书馆引进RFID已有10余年历史,大体可分为早期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中期的标准化建设,以及目前的逐渐推广三个阶段 文章从技术管理与技术史两个角度,对我国图书馆引进RFID的实践探索历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