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职称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文学刊物投稿 文学杂志投稿 外国文学期刊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 文学杂志排名 文学杂志 汉语言文学技师论文 饮食文学论文 电大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祥子 汉语言文学本科论文题目 文学专业杂志

关于文学方面学年毕业论文范文 跟浮沉和飘荡90年代中国城市文学 和困境类学术论文怎么写

分类:职称论文 原创主题:文学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2-23

浮沉和飘荡90年代中国城市文学 和困境,本文是关于文学方面毕业论文提纲范文和浮沉和飘荡和文学有关论文范文例文.

摘 要:20 世纪90 年代,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一种新的文学模式也兴起了,那就是城市文学.在写作模式上,城市文学主要以日常生活写作为主,表现城市社会里人们的生存状况,有的也展现了城市人精神面貌的“得与失”.同时,90 年代以来,城市文学也面临着一系列的困境,它们的主导精神渐渐走向了对“肉欲”的描摹.本文主要对90 年代以来中国城市文学的发展和困境进行简单的论述和说明.

关键词:城市文学;困境;批判;发展

作者简介:刘洋(1993.2-),汉族,山西忻州人,上海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是中国现当代文学.

[ 中图分类号] :I206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002-2139(2018)-36-050-02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自90 年代以来,城市已成为中国最重要的文化景观.“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城市文学的兴起和繁荣.90 年代末,文学在促进社会主流意识方面呈现出多元化的模式[1].在这种模式下,创新与保守、流行与前卫、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都得到了相应的体现.由此可见,在这种文化发展的趋势下,文学创作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城市文学作为一个主要的文学场域,它的发展非常迅速,同样,它所存在的问题也是非常明显的,以至于渐渐陷入了困境.以下的内容聚焦于城市文学的发展和困境,进行论述.

1.城市文学的兴起

20 世纪90 年代,在市场经济的强烈冲击下,城市文学开始兴起,并且发展迅速,到了后期,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城市文学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随着网络和手机的普及,消费者文学( 文学快餐) 和快速开发游戏的文学开始发展起来,而严肃文学却渐渐趋向边缘化.

在时代背景这一模块,20 世纪90 年代以来,中国大陆最重要的现象是市场经济的全面发展和制度合法性的获得.尽管“现代化”的发展目标早在80 年代已经提出了,但当时依旧是一个过渡阶段,各方面的条件都不成熟,文学与政治的关系也是相对密切的,也就是说,作者的生活方式和作品的生产与流通仍与国家体制密切相关.1992 年,提出用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这不仅仅是我国经济发展的转折点,也是我国文化发展的一个转折点.在当时,随着文艺方针政策的调整,文化制度的改革和创新也是作为一种政策直接提出的.作家的工资市场化,出版和发行的相对自主化,一些关注消费者作品的出版物大多外包给个人或企业.前者的收入远低于后者. 根据数据,全国出版和国家的草案费用约为每1000 字30 元.而消费者类出版社大多是每1000 字超过100 元.与社会其他部分相比,文学创作不再像过去那样富有和优越了.因此,出现了一些作家“出海”的现象.更多的作家参与到更有利可图的“亚文学”写作中,比如电影和电视剧、纪录片文学、通俗小说和广告文学.市场化不仅改变了作家的生存方式,而且影响了文学的创作内容,城市文学开始兴起,内容也主要聚焦于城市中的市民生活.同样在这个时候,另一种形式的城市文学也开始兴起,那就是移民文学,例如《纽约北京人》、《曼哈顿华人妇女》等.这些现象表明,文学作品不仅是作家的“个体”行为,也是从写作到出版到流通的市场选择和干预的“集体”行为[2].

所以说,90 年代是一个市场经济开始兴起发展的年代,也是城市文学的兴起的一个契机,彼此之间是相辅相成的,也是有机联系的关系.

2.城市文学的发展

2.1 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城市文学兴起于改革开放以后,并在20 世纪90 年代蓬勃发展起来,这与城市发展的趋势高度一致.女性城市文本揭示了女性在与城市一起成长和进步的过程中的一系列“现象”.具体而言就是,女性城市文本折射出都市女性的困惑和她们突破包围的努力.就女性和城市的关系而言,女性对城市表现出强烈的认同感和亲和力,同时,女性也在城市的发展中慢慢成长或成熟.所谓的成长,不仅是身体成长和心理的成长,更是具体到对公共社会和社会制度的理解,最后是孤独感[3].具体而言,新时期女性都市文本中女性的成长首先体现在女性性别特征的恢复、自我的反省和自我的发现.婚恋已成为女性生存的必要条件,也是女性写作的首要主题.

从诞生之日起,人类就是通过劳动来获得生命力,通过动物本能的繁殖来使生命不断延续.爱和性欲是人类本能的.它们是任何时代的必然要求,是任何时代文学的必然主题.在文学的十七年时期,一个忽视性别差异的时代,性是褪色的.爱情在一个无性别的社会环境中,已经成为一种被嘲笑、甚至被禁忌的话题.90 年代以来,爱情的主题之门逐渐被打开,各类的文学作品也出现了.一系列的女性作家开始了她们真正的“事业”.

这一时期,女性作家通过对理想爱情的解构,实现了从理想到现实的回归,使人们回归到世俗生活,也开始真正关注世俗生活,因此,她们关于爱情的小说超越了纯粹的爱情,达到了现实生活的水平.池莉莉、方方倡导的婚恋观具有世俗性和现实性.在她们的作品中,爱情必须依附于现实生活中的一般社会秩序才能够长存.如果脱离这一秩序,爱情和婚姻就像温室里的花朵,往往经不起任何考验便会枯萎.九十年代以后的著名三部曲《烦恼人生》到《来去匆匆》、《你以为你是谁》和《生活秀》等,都讲述的是打破理想爱情的镜子而后回归平凡生活的故事.

在具体作家上.池莉用中性的语调实践她曾经高调宣称的创作理念:“我的文学创作将是打破虚幻爱情的主题之一.这并不是说池莉莉不相信爱情.她只是把爱情的虚伪撕掉,从平民的角度重新审视世俗的爱情和世俗的婚姻,也阐述了理想在现实社会里的脆弱和不堪.方方的《桃花灿烂》和《随意表白》也是女性城市文学的作品,她对爱情合法性的质疑也直接导致了悲剧的爱情结局.尽管她的作品中刻画了描写,但她总是理性而明智的[4].她总是把极端的爱放在恶劣的生长环境中,让它在日常生活中被打败、瓦解,最终消散.于她们而言,生命的铁律是最残酷的,也就是说,所有的理想都被拉上了祭坛,回到了地位,甚至爱情、婚姻,这些纯粹的神圣的字眼都被考虑到功利主义的现实中,熏染了世俗的气息,使爱情和婚姻完全的生活化.

2.2 城市怀旧文学

在文学史上,人们习惯把北京和上海看成两种不同的城市文化形态,尤其是把上海看成工商业的中心.20 世纪30、40 年代,上海文学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上海的城市化主要表现在上海市民对自己生活方式的关注程度高,对经济生活的关注程度高,对政治的关注程度低这一方面.他们更多愿意去享受城市的美好生活,缺乏对现实的批判和思考.这些都不同于其他城市,因为上海不是农村的衍生品,而是一个完全的城市化的地区.上海一百多年来所培育的崇尚个人自由和宽容的精神属性,与中国现代经济发展所要求的文化精神是一致的.因此,上海的经济和城市文学在90 年代以后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但同时也就在这个时候,一系列的城市文学将叙述角度不是放在当下,而是聚焦于老上海时代,着重于对这一时期的人生百态进行描摹.王安忆的《长恨歌》便是其中最典型的例子之一.作品的时间跨度相当长,但主要的叙述角度是对过去时空的叙写,展现了历史变迁中上海独特的个性和文化背景,也“画”出了一个大王琦瑶式的女性,她生命的浮沉都在我们读者的脑海中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在小说的最后部分,主人公王琦瑶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中仍然是一个执着于旧生活方式的老人.她的怀旧不仅仅是个人的怀旧,其实也象征了一个时代的怀旧思潮.

2.3 都市精神写作

90 年代以后,越来越多的作家不仅把笔触深深地扎根于城市生活的土壤中,而且力求上升到“人性化”的层面,探索“城市之心”,想要全面、立体地展示现代城市的精神面貌和城市特征.如叶兆言的《南京》、丁力的《深圳》、慕容雪村的《成都》、朱文颖的《苏州》、徐则臣的《北京》等,不仅蕴含着深厚的文化传统,而且在日新月异的世界中赋予了其鲜明的文化个性和气质.在这里,城市不再是人类活动的场景,城市生活也不再是故事展开的背景,城市和人们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中真正的融为一体,化作了精神.

3.城市文学的困境

90 年代后期,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城市文学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渐渐的,它的一些问题也开始暴露出来.由于文化内涵上的单薄,曾经给人们带来新精神的城市文学变得越来越枯燥,甚至越来越形式化,肉欲化.与此时社会的快速发展相比,城市文学呈现出一种停滞的迹象,陷入了困境.这个时期,都市文学作家面对90 年代末和新世纪初的中国城市化进程有着社会矛盾新的认识足[5].

3.1 形式上的缺陷

形式上的缺陷一方面是叙事时间与空间的相似性.城市文学中大量类似的文化符号,如酒吧、餐厅、酒店、另类、毒品等随处可见,似乎没有这些文化符号,城市文学就没有了一个创作的立足点.第二方面是人物的相似性.故意渲染人物的平面和生存的也是20 世纪90 年代都市文学家的共同爱好.从他们的创作来看,我们几乎不可能在小说中发现小说艺术的丰富性,也很难发现文学艺术的美和别致.小说中绝大部分的主人公都是类似的,人物非常单薄,即刚进入社会的年轻人,且只有一种性格,他们的人格逻辑和心理状态也是惊人的相似,大多数都表现出对物质化的极大的不满,然而却又无法找到有效的方法来抵制它,渐渐的,他们沉迷于奢侈和刺激,寻求各种精神冒险和游戏,渴望从空虚的精神纠缠中解脱出来,渴望精神自由;他们所要求的是忠实于自己的愿望,拒绝任何道德和道德责任.这样疯狂的恶性循环渐渐令他们走向堕落和死亡.

第三方面便是相同的叙述方式.第一人称的使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常见.大多都强调个人经验和个人的感受.同时,作家们往往有意无意地把自己投入到小说中,仿佛故事就是他们个人生活的写照,如卫慧的《像卫慧一样疯狂》绵绵在《告诉我通往下一家威士忌酒吧的路》中说:“我把我仅有的那点故事都写成小说了,其实我想来反对女作家写真人真事,但是写作确实没有赐予我虚构生活的权力”.他们是愿意接近现实的一代人[6].但由于他们的困惑和迷茫,他们没有信心去确认或否认任何事情.深度对他们来说是陌生而遥远的.这也就是批评家们经常提出的“经验主义”、“个性化”、“平民化”的写作吧.

3.2 精神志向的浮泛

精神志向的浮泛是由于生存背景的制约,这些作家的成长是在社会主导价值观的变化环境中进行的.尤其是90 年代以来,市场经济发展,人们的思维意识逐渐开放,那么不可避免的,过去的理想教育与生活信仰与新的社会环境会发生冲突.由于他们还没有建立起来新的人生信念,所以他们更愿意从平面化的角度接受生活的偶然性和模糊性,愿意接受物质追求而不是精英主义的理想[7].这无疑促成了他们以自我为中心的自给自足.他们无法站在一定的高度对自己的生活状况进行深刻的反思性批判.这便导致了精神志向浮泛的现象.

参考文献:

[1]张黎敏.大众文化对20世纪末文学创作的影响.《太原教育学院学报》[J].2004.

[2]彭玲.图像化文学流行的原因探析.《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2014.

[3]李冬梅.20世纪90年代以来女性文学与城市关系刍议.《学术交流》[J].2013.

[4]李冬梅.地域文化视野中的90年代女性城市小说.《吉林大学博士论文》[D].2011.

[5]黄俊业.当下城市文学发展面临的困境及出路.《当代文坛》[J].2004.

[6]程箐.20世纪90年代女性都市小说与消费主义文化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D].2004.

[7]陈莉萍.消费时代的都市文学.《湖北社会科学》[J].2006.

归纳上文,此文是一篇关于浮沉和飘荡和文学方面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文学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文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

1、 20世纪90年代中国都市电影的幽默化表达方式 电影是时代的产物,是一个时代的社会状况和人民生活的艺术体现 不同风格的电影、不同流派的电影的产生绝不单单取决于电影本身,它都和当时的社会形态、文化背景以及政治因素息息相关,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都市电.

2、 历史、政治和文学想象20世纪90年代以来小说的一种写作姿态 摘要当代政治运动是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和社会活动 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学创作的重要现象之一不是中国社会发展的政治化对于文学发展的影响与制约,而是作家站在新的时代起点上,把当代政治运.

3、 20世纪20-40年代中国艺术歌曲创作风格 李亚希(宿州学院 音乐学院,安徽 宿州 234000)摘 要纵观中国艺术歌曲创作在20世纪2040年展演变的历史轨迹,从原初形态对西方艺术歌曲形式的依赖、模仿和借鉴,逐步转向关注中国本民族语言,借用中.

4、 和时代、历史、文学对话评《文学的时代印痕:中国现代文学论集》 勒内·韦勒克与奥斯丁·沃伦在文学理论一书中提出了文学的“外部研究” 与“内部研究”,把作家研究、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不.

5、 追求更高层面的思想和事实互动《中国当代文学史料问题》浅评 拜读吴秀明老师主编的新著中国当代文学史料问题研究(以下简称史料问题研究),就有一种特别的亲切感 自走进浙江大学中文系以来,吴老师经常耳提面命,他在课内课外透出的学术思想与感悟之精华,仿佛都凝结在这部6.

6、 产业升级:中国城市的刚需 记者姜浩峰人才争夺战,表面看抢的是人,实际上,无论东部沿海城市,还是西部大城市,其人才政策往往与本地产业升级或者产业转型有关 产业升级是新一轮改革开放的重要任务,而抓住了人,就抓住了发展的历史机遇 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