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专科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关于比较分析相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与模仿观念的教育基础和学习意蕴:基于词源学的比较分析类函授毕业论文范文

分类:专科论文 原创主题:比较分析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4-12

模仿观念的教育基础和学习意蕴:基于词源学的比较分析,本文是关于比较分析相关专科毕业论文范文和词源和教育基础和观念有关论文如何怎么撰写.

摘 要:现实教育中对“模仿”观念存有误解和分歧,将模仿与创新对立起来,降格为一种缺乏创意的学习方式.为此,从词源学视角对“模仿”观念进行了梳理与澄清,发现中文语境中模仿侧重个人的感悟和体验,视模仿为认识教育和觉悟学习的基础.而英文语境中则将模仿作为一个“问题”进行多学科的共同研究,力求通过研究来揭示模仿在人本性中的位置和生理基础以及探究模仿在教育、学习和社会发展中所扮演的重要地位.无论是中文语境还是在英文语境都肯定了模仿、教育和学习之间的复杂交互作用,通过模仿以期促进个体的成长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为创新铺垫基础.同时也需要警惕模仿可能滋生的多种风险,克服教育和学习过程中模仿自身携带的局限性.

关键词:模仿;教育基础;学习意蕴;词源学分析

中图分类号:G40-0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5-2232.2018.01.002

“模仿”这个概念源于古希腊,起初可能是用于舞蹈、祭祀这些领域,后来逐步成为美学、哲学、心理学、人类学等学科研究的重要议题.而将模仿概念用于教育领域的研究,大体是从柏拉图的著作《理想国》第三卷开始的.根据《理想国》第三卷中的观点,教育在较大程度上可以被视为是通过模仿进行的.[1]5不过柏拉图在《理想国》第十卷中却将模仿框定在艺术领域中,重点不在讨论模仿自身的过程,而是对模仿对象进行一般性的描绘,模仿成了有害身心的事情,它既不能提供真理,也不能带来好处,久而久之,模仿势必导致道德的堕落.正如苏格拉底所认为的那样,“模仿术乃是低贱的父母所生的低贱的孩子”[2],模仿由此被打上负面评价的阴影.模仿这种负面的影响一直延续至今,给教育也带来了较大的冲击,发现现实的教育是在有意或无意地对模仿产生了一些误解,将模仿视为“假冒”“借鉴不好”“抄袭”等做法的替罪羔羊,与创新对立起来,甚至被降格为缺乏创意的机械性学习方式,难以显现人类的高级智能,模仿由此被打上了公式化的毛病,暗藏着抄袭的弊端,成为阻碍独立思考的罪魁祸首,试图将模仿从教育中驱逐出去以示痛快.模仿沦落到如此的地步,让人不得不深思:教育生活中模仿真的会如此低贱吗?竟如此招人鄙视吗?模仿只存在着“破坏性”而没有“生产性”吗?为了更为深入地透析“模仿”自身的内涵与边界,本文旨在通过对“模仿”词源的梳理考察与比较分析,认识和理解“模仿”在教育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地位以及自身的局限性.

一、“模仿”渗透着个人的感悟和体验

在汉语中,“模”和“仿”两个字既可以独立也可以组成词来表达“模仿”的意思.《汉语大辞典》对“模”的释义较为全面[3] :(1)读模(mó)时.其一,法式,规范,标准.张衡《归田赋》:“挥翰墨以奋藻,陈三皇之轨模.”这里的“模”意为“法式”,如同《说文解字》曰:“模,法也.”其二,效法,仿效.《列子·周穆王》:“变化之极,徐疾之间,可尽模哉?”.其三,临摹,照样子画.如宋苏轼在《传神记》中说到,“吾尝于灯下顾自见颊影,使人就壁模之”,苏轼常常让人把他投影在墙上的脸颊描摹下来,这里指的是模写、模画、描画.其四,规划,筹划.其五,揣摩,体会.汤显祖在《牡丹亭·训女》说:“儿呵,爹三分说话你自模.” 其六,木名.一种长在周公坟头上的木头,春天是青色,夏天是红色,秋天是白色,冬天是黑色.(2)读模(mú)时,有两种解释:一是模样,形状.如李白在《明堂赋》中说:“人物禽兽,奇形异模.”另一个是模子,如木模,铅模等,段玉裁解释为:“以木曰模.以金曰镕.以土曰型.以竹曰范.”这些释义道出了“模”的基本含义,表明了“模”是按照一定的摹本或范本去重述外在信息的意愿或企图,在仿效过程中渗进了个人的揣摩和体悟.可见,“模”的意思并不像日常生活中人们所认为的那样,是“机械的、呆板的、简单的”,这样粗浅的认识.

在汉语中,与“ 模”意思较为相近的是“摹”,有时也通用.“摹”是我国古代以来的一种重要的书画学习方式,如书画学习中常使用的临摹、摹本、摹仿等含义.“摹”(mó)在《辞海》中解释为“以样写作绘画”“摹本,丝织物也,一称花累,俗称花缎”,[4] 摹离不开丝织物,一般也就是在丝织物上进行原样描绘.“临”是摹的进一步发展,临是看着他人的作品,观察后进行照着写或画,仿其字帖笔画为“临帖”,仿其绘画着色用笔为“临画”.临和摹都有仿照他人作品而摹写的意思,也就开始慢慢合用为“临摹”,不过临摹强调的重心在于“临”而不是“摹”.学习书法和绘画一般是先“摹”后“临”,“摹”更多是强调影写,而“临”则是对书画的移写.临摹的形式主要有如下四种:一是对临,就是照着摹本进行临摹;二是背临,也就是看过书画之后,凭着记忆把它临写出来;三是整体临摹,力求完整地再现范本的面貌和神气;四是局部临摹,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进行局部的临摹.[5] 临摹主要强调模仿时忠其形、传其神,一丝不苟地按照摹本进行临写,做到有摹本而轻自我,不能随其所欲,无视章法.

“仿”可以说是“临”的进一步发展,具有模仿、相似、比拟、临摹的意思.《说文解字·人部》:“仿,仿佛,相似,视而不言是也.”[6] 在汉语中“模仿”亦可写成“摹仿”或“橅仿”,同“模倣”,意思基本上如出一辙,都是照着现成的样子做.如宋朝欧阳修在其《学书自成家说》认为:“学书当自成一家之体,其模仿他人,谓之奴书.”宋姜夔《白石诗话》中说:“一家之言,自有一家风味……橅仿者语虽似之,韵则亡矣.”陆游《跋坡谷帖》中认为:“此当时往来书也……传授明白,可以不疑,而或者疑其出於摹仿,识真者寡,前辈所叹.”不过,“仿”慢慢地跳出临摹的框框限制,在摹本的基础上做到了自我的体现,渗进了自我对摹本的理解和感悟,反映了自我的追求.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模仿在我国古代多指一种与参照物相关的制作活动,涉及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如工艺制作、艺术创作、思维表征等,其中,模型、仿效、仿照、临摹、模范是模仿的主要意涵,模仿侧重在“临”“摹”或“仿”的基础上强调个人的揣摩和体会.从这些解释中,隐隐约约地可以看到“模仿”在慢慢地跳出临摹、仿照、临写这些“模子”的限制,模仿的重心开始由“仿”到“模”的转移,反映了模仿过程中的个人感悟和体验,而这些感悟和体验也成为创新的萌芽.

二、“模仿”成为认识教育和觉悟学习的基础

从“教”字的起源和构造结构上去分析,我们依旧可以发现“教”与模仿的关系十分密切.一方面从教育的起源来看,原始社会的教育活动是源于满足社会成员的生产和生活的需要,“教育的基本方式为身教和言传,身教就是做出示范动作,以供模仿;言传是说明是非要领以传经验.”[7] 身教和言传成为自原始社会时期以来教育的一种重要模仿学习方式.另一方面,从汉字构造上看来,“教”字在甲骨文中,从攴,从子,从爻.“攴”指的是手拿小木棒之类的东西,类似于教师或长者手中的教鞭,“爻”字有表示房屋的构件、结网的网和卦爻的爻,在甲骨文中有“上爻下子”的意思,《广雅·释诂》:“爻, 效也.”王念孙在《广雅疏证》中《系辞传》也说:“爻也者, 效此者也……是爻、效同声同义.”由此看出,“爻”也就包含着效仿和模仿的意蕴,“爻”与“教”之间表现出了极为紧密的关系.清段玉裁在《说文注》教部中解释,“教,上所施下所效也.从攴从孝.凡教之属皆从教.”“教者与人以可放(仿)也,学者放(仿)而象之也.”《白虎通·三教》:“教者,效也.上为之,下效之.”换言之,所谓“教”就是效仿或仿效,是故,“教”原初的意义可能指的就是学习、仿效的意思,手持鞭扑教育小孩学习.从古人留给我们的这些文献中对“教”字的解释来看,“教”与模仿有着深层的联系,模仿在很大程度上可能是古代传统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言传还是身教,教师都是学生效仿的楷模,楷模的形象诉求是由教育的模仿性所决定的.同时,也表明我国古代对儿童的教育是严格而又强制性的,是在棍棒底下施以管束,采用上施下效的教育方式来培养孩子.因而,古人很可能是从模仿来认识教育的,模仿是教育的初级形态,原始教育是在模仿中孕育而生的,教育源于模仿.

“教”是教育者的行为,与“教”相对应的是受教育者的行为,需要接受和领悟“教”的意图和内容,也就是“学”.“学”是一个会意字,甲骨文的“学”字“从爻从臼从一”,“爻”也有相互交错之意,“臼”是双手之形,“一”代表小孩接受教育的场所.孟子曰:“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陆德明《经典释文》云:“郑人谓学曰校.”而《说文注》对“校”解释为“校,木囚也.”“校”的本意就是木头围成的栅栏,读书的场所为“校”,也可以称之为“学”,“学”既有“学习”之意,又表示学习是后起的,通过学习的方式去感悟到的东西,因此学习是一种仿效,引申为“模仿”之义.[9]“学”在《说文注》中诠释为:“学,觉悟也.”与《白虎通·辟雍》篇:“学之为言,觉也,以觉悟所未知也.”[10] 如出一辙.朱熹在集注《论语》的开篇首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时,就把“学”训为“效”,“学之为言效也.人性皆善,而觉有先后,后觉者必效先觉之所为,乃可以明善而复其初也.”[11] 这里亦把学习理解为一种模仿活动,既可以是一种后觉者对先觉者的效仿行为,也可以说是自我觉解、自我体悟、自我澄明的道路,“学”是自我觉悟和模仿他人相统一的学习活动.所以,“中文里的‘教’和‘学’字都有‘模仿’和‘效仿’的意思,都体现了一种模仿的学习思想.”

“教”和“学”二字中都含有一个关键的部件“爻”,这个“爻”字在上述二字同表达了要人学习的意思,是一种象征性的学习符号,既需要教授,又需要学习.即陆德明《经典释文》曰:“学,教也”,《学记》中引用《兑命》曰“学学半”,前一个“学”字读“斅”(xi&agre;o),义为教,斅是教的异体字,也就是教占学的一半.把教和学结合起来谈教育,初见于《学记》中的论述:“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刘伯骥把“教”“学”和“育”三者结合起来看,认为“如果把教和育两字合拢起来,在形式上说是施教,是喻志;在效能说是教化,是教养.对授与教育方面来说,叫做教.教者,效也.即模仿的意思.对接受教育方面来说,叫做学.学者,觉也.即了解的意思.在引申的意思,学者效也.故礼记说:‘人不学,不知道.’这也是模仿的意思.” 由原始社会生活的基本教育方式的“身教”和“言传”,到“教”“育”和“学”都蕴含着“模仿”意思,足见模仿在教育过程中所起到的基础性作用.

要而言之,汉语中的“模仿”与教育关系密切,教育过程可以被视为模仿的过程,模仿也就成了“觉悟”所学对象的进程.《说文注》对“教育”一词作了明确的注解,认为“教”在于“上施下效”,乃是模仿的历程,“育”在于“养子使作善也”,“使人为善”也就成了教育的最终目的所在,“学好”才能称得上教育.因而,对于学习者而言,“见贤思齐”成了模仿的动力来源和魅力所在,其目的是借助模仿来实现自我的转化和追求进步,期望一个新的自我的诞生,这是“模仿”构成教育和学习的根基所在.

三、“模仿”观念的分析视角

英文语境中,“模仿”除了继续保留传统的“mimesis”这个词外,还经常会用到imitation、mimicry、emulation、simulation、model、parody 这个几个词,在较为宽泛的意义上都可以翻译成汉语的“模仿”外,每个词却各有自身的重点指向,它们之间亦存在着细微的差别.纵观这些词的用法,大体呈现出四种明显的分析视角,即美学分析视角、社会学分析视角、心理学分析视角和人类学分析视角.美学分析视角关注模仿与艺术的再现问题,社会学分析视角关心模仿在人类文化社会进化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心理学分析视角聚焦观察者复制示范者行为的目标或意向的精准程度问题,而人类学分析视角看重模仿的类似性和差异性的交融共生.

美学的视角对模仿(mimesis)这个词情有独钟.“mimesis”在希腊文中称之为“μ?μησιζ”,而在拉丁文中用“imitatio”这个词表达,乃是不同语系中的同一个词.亚里士多德《诗学》中记载,“mimesis”这个词可能是由“mimos”(意思为拟剧或表演的意思,复数形式为mimoi)派生出来的,原意可能是指表演式的模仿,到公元前5世纪左右,模仿这个词语大概包括了四个层面:一是用器乐、声音和舞蹈模仿;二是扮演或装扮;三是行为方面的效仿;最后是相似或相似之物.[14] 模仿(mimesis)这个词的用法也就由此从宗教祭祀的领域转化为美学和哲学的领域,突出了模仿是对外部世界的再现或仿造.在公元前5世纪期间,模仿变成了公众认可的一个概念,它是由一群哲学家来推动的,“首先是由苏格拉底所创立,接着由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加以进一步的拓展,相对于他们来说,‘模仿’意即事物外表的翻版.”[15]275与此同时,在西方文学作品中存在着滑稽模仿或戏仿这种形式,英文的表达为“parody”,模仿的对象多是人们耳详能熟的作品,以达到调侃、嘲讽和致敬的目的,但是戏仿更多的是文学艺术模仿中的一种,不像“mimesis”那样,具有哲学和美学的意蕴,仅可以看成是艺术的起源之一和人类学习的基础性手段.

对模仿(mimesis)的分析构成了艺术理论探讨中绕不开的重要论题,体现为从宏观上对艺术的一种哲学思考,大体从艺术与实在、自然和真理三者之间关系来进行分析的.通过艺术与实在的关系来透析模仿这个概念,大体有这样两种取向:一方面模仿仅是表达实在的一个主题,不是通达实在的一个正确途径.这种观点从柏拉图《理想国》卷十开始,将艺术同实在的模仿等同起来,视为艺术是对外部世界的一种机械的、被动的、忠实的模仿,艺术也很难去模仿实在,也并非是通达理念的正确途径,仅仅充当了现实中获得艺术创造的重要主题.另一方面艺术是对实在的模仿,艺术的模仿取材于现实、利用现实、修改并建构现实,它是对现实的考察、解释、评价和分析,文学、绘画和戏剧中的写实主义者基本秉持这样的观点.通过艺术与实在关系剖析模仿这个概念,在于揭示模仿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制作实在本身.而对于艺术依赖实在的程度大小,也就成为艺术与自然关系考察的范围,艺术需要借助模仿这个手段来达成转化自然的目的.不论是艺术的模仿能够道出真相,还是艺术的模仿是对实在的编造和杜撰,进而滋生幻觉,通过模仿来寻求艺术中的真理问题,乃是美学中模仿说所关心的问题,其大致认为,“艺术在模仿实在,追求真理.”[15]307艺术的模仿倘若追求柏拉图式的客观真理,那么一切的模仿都存在于艺术当中,模仿则是艺术家与现实世界的吻合,真理也就存在于对自然的忠实的模仿当中,恪守的是客观主义原则;倘若艺术模仿的真理是艺术家对不同模仿对象加以选择的结果,这种选择的结果同样是艺术家个体“再现”现实世界的理想化的结果,则奉行的是一种主观主义的原则.总而言之,模仿概念的美学分析既强调模仿与现实的符合,与自然的一致和谐,也要吻合模仿者个人的意念,趋于“适中之道”的模仿是解决艺术与实在、自然和真理三者之间关系的用意所在.简言之,美学视角对模仿的研究聚焦于模仿对象的分析,而模仿者的“主体性”一直淹没在模仿学习过程当中,被遮蔽起来,导致了模仿者“主体性的退隐”.

社会学的视角将模仿看作信息的传播,驱动文化社会进化的一种*物.塔尔德(JeanGabriel Tarde)的名言“社会即模仿”(society isimitation)[17] 拉开了模仿就是传播的序幕.在塔尔德的著作中,“模仿律”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他从模仿就是社会事实①和社会的纽带出发,将“模仿律”分为两大类别:即“逻辑模仿律”和“超逻辑模仿律”.“逻辑模仿律”是将范本看作为模仿对象内在发生的规律,而“超逻辑模仿律”则将范本看成模仿对象的外部社会规律,模仿是受到这两大方面的影响.只要社会关系存在,人与人之间有接触,互相模仿则成为人的普遍天性,模仿有时是无意识的,有时是有意识的,而有意识的模仿经常会超出个人的意愿,特别像法律、语言、道德、宗教、风俗等社会事实都具有强制性的作用.模仿是携带着文化的汤水推动着社会的前进,二十世纪伴随着基因(gene)的发现转变了人们对物种进化的认识,基因不仅是生物繁衍的自然选择单位,也是物种生存竞争中获胜的有利于自身利益的“自私”基因.道金斯(Richard Dawkins)首次大胆地提出了人类社会文化传递的单位就是“自私”基因中的模因(meme),模因词源来自希腊词词根“mimeme”(模仿),拼写像“gene”(基因),模因就成了人类文化传递“模仿单位”的有力解释,曲调、概念、妙句、时装、建筑、仪式、艺术、书写、图像、思想观点、表情等都是模因在生活中的传播类型.[18] 另外,作为生态学意义上的模仿,常常出现在动植物模拟自然环境来达成自我保护的“拟态”(mimicry)现象,目的是为自身提供更好的生存机会,通过模仿而获得生存、进化和发展的益处.为此,像模因、基因、拟态这些社会模仿现象,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模仿的无意识性和虔诚性,也成为物种和社会文化进化的推动力.

心理学视角对模仿概念的分析常用“仿效”(imitation)来表达模仿的意思,侧重的是通过仿效来学习,视其为社会学习的一种形式,模仿侧重认知层面上的观察者复制示范者的行为或行动过程.模仿的行为、目标和结果构成模仿过程的三要素,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模仿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过程,而社会认知学习理论将模仿视为个体认知结构的获得.20世纪90年代神经生物学家在猴子大脑里发现了镜像神经元(mirrorneuron)的作用之后,推断出了人类模仿的生理基础,在某种程度上也表明人类的所见、所思、所悟、所教、所学之间具有较强的关联性或一致性.相反,镜像神经元用来解释与模仿的关系,也受到了重大的质疑,必定是在猴子身上发现的,而猴子模仿难以直接推广到人类的模仿,而镜像神经元是否是模仿的唯一神经元,现在还很难说清楚,毕竟模仿除了受脑机制影响外,还会受到社会情境、示范者、示范信息的内容和传递方式、模仿者的认知水平和经验等因素的影响.[19] 此外,英文中的emulation、simulation 这两个词在某种程度上也表达了低层次的模仿认知水平,emulation 和simulation 一般可译为“仿真”或“模拟”,多指向计算机或其它机器的仿真或模拟水平.而model 作名词主要指模型、模范、模特儿、楷模等,作动词是指仿效、塑造、以…为榜样,往往是以模仿对象的方式存在,提供给人们来模仿的示范信息,主张观察者在理解后仿效.所以,心理学视角对于模仿概念的分析看重人具有模拟他人心智的意向,探究模仿在人类本性中的位置以及揭示模仿的大脑运作机制.

模仿概念的分析不仅是美学、社会学、心理学这些学科的主题,也是人类学的一个概念.人类学显然是想从跨学科或交叉学科的视野来综合描述和分析模仿的概念,用以显现模仿在教育和社会文明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此如马修·波多尔斯基(Matthew Potolsky)认为,模仿是一个人类学和文化概念,二十世纪思想家们回到模仿心理学和模仿人类学与柏拉图的传统是一致的,模仿的源头不仅在艺术理论,还在于十九世纪思想者对科学和社会理论的持久兴趣,模仿是人类基本的社会行为和生活方式.[20] 模仿的人类学和教育学意义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开始确立时,就体现出了模仿是人的本能活动,对于促进人在语言、思维、身体、智力发展过程中的巨大作用,借助模仿来获得外部世界的知识,拉近了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之间的距离,在内外世界的接触过程中使人获得了发展和教育.因而,“如果放在人类学的研究框架下进行分析,模仿表现为一个具有无数的概念和强调不同功能的论述的结构体”,[21] 用模仿用以表达社会和教育的进程.

综上所述,在英语语境中,模仿(mimesis)、仿效(imitation)、伪装或拟态(mimicry)、模拟(emulation)、仿真(simulation)、模范(model)、戏仿(parody)这些词也有其一些共同的意蕴:第一,表达了与模仿(mimesis)相关的意蕴或活动,如仿效、伪装、模拟、仿真、仿做、模范、模型、拟态、戏仿、榜样等,而模仿(mimesis)则是一个涵盖性的术语(umbrella term),涵盖了其它相关词语的一些意思,重复行为、形式或内容是其共同具有的要素;第二,假设了有一个模仿的对象存在,即摹本或范本,用于模仿;第三,向外界显露了个人模仿的意向性或目的性,无论是仿效榜样,还是技术上的仿真抑或自我保护,都具有意向或目标,不过意向或目标的强弱程度有所差异.尽管这些词语在内涵上具有一致的地方,其界限也是常常容易混淆不清的.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模仿(mimesis)这个词最具有张力的,内涵较其它词语则更为宽泛,表达了模仿不仅具有目的和手段方面的复制作用,还包括了需要捕捉其他人对模仿行动的看法或意愿.模仿是模仿者在模仿行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心智模式,模仿具有潜在的创新性,有能力生成一种新的行动模式,也是富有想象的,是对模仿行动意向的一种积极整合.

四、结语:模仿是“自我觉悟”抑或“洞悉他者的意图”?

无论是汉语语境还是在英文语境对模仿的解释中,大量存在着采用“模拟”“仿效”“效仿”“表演”“扮演”“再现”“表现”“榜样”“示范”“仿真”“拟态”“戏仿”等意义来解释或分析模仿,在有些情境中,它们是可以彼此通用或替代的,但有时也存在着意义差别.英文语境中的模仿观念更具有包容性,是多学科探究的议题,同时也反映了边界的模糊性,而汉语中的模仿多侧重与教育、学习之间的关联.从整体上来看,模仿可以看作是大脑的运作机制、自我揣摩和觉悟学习的方式、认识教育的基础、美学原则或艺术实践的概念、社会文化演进的驱动者,等等,模仿也就是模仿者对模仿对象的认同,是模仿统摄了模仿者和模仿对象的建构过程.因此,模仿是以模仿本能为基础,预先假定了模仿过程中人的能动性,模仿与人的创新能力是紧密联系在一起,它是人们解释和构建新事物的必经阶段.

对“模仿”这个观念进行词源学的分析,可以看出中文语境中的模仿多侧重教育和学习过程中个体的感悟,视模仿为自我觉悟模仿对象的教育和学习过程.而英文语境中,模仿是不同学科共同探讨的一个研究议题,其将模仿看作是人的一种求知活动和洞察他者的意图,由模仿而形成关于艺术创制的知识和促进人的认知的发展,进而完善人的心智能力,体现了模仿的认识论传统,旨在揭示模仿在人本性中的位置以及在教育和社会发展过程所扮演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中文和英语语境同强调了模仿的学习意蕴,有些情况下将模仿视为学习,不过学习当然不止于模仿,模仿、教育和学习是相互缠绕在一起的,有教育和学习的地方相应也会伴随着模仿的现象.中外教育传统都肯定了模仿的力量,主张借助榜样来“唤起人们的模仿,并‘迫使’青年竭力仿效.”[1]6比如,通过模仿榜样来比较自己和榜样之间的差异,引导模仿者去真实地看出、了解、赞赏和钦佩另一个人的优秀品质,以此来“向内”察觉自己不如他人的地方,或者双方有着共同的内在特质,相互启发,激发模仿者强烈的动机去获取对方的特质、优点和成就,最终让自己变成像对方那样的人,不断地模仿榜样以追求自我的进步,并期待可能像榜样那样的一个自我的诞生.

但也要注意,模仿不仅具有生产力,还可能滋生破坏力,在教育和学习过程中尽可能地克服对模仿带来消极的作用,比如对模仿的误用、滥用、抗拒或者导致的思维僵化等.易言之,模仿既是自我觉悟的过程,又是学会洞悉他者行动的目的,同时也是教育的结果,更为准确地说模仿应该是教育和学习复杂交互的结果.我们应当恰当地借助模仿,以期历练人的成长力和创新力.

上文结束语:上文是一篇适合不知如何写词源和教育基础和观念方面的比较分析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比较分析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

1、 中学美术教育基础教学方法新探 舒 扬 (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教育局 751100)摘要当前中学教学当中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此过程当中美术教学是必不可少的内容 美术教学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让他们去体会美并且学会创造美 审.

2、 创客教育时代的学习观 张昕(深圳大学,广东 深圳 518000)摘要创客教育的学习观认为学习是“无用”行为,主张通过非正式的混合学习、课题式的深度学习、体验式的创造学习发展创造能力,培养以创造性为核.

3、 论教育哲学的人学意蕴与其转向 摘要 教育哲学是以哲学的方法和视角研究教育中的根本问题 教育哲学对人观照的不足与人在教育哲学中的核心地位形成了强烈反差 人是教育哲学的中心,教育哲学具有丰富的人学意蕴 基于教育哲学的学科性质深度挖掘其.

4、 继续教育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 摘要本文探讨了继续教育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与衔接制度建设的作用,介绍了国内外继续教育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与衔接制度建设的现状,提出了继续教育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与衔接制度建设的若干举措 关键词继.

5、 高中音乐教育中自主性学习 【摘要】高中学生具有一定能力,在音乐学习方面,高中学生更懂得欣赏音乐之美,更能够接受多种音乐形式,更具备学习音乐的能力 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实施自主性学习,更可以满足高中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提升学生的审美.

6、 从工作任务到学习项目:职业教育课程开发 (上接第63页)据所得出的典型工作任务所具有的共性进行分类,形成职业行动情景中相互关联的任务的集合,在提炼核心工作任务的基础上确定职业行动领域 2 在分析职业能力的基础上转化学习项目 具体来说学习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