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毕业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关于牡丹亭的论文 牡丹亭文献综述

牡丹亭有关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 和从《牡丹亭》杜丽娘扮相看昆曲旦角造型之美方面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

分类:毕业论文 原创主题:牡丹亭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3-17

从《牡丹亭》杜丽娘扮相看昆曲旦角造型之美,本文是关于牡丹亭自考开题报告范文与杜丽娘和《牡丹亭》和旦角有关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

中国戏曲溯源可到先秦俳优,经由宋元南戏,元明杂剧,明清传奇以及近代的京剧等地方戏,到今天的现代戏曲,历经漫长发展过程,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恒久不衰的经典艺术魅力.元代末年形成的昆曲则是“百戏之祖”,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又名昆山腔,昆腔戏,昆剧.明朝至清朝数百年间,昆曲一度成为影响最大的声腔剧种,是国粹中的瑰宝.

一、昆曲旦角

戏曲人物角色分为“生旦净末丑”五行当,其中旦角一般指剧中女性的角色.昆曲中旦角分为老旦、正旦、四旦、五旦、六旦、作旦和武旦.老旦主要是扮演老年妇女的,如《精忠记》岳母;正旦扮演的一般都是端庄、严肃、正派的人物,大多数是贤妻良母,或者是贞节烈女之类的人物如《三击掌》的王宝钏;四旦又称刺杀旦,多演刺杀戏,如《铁冠图》的莫雪娘;五旦又称闺门旦,一般是扮演年已及笄的淑女,或待字闺阁的千金,一般都是爱情故事的女主角,如《西厢记》中的崔莺莺;六旦,常比五旦的年龄稍小些,身份略低些,多为贴身丫环,如《西厢记》的红娘.

昆曲因其雅致婉约的特点,塑造了许多细腻、多情、善感的女性形象,经典剧目《牡丹亭》中杜丽娘便是其中代表之一.戏曲的人物造型俗称“扮相”,包括服装艺术与化妆艺术两部分,杜丽娘的扮相是昆曲旦角的典型代表,分析其人物造型的程式之美、色彩之美、刺绣工艺之美,可以从中窥见戏曲人物造型艺术美的一斑.

二、服装与化妆艺术之美

(一)服装艺术

戏曲的服装,行业人士称“行头”,一般含三大部类:戏衣,盔头,戏鞋.昆曲在服装方面,吸收了不少明代生活服装形式,经过艺术加工,从而形成了戏曲的衣箱制.衣箱制以一套固定的戏曲专用设备及其应用制度,服务于不同题材的古典剧目的所有演出,具有“通用性”,这在世界戏剧服饰史上是非凡的创造.中国戏曲体系庞大繁杂,不同剧种有其独特的地域装扮风格及个性,但无不以衣箱制为基础.

戏曲的穿戴规则为“三不分,六有别,定”,“三不分”指传统戏曲在应用上“不分朝代,不分地域,不分季节”;“六有别”指“老幼有别,男女有别,贵贱有别,贫富有别,文武有别,番汉有别”;“定”指在类型化基础上追求人物外部形象的个性化.

戏曲人物造型中的服装设计由款式、色彩、面料、纹样、刺绣五大要素构成,可舞性,装饰性,程式性是其美学特征,戏衣的基本分类有“蟒,陂,靠,褶,衣”等五大系列,首服有“冠,盔,帽,巾”等四大系列.

《牡丹亭》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描写了杜丽娘与柳梦梅的爱情故事,表现青年男女对自由爱情生活的追求,整个剧情充满浪漫主义情怀.剧情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梦中情》,第二部分《人鬼情》,第三部分《人间情》.

杜丽娘在剧中出身官吏小姐,且是未婚深闺独处的大家闺秀,属于五旦,即闺门旦的行当,多出现的场合为家中,花园等休闲场合.依据戏曲衣箱制,杜丽娘在剧中着装款式为“帔”(帔的性质一般为常服,是戏曲中帝王将相,豪宦乡绅及其眷属休闲场合穿着的通用服装,分男女帔),女帔是“上衣下裳制”,上为对襟长袍,衣长及膝,内系长马面裙过踝,宽腰阔袖,袖口缀水袖,领子为如意云头等特点,色彩基调为高明度中低纯度色(表现杜丽娘五旦可爱少女身份),纹样的选择则可以是花草等浪漫自由的图案,面料为飘逸的丝绸类面料,刺绣工艺选择色彩典雅的彩绣.

杜丽娘在第一部分《梦中情》游园这一场,人物性格有所压抑,然后在梦中释放,场景设置为自然环境中梦幻之境,服装设计以“闺门帔”为基本款式,选用梦幻但略显忧郁的冷色调天蓝水绿等为服装为主色;其中有与柳梦梅梦中相会的场景,图案可选择梅花、菊等为主图案,配以飘逸的纱类面料,突出主题.第二部分《人鬼情》中基调较为悲凉,服装款式可稍做变化,颜色可选择白,皎月,雪青等颜色,纹样则可选择素雅的花草图案等,如幽兰,玉兰等.第三部分《人间情》,是皆大欢喜的结局,款式还是以花帔为主,颜色可选择粉红色,淡等暖调色彩,纹样则为热闹的牡丹,玫瑰等为佳;面料选择可比前面几场戏较为厚实浓重,如重磅真丝,内外两件套搭配等.

当然,戏曲服装呈现可根据整台戏的舞台美术特点相互配合调整细节,剧团风格的差异化及导演的要求而有所改变.《牡丹亭》中杜丽娘是青春少女,几场戏所穿女花帔纹样活泼,常见的有牡丹、玉兰、梅花等,花型的布局或左右对称或自由舒展,颜色多用玫红、翠绿、明黄、烟紫等,和服装轻盈的主色产生中度对比效果.帔的使用还可以男女共用相同的纹样和颜色,相当于现在的情侣装,称作“对儿帔”,舞台画面具有整齐统一的美感,如第一场中杜丽娘与柳梦梅梦中幽会的服装,两人服装的颜色可选择一样的水绿色,纹样可用同一元素梅花,在服装上不同部位布局来进行设计.

服装中所选择的梅,兰,牡丹等单独的纹样,因其轮廓自由,造型丰满且完美,统称为“枝子花”纹样,构成的骨法分均衡式、对称式两种.均衡式纹样的花帔,是一种不对称的自由布局,如兰草蝴蝶图案呈均衡形态分布在同一画面,左右纹样虽不对称(甚至突破了帔身外形的限制),但份量却相等,以纹样的疏密有致、自由、灵活,衬托出青春少女天真、活泼的性格及追求自由幸福的优美形象;对称女花帔的纹样布局呈左右对称形态,具有庄重大方的特点,就其单独纹样来说,一般也采用均衡式,主次分明,形象舒展,力求生动活泼,使图案在整体对称中又富于变化.均衡式与对称式纹样的布局可单独使用,也可混合来用,就《牡丹亭》中杜丽娘的三场服装设计来讲,第一场适合使用均衡式纹样布局,第二场适合均衡与对称混搭,第三场适合对称式纹样布局.

刺绣的工艺美,体现在多方面,如针法多样,绣工精细,纹样生动,色泽典雅,风格写实,绣片平整有立体感和高贵感等,牵涉的绣法多以苏绣为主.

(二)化妆艺术

“轻扫娥眉,绛点朱唇,青丝勾勒佳人面.珠翠满头,两鬓垂花,颦笑之间显芳华.光影凝固,梨园晓梦,粉墨浓妆总相宜.”,这是对戏曲旦角人物化妆最好的诠释.

戏曲旦角的化妆包含面部妆容,包头,戴头面等头部造型内容,具有很严格的程式和程序,是较为复杂的技艺,包含提吊技术、粘贴技术、梳挽技术、包绸技术、插戴技术等.

昆曲在表演风格方面主要体现出婉约雅致的风格,人物造型风格亦是如此.杜丽娘在剧中属于闺门旦,头部造型三场妆容扮相端庄唯美,淡雅清丽,柳眉杏目元宝嘴,脸型修饰为鹅蛋形;包头则是梳真大头,技法较为复杂,从勒头包水纱-贴片子(两腮贴大柳,额前七个小弯)-扣网子-插大簪-绾大发-打发髻-满头乌丝的软头面完成,然后戴硬头面.

硬头面一般分为点翠头面(现为点绸头面)、水钻头面、银锭头面三种:(1)点翠头面,贵重雅致,1副有50个左右的单件,早期采用翠鸟羽毛剪贴于金属底版上制成,现采用点绸,常用于性格娴静、容貌端庄的贵族小姐,夫人,后妃公主等;(2)水钻头面,最常见的是红水钻和白水钻面,主要是年轻活泼小家碧玉、绿林巾帼和丫鬟婢女戴;(3)银锭头面,较为素净,铜制镀银,为半圆形球状体,常为剧中贫寒、寡居的妇女使用.

剧中杜丽娘戴的是点翠头面与水钻头面的组合,其中包括:泡子、鬓簪、鬓蝠、泡条、串联(三联、四联)、六角、大顶花、边蝠、边凤、偏凤、面花、压鬓、后三条、包头联、竖梁、横梁、后兜、太阳光、凤挑、八宝、福寿字、耳挖子、耳坠、鱼翅等各种单件,另有配有各种颜色的绢花、绒花和珠花,用五彩缤纷的光缎、绫、绢和丝绒制成,作为头面的陪衬物使用,通常一枝两朵,戴在两侧耳边,用以挡住耳朵,塑造整体人物形象.杜丽娘在剧中的绢花主要以服装主色而变化,不仅美化整体造型,还起到烘托气氛、推进剧情的作用.

三、结语

昆曲是集戏曲美学之大成的一个剧种,分析《牡丹亭》杜丽娘的人物造型具有典型的意义,以小见大,让我们对眼花缭乱的戏曲人物造型有程式上的认知,对戏曲文化和传统文化有更深刻的理解.

此文评论:这是一篇关于经典牡丹亭专业范文可作为杜丽娘和《牡丹亭》和旦角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牡丹亭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牡丹亭》第十出:惊梦 【步步娇】旦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 停半晌、整花钿 没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云偏 行介步香闺怎便把全身现!贴今日穿插的好 BRIDAL DUThe spring a rippling thr.

2、 清明作家在才子佳人作品中寄寓的佳人之德以《牡丹亭》和《再生缘》为例 魏玲明清男性文人所创作的才子佳人故事如牡丹亭中,女性虽表现出一定的追求恋爱自由的反抗意识,但其角色设定仍是依附于男性的“菟丝花”,仍遵守着三从四德的女性规范;而女作家陈端生的作.

3、 《西厢记》和《牡丹亭》情的推动力之比较 【摘 要】西厢记和牡丹亭都是传诵千古的爱情佳话,在礼法森严的封建社会,崔莺莺和杜丽娘在追求爱情的道路上所表现出的勇敢、无畏令人赞叹 崔莺莺的“情”是在外部因素刺激的情况下萌生的.

4、 中国芭蕾和中国传统身体艺术的融合范式以《牡丹亭》为例 内容提要中国芭蕾舞剧牡丹亭是2008年由芭蕾舞团出品的年度芭蕾大剧,该作品自公演之后,关于它的争议持续了很久,莫衷一是;又因为这属于一部“艺术跨界”式的作品,因此各艺术门类人士.

5、 青木正儿《中国近世戏曲史》戏剧情节批评管窥以《牡丹亭》《临川梦》为中心的考察 一、青木正儿对戏曲故事情节的兴趣与重视1936年,日本学者青木正儿的中国近世戏曲史由王古鲁翻译完成,并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 作为一部异域学者的戏曲史著作,此书“配合着王氏的宋元戏曲史,初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