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毕业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文学刊物投稿 文学杂志投稿 外国文学期刊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 文学杂志排名 文学创作论文 文学创作投稿 饮食文学论文 电大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祥子 汉语言文学本科论文题目 文学专业杂志

关于文学创作相关论文写作参考范文 和论郭久麟的传记文学创作和理论有关论文如何怎么撰写

分类:毕业论文 原创主题:文学创作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1-20

论郭久麟的传记文学创作和理论,本文是文学创作硕士学位论文范文和郭久麟和传记文学和理论相关论文如何怎么撰写.

摘 要:郭久麟是继朱东润之后,中国当代少有的创作与理论并举、教学与科研融合的学者型传记文学作家之一.其创作与理论实践,从一侧面反映了“”后至今中国传记文学的发展与成就.其中“作家—科学家”长篇系列特色鲜明、形式多样,为传记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新鲜经验;传记文学“写作与鉴赏”和“文学史”论等有拓荒之功.“郭久麟现象”启人深思.

关键词:郭久麟;传记文学;创作与理论;成就与不足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7110(2018)05-0021-06

郭久麟(1942—),重庆人.1965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先后任四川外国语大学与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他早在高中时就曾在校刊上发表诗歌和散文,后虽也有诗歌、散文与影视等创作及《文学创作灵感论》等文学理论和文学评论著作,但主要成就在传记文学创作与理论研究上.他是继朱东润之后,中国当代少有的几位成就卓著的创作与理论并举、教学与科研融合的学者型传记文学作家之一.

纵观郭久麟40多年所从事的传记文学事业,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即: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前期为奠基期,其内容主要是创作;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为发展期,其内容主要是理论研究;21世纪以来为丰收期,在创作与理论两方面均取得较突出成就.

早在1976年粉碎“”后不久,他就为曾任周恩来警卫副官的廖其康整理、出版回忆录《随卫敬爱的周副主席》.为写好这部回忆录,保证史实的准确,郭久麟不但将稿送总理办公室主任童小鹏亲自审阅修改,还专程去山西、延安、武汉等地调查核实有关史实.1978年,四川省委宣传部指定他撰写怀念陈毅的文章.他在陈毅家乡采访中得知:建国后还从未有人来了解陈毅的事迹,却只有红卫兵调查陈毅“反党思想的罪行”,因而满怀对林彪、“”与“”内乱的义愤,在发表《家乡人民怀念陈毅》一文后,又出版了《陈毅青少年时期的故事》.传记以精选的细节和生动的故事,详尽描述了陈毅少年从求学到一九二三年在北京中法大学入党的人生历程.其中《立志兴国》《探索真理》等描述了陈毅从小刻苦好学、奋发向上的精彩情景;《三峡抒怀》《漫长的航程》记录了陈毅赴法勤工俭学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反对卖国借款》《里昂大学风波》等着重反映他在法国期间学习、战斗、生活的情况;《春待来年》《用笔来战斗》等则是他被迫害回国后,参加学生运动、工人运动和国民革命运动等革命实践活动的再现.这些故事既单独成篇,又互相连贯,从中可以了解到陈毅青少年时期的主要活动情况和他的奋发向上,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

1979年初,四川省和重庆市组织撰写烈士传记,指定他撰写《罗世文传》.他通过三年多的深入调查研究和五次修改,不但圆满完成了该传的写作,而且还澄清了有关罗世文与妻子王一苇,以及女烈士张露萍的有关历史、政治问题,促成了四川省委为王一苇平反昭雪,恢复党籍,让张露萍获得了烈士身份.《罗世文传》出版后即获四川省和重庆市社科奖,受到文史界的较高评价.四川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党史研究室主任陈文三审其稿,并在《罗世文传》序言中说:“传记根据党史,根据四川地方党史的发展线索,记载了革命历史发展如何哺育烈土,烈土又如何用自己的革命实践,用鲜血和生命推动历史前进.鲁迅诗云:‘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借用它作为罗世文同志一生的总结,我认为是比较恰当的……由此可以说,《罗世文传》既是烈士自身成长的内容丰富的历史,也是四川人民在党领导下英勇奋斗,不惜牺牲夺取胜利的历史,还是从一个侧面反映全国人民在党领导下不屈不挠、前仆后继夺取胜利的历史.因此,这本传记不是一般的文学作品,我们可以作为一名知识分子由主义者到共产主义战士的成长史去读它,可以作为四川地方党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去读它,可以作为中国人民追求解放斗争历史的一个侧面去读它.我们从中可以找到革命者个人成长的经验教训,可以总结出地方党发展的经验教训,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从这个局部理解中国革命的一些重要经验教训,这样说,不能说是故意夸大吧?”“作者用文学体裁写这本传记,对历史事件的叙述,对历史人物的刻画,采用形象的手法、文学的语言,这对于读者来说无疑可以增加阅读的兴趣,读后能在自己脑海中留下较深刻的印象,使传记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更好地为读者服务.”[1]该传由作者改编为电视剧《雕像的诞生》后,获和电视台全国优秀电视剧奖.这以后,他还应出版社之约撰写了《少年罗世文》.

郭久麟的这几部革命家传记有几个特点:第一,不只真实地记录了党的领导者从事革命斗争的不平凡经历,而且还以传主为中心,用丰富的历史资料再现了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的时代环境和历史风貌,使它们像一幅幅革命历史画卷,展现在读者眼前;它们既表现了烈士的自身成长及其丰富的历史,又展现了中国人民在党领导下英勇奋斗、不惜牺牲而夺取胜利的历史.第二,它不是用抽象的概念和逻辑推理去说明历史,而是以生动的故事情节、细节描写、心理描写和环境描写等手法,形象地刻画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以反映历史,感染读者.第三,它调动丰富的文学手段(如景物描写、人物对话、议论抒情等)描写英雄形象,使人物神情毕肖,栩栩如生,使读者身临其境.第四,作者还发掘了传主的许多诗文,并将其引入传记之中.这些诗文既是烈士磊落情怀的抒写,又是烈土光辉事迹的记录,还是反映党史的珍贵资料.这就为传记增加了思想的高度和情感的深度.

这几部传记的写作,奠定了郭久麟在改革开放初期传记作家的地位.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长何建明在《为我们敬仰的高贵者立传——袁隆平传·序》中说:“郭久麟先生是当代中国传记作家中的老资格、先行者,早在1976 年他就开始从事传记创作.”[2]

在写作《罗世文传》的时候,他还曾牵头成立了《吴玉章传》编写组.但在编辑《怀念吴老》《吴玉章文集》和《吴玉章年谱》的过程中,他却受到无端批判并被排挤出写作组.因而他沉痛地中止了革命家传记文学的写作,而转向文学批评和理论研究,并陆续出版了《文学创作灵感论》《论贺敬之的诗》与《散文知识与写作》等.尤其是有鉴于传记文学理论研究的严重滞后,他将主要精力投入传记文学的理论研究,于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陆续出版了《传记文学写作论》《传记文学写作与鉴赏》与《中国二十世纪传记史》,并与张俊彪共同主编了《大中华二十史》.同时,在创作上,他又先后出版了《从牛圈娃到名作家——张俊彪传》《柯岩传》《从小八路到大诗人——雁翼传》《梁上泉评传》和《袁隆平传》等.此外,他还在学校创立传记文学创作与研究中心,开设传记文学选修课与讲座等,努力将其创作与研究成果融于教学之中,传之后代.

如果说,由于其时代所限,郭久麟的早期传记文学创作,不但其题材内容局限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带有鲜明的“拨乱反正”的政治指向,而且其篇幅较短小,形式较单一,艺术上也较稚嫩;那么,经过20余年的理论探索与艺术积累,他近年的系列长篇创作,就实现了从“自在”到“自觉”的飞跃,即不但在题材上选择自己最熟悉、也最倾心的作家与科学家,而且在形式上博取众长、勇于创新、特色鲜明,从而为当代传记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新鲜经验.

首先,就题材而言,他所选择的雁翼、梁上泉、张俊彪、袁隆平与柯岩等传主,不但是自己所熟悉的老乡、朋友或师长,而且是他所崇敬的同行或“偶像”.他之所以自觉为他们立传,是因为他不但羡慕其突出成就或伟大贡献,而且佩服其高尚人格与献身精神,或者说,他从他们身上,看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美德,找到了令人心仪、为之感动的“知己”或“知音”.正如作者所说:早在大学期间,“我就爱上了梁上泉富于民族风情和民歌风味的诗歌”,“他对诗的痴情和挚爱,他的艺术才华和他为人的忠诚热情,都使我钦佩敬重,我一直把他视为自己的老师和做人的榜样,努力向他学习”[3](P7);虽然张俊彪不是“伟大的政治家”和“著名的企业家”,“也许今天还算不上全国第一流的大师”,但“因为你那苦难的童年,还有你那富于传奇色彩的、曲折坎坷的经历,是那样的令我感动”, “你那罕见的正直、热情、坦荡、真诚、善良的性格,你特别顽强的意志和艰苦拼搏的精神,更令我有相见恨晚之感”,尤其是“我觉得我们都有着共同的人生信仰和追求,都有着为文学事业奋斗不息的理想、信念和矢志不移的追求!正是这最后一点,使我觉得我虽是在写你,但又像是在写我自己,在挖掘着我的回忆,在表现着我的信念、意志和追求”,因而“我”想“通过解剖你,通过解剖你走过的大半生经历,揭示出中国人民所走过的共同道路,揭示出共和国光荣而艰难的历程和丰富而深刻的经验和教训;也为广大的青少年提供学习的榜样”[4](P1-3).正是这种创作主客体的高度契合与心心相印,因而他饱含深情,笔酣墨畅地描写了雁翼的苦难与不屈,再现了张俊彪的奋斗与坚韧,评析了梁上泉的成就与贡献,展示了柯岩的才华与美德,揭橥了袁隆平的伟大与平凡.正是从这里,我们看到了作者对林语堂创作《苏东坡传》等名作的经验借鉴,以及对中国现代优秀传统的继承与发扬——正如有人所指出的:正因为“作者和传主心有灵犀,气脉相通,如同知己谈心”,“林语堂才能对苏东坡那样热爱、佩服、崇拜,而且理解得深刻细致.用一颗心感悟另一颗心,以一个人的灵魂贴近另一个人的灵魂,这就是《苏东坡传》最具革命性的地方.”[5](P271-272)而从林语堂到郭久麟,我们也再次体悟到了优秀传记成功的秘诀之一,即传主与作家的“灵魂贴近”.这一点,如结合新时期以来的传记创作——如石楠写《画魂——潘玉良传》等女性系列的成功经验等,我们将看得更为清楚.

其次,在艺术形式与审美追求等方面,郭久麟勤于探索,勇于创新,其创作形式多样,特色鲜明,成就突出.具体而言,一是在题材选择即立传对象方面,表现出系列化特色.如早期的《随卫敬爱的周副主席》《陈毅青少年时期的故事》 《罗世文传》与《怀念吴老》等,其传主均为家乡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而近年的《柯岩传》 《雁翼传》《张俊彪传》《袁隆平传》与《梁上泉评传》等,其传主则都是作者所熟悉的作家与科学家等.而从“革命家系列”到“作家—科学家系列”,不只表现了其题材领域的扩大,更表现了作者从思想情感到艺术追求的发展与成熟.二是在文体形式与结构艺术等方面,作者因人而异,多样探索,不断创新.如《罗世文传》 《雁翼传》 《张俊彪传》 与 《袁隆平传》 是“正传”,《梁上泉评传》是“评传”,而《柯岩传》则实际是柯岩与贺敬之夫妇的“合传”,等等.与此相连,在写法与结构等方面,作品也呈现出“多样化”特色.如《雁翼传》《张俊彪传》与《袁隆平传》等“正传”,基本上以时间先后为序,“顺叙”传主从出生到晚年的人生经历;《柯岩传》则从柯岩与贺敬之的“相识相恋”写起,并将其互帮互助的“文学爱情”贯穿始终,注重表现柯岩“人品与文品的一致”,“创作实践与她的其他社会实践的一致”以及“文学才华与严谨的创作态度的统一”等[6](P6);《梁上泉评传》作为“评传”,则更有创新:它“既有纵向生命历程的抒写(作为诗人、作家,主要是其创作生活的始终),又有横向人生功业的阐述(主要是其在不同艺术门类所取得的成就),还有纵横交错的对其人生况味的提炼和陈颂(主要是其人生境界和艺术真谛)”.具体而言,上篇“创作生涯”突出一个“评”字,写梁上泉的创作道路和艺术成就;下篇“诗意人生”突出一个“情”字,写梁上泉的人生经历和亲情、爱情、友情、山水情与艺术才情.“这种双线结构的安排,是郭久麟在多年作家传记创作实践中总结提炼出的一种新写法,它可以充分地展示传主的艺术成就和人生道路.”[7](P2)《雁翼传》与《袁隆平传》也是这样——也有诸多创新与亮点.其中《雁翼传》“一是把传主和作者相结合,二是把历史与现实相对接”:“书中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对现实中的传主的描写与传主历史的回忆穿插结合在一起,前后勾连,既增强了厚重的历史感,又清楚地勾勒出传主人生轨迹及性格变化发展的内在逻辑.把传主对作者的讲述同作者对传主的观察了解用‘对话’的方式结合起来,并以传主的作品和文章相照应,既增加了亲切感,又提高了可信度”.尤其是作为重点描写的传主在“”期间的遭遇,“社会的面面观跃然纸上;文人的众生相,惟妙惟肖.这就使得本书既有深度又有广度,给读者以历史的厚重感,不仅促人思考,而且令人久久不忘怀”[8](P2-3).的确,《雁翼传》之所以写得扎实、厚重,与传主对作者的要求与鼓励密切相关.正是因为雁翼鼓励作者“突破一般的传记”,“明确表示可以写他的美,同时,也可以写他的丑;可以写他的成就与优点,也可以写他的过失和缺点”,因而作者力争在以下方面进行“突破”:一是“敢于写出真实的人物”,即“不但要写出他的优点,还要写出他人生的挫折和曲折,写出人物丰富复杂的感情世界和心灵世界,塑造出个性鲜明的、有血有肉的、栩栩如生的、活灵活现的、富于立体感的人物”;二是“写出他周围的人物和环境,写出促成他成为今天的雁翼的客观条件、时代氛围,从而通过雁翼写出这个时代,又透过这个时代更好地显示出雁翼的独特性和典型性”;三是“要有文学的氛围,文学的描写,文学的结构,以及富于诗意的流畅典雅的文学语言,也就是说,要写成真正的文学传记”[9](P14).应该说,这几点在作品中的确得到了较好体现.

《袁隆平传》也有创新:首先,作者通过尖锐的矛盾冲突和丰富的典型细节,塑造了袁隆平光彩而独特的个性;其次,是作者“行文角度很独特”,“以对话式的第二人称来叙述袁隆平的人生与经历,读来很新鲜、亲近、贴切、顺眼、入耳”,从而既把袁隆平的一生描写得“十分清晰、生动感人”,又将其精神世界展现得“彻骨彻悟、入木三分”[2](P4).

其实,“对话式的第二人称”的运用,除《袁隆平传》外,还有《张俊彪传》与《梁上泉评传》等.这也是郭久麟“作家—科学家”系列创作的特色之一.这些作品之所以能产生“新鲜、亲近、贴切、顺眼、入耳”等审美效果,主要是因为该手法、形式更便于抒情与议论.因而作者将其与、诗意等有机融合,并吸收小说、散文等其他文体之长,从而使创作主客体融会贯通、浑然一体.如《张俊彪传》写到:

对你的创作动机,我非常理解.我不也是怀着这种强烈的冲动和坚定的信念,写出《罗世文传》和《陈毅青少年时期的故事》的吗?

俊彪啊,你对传记文学的认识是对的.但是,当时的确有许多人没有把传记文学当做一种独立的文体,而把它看作散文的附庸.我认为这种观点既不符合文学发展的实际,也不利于传记文学的发展……[10](P374-375)

《袁隆平传》如此评述:

创业需要良好的心态.你无论在顺利还是挫折中,都能保持一种良好的心境.在顺 利时,在成功和荣誉面前,你有喜悦、舒畅、甚至激动,但从不得意忘形、居功自傲;在研究遇到挫折时,有焦虑,有心急如焚,有失望,但从不消极悲观、灰心丧气.[11](P358-359)

《柯岩传》的“引子”在描写柯岩重病出院后在北戴河游泳时,也如此议论与抒情:

这需要多么坚定的信心,多么乐观的意志,多么顽强的毅力啊!

我不禁想起柯岩波澜壮阔的一生,想到她优美动人的作品:柯岩,不就是这时代的大海中搏风击浪的一位女壮士吗!不就是永远波动着的文学大海中的一滴海水、一朵浪花吗!不就是大地上的一颗大树,扎根沃土之中,伸展出繁茂的枝叶,开出绚丽的花朵,结出甜美的果实吗![12](P1)

而《雁翼传》则“以小说讲故事的手法,用散文优美流畅的语言,用诗歌的抒情、议论和意境营造”,“讲述雁翼从一个只读过一年小学的小八路成长为出版七十多部著作、在海内外都颇有影响的著名诗人、作家的传奇经历”;它“在充分肯定正面力量的同时,客观地、如实地写出了部队和文艺界的思想和少数人对雁翼的伤害和影响”[13](P6-7).尤其值得肯定的是,它不但能直面苦难与黑暗,而且如郭沫若、郁达夫与老鬼等的“自传文学”一样,能深入传主的私生活等“禁区”,真实描写其婚恋中的“性”与人性弱点等.这一点,在“难堪的第一次婚姻”与“里的自污”等节中表现尤为突出.

除创作外,郭久麟在传记文学理论研究方面也取得了较突出成就.其中《传记文学写作论》以“传记文学的性质”,“传记文学的发展历程”及“传记作家的修养”等章节,提出了传记文学可以在细节上虚构和运用再造想象乃至在细节上适度夸张的观点;同时,他融合自己从事传记文学写作的经验教训和心得体会,对传记文学写作中面临的传主选择、材料搜集、主题提炼、结构安排以及手法和语言的运用等问题,作了具体论述.如“对《史记》的论述;对当代传记文学的成就与不足的看法;对材料搜集的详尽分析;对人物塑造浑圆而立体的要求;对真实与加工的辨析;对选择普通人物作传主的观点;对传统与现代技巧相结合,尤其是采用心理分析法论述;对传记文学作家应具有思想、胆识和才学的全面修养的要求……这些见解对广大传记文学写作者来说,无疑有着诸多的启迪”——总之,它“立足于古今中外的对比,从中总结出传记文学的写作规律,以便促进我国当代传记文学朝着更具时代特征和民族色彩的方向发展,应该说是具有补缺的意义和理论价值的,其筚路蓝缕之功,必将得到读者热切的回报”[14](P6).而《传记文学写作与鉴赏》除在“上篇 写作理论篇”中继续论述传记文学的写作规律和方法等外,又在“下篇 传记鉴赏篇”中对古今中国传记文学中的80余部(篇)作品进行了赏析和评论.在这些文字中,作者坚持实事求是,不拘一格,且注意抓鉴赏对象的特色,突现了传主的性格和艺术上的独到之处,因而能有效地帮助读者对传记作品进行审美感知、领悟和理解.尤其是《中国二十世纪传记文学史》“具有宏阔的学术气象和扎实的理论品格”,以及“史论结合”、“见解新颖独到”与“富于情感文采[15](P182)等特色,的确比以往的《20世纪中国传记文学论》等更全面、扎实.此外,他还在与张俊彪共同主编《大中华二十史》时,将传记文学作为独立文体与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与影视、戏剧并列进行结构,并亲自撰写了其中的“中国二十世纪传记文学发展史”等章节,从而为中国传记文学争得了一定的文学史地位.

总之,郭久麟的传记文学创作和理论,与中国当代纪实文学的发展基本同步,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后至今40余年中国纪实文学尤其是传记文学的发展与成就.具体来说,粉碎“”后,与社会政治思潮同步,中国文坛掀起的第一波浪潮是揭批林彪、“”以及“”内乱与政治,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为被诬陷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平反、昭雪,因而就出现了不少怀念周恩来、彭德怀、贺龙、陶铸、陈毅与刘志丹等革命家的传记文学与报告文学,如《刘志丹的故事》《一封终于发出的信》《彭大将军回故乡》与《霜重色愈浓——陈毅在“文化大革命”中》等.而郭久麟的《随卫敬爱的周副主席》《陈毅青少年时期的故事》与《罗世文传》等,也是其中的代表之一.可以说,郭久麟的早期创作,为新时期文学的复兴,尤其是为后来以等革命领袖与将帅为中心的“传记热”与“纪实热”的勃兴,作出了重要贡献.至20世纪90年代,中国文学进入“纪实”时代:除创作“热”的持续升温外,其理论研究也步其后尘,出现了韩兆琦的《中国传记文学发展史》、朱子南的《中国报告文学史》、杨正润的《传记文学史纲》与高文升主编的《纪实:文学的时代选择——新时期纪实文学研究》等专著.而至21世纪后,这种态势更有增无减.尤其是在创作上,其“40后”、“50后”中青年骨干如叶永烈、陈廷一、胡平、赵瑜、何建明、李鸣生、张正隆与王树增等,更超越自我,以各具特色的系列长篇,创造了新的辉煌.而郭久麟也是其中的代表之一.他在20世纪90年代,虽只有《当代西南企业与企业家》和《传记文学写作论》等少量著作,但正是该时期的潜心修炼与蓄势待发,他才有21世纪以来创作与理论的“双赢”,即创作上的“作家—科学家”长篇系列与理论研究方面的《传记文学写作与鉴赏》和《中国二十世纪传记文学史》等.而他的这些成果,一方面将新时期以来为科学家等知识分子立传的传统发展到了新的阶段,另一方面,又为纪实文学理论的贫乏、落后——尤其是为传记文学写作与鉴赏论的阙如,作出了可贵的开拓性贡献.

然而,我们在充分肯定郭久麟的辉煌成就时,也须探讨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就创作而言,他近年的5部长篇,其传主都是作者所熟悉、喜爱与敬仰,且事业辉煌的同行、朋友或前辈,因而在写作时不可能“远距离观照”,存在“赞”多于“思”、“情”大于“理”等现象,甚至有“为贤者讳”之嫌(《雁翼传》例外).在这方面,最突出的是对作家创作的局限与不足缺乏较深刻的理性批评.其次,在内容与材料取舍方面,存在贪大求全、提炼不够等问题.就理论研究而言,虽然《传记文学写作与鉴赏》有拓荒、创新之功,但还缺乏严密体系与较大深度.《中国二十世纪传记文学史》虽然在大的框架上勾勒了20世纪中国(包括“港台及海外华人”)的传记文学发展概貌,在史料等方面也有新的发现与补充,但在具体内容上,宏观把握似嫌不够,其“史”的发展描述尚未完全到位;同时,在论述各时期、各类型与各作家的创作时,也存在平分秋色、重点不明甚至以偏概全等问题.而与人联袂主编的《大中华二十史》虽在体例上有较大突破,尤其是能将传记文学、报告文学等纪实文体与小说、诗歌、戏剧等虚构文体并列,给它们以平等的文学史地位,表现了其挑战传统、敢于创新的非凡勇气,但由于其编写者大多非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专家,加之时间仓促、把关不严,因而其整体质量与学术水准,与权威、“正统”之作相比,存在明显差距.

总之,与朱东润等前辈一样,郭久麟一生献身文学,钟情传记,在创作、理论与教学等方面都取得了较显著成就.尤其是在退休后的晚年,他更勤奋耕耘,在15年间,出版了5部长篇传记,3部理论专著,以及诗集、散文集和长篇小说各1部等,从而创造了新的事业辉煌,被人称为“郭久麟现象”.而他所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更多属于时代,属于前进与探索中的“常态”.如传记文学究竟应该怎样写、怎样研究?如何将我国传统的“文史合一”与西方的“文史分离”等有机融合,走出一条具有民族特色的“传记之路”?如何提高精品意识、打造传世经典?这些,都是我国传记文学、纪实文学界的作家、学者们应认真思考并严肃探讨的问题.

“文若命兮诗如魂,沥血呕心意纵横”.郭久麟的这两句诗抒写了他献身文学事业的一片赤诚.他虽已76岁,但仍壮心不已、宝刀未老:除正奋力撰写长篇《郭久麟自传》外,还准备再写几部长篇传记.我们衷心祝愿他取得新的更大成就!

——————

参考文献:

[1]郭久麟.序言[A].罗世文传[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3.

[2]何建明.序·为我们敬仰的高贵者立传[A].郭久麟.袁隆平传[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3]郭久麟.诗痴梁上泉——《梁上泉评传》自序[A].梁上泉评传[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4]郭久麟.序——致张俊彪[A].从牛圈娃到名作家——张俊彪传[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

[5]王兆胜.林语堂大传[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

[6]严昭柱.人民的时育人民的作家——《柯岩传》序[A].柯岩传[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2.

[7]斯原.序二:网˙纲˙鱼[A].梁上泉评传[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8]桑逢康.序言[A].郭久麟.从小八路到大诗人——雁翼传[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2014.

[9]郭久麟.题记[A].从小八路到大诗人——雁翼传[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2014.

[10]郭久麟.从牛圈娃到名作家——张俊彪传[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

[11]郭久麟.袁隆平传[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12]郭久麟.引子[A].柯岩传[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2.

[13]万伯翱.拼搏的历程 传奇的人生——《雁翼传》序[A].郭久麟.从小八路到大诗人——雁翼传[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2014.

[14]傅德岷.传记文学理论的新收获——《传记文学写作论》序言.郭久麟.传记文学写作论[M].香港: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1999.

[15]全展.传记文学:观察与思考[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责任编辑:冯济平

On Guo Jiulin´s Creation and Theory of Biographical Literature

ZHANG Luo-sheng

( College of Liberal Arts, Hunan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2, China )

Abstract: After Zhu Dongrun, Guo Jiulin is one of the rare writers of scholarly biography who combine creation and theory, teaching and research. His creation and theoretical practice reflect the development and achievements of Chinese biography literature since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The long series of "writers and scientists" is characterized by distinct features and various forms, which provide valuable fresh experi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biographical literature. The "writing and appreciation" of biographical literature and its "literary history" are credited with a merit of pioneering. The Guo Jiulin phenomenon evokes deep thoughts.

Key words: Guo Jiulin; biographical literature; creation and theory; achievement and shortcoming

评论:此文为一篇适合不知如何写郭久麟和传记文学和理论方面的文学创作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文学创作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

1、 试析文学欣赏和文学创作的影响互动 文学欣赏和创作分别属于不同类型的活动,然而二者又具备紧密的联系 同时,文学欣赏以及文学创作还可以相互构成影响 在文学领域内,文学欣赏延伸了作品的创作,有助于推进文学创作;与此同时,文学创作也决定了读者.

2、 路遥文学创作的人性美特色 路遥,当代作家 他善用自己血液中的乡土气息来创造谱写故事 凭借着自己独特、淳朴的精神思想以及艰难曲折的感情经历,路遥在自己短暂的一生当中,写出了许多动人的故事 其中闪烁最耀眼光芒的是,路遥的精神世界中.

3、 校雠一本传记文学 几十年的编辑生涯养成了一个积习,眼睛里揉不得沙子,视舛误为寇仇,读书但凡发现硬伤或错谬,即如粥中见鼠矢,菜上落苍蝇,引起心理上的不适 如今无错不成书,图书出版也有万分之一的容错率,见惯不惊,&ldqu.

4、 假如没有司马迁韩兆琦先生《〈史记〉和传记文学二十讲》读后 在2015 年纪念司马迁诞辰2160 周年的学术论坛上,担任主持人的我,首先请教的便是自己的博士导师韩兆琦先生“纪念司马迁的意义何在”没料到韩先生并未马上正面应对,而是向我以及.

5、 激荡心灵的真实声音斯阿列克谢耶维奇非虚构文学创作分析 摘 要2015年10月8日白俄罗斯女作家斯·阿列克谢耶维奇获得该年度诺贝尔文学奖 不同于一般的文学创作,她的作品采用了“非虚构”文学的创作方法,通过采访、录音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