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硕士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课堂教学论文 科学教学论文 教育教学论坛杂志 外语教学期刊 教学论文范文 教育教学论坛期刊 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论文 中职英语课堂教学论文 英语课堂教学改革论文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论文 文献综述检测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类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 和一二三六教学模式在体育适性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类开题报告范文

分类:硕士论文 原创主题:课堂教学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1-27

一二三六教学模式在体育适性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本文是课堂教学类有关在职毕业论文范文和教学模式和一二三六和课堂教学有关论文写作参考范文.

摘 要:通过一年多的实践尝试,归纳总结出“一二·三六”课堂教学模式,即以一个目的(以问题串引领课堂教学)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根据“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途径,组织问题探究、合作互动;设计“设疑导航、组元合作、展示提升”三个阶段,“巧抛问题、引导探究、互动解疑、点拨指导、展示点评、巩固提升”六个环节,构筑适性课堂.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设置并解决合适的、能激发学习兴趣的问题串,实现整个学习过程.

关键词:适性课堂;教学模式;问题;合作

中图分类号:G807.3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8.06.020

笔者学校的教学改革从一开始就紧紧围绕课堂教学展开,着眼于适性课堂的构建,优化教学模式,形成了具有校域特色的科学理论体系和课堂模式——“两型三环四步”适性课堂总体教学模式.目前这一教学模式在笔者学校的课堂教学中广泛应用,较好地实现了让每一位师生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并得到合适的发展,也促进了学校办学水平的整体提高.因此,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完善教学模式,丰富内涵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已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中心任务.笔者所在体育组结合自身学科实际,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实践,归纳总结出了“一二·三六”教学模式.通过上述教学模式的有效应用,能够在有效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同时,使学生的兴趣得以有效维持,在互相合作、互相评价的过程中,实现整体能力的全面提升.

1适性课堂“一二·三六”教学模式的内涵

适性课堂“一二·三六”教学模式以“适性教育”为理念,以适合学生的“学”为中心,通过“一个目的、两种方式、三个阶段、六个环节”开展,能够真正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一个目的”指的是“以问题串引领课堂教学”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环环扣的问题促使学生会学、乐学.

“两种方式”指的是在小班课和合班课中分别实施“问题探究、互动合作”.具体地说,就是在每周的两节小班课和一节合班课中,根据教师抛出学习内容的多个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多元互动,在互动的过程中实现教学的有效推进.

“三个阶段”指的是“设疑导航、组元合作、展示提升”,其中组元合作是基础,设疑导航是核心,展示提升是保证.

“六个环节”指的是“巧抛问题、引导探究、互动解疑、点拨指导、展示点评、巩固提升”,并且这六个教学环节环环相扣,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2适性课堂“一二·三六”教学模式的结构

体育适性课堂教学应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设置合适的、能突破重难点的、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串,从而运用“一二·三六”教学模式探索实践技能来完成整个学习过程.

其教学程序为:设疑导航→组元合作→展示提升.

一个目的:以问题串引领课堂教学.

3适性课堂“一二·三六”教学模式的实施步骤

3.1设疑导航——巧抛问题、引导探究

所谓“设疑导航”就是在教学时,综合参考教学涉及的内容、学生认知水平,针对教材当中涉及的各种问题实施系统的处理,以此来建立难度适中、层次递进的一连串问题,使学生能够在问题的引导下进行思考、探究,促进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的显著提升.它是通过“巧抛问题、引导探究”两个教学环节进行操作的.

3.1.1巧抛问题

教师需要基于教学目标、学生实际,将学生需要了解的知识、技能进行巧妙的设计,使其转变为具有启发性质的导学问题,通过学习任务单的模式来引导学生学习,让学生快速、高效、自主、合作探究教材,解决基本问题,生成重、难点和疑惑点.

3.1.2引导探究

在教师抛出教学问题后,要插班式地进行个别引导探究,特别是对学困生要进行重点引导,提示学生需要掌握的技术动作特点,以保证学生有目的、高效地进行自主学习.

3.2组元合作——互动解疑、点拨指导

所谓“组元合作”就是在教师的调控点拨下,以不断解决导学问题为主线,以组元合作为载体,根据事先以“S”形均衡组元好的合作小组,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合作探究学习方式,解决自主探究学习过程中生成的重、难点和疑惑问题.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应通过“互动解疑、点拨指导”两个教学环节进行操作.

3.2.1互动解疑

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由每个合作小组的组长根据学习任务单上教师给出的一系列问题组织成员边练习边思考边解决问题,有针对性地“兵教兵”、“兵练兵”,在大量的练习中灵活掌握技术,认识同学间相互合作配合的重要性,从而为展示做好准备.

3.2.2点拨指导

在学生“互动解疑”过程中,教师要穿插到各个小组中根据组内交流讨论的情况进行适时的指导点拨,重点关注技术动作重难点的解决情况和需要展示的问题.

3.3展示提升——展示点评、巩固提升

所谓“展示提升”是通过展示与点评对教学目标进行反馈性的评估,并且对技术动作进行迁移和提升.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应通过“展示点评、巩固提升”两个教学环节进行操作.

3.3.1展示点评

教师根据各小组合作学练情况,通过随机抽组或小组自荐的形式按一定的顺序展示各自的学练成果,并针对展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点评与启发,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所以此环节,展示是主线,点评是关键.

3.3.2巩固提升

教师组织各小组结合展示的情况,进行组与组之间穿插补救,实现动作技术的进一步完善.同时,教师还要将所学的动作技能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设计一些拓展性问题,对学生进行提升性训练.

4适性课堂“一二·三六”教学模式的教学案例

下面以“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一课为例,谈谈“一二·三六”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本节课主要围绕着动作技术和合作意识两条主线展开,要求各个学生需要通过感受练习过程中产生的接球、抱球以及传球等各种判断产生的一连串问题及两者之间相互体谅、相互理解、相互配合,进行深入的探究、合作、思考、汇总,然后基于自身的实践去了解前后站、接与抱以及平行站之间存在的差异性,最终掌握教学要求的技术内容.

4.1准备部分(8分钟)

4.1.1课堂常规,抛出问题

4.1.2游戏:夹球移动

实际做法:按照两人一球的方式,让学生进行组合锻炼,先让两个学生之间进行背靠背的方式夹球尝试移动,然后再用头靠头的方式夹球尝试移动.移动的距离均控制为30m.

具体要求:各个组之间的对比在于移动过程中球不能够落地,而并不对比各组使用的时间.当学生完成之后,让其总结最终顺利完成的主要原因.

4.2基本部分

4.2.1两人一球(8分钟)

(1)第一部分

实际做法:两个学生之间保持2~3米的距离,相互之间开展传接球,对比哪一组在规定的时间内成功传球的次数最多.

具体要求:传球过程中,球不可以落地.

提出问题:为何会存在无法接到球的情况?

解决途径:让学生回顾自身在练习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与此同时,在下一次练习过程中对传球的力量、方向进行控制.

最终结论:将球传递到同学的胸口是接球最为舒适的位置,同时传球力量需要进行控制,过大、过小均会落地.

再次提出问题:在传球的过程中,平行站、前后站哪种方式效果更好.

解决途径:让学生分别尝试两种站位方式,体验两种方式的优劣.

最终结论:通过大量的实践练习,学生能够理解两种方式的选择应当综合参考传球距离.

(2)第二部分

实际做法:比较一分钟内成功传球的次数.

提出问题:获得胜利的原因?

解决途径:分别安排传球次数最少、最多的两组再一次开展比赛,让学生去思考原因,并尝试去学习动作要领.

最终结论:接、抱两个动作存在显著的差异性,抱尽管能够提高接球的几率,但耗时更多.

技术要领指导:两臂保持分开,呈半弧形,在面对传球的时候,主动前迎.进行伸臂,同时保持身体的适当前倾,接球引胸前.

4.2.2四人一球(6分钟)

实际做法:安排四个学生为一组,围成一个圈进行传球练习.

具体要求:采用准确的接球手形;在传球时对力量、轨迹控制;保持球在传球的过程中不落地.

提出问题:同学所传的球不好接该怎么去处理.

解决途径: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制定解决方案,并通过实践进行验证.

最终结论:在接球的过程中,应当按照观察、移动、接球的流程来进行.

4.2.3四人二球(13分钟)

(1)第一部分

实际做法:安排四个学生为一组,围成一个圈进行两个球的传球练习.

具体要求:在传球的过程中,了解同学是否已经准备好接球,同时保持球在传球的过程中不落地.

提出问题:在接球的过程中,需要面向哪个同学?

解决途径:小组展开讨论,进行练习.

最终结论:不仅需要面向传球者,同时也需要面向接球者.

(2)第二部分

实际做法:安排四个学生为一组,用两个球进行对角练习.

具体要求:两个球之间不能够相撞,同时保持球在传球的过程中不落地.

提出问题:采用何种方案能够让两个球不存在相撞的情况.

导出问题:改变错误传球与传球线路的具体方法.

(3)第三部分

实际做法:安排四个学生为一组,一个球二二相对前后站立,当前面的学生传出球后,跑到后面学生的后面.

具体要求:尽可能提升移动速度、传球准度,同时保持球在传球的过程中不落地.

导出问题:学生之间保持平行站立状态,开展交叉传接球,并没有展开跑动.

这是各个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之后得出的结论,但这并不符合教师的要求,此时教师要进行引导,让学生保持跑动.

(4)第四部分

安排四个学生为一组,一个球二二相对前后进行站立,当前面的学生传出球之后,跑到后面学生的后面.

具体要求:尽可能提升移动速度、传球准度,同时保持球不落地.各个小组进行比赛,标准为球不落地.

4.2.4小组或男女生传接球(6分钟)

实际做法:划分为男生、女生各四个组,其中每四组两个小组相对2~3m之间进行站立,开展传接球的竞赛,同时也可以选择男女生之间进行分组竞赛.

具体要求:首先比较失误率,然后在不失误的前提下,对比哪组完成的次数更多.

4.3课后小结(4分钟)

提出问题:基于整体的传接球练习,学生最大的收获?

学生得出答案:互相之间的合作最为重要.

5适性课堂“一二·三六”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

5.1科学设置环环相扣的“问题串”

综合参考学生认知水平、教学目标,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以此来激发学生的能动性.与此同时,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将问题设计成递进的问题,引导学生跟随问题进行思考、探究,并通过实践验证掌握技术要领,这能增强学生的探究能力、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5.2合理组元目标一致的合作小组

实际教学进程中,科学合理的分组至关重要,保证每个小组分别包含各个层次的学生,使得各个层次均能够在小组中发挥作用.小组长的担任,采取轮流的方式,各个小组成员均能够体验分工合作的乐趣,以此来加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5.3灵活运用教学环节

三个阶段、六个环节仅仅是通过问题串带领学生学习技能的大致方式,并不存在过于严格的具体界限,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要求进行灵活的调整.如展示点评可分散、可集中、可提前,巩固提升环节也可以插入必要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在运用时要务实、要灵活、要创新.

5.4充分肯定学生的创新精神

由于学生思维的活跃性,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学生思维与教师预期结果大相径庭的情况.对教师来说,应当鼓励这些创新性思维,而并非根据自身预期结果去进行一味的否定,有的时候顺从学生的思维开展教学,往往能够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5.5多途径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

作为教师,应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积极参与各种培训教育,致力于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与综合素质,在教学中不断自我发展,自我完善.

教学实践中证明:在体育适性课堂中实施“一二·三六”教学模式,首先满足了学生的情感和兴趣,调动了学生的能动性;其次培养了学生学习的问题意识,让学生的学习有了重点,学会了学习动作技能的方法手段,为学生的终身体育能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再次更是渗透了小班化理念,给学生提供了更大的学习空间,解决了利用场地器材、发挥教师专长等问题.体育适性课堂“一二·三六”教学模式目前还处于一个前期实践阶段,如何更有效、规范地开展,有待于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深入探讨和完善.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张继刚.“三二一”课堂教学模式初探[J].教书育人,2011(7).

[3]徐敏.“三·二·一”教学模式的实践[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5(8).

[4]黄继苍.“三环六步”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1(4).

[5]王晓宇.“三环”环环相扣“六步”步步精心——例谈“三环六步”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运用[J].湖北教育(教育教学),2014(3).

该文汇总,此文为适合不知如何写教学模式和一二三六和课堂教学方面的课堂教学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课堂教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

1、 小学体育教学模式 一 学校体育教学模式的概念、作用学校体育教学模式就是在一定的体育教学思想指导下,围绕着学校教学活动中的某一主题,形成相对稳定的系统化和理论化的教学范型 它是人们遵循的标准样式、标准结构,是学校体育教学.

2、 实施赏识式教学模式优化体育教学探研 翟国华(江苏省梁丰高级中学,江苏张家港215600)摘要体育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一项双边双向交流活动 赏识式教育模式可以激励学生树立自信,激发学生潜能,促使学生完善自我,对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和人.

3、 分层模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孙文辉(泰兴市第四高级中学,江苏 泰兴 225411)【摘 要】分层模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有着积极的意义,体育教师要坚持制定差异目标,并落实到具体教学活动之中,体现体育教学对学生成长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4、 学校体育教学模式 一 学校体育教学模式的概念、作用学校体育教学模式就是在一定的体育教学思想指导下,围绕着学校教学活动中的某一主题,形成相对稳定的系统化和理论化的教学范型 它是人们遵循的标准样式、标准结构,是学校体育教学.

5、 体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练模式设计 摘要培养学生的锻炼意识,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活动,是小学体育教学的终极目标 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运动需要,设计针对性、具体化的自主学练模式,使学生真正掌握体育运动技能 关键.

6、 体育赛事中的受众媒介参和模式变迁 摘要本文分析了在不同的媒介发展阶段,体育赛事中的受众媒介参与模式变迁,从广电时期受众的单向参与,到互联网时期受众能够进行个性化表达并形成兴趣群,再到媒介融合时代受众参与的多元化、实时、智能互动,都离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