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职称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青少年期刊 青少年杂志排行榜 青少年文学杂志 青少年杂志 青少年科技论文 青少年科技大赛论文 青少年文摘投稿 青少年犯罪心理文献综述 青少年心理健康论文 青少年看的杂志 青少年体育期刊 优秀的青少年期刊

青少年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跟叛逆心理青少年的教育和转化相关论文范文

分类:职称论文 原创主题:青少年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4-01

叛逆心理青少年的教育和转化,本文是青少年有关论文范文跟叛逆和青少年和心理类论文范文.

[摘 要]叛逆心理是青春期学生鲜明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叛逆不羁的学生所反映的问题最为突出,是极好的教育资源.班主任要能够在班级管理中运用多种能力与知识去转化这样“棘手”的学生.学生转化的过程,也就是教师育人能力提升的过程.

[关键词]叛逆心理;学生;班主任;能力

[中图分类号]C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1 2017)23-0018-04

[作者简介]冯天鹤,江苏省连云港市教育局(江苏连云港,222000)职教教研室教研员,高级讲师.

在中职生中,有一部分学生是叛逆不羁的.他们桀骜不驯,情绪暴躁,学习目标不明确,意志力薄弱.这样的学生,不仅不配合教师的工作,还常常和老师唱反调.面对这样的学生,许多班主任反复批评教育,但是收效甚微,于是认为“朽木不可雕”;有些班主任索性不管不顾,放弃对学生的教育.笔者认为这是放弃了极好的提升自己能力的机会.因为叛逆不羁的学生问题更突出,矛盾更激烈,是极好的教育资源.如果我们中职班主任能够在班级管理中成功转化这样“棘手”的学生,那么学生转化的过程,也就是教师育人能力提升的过程.

转化和教育叛逆的中职生,中职班主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自我学习和工作开展,不断提升自己建班育人的能力.

一、理解青少年叛逆心理的内涵

叛逆心理是指人们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通常表现为情感的对立、抗衡和情绪上的嫌恶、不满.从某种意义上说,叛逆是人类自身的一种潜在本能;同时,它也是个体成长史中一个不可逾越的主题,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的一种心理状态,多发于14~18岁年龄阶段青少年的身上,是一种相对反常的情感体验和行为倾向.

作为一班之主,班主任一定要掌握青少年叛逆心理的内涵与特点,知己知彼,方能对症下药.因此班主任要认清:第一,青少年叛逆心理不是病态的心理,相反从某种意义上而言,青少年叛逆心理是一种成长过程中的“普遍性”心理表现,因此,不能视其为洪水猛兽:第二,青少年叛逆心理虽然不是一种非健康的心理,但是当它反应强烈时却是一种反常的心理,如果不及时加以矫正,对中学生人生观的形成和身心健康都是不利的,还会导致青少年出现对人对事多疑、偏执、冷漠、不合群等病态性格,使之精神萎靡、学习被动、意志衰退、信念动摇、理想泯灭等.叛逆心理的进一步发展,还可能向病态心理、犯罪心理转化.

二、把握青少年叛逆心理的表现特征

作为班主任,必须要掌握青少年叛逆心理的外在表现特征.通常情况下,青少年叛逆心理外在表现特征如下:

第一,年龄特征.14岁左右是青少年叛逆行为的高峰年龄,科学研究表明,12岁到18岁为青少年的青春期,而14岁是青少年产生叛逆心理及行为的高峰年龄.

第二,性别特征.据不完全统计表明,在大多数具有反叛性格的学生当中,男生比例一般为7.9%,而女生为2.7%,可以看出,男生比例远高于女生比例.

第三,教育特征.一般情况下,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要比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更加反叛,这种现象较容易理解,教师和班主任都比较喜欢学习成绩好的优秀学生,而对那些成绩差的学生的关心与爱护相对较少,而成绩差的学生也会因为成绩差而自卑,甚至自暴自弃,产生叛逆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第四,诱因特征.主要表现在家长和孩子、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激烈对抗,因为青少年在青春期的时候,只有家长和教师对他们的学习、言行、习惯等进行管理与说教,尤其是班主任对他们管理得最多,因此也容易产生师生矛盾.

第五,行为特征.主要表现为反叛的青少年大多不计行为后果,做出某些十分极端的事情,这个时候,他们的心智都不成熟,缺少自我控制力,一旦叛逆心理得到强化后,他们的行为就会失控.

三、分析青少年叛逆心理产生的原因

青少年叛逆心理的形成,主要有青少年的生理成熟和心理成熟的“异时性”、自我意识的觉醒等自身发展原因,也有青少年与上代人在思想观念上的代沟、学校教育中的不足等客观原因.如果不及时加以矫正,发展下去对青少年的成长非常不利.为此,班主任必须进行叛逆心理产生原因的分析与研究,才能更好地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

1.身心发育是青少年叛逆心理产生的根本原因.

由于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育的“过渡期”,身体和思想在不断地发展,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也日益增强,希望得到成人的理解和尊重.但是,在多数情况下,他们的自尊心是难以满足的,在这种自尊心不能满足的情况下,青少年为了表现自己的“不凡”,对任何事物都倾向于持批判态度.在这些独立和“反抗”的行为活动中,青少年的自尊心和成人感得到了变相的满足,成人对其行为的斥责或批评,反而使他们感受到自己的独立存在,而这恰恰就是叛逆心理的萌芽.

2.家庭教育是青少年叛逆心理产生的基本环境.

家庭是儿童最先接受教育的地方,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通常以成人的身份,把自己过去所获得的经验教训告诉给孩子,为他们指出一条“光明大道”.这种想法无可非议,但这种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以自己的“经验”替代他们成长的“经历”,却是一种极为错误的行为.这会直接导致家长与孩子在思想上的冲突与矛盾,当青少年与家长无法敞开心灵平等相待正常交流时,他们会反感家长的说教,进而产生了叛逆的心理.

3.学校是青少年叛逆心理产生的主要环境.

在学校里,很多教师片面地评价青少年的优缺点,对他们的能力、成绩无法做出客观、全面的评价,而往往只是用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这使青少年心理负担日益加重,以至他们的不满情绪和叛逆情绪不断地积累.另一方面,还有一些教师授课方式缺乏创新,上课内容枯燥乏味,导致学生厌学情绪较重,进而因对教育者的排斥而产生叛逆心理.据不完全调查,这种情况导致学生产生叛逆心理的比例大概在8.6%左右.

4.网络社会是青少年逆反心理产生的虚拟环境.

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青少年接受教育的渠道不像以前那样单一,他们可以通过各种信息渠道获得各种各样的信息.由于青少年辨别是非能力不强,一些带有负面影响的信息会被他们所接受,如在一些影视作品中,极端美化叛逆者的个人行为,夸大叛逆者的能力,鼓吹个人英雄主义,而这正是许多青少年心目中的“叛逆英雄”.这些不良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倾向对青少年的心理产生较严重的影响,加上青少年自身心理的不稳定性和模仿性,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容易形成叛逆心理.

四、掌握应对青少年叛逆心理的策略

叛逆心理对中学生人生观的形成和身心健康都是不利的,班主任应加强学习,采取多种方式消除学生的叛逆心理.

1.善于从不同角度的分析,避免迁就顺从.

很多时候,班主任必须超越自己的角色,从第三者的角度看待学生叛逆的问题.也许,问题不一定在学生身上,而教师一般都会认为自己是对的——自己从前都听老师的,自己的学生也该听自己的——学生不听话,在他眼里,就成了叛逆.因此,身为教师,有时必须谦卑,放弃自己的固执,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学生,做有限度的迁就,切忌采取盲目高压的方式.当学生反抗的时候,有的教师会觉得这是对自己权威的挑战,或者认为自己是对的,就以掌握真理者自居,不肯让步,用一言九鼎的命令式的态度压制学生,这往往会使鸡毛蒜皮的小事演变成一场战争.这样的做法可能产生两种后果:一是学生暂时压抑了自己,但是,一旦他们在精神上、体力上有能力反抗时,就进行更大的挑战,直到教师屈服为止:二是学生以自己委屈收场,这让他们失去良好的判断力,形成一种奴性的人格,丧失了自信心、上进心而变得自暴自弃,加剧了叛逆心理的形成.

但是也有班主任选择了另一个极端,就是迁就顺从,无原则地按照学生的意思去处理问题.鼓励教育、尊重教育、欣赏教育都要有一定的度,教师要从小教育学生,这个世界有很多事情是不能做的,一个人必须遵守一定的纪律和规矩才能够生存.

2.学会平等交流的技巧,避免旧账重提.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自尊心是人性的顶峰,激发学生的自尊心是教育工作的头一条金科玉律,他十分形象地指出:对自尊心“要小心得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

首先,给学生平等的地位,从人格上尊重学生.当教师与学生交流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耐心倾听.无论学生讲什么,教师一定要耐心倾听,了解他们,才能对症下药.(2)不随意指责或草率评论.教师应克制自己的情绪,千万不要轻率下结论.(3)做出积极反应.任何时候,任何情况,教师都要从积极的一面思考.当学生充分表达意见后,教师应做出积极的回应:“你这个想法不错,要是再加一点或再改一点就更加完善.”要让他们充分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尊重,让他们有成就感,在这种前提下,他们才会愉快地接受教师提出的修改意见.

其次,切忌乏味说教.许多教师信奉“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不断地跟学生唠叨说教.事实上,当学生过多地接受重复的信息,他的大脑就会对这些信息产生屏蔽,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左耳朵进,右耳朵出”.而一旦他们听烦了、听腻了,就会变得麻木.有的教师在学生犯了错误时还喜欢揭他们的老底,把他们过去的“劣迹”统统翻出来,一一地数落给他们听.此时此刻,即使教师说的是对的,他们也不愿意听.因为他们担心,一旦听了教师的话,让教师觉得有理,更会唠叨个没完.学生不听教师的话,就是为了避免教师唠叨个没完.

3.掌握心理暗示的技巧,避免束手无策.

心理暗示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心理现象,它是人或环境以非常自然的方式向个体发出信息,个体在无意中接受这种信息,从而做出相应反应的一种心理现象,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就是心理暗示现象的经典例证.对于班主任来说,心理暗示也是处理学生逆反心理的制胜法宝.

例如,某学生几乎所有功课都很好,唯独语文特别差.班主任与语文老师交流中发现,语文老师总是说“这个孩子对什么都感兴趣,就是对语文特别反感,不论古文和现代文……”,其实这是典型的心理暗示,这个暗示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对什么都感兴趣”,于是,孩子对其他功课“都感兴趣”:第二部分是“对语文特别反感”,结果,孩子学习语文非常不用功.又如,高考前,某个学生非常紧张,父母很担心,不断强调让他不要紧张,结果孩子越来越烦躁,到后来干脆躲避父母,一听到父母说话,就会情绪失控,大喊大叫.班主任帮他们设计了一个简单暗示,让他们找一个孩子比较放松的时间,对他说一句话:“这几天我们都挺紧张,你倒是没事,挺轻松的啊.”结果,孩子自己也感觉不错,于是,他就真的放松了很多,结果高考成绩发挥超过预期,考上了理想的高校.

一个有效的心理暗示往往要有取有舍,这样的暗示效果会更佳.其中取舍的安排尤其重要;另外,要让孩子在无意中接受,最好选择在孩子很轻松的状态下进行.

4.学会权衡轻重的技巧,避免严重后果.

青春期学生因无知容易做下错事,我们班主任要学会权衡轻重,避重就轻,同时也要理解并把伤害降低到最低程度,否则后果不堪设想.现实中有两个截然不同的案例.某班级有位女生与同学早恋,被教师与家长严厉批评,结果这位女生产生了逆反心理,没多久,竟然怀孕了.这个时候班主任和她妈妈才幡然悔悟,经过两人反复权衡商量,由妈妈立刻带女儿去做了人流,并且请了病假,瞒住了父亲和其他所有人.后来,这个女生认为老师和妈妈保住了她的尊严,也开始认真学习,并以很好的成绩考上了一所重点大学.另一位女生就没这么幸运了.她怀孕后,先是试探性地和她父亲说“我们班上有个同学怀孕了”,话还没说完,父亲就拍起了桌子:“要是遇到我,看不打断她的腿!”吓得女儿不得不求助朋友,凑钱到小医院做了人流,结果出血感染导致了终身不孕.

5.掌握“四不”原则的技能,避免激化矛盾.

作为班主任,要掌握“四不”原则,就是不能打、不要骂、不着急、不用怕.不打不骂就是尊重孩子人格,缓和师生矛盾;不着急不用怕就是改变教师“急”和“怕”的心态,不放任自流也不“代替成长”,让学生自己学会管自己,让他们自己替自己着急.班主任要学会放松自己,把握教育主动权.为人师者一定要从本性阶段走向感性阶段,再进一步提升到理性阶段.对学生的问题我们永不放弃,我们要坚持,因为坚持就是胜利,坚持才能胜利.因此对孩子也要“小事不计较,大事不让步“,不向错误投降,还要帮助他们改正错误,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综上所述,中职班主任在面对叛逆不羁的个性化学生时,不要戴上有色眼镜,不要给学生贴标签,而要尊重和信任学生,走进他们的心灵,正视他们的叛逆行为,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和反思,不断提升班主任专业能力,这样才能在长期反复的过程中成功转化学生.“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要班主任拥有爱与尊重,善用赏识激励,一定会让那些“个性学生”转变过来.

[参考文献]

[1]童金玲,孙芳芬,教师如何走近学生叛逆的心灵[J].校长阅刊,2008(2):9.

[2]闫娜,矫治初中生逆反的策略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2.

[3]高永金,黄新新,何珍,中学生叛逆心理现状考察[J].教育测量与评价,2015(5).

[4]罗元,初中生叛逆心理初步探究及策略[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3.

[5]曲蕾,中学生的心理偏差与叛逆行为的预防及对策「J/OL]. 中国校外教育,2015. 11.06.http://www.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 filename 等于XWLL20151106001&dbcode 等于CJFQ&dbname等于CAPJ2015&v等于2015.11.06.

[6]林俊玲,浅析中学生叛逆心理的成因及对策「J].考试周刊,2010( 46).

本文评论:此文为适合叛逆和青少年和心理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关于青少年本科毕业论文,相关青少年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提出要在中高考中适当增加法治知识内容》等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提出要在中高考中适当增加法治知识内容为推动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提高法治教育的系统化、科学化水平,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近日发布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以下简称大纲),提出要将必.

2、 探究科技馆在青少年素质教育方面的功能 摘 要 针对青少年开展的素质教育,有一定的特殊性 然而,这些需求需要能够达获得不同程度的要求,才能够落实青少年的素质教育 笔者在文章中以科技馆所开展的青少年素质教育为例,分析其满足的素质教育功能,以此.

3、 发挥心理暗示在教育中的作用 蒋满英心理暗示是指用含蓄、 间接的方式, 对别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 心理暗示会使人的情感和观念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的影响, 还会促进人们行为转变 “后进生变优生” 现象就是.

4、 如何在高中政治课堂中疏解学生叛逆心理 滕春明 (江苏石庄高级中学)摘 要在传统的高中政治课堂中, 教师往往将课堂内容 “形式化” , 只注重考试重点的教学, 忽视了思想道德教育 教师在教育工作开展的同时, 一定要.

5、 基于社会生态学进行青少年性教育课程设置 摘要 近年来,青少年的性教育严重缺失造成的后果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青少年性教育也引起热议 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的青少年性教育,将性教育置于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四层系统中,形成多层次的性教育生态.

6、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做法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经济体制也在不断地改革 企业内部的格局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员工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改变,这就要求企业重视员工的心理问题疏导 注重员工的思想变化,既是对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