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毕业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医学生就业论文 iebook电子杂志怎么做 医学生毕业论文 做人和处世杂志 学生论文 学生管理系统论文 学生怎么做论文 做学生最喜欢的老师论文 如何做学生论文 关于班主任和学生沟通的论文 培养学生能力的论文总结 2018教改论文学生主动性

学生做方面有关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 和在问题教学情境中引领学生做学问方面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

分类:毕业论文 原创主题:学生做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2-29

在问题教学情境中引领学生做学问,该文是学生做方面有关学术论文怎么写与学生做学问和问题教学情境和引领有关论文如何写.

常听同事们抱怨:现在的学生不好管,学习不用功,上课不听讲……这确实是实情;然而也是片面的说法,教师在有这种想法后,是否反思过是不是自己的教育和教学方式过于陈旧,已经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呢?这也说明,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的自主意识增强了,个性更明显了,如果我们仍用强迫、灌输的方法,显然是不奏效的.怎么办?我们拿什么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那就必须靠课程的第四要素——情境.情境是情与境的和谐统一,是生动有趣的场景,是师生互动共进的过程,是“无为而治”的境界,更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教学情境主要有问题情境、自主情境、互动情境、活动情境等.其中最重要的是问题情境,因为一个问题情境就涉及其他三个情境.

◎倡导学生质疑

为什么要倡导学生主动质疑?第一,“学源于疑”.宋代教育家张载说:“可疑处而不疑者,不曾学.”明代学者陈献章说:“前辈谓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认为,我们的祖先提出“学问”两个字,就是要学问问题,不是“学答”,现在很多青少年很注意“学答”而不是“学问”,没有问题就没有发展.第二,质疑释疑.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教学过程实质上就是教师在教学大纲指导下,有目的、有意识地使学生生疑、质疑、解疑,再生疑、再质疑、再解疑的过程.”著名科学家钱伟长甚至说:“把学生教‘懂了’是不正常的,教‘不懂了’才是正常的,这才符合人才培养的规律 .”看来钱先生不仅提倡质疑,更要求教师的释疑引发更多的质疑,从而形成良性循环.第三,质疑有群体互动效应.无论多么死板的课堂,只要有学生质疑,便“一石激起千层浪”.具体说,质疑具有极大的启迪作用,因为一个学生提出的问题往往代表着众多学生心中的疑问,且又是以学生的“共同语言”来表达的,极易引起学生的共鸣;质疑还具有极强的激励作用,必须争先恐后,方能一鸣惊人;尤其是质疑的广泛性,无论成绩好坏、水平高低、地位如何,只要有勇气,谁都可以质疑,这就在集体教学中实现了个别教学.第四,质疑具有创新性.质疑是求异思维,符合否定之否定规律,久而久之,学生的创新能力便形成了.第五,质疑具有准确、及时的反馈作用.教师可以在质疑中掌握学情,从而对学生进行有的放矢地点拨和引导.于是,师与生有呼有应,教与学相辅相成.

在《荷塘月色》的教学中,一名学生对课文开头“妻在屋里拍着润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和结尾“妻已睡熟好久了”两句话产生了质疑,认为这是败笔,与本文中心无关.我抓住这一契机,调动全班展开讨论,最终归结出四点:一是对妻的描述增添了生活情趣,文章显得亲切实在.二是强调温馨的家也留不住内心忧苦的人.三是用仅是以操持家务为己任的妻子衬托出作者忧国忧民的深情.四是深化意境,在以妻为标志的家中,作者被现实困扰只有忧愁,到荷塘便被美景感染而产生喜悦;然而再一回到家,那淡淡的喜悦又被现实取代,剩下的仍是当初那淡淡的忧愁.虽然对这一质疑的讨论用了大半节课,原定的教学计划未能完成,但群情激昂,跃跃欲试,见仁见智的意见猛烈撞击,创新思维的火花频频闪烁,直觉思维与分析思维相得益彰.权衡利弊,这显然是非常值得的.倡导质疑就要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

1.问难:提出自己的认知障碍;

2.求助:提出自己的定向需要;

3.纠错:指出教材或师生的错误(不见得准确);

4.查异:指出教材或师生的反常之处,重比较;

5.揭拗:指出教材或是师生的矛盾之处,重探索;

6.寻根:据果求因,即为什么这样;

7.推测:据因求果,即可能怎样,重想象;

8.存疑:不信,从反面去挑毛病,重推敲;

9.探讨:提出自己不太成熟的意见,与老师和同学研究、讨论;

10.反问:即对质疑的质疑,可以从问题的深度、广度、信度等角度展开;

11.追问:刨根究底地问,即连续发问,不弄清楚不罢休;

12.反驳:说出自己的理由来否定别人与自己不同的理论、意见;

13.界定:对认知对象的内涵、外延进行判断,即下定义;判断障碍必然引发质疑,例如下蛋的是鸟,为什么乌龟也下蛋?

14.假设:对事物的性质、发展作假定的说明;进行假设很容易引发质疑,例如人如果具有苍蝇的抗病基因,是不是就不得病?

15.标新: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重在自圆其说.

◎注重教师设疑

教师设疑,一则可引导学生深入教材,二则可示范、引导学生主动质疑.笔者教授的《浪淘沙·北戴河》时,设疑:“知向谁边”中的“谁”和“换了人间”中的“了”,这两个字都有两个读音(shéi、shuí和le、liǎo),读哪个音好?我引导学生结合语境反复诵读、体味、讨论,最后确定:“谁”读shéi,感觉生硬、突兀;读shuí,音节拉长而显得柔缓,符合语境;因为上句是“一片汪洋都不见”,下句“知向谁边”是作者在牵肠挂肚地努力寻找,音节拉长且带拖音就是找的过程.“了”读le,是个助词,读轻音,语势轻淡;读liǎo,音节拉长且读重音,突出了“换了人间”的庄重、肯定、自豪的语气.本节课终时,学生欣慰、自信之情溢于言表.这不就是语文教学的真谛吗?从中,笔者总结出设疑的方法有:

1.求全责备:即指出教材的“局限性”.例:“铁杵磨成针”现实不现实?

2.自相矛盾:即指出教材的“矛盾之处”.例:郭沫若在《炉中煤》中把祖国比作年轻的姑娘,合适吗?

3.无中生有:即于无疑处见疑.例:假如没有地球引力,会怎么样?

4.怀疑一切:故意不信现有的结论.例:水烧到100?紫C才会开吗?

5.寻根溯源,据果求因.例:为什么中国文化绵延了五千年?

6.顺藤摸瓜,据因求果.例:中国照这样的速度发展,50年后会怎么样?

7.抛砖引玉,提出一个不成熟的见解.例:当今社会如何协调环保与经济快速发展的关系?

8.节外生枝,在问题解决后又生新问题.例:凃漆能防锈,可漆膜易风化怎么办?

9.似是而非,好像是,却又不是.例:老虎长得像猫,是比喻吗?

10.故弄玄虚,制造悬念.例: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11.明知故犯,即教师的故意犯错艺术.

12.举一反三.例:物理教师演示“放电”现象后问:“打雷”是怎么回事?

13.曲径通幽,即设问中的“曲问”.例:《愚公移山》中那个孩子去帮愚公挖山,他父亲同意吗?

◎教师要善待质疑

好问本是孩子的天性,却被有些教师给扼杀了,这些问题亟待解决 ,所以我们更应该善待质疑.

1.有求必应:对低水平的学生要保护其质疑的积极性,无论问得多浅多易,切不可置之不理或敷衍了事.

2.点到为止:对中等水平的学生,只在关键之处点拨,给他们留出继续探索的余地,切不可问一答十、和盘托出.

3.引而不发:对高水平的学生则只启发思路,看着学生走.

4.借题发挥:对具有典型意义的质疑,可摆脱教学计划,结合实际拓展发挥,力求有意外收获.

5.歪打正着:对离谱、错误的质疑也不可置之不理,可借相似、相关、相反联想迅速引到正题上来.

6.不失时机:质疑的灵感稍纵即逝,教师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及时捕捉质疑的表象而成人之美.

7.群策群力:凡是学生能解答的质疑,都要组织学生合作解决,教师不可越俎代庖.

8.适可而止:对质疑引发的各种意见不必强求统一,可各自保留.留下问题就留下继续探究的机会.

9.一臂之力:激励或暗示那些想问又不敢举手的学生,往往一个眼神、一种手势就成就了一个学生,即“晕轮效应”.

10.实事求是:对自己一时解答不了的质疑切不可牵强附会、信口开河.承认不足对学生也是一种启迪.

11.未雨绸缪:预测学生质疑的方向和可能,做好释疑的准备.能让学生“解渴”的释疑才是最好的激励.

12.厚积薄发: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博闻强识,不仅做专才,还要做通才,以便课堂上能左右逢源而信手拈来.

13.政策导向:在平时成绩册里开辟质疑专栏.

综上所述,教师要在问题教学情境中,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小心保护学生质疑的精神与态度,对于敢于提出不同见解的学生进行表扬,这才是教学相长的最高境界.

编辑/李莉E-mail:1183916794@.com

上文汇总:这是关于学生做学问和问题教学情境和引领方面的学生做论文题目、论文提纲、学生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参考文献:

1、 巧设数学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新课改倡导数学生活化,而情境教学正是一种人为创设的“数学生活化”方式之一,它以优化的情境为空间,以创设情境为主线,根据教材的特点、教学的方法和学生的具体学情,在课堂上营造氛围,.

2、 教学情境的创设有效促进学生理解能力 【摘 要】情境教学历来受到教师的青睐,但情境教学的创设方法很多,内容也丰富多彩 但无论怎样的情境创设都要符合教学对象实际情况,针对不同的对象创设适宜的情境,才更有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数学.

3、 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育家陶行知一贯认为教育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

4、 提高学生对语文教学情境的介入感 【关键词】语文;教学情境;介入感【中图分类号】G623 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57007502所谓介入感就是学生对教学过程的参与程度、接受程度、理解程度和融.

5、 高校钢琴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 摘要钢琴教育是高校音乐教育的重点,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钢琴演奏能力,指导学生掌握多元化的演奏技巧,从而培养学生完善的音乐素养 而保证学生钢琴演奏质量的重要元素就是音乐想象力,也就是要求学生能够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