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论文范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大学生如何培养职业能力论文 企业人才管理论文 土木工程进程与人才培养论文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开题报告简报 人才培养论文参考文献 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文献综述 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参考文献 国际化人才培养论文

人才培养类本科论文范文 与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型人才培养体系方面毕业论文格式范文

分类:论文范文 原创主题:人才培养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1-19

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型人才培养体系,本文是人才培养类论文范文检索和地方高校和人才培养和新工科背景有关论文写作资料范文.

摘 要:在“新工科”教育理念下,地方高校应积极参照工程教育的新理念、新模式,遵循高等工程教育发展规律,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不断推进工程教育改革,促进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质量的稳步提升.本文探讨了新工程人才的培养路径,以为我国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思路.

关键词:新工科;地方高校;工程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31-0147-02

为了更好地推动我国卓越工程人才的培养,2017年2月和4月教育部分别在复旦大学和天津大学召开了高等工程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正式吹响了我国高校“新工科”教育改革的号角,它明确地提出了我国工科教育改革的目标.“新工科”对工科创新型人才有了更高的要求,是工程人才教育的新理念、新模式,它强调的是学科的交叉与渗透.已经得到广大教育部门的重视,目前在全国掀起了“新工科”建设的.按照达成的“新工科”共识:工科优势明显的高校应该推动现有工科的交叉复合、工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综合性较高的学校应该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和跨界整合,推动应用理科向工科延伸;一般地方性高校应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推动传统工科专业改造升级.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开设工科专业的院校在我国占90%,其中地方本科院校占90.8%.如此庞大的地方院校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如何开展教育改革,承担起应有的职责和使命?

一、“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的定位

目前我国高校发展进入一个误区,体现在规模求大,办学类型求全,办学层次攀高,人才培养模式趋同,专业设置及培养目标求同等方面.同质化教育严重,培养出来的科技人才难以满足当今社会经济的多元化需求,严重缺乏领军型、创新型科技人才,无法完成建设创新性国家的重任.按照“新工科”建设的行动路线,地方院校的工程教育必须要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保持高度一致,了解企业对人才类型的需求,充分利用地方资源的优势,及时调整培养方案,不断对老的工科专业改造升级,强化自己的办学特色,加强产学研融合、校企协作、协同育人的培养模式.在培养方式上争取在源头上创新,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的能力,为地方经济建设源源不断地培养出工程实践能力强、能够胜任各行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和技术型人才.在当前“新工科”建设的背景下,地方高校的办学定位有三:一是以地方需求为己任,结合自身特色,服务好地方经济建设,进一步对该区域的企业升级改造提供支撑作用.二是地方院校以培养工程技师型人才为主,不要一味地追求高大尚,地方高校与“985”、“211”高校无论在办学资源还是在生源上都无法相比,因此地方高校就应该着眼于眼前(即地方),利用好地方优势,办出自己的特色.三是以企业需求开展技术创新.地方院校应担负起地方企业结构调整、企业技术的研发与创新等.总之,地方院校在“新工科”教育改革中一定要定好位,把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命脉,担负起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企业转型升级的重任.

二、地方院校“新工科”建设的任务

地方高校应坚持培养高素质工程应用型人才,以现代化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文化建设、企业转型升级为己任,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出合格的技能型工程人才.地方院校往往是区域文化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地方资源又为地方院校发展特色提供有效的保障,因此,地方院校与地方经济文化发展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一是可以为地方培养应用型人才,通过构建校企、校校、校地等合作架构,形成多层次、交叉学科协同育人的模式.二是通过开展科学研究引领地方经济发展,科学研究能够提供新技术、新方法,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技术与方法的支持,同时也能加快科技成果应用到实践中去的速度,进一步深化产学研一体化.三是通过区域文化交流,深入地方文化研究.地方高校应充分利用地缘、人才、信息资源等优势,建立突出地缘优势的特色文化产学研基地,为促进发掘、整理、保护和开发区域文化资源提供坚实的基础.四是通过专业实践、野外研究及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提升地方经济社会的服务能力,为区域经济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更好、更全面的服务.

三、地方高校“新工科”建设的创新实践

地方高校应在省特色专业工程支持下,紧密围绕“理论—实践—工厂—科研平台”,推动工程教育改革,培养出工程基础扎实、创新能力强和技术水平高的工程技能型人才.

1.理论教学环节.理论教学是人才培养体系的基础.在理论教学中坚持与实践相结合,倡导以科研项目和实际案例促进教学,提倡互动式、研发式、探究式等教学新方法.适当地将课堂引向工厂,介绍产业生产一线知识,同时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另外,加强教学评价体系的改革,打破传统的、单一的试卷模式,建立完善的社会需求达标、师生互评等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确保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通过教学改革,坚持产学研相融合、协同育人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和开阔的专业视野,为培养创新型工程技能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2.实习、实践教学环节.在工程技能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实习、实践教学起着重要的桥梁沟通作用,是提高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重要途径,是教学与生产相结合的第一站.因此,应加强探究性、设计性实践教学内容,突出巩固理论知识、强调应用、与企业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改革思路.依托学校科研平台,加大实验室的开放力度,鼓励学生自主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专业技能,逐步完善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导师科研项目、学生自主拟报项目等多类型分层次的培养模式.针对专业实习的教学改革,应加强不同层次的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推行由校内教师担任专业知识的指导,同时聘请企业技术专家担任实习导师的“双导师制”的教学实习模式.

3.校本课程改革.当代社会不仅要求工程师会做事,同时还要求工程师知道这件事能不能做,为什么做,以及做完之后的社会效应如何等.这就要求在培养新型工程技术人才的时候强调学科交叉培养,一个专业可能涉及多学科的综合知识,有可能还要涉及到政治、经济、社会、法律、地域、资源、水文、气象、人文、心理和生理的因素.“新工科”建设究其实质就是打破传统的专业结构,要求将传统的以专业学科为导向的课程体系进行重新构建,形成能够满足当前和未来产业发展需求,面向未来新技术和新产业发展的“新工科”课程体系.

四、结束语

地方高校作为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主力军,以社会产业需求为目标,将人才培养与振兴地方经济文化相结合.通过调整办学定位、整合校内与地方有利资源,积极推动“新工科”教学模式与方法的改革,加强工程技能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实习、实践教学环节,创建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特色工科人才培养模式,为地方经济转型、企业改造升级培养出专业知识扎实、工程技术精湛的高水平工程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Z].教高司函〔2017〕6号.

[2]路甬祥.求是与创新,路甬祥教育文集[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313.

归纳上述:此文为一篇大学硕士与人才培养本科人才培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地方高校和人才培养和新工科背景方面论文范文.

参考文献:

1、 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实践教学体系创设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地方高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上的定位,提出了新形势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接着阐述了多元化实践教学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进而对新型的多元化实践教学进行了探索和研究,旨在说明多元化.

2、 新时代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路径 内容摘要新时代,地方高校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力量,必须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更多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应用人才,在新时代新征程中走出自己的辉煌 而通过对当前地方高校进行的实地调研发现,应用型人才.

3、 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与体系建设 刘焕阳,韩延伦(鲁东大学,山东 烟台 264011)  摘 要地方本科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国家人才培养战略调整的重要举措, 是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转方式、调结构的必然选择 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应立足.

4、 基于新工科思维的粮食行业特有人才培养 【摘要】本文论述在新工科思维的指导下,按照国家对新工科人才培养的要求,深入研究在高职院校粮食专业人才培养中融入新工科思维,从培养目标、培养标准、课程体系改革重组、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改革、企业培养方.

5、 新工科背景下高等教育计算机课程教学体系改革 摘要随着产业的巨大转型、升级和各专业的深度融合与交叉,传统的工科教育已不足以应对时代变革 计算机基础课程为工科专业学生通识教育的一部分,是非计算机专业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此,本文对新工科背景下的.

6、 新工科背景下3D打印开放式教学 摘要随着“新工科”建设的提出以及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升级,传统实习教学模式的改变势在必行 近年来,3D打印技术正在迅速崛起,并将成为未来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3D打印技术作为一项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