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论文范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法制和社会杂志社 社会杂志社 社会语言学论文 社会科学家杂志 社会心理学论文 和谐社会论文 社会变迁论文 社会角色论文 人教版品德和社会教学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怎么写 社会德育论文 化学和社会的论文

关于社会变迁相关大学毕业论文范文 和20世纪中期阿拉善地区社会变迁综述有关论文怎么写

分类:论文范文 原创主题:社会变迁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3-30

20世纪中期阿拉善地区社会变迁综述,本文是关于社会变迁相关硕士论文范文跟社会变迁和阿拉善和综述有关硕士论文范文.

摘 要:阿拉善左旗是今阿拉善盟人口最为密集,经济方式最为多样,发展变化最为显著的地区,颇具典型性.自清代建旗始,就有大批流民或零星、或有组织地移民于此,再加之随历代清朝格格下嫁于此的媵户,导致了今天阿拉善地区多民族共存的局面.深入探寻这一历史时期阿拉善地区的社会经济变迁,对于当下阿拉善地区史研究,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移民史研究以及中国西北部边疆地区发展都大有裨益.

关键词:阿拉善;社会;变迁

中图分类号:C912.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8)10-0024-03

从历史视角上讲,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牧区的改革与以农业为主的内蒙古东部地区的改革不尽相同,针对农村是土地改革和消灭封建阶级,牧区则采取了“三不两利”、以及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提出的“稳宽长”等方针[1].廓清阿拉善左旗经济改革的具体历程,对于整个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区的社会史研究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

从现实视角上讲,阿拉善地区是内蒙古自治区不可分割的构成部分,也是套西地区中历史悠久的边缘地带.因此,对阿拉善地区在20世纪50、60年代的社会历史面貌的复原,一是为了解区情,为内蒙古的建设发展提供依据.二是通过对阿拉善地区在自治区成立之初的社会经济的探索,进而可以了解阿拉善地区的社会现状、文化结构、民族构成等,从而能够更为准确把握现状.为发展民族文化、民族旅游等方面提供科学依据.三是对于今天如何处理中国西北部地区民族问题、国家政策的实施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由于欲探寻阿拉善左旗在1947—1966年间的社会历史变迁,因此有必要探寻针对这一时段内蒙古地区的社会经济史和阿拉善地区的社会经济史的相关研究.

一、20世纪中叶内蒙古自治区社会史相关研究

欲了解20世纪中期阿拉善地区社会经济变迁的研究概况,需要先对内蒙古地区的社会历史概况做系统地梳理.

(一)内蒙古自治区社会历史全览研究

欲治20世纪中期内蒙古自治区社会历史,廓清其全览面貌,首先要谈到的就是郝维民、齐木德道尔吉修纂的《内蒙古通史》(2012)[2].其中第六卷和第七卷分别描述了民国时期内蒙古和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内蒙古自治区,对这一阶段内蒙古按照时间线索和专题及人物篇进行叙述.

如白拉都格其等修编的《蒙古民族通史》,该书叙述了自1840年以来的蒙古民众在各个时期的社会历史.该书以蒙古民族自身的视角切入,不囿于内蒙古自治区一隅,全面系统地描述了蒙古民族的精神面貌.

如郝维民撰写的《内蒙古自治区史》(1991).该书可称为《内蒙古通史》的前期成果.其中的第二部分“综合篇”收录了内蒙古自治区各主要市(盟)委,市政府(盟行政公署)的有关各自50年发展成就的概述.第三部分“经济发展篇”收录了管理内蒙古经济的各厅(局)关于各自管辖的经济项目的发展情况的总结.第四部分“社会事业篇”中收录了内蒙古管理社会事业的各有关部门的总结性文章;第五部分“附录”中收录了内蒙古自治区成立50年来的各主要经济发展数据.《内蒙古自治区史》是真实记录内蒙古自治区自1947年以来各项经济建设成就的重要材料之一[3].

如王铎的《当代内蒙古简史》叙述了从内蒙古自治区建立起至1996年的社会经济各方面的状况,其中第一、二、三、四章涉及1947-1966年间的各类大事,如内蒙古自治区的建立以及国民经济的逐渐恢复、社会主义改造成以及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曲折和调整等.

(二)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发展史

欲治内蒙古自治区的经济沿革,此类专著莫过于林蔚然、郑广智撰写的《内蒙古经济发展史》(1990)[4].这部书以历史时序与专题相结合的形式撰写,前7章以内蒙古自治区历史通常的分段,分为7个时期叙述经济发展史,后12章则以人口和人民生活、农牧业、经济建设中若干基本经验、基础建设、对外贸易和旅游业、财政金融、工业、交通和邮电、科教文化和体育、商业、物资等为专题,逐一叙述,最后以附录的形式对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发展前景的研究做系统性的介绍.这也是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发展史研究的第一部专著.

(三)内蒙古东部地区土地改革研究

关于土地改革的有庆格勒图之《内蒙古东部区的土地改革》(1998)[5]描述了在内蒙古东部区进行土地改革的过程中遇到的矛盾与难题以及如何解决,并对其效用进行评述.布仁通拉嘎《昭乌达盟土地改革研究》(2008)阐述了昭乌达盟土改前的社会形态,以及该盟土改历程,全面的廓清了该盟土地改革的面貌.朝格满都拉的《近代兴安盟地区土地问题研究》(2012)之一部分阐述了自治区成立之初,兴安盟在中国的指示下,该盟转变了土地政策,解决了当地的土地问题.

(四)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牧区改革研究

接下来是关注改革的文章,如郝维民之《内蒙古革命和建设的光辉典范》(2006)[6]谈到了乌兰夫在牧区因地制宜地采取了适应当地的社会改革,以及实施一系列对于整个内蒙古自治区牧区的良好作用的方针.闫茂旭的《路径选择视角下的内蒙古牧区改革——以锡林郭勒盟为中心的考察》(2008)阐述了在内蒙古牧区的改革中,自治区政府经过讨论与实践最终采取适宜牧区的改革途径完成了牧区社会制度的转变.庆格勒图的《内蒙古牧区改革运动》(1995)研讨了内蒙古牧业区的特点及其适应的措施,并就其意义、经验实行评述.庆格勒图《绥远省蒙旗土地改革政策初探》阐述了绥远省(后分入内蒙古自治区)蒙旗土地的6个特点,在蒙旗实行土地改革能给予处理民族问题的借鉴.

二、关于20世纪50、60年代阿拉善地区社会历史研究

阿拉善左旗是今阿拉善盟人口最为密集,经济方式最为多样,发展变化最为显著的地区,颇具典型性.其地缘位置十分复杂,处于汉族和蒙古族交流频繁的边缘地带.民少地多,周边地区则多地瘠民穷.自清代建旗始,就有大批流民或零星、或有组织地移民于此,再加之随历代清朝格格下嫁于此的媵户,导致了今天阿拉善地区多民族共存的局面[7].深入探寻这一历史时期阿拉善地区的社会经济变化,对于当下阿拉善地区史研究,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移民史研究以及中国西北部边疆地区发展都大有裨益[8].

(一)阿拉善地区社会历史面貌概况研究

欲通过档案等第一手资料了解阿拉善地区在民国时期(1912-1949)的社会历史面貌,目前最全面的是杨钧期等编著的《民国阿拉善纪事》[9],收录了民国时期关于阿拉善地区的报纸和期刊,包括档案、时事新闻与评论,调查与游记,图像中的阿拉善三大类别,依照时间线索排列.该书收录了如《西套阿拉善旗现势鸟瞰》《西北角上的定远营》《宁夏额阿两旗的危局》《蒙古城访问记》《宁夏定远营调查记》《忆西蒙》等珍贵的一手资料.

欲了解阿拉善旗在20世纪中期的社会面貌,内容最完备、统计资料最可靠的当属《阿拉善旗情况》.20世纪50年代期间,在翁独健教授的指导下,由哈布图、额尔德木图等学者组成的访问团对阿拉善旗进行了实地调研,调查资料初步汇总为《阿拉善旗情况》,后来整理出版为《蒙古族社会历史调查》(2009年).该文体现了建国初期真实的阿拉善全旗的经济、政治、宗教、生活习俗诸多方面的状况.该书对于当时阿拉善社会的调查十分详尽、真实,六十余年来仍是了解建国前后阿拉善地区第一手的可靠资料.

(二)阿拉善地区移民影响研究

近年来阿拉善地区沙漠化程度日益加深,引起了相关学者的关注.马强、仲林编著之《阿拉善生态环境的恶化与社会文化的变迁》[10](2007年)主要通过移民至阿拉善的民勤人视角研讨,对阿拉善地区生态环境、涵化阿拉善等问题进行了论述.其中的一部分涉及了建国前后及50、60年代的民勤人在阿拉善的活动.

(三)阿拉善地区社会史研究

有关于阿拉善地区社会史方面的论文,首先是阿拉善地区的整体社会面貌,如朱风的《近代阿拉善社会》(1982)是对五十年代的阿拉善地区社会调查的总结.

(四)阿拉善地区民族关系研究

关注阿拉善地区民族关系的文章汗牛充栋,如刘援朝的《历史与现实,阿拉善盟的汉族与蒙古族──阿拉善盟民族关系调查》(1995)分别叙述了阿拉善盟的汉族与蒙古族的历史与现状.丁雨迪的《内蒙古阿拉善左旗民族研究》(2008)以内蒙古阿拉善左旗为示范,以其民族关系为研讨案例,运用民族理论及相应的民族政策对其实行解析,认定阿拉善左旗的各民族在时代的发展潮流下,形成了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丁鹏《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镇汉族移民文化变迁研究》(2010)以巴彦浩特镇为例,论述汉族移民对阿拉善地域的影响.乌兰少布的《从宁夏与阿拉善纠纷看近代内蒙古的省旗矛盾》(1987)[11]描述了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内蒙古的阿拉善旗与宁夏自治区的边界和权益纠纷.黄丽娜的《新时期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民族关系研究》(2015)根据阿拉善左旗定点个例分析影响阿拉善左旗民族关系的因素及其存在的问题.

还有以汉族移民视角出发,研究移民的精神面貌的论著,如丁鹏之《汉族移民的文化适应研究—以内蒙古阿拉善盟巴彦浩特镇为例》(2012年)[12],该书重点以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镇及其周围的个别嘎查为中心进行民族学调查,对新中国成立以后移入该地的汉族移民及其适应程度进行了深入观察和研究.为我们展现近年来阿拉善地区社会变迁较为激烈地区的社会面貌.

三、结论

通过上文论述,关于20世纪中期阿拉善地区社会历史的研究现状,大致可以得到以下几点结论:一、从研究方向来分析,研究内蒙古东部地区以土地改革为中心的社会变迁和已内蒙古西部地区以牧区的改革为中心的文章不在少数,可是将两者进行对比研究的文章尚不多见,这不能不说是学术上的缺失;二、从研究时段来看,现存研究多落眼在自治区建立之前,对于1947—1966年之间,尤其是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期的阿拉善地区社会历史存在空白;三、从研究方法来看,缺少对于档案资料的运用,故而有些层面还不细致,有些结论缺乏论据.

——————————

参考文献:

〔1〕白拉都格其,等.蒙古民族通史(第五卷)[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2.

〔2〕林蔚然,郑广智.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发展史[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0.

〔3〕刘魁立,高丙中.阿拉善生态环境的恶化与社会文化的变迁[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

〔4〕郝维民,齐木德道尔吉.内蒙古通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5〕郝维民.内蒙古自治区史[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1.

〔6〕丁鹏.汉族移民的文化适应研究——以内蒙古阿拉善盟巴彦浩特镇为例[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12.

〔7〕刘援朝.历史与现实,阿拉善盟的汉族与蒙古族──阿拉善盟民族关系调查[J].西北民族研究,1995,(01).

〔8〕朱风.近代阿拉善社会[J].内蒙古社会科学,1982,(05).

〔9〕马成浩.阿拉善旗农业概况[J].边疆通讯,1947,4(01):9-20.

〔10〕乌兰少布.从宁夏与阿拉善纠纷看近代内蒙古的省旗矛盾[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03).

〔11〕庆格勒图.内蒙古牧区改革运动[J].内蒙古社会科学,1995,(06).

〔12〕朝格满都拉.近代兴安盟地区土地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2.

(责任编辑 赛汉其其格)

此文总结:本文论述了大学硕士与社会变迁本科社会变迁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社会变迁和阿拉善和综述方面论文范文.

参考文献:

1、 政治宣教、大众教育和社会公益20世纪30年代作为社会特殊场所的电影院 20世纪3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环境急剧变化,尤其是1 931年“九一八”事变和1 932年的“一·二八”事变后,面对日本不断升级的武力侵略.

2、 21世纪以来我国音乐口述史综述 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口述史学起步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90年代末才进一步有所发展 21世纪初期伴随着口述历史研究会的成立,我国口述史学开始走上正规化和专业化发展道路 目前,口述史学在我国日益流行,.

3、 20世纪30年代的英国农业改革和国家干预 摘要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后,英国农业面临农产品下跌,市场滞胀以及农耕地区损失严重的问题 政府放弃了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转而用进口限制、农业补贴以及市场规范……措施对农业进行国家干预 虽然受若干因.

4、 历史、政治和文学想象20世纪90年代以来小说的一种写作姿态 摘要当代政治运动是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和社会活动 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学创作的重要现象之一不是中国社会发展的政治化对于文学发展的影响与制约,而是作家站在新的时代起点上,把当代政治运.

5、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藏族神话述评 摘要藏族神话研究主要分为“类型、母题与特征研究”、“创世神话研究”、“原始宗教神话研究”以及“英雄神话研究&rdqu.

6、 20世纪20-40年代中国艺术歌曲创作风格 李亚希(宿州学院 音乐学院,安徽 宿州 234000)摘 要纵观中国艺术歌曲创作在20世纪2040年展演变的历史轨迹,从原初形态对西方艺术歌曲形式的依赖、模仿和借鉴,逐步转向关注中国本民族语言,借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