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硕士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语文教育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论文 教育教学刊物 初中数学教育教学论文 教育教学论坛杂志 教育教学论坛期刊 幼儿园优秀教育教学论文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育教学论文 教育教学学位论文发表 有关教育教学方面的论文 教育教学论文投稿的200个电子信箱 数学教育教学论文

关于教育教学论文范文集 与微课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和有关专科毕业论文范文

分类:硕士论文 原创主题:教育教学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1-26

微课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和,该文是教育教学相关函授毕业论文范文与思想政治和教育教学和微课类在职研究生论文范文.

李向东

(钦州学院,广西 钦州 535011

)[摘 要]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技术开始推动教育进入深层次变革.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具有传统教学无可比拟的优势和魅力.微课的设计、开发与应用应遵循一定的准则,才能达到微课程的教学目的,最终实现知识传递的系统性.微课为高校思政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在实现“泛在教育”和“泛在学习”方面效果显著.但利用技术促进学习的诸多条件在很多高校并不完全具备,各高校应审时度势,高度重视教学模式,在着力构建思政教育网络平台,实现教学资源共享等方面力求创新.

[关键词]微课;思想政治教育;应用;创新;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5-5843(2018)07-0054-06

[DOI]1013980/jcnkixdjykx201807009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迎来了人类历史上第三次大变革,“用技术支持学习已逐渐成为国内外技术应用以及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主流教学趋势”[1].大数据下“微工具”的开发应用已引起众多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在微博、微信广泛应用的同时,微课被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资源”[2],被大量地应用于课堂教学之中,并得到了广大一线教师的一致认可.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的重要工作,在其人才培养体系中占据重要位置,利用微课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将成为一种主流教学趋势.

一、微课的特征与制作

(一)微课的特征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其建设与应用模式就是将传统的教学视频植入到“微时代”的场域之中,并在不断衍变和创新的过程当中,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有学者明确提出:微课就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在线教学视频[3].由此便衍生出微课的两个基本功用:为课堂教学服务的技术与材料平台,为课外自学服务的教育资源平台.前者系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用于展播的教学内容,即课堂教与学的材料构成;后者为教学单位为学习者提供的非正式学习的教学内容,即所谓的“泛在学习”的材料构成.从当前众多专家学者的定义以及践行者的实践来看,微课的基本特征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以“微型视频”为主要内容和呈现方式,具有网络课程的开放性和交互性,内容丰富,资源多样,取舍便利,使用便捷.(2)以“微”为主,短小精悍,不但有利于知识的传播,还能最大限度的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达到“惯性教学”的效果.通常而言,微课的设计应在10分钟之内.当然,这种较小容量的视频内容也可以借助网络传播和下载,学生可以*微课视频,也可以下载到本地设备,进行离线学习.(3)微课的半结构化设计形式,具有明显的扩充性和开放性.正是基于这样的特点,建设微课的资源和要素应该以教学需要为核心,不断对其进行扩充、修改与完善,使微课能够在更为广阔的场域中进行.(4)主题明确,针对性强.在借助微课完成教学任务时,其主要目的在于解决课堂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问题,并就某个学科的知识点加以重点解答[4].

可见,微课作为“微时代”的重要教学模式,其突出特点是将较为分散和为数众多的教学内容和知识点进行精细化、颗粒化处理,以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知识的传授,其单一的指向性和明确的目的性及其短小精悍、生动活泼的表现形式使其具有了传统教学无可比拟的优势和魅力,不仅能够较好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能够很好地解决学习者的认知负荷问题,帮助他们减少无关性认知负荷,从而产生有效的学习,提高学习动力和效率[5].

(二)微课的制作

1.微课的制作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除了要以传统课程制作为基础外,还需要按照以程进行.首先,要慎重选题.正如前文所述,微课的目的性、针对性极强,其制作必须紧紧围绕课程的某个知识点展开,并且在有限时间内完成主要任务.因此,在选题方面要集中知识点,分清主次,最大限度的把某个知识点讲清楚、讲透彻.其次,要进行教学内容的精心设计.微课的教学设计关系其是否能成为学生学习的有效手段[6].何时导入课程、何时进入主题、何时结尾和总结,这些工作的进行,需要进一步的写好教案、准备好教学课件等,只有将大量的教学资源和要素集合在一起,才能完成高质量微课的制作.再次,要注重视频制作的技术性要求.在微视频制作阶段,要在技术手段上进行优化,将录屏、非线性编辑等相关软件应用其中,最终形成一段制作精良、效果明显的微课视频.最后,由于微课的半结构化特性,一节精美的微课需要在长时间的实践中不断修改、补充和完善,而非一次性的工作,后期完善的任务较重.

2.微课制作中需要注意的事项.虽然微课的制作可以按照既定的步骤完成,但是由于微课自身的特性使然,只有在制作的过程中对细节问题加以关注,才能使教学效果得到预期的提升.一是以微见长,简洁明了,重点突出.二是注重资料的取舍,为了实现较好的教学效果,需要在线上和线下全面搜集、比对、选择教学资料,重点要关注那些典型的事例,最好能够使受教育者产生接近工作现场的感觉,通过最为直观的方式使其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三是内容和形式要生动有趣、富有感染力.由于微课的时间限制,因此要在起始部分就加入具有吸引力的内容,以其在较短的时间内抓住学习者的注意力,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率,并完成后面内容的学习.四是要注意微课不同环节之间的衔接,做到过渡简单自然,才能对学生的学习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也就是说,微课不同环节之间的逻辑要清晰,跨度不能太大,最大限度的减少内容和形式上的重复,以免使大学生产生视觉疲劳,更轻松、更自然的接受新的学习内容;在微课的收尾部分,不应急于结束,要归纳出本节微课的知识要点和主要内容,与学生共同验证已学内容和学习效果.五是要防止微课的娱乐化,生动有趣绝不是媚俗,寓教于乐绝不等于闹着玩儿.

(三)微课的设计原则

专家们对于微课的教学设计原则已做出了相应的规范说明,如针对微课程的教学设计原则一般明确为微原则、以学习者为中心原则、实用性原则、交互性原则;针对微课的教学设计原则为有用、有趣和易懂等[7].从我们的教学实践及效果看,微课的教学设计原则还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要注重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微课是一种直接面向学习者提供的便捷学习材料,主要以学习者的需求为本[8].同时由于微课的颗粒化特征,一个微视频一般只解决一个问题,而不可能是多个的问题集合,知识点较为分散,所需的教学微视频较多,这种授课方式与传统的以单元或课时为基础进行的教学设计不完全一致.为此,需要高度重视微课的整体规划,并将其看作是微课程建设的起点与基础,全面贯彻和渗透“微课程”设计的理论、理念、策略.通过一系列的微课设计,达到微课程的教学目的,最终实现知识传递的系统性.

2.要正确处理微课建设和应用的关系.微课建设的目的本质上是为了应用,其应用途径包括两方面,即课堂教学的展播和线上线下的共享交流.无论哪种途径,其终极目的在于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通过微课应用,对学生的学习和学校的人才培养起到必要的推动作用.从这个角度讲,需要正确处理微课的建设和应用的关系,教师在搜集、利用微课资源的同时,要重点思考如何将这些资源高效地应用于教学实践活动中,进一步优化教学效果[9].交流和应用被看作是微课建设的主要目的.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要以微课的建设为契机,以促进教学为导向,以教学实践为引领,使微课建设在有序状态下不断完善.

3.要正确处理微课的微与全的关系.但是,在微课的微与全的关系上,要体现出辩证的态度,即在体现微课的“微”的同时,必须充分注意所授课程知识结构的完整性,要确保微课的设计与知识体系的统一,真正使微课的知识碎片化转化为微课程的知识系统化,这就需要设计者精心组织,周密规划,不能顾此失彼,在这一过程中要谨防过度颗粒化而导致知识体系的碎片化.

4.要注重微课的质量.微课在内容设计方面的要求已如前述,在形式方面,微视频作为微课最为重要的载体和主体内容,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习者的学习情绪和学习效果,可以将其视为微课建设水平和应用效益的重要评判指标[10].因此,要想借助微视频进行网络学习和微课教学,就需要重视微课的视频质量.在实际操作中,从教学的管理者到实践者,都要高度重视微视频技术的培训和应用,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师的视频制作水平和应用水平,在视频拍摄、视频制作和后期编辑加工与合成输出等方面都能够得心应手,为微课的进行提供必要的保证.微课的建设和设计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对学生的注意力分布进行深入的研究,准确控制视频的整体时长以及各个环节的时间,恰到好处的使学生的注意力与微课的信息释放有效的结合在一起,最大限度的体现微课的力量.

5.要注重教学资源的整合.微视频的建设需要足够的“微教学资源”做支撑.因此需要注重对微课应用环境平台的开发和综合利用,全面整合和汇聚整个区域(校园环境和外部环境)内的微课资源,在集聚效应的作用下,使各项资源发挥应有的功效.此外,在对单个知识点(或者重难点)进行微课开发时,还应该通过课程的细化,对相关的学科体系进行专题化和结构化,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微课体系,使微课的建设水平和开发效率得到应有的提升.

此外,需要引起我们注意的是:在微课教学设计中,要知道微课视频仅仅是教学的一个环节或一种资源,而非教学的全部.设计者要注意资源的利用而非资源的依赖,微课不是完整的教学,还需要配套有其他的教学环节和教学活动,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环境,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二、微课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的应用以其新颖而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能够在第一时间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并通过后续更为精彩的教学内容,极大地提升教学的效果.将微课应用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不但能够加深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还能将更多的教学资源集合到课堂,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已有学者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实践为例,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微课教学开发与设计、教学实践及其应用价值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判断[11].这里分别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三个方面对微课的应用实践加以分析和讨论.

(一)微课在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的应用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对的是大学生,他们对网络的熟知和既有的知识储备是进行微课教学的基础和前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很多知识他们已经在之前的学习经历中接触过,实际上是他们在进入大学之前的思政教育课程进一步系统化、理论化.因此,将微课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需要更加注重相关知识的应用性和实践性.

1.微课在旧课复习、新课导入中的应用.在旧课复习阶段,教师要按照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以及与新知识之间的衔接点对微视频进行设计和制作,使学生在正课开始之前就能够借助微课巩固之前的学习,为新课做好准备.在新课导入阶段,教师要考虑到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学习兴趣不高这一客观事实,以新课的知识点为基础,设计新颖、有趣的问题.比如通过简短的片段引入授课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新课的进行做好铺垫.

2.微课在重点、难点、疑点中的应用.每门课程在进行正课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事先设计一定数量少而精的问题交予同学们进行简短的讨论,在得出了基本结论之后,通过视频或者图片观摩,让同学们及时准确地了解本节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在必要的情况下,要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有限度的拓展和延伸学习内容,以更好地满足他们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按需选择学习[12].教师需要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通过微课展现出来,如果学习效果不理想或者未能达到预期的要求,还应该及时将疑点内容上传至网络,使学生能够在点播学习的过程中,对重难点内容形成正确的理解.

3.微课在概念解析时的应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每门课程都会涉及到对一些复杂抽象概念的解释于阐发,微课既然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视频为表现形式”,那么通过微视频的形式将这些概念用生动别样的语言或视图表达出来,让大学生易接受.这类微视频既可以看作是某一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以单列为一个知识点的微课,供其他相关课程的教学使用;既可以穿插于课堂教学中,也可以作为网络共享资源供课后学习之用.这样的一部课才具有交互性、共享性和便捷性,应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学资源的重点加以开发和拓展.

(二)微课在高校思政教育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教育信息化是一种过程,而信息化教育则是教育信息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教育信息化的结果,是一种崭新的教育形态[13].作为信息化结果而存在的微课,其设计、开发与应用必将是一个系统工程,会面临诸多挑战.虽然微课开发与应用的主体应该是教师,但大学生已非传统意义上的被动的受教育者,在强调大学生自主创新和动手能力的当前,吸引他们参与到微课的设计与课题资料的搜集活动中,使他们无形之中成为自媒体人,对于他们快速掌握相关知识,形成某种精确的、正确的认知体系无疑具有相当的帮助.

1.“泛在教育”模式的构建.高校思政教育不能局限于课堂,要通过资源整合贯穿于整个校园,要让校园的每一面墙都会说话,这就需要全校师生的全方位参与,因此,大学生的积极参与将更具现实意义.微课建设是信息化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传统的信息化教学还是翻转课堂、个体差异学习、自定步调学习等,都可以在微课的协助下,为学生提供易用、易得、适用、实用的学习资源.微课平台的建立不仅能使教师的教学效果得到显著的提升,同时能够为大学生的“非正式学习”提供全天候服务[14].而学生参与微课建设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深入学习的过程,他们可以利用手中的便利工具搜集可供利用的素材,经过教师的审阅和指导,依据大学生的喜爱程度,对这些来自大学生身边的素材做以取舍,作为思政教育的补充资源,为我所用.微课资源的丰富和微课平台的建立是“泛在教育”的前提和保证.

2.“泛在学习”模式的构建.微课的制作和供给,归根结底是为了应用,是为了完成思政教育的既定目标,实践教学的目标在于通过学习,使大学生具备相应的动手能力和动脑习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大学生通过自学的观察和判断,深化对思政教育课程体系的认识和理解.同样地,当他们参与微课制作和微课资源开发时,他们不仅会产生一种现场感,更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使学生通过已有的学习资源进行自我答疑、自我提升,从而在不断的即时性学习交流中,形成一种良性的学习互动模式.

(三)微课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实践分析

从现有的教学实践看,微课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还基本处于微视频的课堂运用阶段,尚未形成体系;各门课程的微课制作与应用还基本处于任课教师个人摸索阶段,远没有形成相应的教学团队.要知道高校思政教育并不局限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各学科都肩负着思政教育的任务,教书和育人本为并行而不可偏废的活动,在讲学习、学业和学术的同时,各门学科都应将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增强价值导向的渗透力.

为了最大限度的提升微课的利用效率和效益,构建相应的系统平台至关重要,各高校应充分把握时机,加大供给侧的投入,着力构建“大思政体系”.它不仅“对贯彻落实党的育人宗旨,推进学校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5],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三、思政教育微课平台构建创新模式

第三次的教育大变革以全面满足每个人的学习需求为其核心要义,并将从“实有范式”走向“互联范式”,其业态的变革主要是从以班级授课制为基本形式的学校教育走向普遍以个性化菜单制为基本形式的社会化教育,而赢得这场大变革的根本之道在于教育理论、技术和制度的“三重创新”[16].因此,微课资源平台的建设极具重要意义,微课应用于教学可视为教育领域中课程建设和教学方式方法改革的一次重要突破.

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应用与共享,河南省教育厅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教高[2015]3号)要求,决定在全省高校组织开展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河南省教育厅教高[2016]698号),计划在“十三五”期间立项建设400门左右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这一举措给河南省高校微课平台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也为高校未来的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在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方面,各高校应审时度势,着力做好以下几点:

(一)加快微课平台建设,整合思政教育资源

开放式的教学平台将汇集各种优势教育资源,能够为全民提供大量足不出户的教育信息和教学内容,慕课、微课等网络课堂有力地推动了教育现代化的发展.但从实践看,利用技术促进学习的诸多条件在很多高校并不完全具备[17],网络学习至今尚不能算是已经发生,或者按照另外一些学者的定义,网络学习已经发生,只是没有有效发生[18],需要教育者的引领和指导.

从建设的角度看,目前微课的制作主要由一线教师独立完成,然而他们在微课制作与资源建设上面临着困难:一是教师讲授活动的电子化过程存在技术壁垒;二是微课程的设计原则依然模糊,教师难以把握如何去建设一门优质的微课程[19].因此,从管理者的角度看,加大网络建设的投入,加强对相关人员的技术培训,整合校内外各种教学资源,提高微课的应用效率和效益,同时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体系,成为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

(二)注重微课的实用性,提升平台吸引力

简短的时间控制是对微课提出的最为严格的要求,因此,要在相对短的时间内完成相关的教学任务,并非易事.因此,微课的制作就需要精心筹划,要通过有效的途径,使微课操作更加简便易行,最大限度的提升微课平台的吸引力.一方面,尽量简化平台的设计难度和设计环节,使得教师和学生都能够都能都独立操作,将更多的精力应用到课程的把握和整体规划之中.为此,微课平台的设计者、开发者们就要对学习者和使用者的情况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使搭载微课的平台对学习者产生很好的吸引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将该平台的娱乐性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的突破口,把平台设计成具有游戏性的特征,能够有效迎合大学生这一年轻群体的口味.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娱乐性与微课平台的吸引力不能完全对等,那种为了娱乐失去了知识吸引力的做法是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背道而驰的.因此,平台除了要注重吸引力的构建之外,还应全面体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特点以及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和塑造.

(三)注重微课的内涵建设,提高思政课的教学共享度

一方面,对于学习者而言,一个个相对独立的教学视频难免单薄,为确保学习效果,教师需要提供相应的资源包,并依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不断地完善充实.有专家提出了“非常6+1”的微课程框架,很有说服力,值得推广[20].另一方面,微课的设计与开发具有一定的技术要求,其科学性、艺术性都是对教师的技术挑战,虽然一些企业和研究人员也在积极尝试使用各种工具和技术来降低教师微课设计制作的门槛,但受教师自身经历和成本的制约,资源整合就显得很重要,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体系内,各门课程间的合作因此也尤显重要,各高校可以结合各自的实际,组织相关人员共同参与,集体创作出优质视频课,以期实现精品供给,资源共享.

(四)注意微课平台的开放程度,拓宽知识传播覆盖面

将任何一种工具和手段应用于教育教学过程,都需要对其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只有那些有着较强吸引力、体现较好教学目标的工具和手段才能成为教育教学的选择.因此,将微课应用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中,更需要像“可汗视频”那样提升课程的欢迎度与点击率.而为了实现这一点,需要将学习资源全面开放给网络中的所有学习者,拓宽知识传播覆盖面.建议平台建设者公布平台代码等保密内容,拓宽使用权限,最大限度的增加微课的受众.

四、结语

已如前述,利用技术促进学习的诸多条件在很多高校并不完全具备,当众多行业已经开始从“互联网+”中受益之时,“互联网+教学”的模式尚未成型,无论如何都是一种“技术冷漠”,高等教育信息化需要的难题是实现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21],用技术支持学习的局面亟待建立.微课平台的构建是时代的要求,它的开发利用必将改变今后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从这个意义上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平台建设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叶伟剑.大学生网络课程学习行为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14(6):101-105.

[2]张志宏.微课:一种新型的学习资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20):50-51.

[3]焦建利.微课及其应用与影响[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13-14.

[4]胡铁生,黄明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4):36-42.

[5][7]刘万辉.微课开发与制作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22,23-24.

[6]程岚.微课教学设计思路探讨[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79-81.

[8]张志宏.从面向学习者的角度架设微课平台[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30):52-53.

[9]吴旻倩.关于微课对优化高校教学效果的思考[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2):30-32.

[10][20]郑军.微型学习视频的设计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2(4):21-24.

[11]张敬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微课教学应用的理论研究——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为例[D].上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12]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13]汪基德.从教育信息化到信息化教育——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之体会[J].电化教育研究,2011(9):5-10,15.

[14]祝智庭,张浩,顾小清.微型学习——非正式学习的实用模式[J].中国电化教育,2008(2):10-13.

[15]叶锦文.构建校本大思政教育体系的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11):11-14.

[16]刘云生.论“互联网+”下的教育大变革[J].教育发展研究,2015(20):10-16.

[17]黄荣怀.网上学习:学习真的发生了吗?[J].开放教育研究,2007(6):12-24.

[18]吉喆,邱崇光.也论网上学习的发生及条件[J].开放教育研究,2009(4):57-61.

[19]梁乐明,梁锦明.从资源建设到应用:微课程的现状与趋势[J].中国电化教育,2013(8):71-76.

[20]余胜泉.推进技术与教育的双向融合——《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解读[J].中国电化教育,2012(5):5-14(责任编辑:邹曌)

The Application and Innovation of Microcourse in the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LI Xiangdong

(Qinzhou University, Qinzhou, Guangxi 535011,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technology began to push education to carry out deep changes. As a new teaching resource, microcourse has unparalleled advantages and charm of traditional teaching. The design,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microcourse should follow certain standards, so as to achieve the teaching purpose of microcourse and finally realize the system of knowledge tranission. Microcourse has brought unprecedented convenience to education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affair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has achieved remarkable effects in realizing “ubiquitous education” and “ubiquitous learning”. But the use of technology to promote learning in man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not to he many conditions, universities should pay,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teaching modes, focusing on construction of ideological education network platform, implementing the resources sharing innovation aspects such as teaching.

Key words: microcours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pplication; innovation; teaching

本文总结,该文是关于经典教育教学专业范文可作为思想政治和教育教学和微课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教育教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文化多元化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 摘要多元文化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近年来,多元文化的发展速度快,其已经深入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给我国的经济、政治以及人民思想都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通过分析多元文化背景下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研究现状.

2、 将五大理念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探究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为例 杜宝玲1,王诚勇2(1 沈阳工业大学,辽宁沈阳110023;2 辽宁建筑职业学院,辽宁辽阳111000)摘要以为核心的党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五大发展理念”,它是马克思主.

3、 双微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内容摘要“双微”时代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媒介生态环境,作为一种强劲的传播载体,它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影响深远 双微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应该思考在此背景.

4、 微信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 内容摘要微信对高校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首先分析了微信在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现状,随后针对这些现状提出了树立网络教学的战略意识、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沟通和交流、全.

5、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微信的作用分析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科技不断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尤其社交软件的不断更新,为人们的学习生活带来了极大地便利 文中对微信的概念和基本功能做了详细介绍,深入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6、 慕课运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性 ■张芙蓉/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摘要互联网时代,教育信息化成为高……教育发展的新趋势 作为教育与技术的结合体——慕课应运而生,慕课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提供新思路和新机遇 将慕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