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硕士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论文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3000 中国传统文化的论文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社 传统文化论文1500字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 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论文 电子杂志和传统杂志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论文 日本传统文化论文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论文 传统体育项目论文

传统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 与徽州人的传统年俗方面专科毕业论文范文

分类:硕士论文 原创主题:传统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2-15

徽州人的传统年俗,本文是传统有关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跟徽州和徽州人和传统方面专科毕业论文范文.

与全国一样,徽州人有着传统的过年习俗:挂灯笼、贴年画、祭祀、吃团圆饭、放鞭炮、挨家挨户拜年等,隆重而且热闹.尽管很多城乡居民目前已不再讲究几近失传的传统年俗,但“忘不了的童趣”、“割不断的乡情”,至今仍让徽州人的传统年俗鲜活、纯真地留在民间的年俗活动中.

自古以来,徽州作为中国的一个地市级的自然行政区域,长期处于以家庭、家族血缘关系为纽带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社会形态中.在这一社会形态下,由于血缘关系占据着社会关系的主导地位,加上交通闭塞,没有遭受过大的战乱影响,于是在历史文化的积淀中,形成了既符合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这一主流文化,又具有古徽州地域文化这一亚文化的徽州文化.由于受地域文化的影响,演化出了徽州人过年概念的独特.徽州人过年,一般是从农历腊月初八就开始了,而且一直延续到农历正月十五的元宵节,过年才算结束.在徽州人年俗中,又按年里、年外这两个概念,把这一跨时一个多月的过年时间,大体分为“忙年前”和“忙年后”两个大的阶段.而且每个大的阶段都有绝然不同的活动内容和要求.其最独特的一点,在于这些不同的活动大多要围绕着年食展开.

徽州人传统的

年里“忙年前”习俗

徽州人传统的年里概念是指农历腊月这段时间,而且这段时间是过年前最忙的,所以也叫作“忙年前”.所谓“忙年前”,是指从农历腊月初八这天开始,直到年三十的这23 天时间.特别是年三十这天,还因许多事情必须在这天忙完,又被戏称为“赶忙三十夜”,以示这天各项年事活动及准备最繁杂.

在“忙年前”这个阶段,徽州人各家各户都在开始忙着筹备过年.而所有的过年筹备活动,都是为了重点做好两件大事:第一件是清扫、装饰家庭.其中包括打扫卫生、修缮器物、添置衣物、拆洗被褥、贴窗花楹联、挂灯笼中堂等.第二件是置办年货.其中包括采购家中不能自产的年节喜庆物品,如香烛鞭炮、灯笼年画、餐炊用具、蒸制食桃圆子、杀猪腌肉、做粿包粽、打制年糕、糍粑、切制冻米花生,芝麻诸糖炒制瓜子花生香榧,乃至提前备至新春接客请宴时的“春酒”大型菜肴.

这里特别需要给大家介绍的是,因为“山限壤隔,民不染他俗”,徽州人过年乐于承袭的一些食俗.

腊八后的杀猪腌肉

徽州自古很少集市,所以户家的每年养殖的牲猪,往往被称为“年猪”.称为年猪有两层意思:一是猪养了一年,即一年一槽;二是杀此猪过年.所以,在“忙年前”中,一项十分隆重的食俗活动叫“杀年猪”.

◎ 杀年猪

徽州人总要待到腊八之后,天寒地冻时,宰杀年猪.这样,严冬可以让过年用的猪肉得以保鲜.民间杀猪以家庭为单位,杀猪前隔壁邻居大人小孩都会一道赶来观看.主家一通花炮之后,屠夫(杀猪匠)就开始宰杀.杀完猪,杀猪匠则自个割点里脊肉和猪肝,快火炒炒下酒,吃喝后便到下一家继续宰杀去了.杀年猪这天,总要邀请亲朋好友吃上一顿“杀猪饭”.杀猪饭,主要是以红烧肉、炒肉片(丝)、炒猪肝、猪血汤、粉蒸肉等为主,再配上像鱼、蔬菜等一些其他菜肴.席间猜拳行令,喝酒吃肉,其乐融融. 大家欢聚一堂,场面十分热闹.末了主家还会给融壁邻居送上一碗猪血豆腐和一小块猪油.

◎ 腌猪肉

一头年猪杀好后,除了吃杀猪饭和些许送亲戚之外,所余百十斤的猪肉及猪头、猪下水等,则以盐腌为主进行保存处理.每户人家都会有一只木制的或是陶土的腌肉缸,把修制好的前腿、后蹄和条肉、猪头等先后用淮盐搓擦后入缸腌制.腌肉的顶层还要用大块河卵石或石锁压住.整个腌制过程十分讲究.腌满40 天后,起缸用热水洗去盐卤汁渍,而后挂放在室外太阳下晾晒.晒干后,除日常要先食用的猪头和条肉,前腿后蹄则悬挂在室内通风阴凉处,制成户家自制的徽式火腿.这些火腿,基本上要在夏秋之际才开始食用,一直延续到当年再杀年猪.

◎ 猪内脏

所有猪板油,都会分切成小块,用淮盐腌制成咸板油.春日以后,切丁熬化和植物油一道,成为户家日常菜肴食品的油脂来源之一.猪心肺、猪肝肠、猪腰脾等杂件,有些人家在杀猪当天或此后就烹饪食用了.有些人家除食用外,也有做特殊处理的.如在原古徽州一府六县各县的各深山区中,就要把猪大肠清洗风干,待来年制作清明粿馅料用的.又如猪小肠也有洗净后刮出肠衣加入猪肉制土香肠的.还如更为特殊的是,极少数深山里,把猪肝白水煮熟后,切成小块,放置入红辣酱中腌制,留待吃饭时佐味的.

忙年前的做粿包粽

吃粿吃粽子对徽州人来说并不只是在端午节,其它时节也是可以吃的.特别是居住在深山里的农家,更是把粿和粽作为日出而作时的中餐食物,长年随时进行烹制食用.但对绝大多数的徽州人家来说,过年绝对少不得这两样自家制作的食物.

◎ 年前做粿

徽州人过年吃的粿,都是用米为主料的,但也有极少数地方会有小米、高梁粿.过年的米粿因考虑到吃粿人的年龄喜好不同和粿的食用方法不同,可以是纯籼来的,也可以是全糯米的,还可以是粳米的,甚至可以是籼米糯米混合的.

做米粿必须先将米磨成米粉,然后再用水把米粉和成米面团,米面掐成一个个大小相近的粉荠;再把粉荠搓成圆球,用手掌心将圆球一个个压扁成大小相近的圆饼.一般标准为“七粿”,即一斤米做七个粿.随后把这些圆饼一个个放入蒸笼,蒸笼上锅大火蒸熟,蒸熟后的就成了粿.为了方便粿的随时食用,一般徽州人家都要一次性做一斗或几斗米的粿.这么多的粿,一时不吃的,为防止干裂或霉坏,会用一只大水缸或是木桶木盆之类的盛器,加入冷水浸泡在那里.年粿以前可以一直吃到农历“三月三”吃炒粿.

米粿的吃法很多,可以是复蒸或是放在稀饭中煮着吃.也可以切成片,用荤素菜配着一起炒着吃、煮着吃.还可以是在火塘、火桶等木炭火上烤着吃.特别有趣的是徽州人家的小孩,非常喜欢在大人不注意时,偷偷从缸、桶中捞出一个米粿,放在火熜上烤着吃.

◎ 年边包粽

不同于其它地域的人,徽州人过年家家户户还要包粽子.包粽子相对于徽州人备制其它的过年食品来说,是比较麻烦的.特别是要包制口味多样的粽子,如鲜肉或咸肉的、火腿的、红豆的、豆沙的、枣栗的、白水的等,包制前一定要做好大量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把当年在六月三伏天里采摘的干箬叶用开水洗泡,基本恢复到原样.然后要把棕梠树的叶子砍回来,剔除茎杆,撕成约3mm 的细丝 .这些细丝放在锅中用水煮过,不再软脆了,用来做捆扎粽子的丝带.接着浸泡用来包粽子的糯米和准备包粽子用的各种馅料.准备粽子馅料比较麻烦,如咸口味的肉要先切制处理.特别是鲜肉的,必须提前几天将切成长条的五花肉用酱油先行腌制好.如甜口味的,豆沙要先洗沙加糖和猪油熬制处理,蜜枣、红枣要先泡发,板栗要先去壳脱衣剥仁.即使是红豆、莲子之类的,也要先捡洗好备用,最后开始包制粽子.包制时,咸味的,还要用酱油和盐把已泡糯米进行搅拌调味,再开始包制粽子.豆沙粽则更有讲究了,包裹技术高的,可以在铺底糯米上用筷子挟放一筷豆沙再加盖上糯米包制.若遇包裹技术差的,这样包时容易造成粽子“走沙”,糯米走进了豆沙,使得煮熟了的粽子豆沙中夹入煮不熟的糯米.所以为了防止此类情况发生,人们往往更愿意在包制粽子前,将豆沙搓成一个个长圆条,既方便包用又防止糯米“走沙”.为了区别粽子口味,人们总是用粽子捆扎的道数不同来加以处理.

包制好的粽子,还要过煮制这一关.因为粽子是用生糯米严严实实的包裹而成,所以煮制时间更长.按徽州人家的传统经验,煮熟一锅粽子大约有三炷香时间.小时候为了等着吃粽子,居然可以熬夜,一双眼睛盯着香一点一点地燃去.粽子煮熟后,全部捞出置放在盘扁中冷却.热粽子千万不能随意捏拿,否则糯米粘在粽叶上,吃时剥粽子很麻烦.冷却的粽子,为了方便存放,人们总是把几只粽子穿成一串,然后挂在阴凉通风、又方便拿取之处,以备随时食用.徽州人的粽子一般是一斤米包8 个,所以流行“七粿八粽”的说法.

这里特别需要提出的是,休宁县所包出的粽子中,至今仍然保留着我国汉民族最早食用的传统“灰汁粽”.灰汁粽作为中国四大传统名粽之一,其主要特点在于用开水冲泡稻草灰过滤的水来浸泡糯米.煮熟后这种粽子有着独特的碱香味,而且这种粽子呈碱性,有助于糯米这种支链体食物消化,更适合老年人和小孩食用.

徽州渔亭糕

在徽州百味里,渔亭糕应该是最具特色的一种,因为脱胎于精致的木雕糕模,形状酷似徽派建筑上的砖雕,所以又被称为“能吃的徽雕”.据《黟县志》记载,渔亭为新安江水系最西的码头,自古为湖广江西与江浙皖的货运中转站之一,历史上是官路和商家必经之道,有“七省通衢”之称.往来的客商多了,人们对便携易存食物的需求也应运而生,所以在徽商鼎盛时期,渔亭糕更多充当的是干粮的角色.曾几何时,远走他乡的徽州人行囊里,总会有几块渔亭糕以备充饥.

打制年糕糍粑

打年糕、打糍粑又是徽州人年前必须准备的年食.年糕、糍粑虽然与米粿是基本相似的食物,但制作时还是很有些不同的.

年糕、糍粑的前期制作过程和要求是相同的.都是先将糯米洗净后加以几小时的冷水浸泡,然后把浸泡好的糯米用爪篱捞出放入饭甑内蒸熟.蒸熟后的糯米则分次倒入石臼,再用大锤式的石杵不停地向石臼内捶打.捶打糯米饭时,一般由两个人操作,其中一人不断的捶打,另一人就要站在石臼边,随着石杵举起的间歇瞬间,沾一下盆中凉水,然后迅速的将石臼内的糯米团翻动.就这样,反复翻动捶打,一直到把糯米饭打成熟米粉团.

打制好了糯米饭,就开始做年糕、糍粑了.年糕和糍粑这时起制作上就有区别了.做年糕,先要将整个粉团搓揉成大小一致的长条.这个长粉条整体呈中部均匀、两头略细的圆头.这时,再用一块削制平整、上面刻有年糕字样的长条竹片,在搓制好的长粉条上用力向下拍压,把长条竹片再从粉条上取下,一条两头圆的长形年糕就做好了.年糕做好冷却后,就和米粿一样,浸泡在冷水中保存,留待以后食用.少数地方,如祁门县的山里人家,还作兴用新下的雪化成的雪水来浸泡,这样保存期更长.非常独特的是,每当大人忙着打年糕时,围观的小孩,那双双渴望马上能吃上年糕的眼神,会让辛勤劳动的大人,扯下一坨打制好的热粉团,分给小孩子们.小孩子们就会立即拿着到早已准备好的绵白糖盘里沾上白糖,美美地吃起来.糍粑与年糕的区别,则在于把搓揉好的糯米粉团,揪成一个个大小相似的粉坨.再将粉坨搓成圆球,然后用手拍压成厚实的圆饼.最后把拍压成型的圆饼,两面都滚上早已蹍压好的黑芝麻粉,糍粑就做好了.这种糍粑是直接这样存放的,所以保存时间要略短于年糕、米粿之类.要吃时,可用蒸、煎、烤等方法重新回熟后吃了.吃时可以沾糖,也有少数人沾点细盐吃咸的.

蒸制食桃圆子

徽州人的蒸制食桃和圆子,其方法与做米粿是基本相同的.只是在揉制好粉团以后,因食桃和圆子与米粿的成形要求不同而已.

打食桃、搓糯米圆子,先把糯米、籼米用石磨或干磨、或湿磨成米粉.干磨就是直接把米放入石磨磨成干粉.湿磨则必须先把米用冷水浸泡透后,再入磨磨成湿粉,民间也称为“水粉”.然后按各家对食桃和圆子软糯程度的喜好,把磨好的米粉按一定比例拌和均匀,反复搓揉成待用粉团.接着将揉制好的米粉搓成长圆条,并截成份量适当的粉荠,进行再度搓揉成一个个小圆团.最后,把一个个小圆粉团嵌入用桃木等木料制成的食桃模具还有福、祿、寿、喜等多种不同的模具中,面上用手压平整后,把模具反扣来用力拍打一下,

这样一个形如带叶桃子的“食桃”便打成了.若是做糯米圆子就简单多了,只要把搓揉好的米粉团,截成小荠子,而后一个个地搓成小圆球就可以了.

打好的食桃和搓好的圆子,放入蒸笼内,在柴灶上猛火蒸上个20 分钟左右,就可以蒸熟了.蒸熟的食桃和圆子都要翻摊冷却后,才能收拾、保存.食桃一般还要在翻摊后的正面染绿点红,成为一个真正的“寿桃”.食桃和圆子也是要用缸、罐、桶、盆之类的盛器,加入冷水浸泡保存.

切制过年糖点

古时,徽州人过年使用的糖点,主要是自家制作的,而且品种比较丰富.但一般家家户户都要制作的主要有冻米糖、芝麻糖、花生糖等.

做糖,首先要把原料准备好.一是自己熬制用山芋、玉米等粮食为原料的怡糖,徽州人亦称之为“糖浠”;二是要炒制好冻米、芝麻、花生等.其中,较为复杂的是炒制冻米、芝麻、花生.徽州人的冻米,就是把米洗净晾干上饭甑蒸熟,再把凉透了的蒸熟米饭全部搓成单个的米粒.这些米粒,要经过大寒天的低温冷冻,一直到冻透了才收起来.做冻米糖时,先必须把冻米用细石沙在铁锅中全部炒发成松脆炒米,才可以用来做糖.而芝麻要分做黑芝麻和白芝麻两种.黑芝麻只要直接将洗净凉干的芝麻炒熟就行了;白芝麻则是先将黑芝麻冷水浸泡后,擦搓掉黑芝麻的外壳(徽州人叫“脱壳”)使之成为白芝麻.此外,花生却是带着荚壳一起放入有沙子的锅中炒熟之后再剥壳、去衣,挑栋出颗粒饱满的花生仁备用.

开始做糖时,做糖师傅在大锅台上把糖倒入带点水的锅内进行熬制.没有白糖的年代,若要增加甜味、香味,可以在熬制怡糖时加入蜂蜜和桂花.然后将备好的炒冻米、炒芝麻、炒花生仁按做糖品种的需要,倒入怡糖中,进行不断的调拌翻炒.直到每粒冻米或芝麻、花生仁都沾上糖汁.这时,再把锅中的糖料全部铲出,放入用木板打制成的大方框内(也叫糖箱),做糖师傅便开始不停地将糖料在糖箱中压实.接着立即去除大方框,用大切刀将大糖块切成大小、厚薄均匀的糖.一般来讲,徽州人家做糖时是要一次性把要做的冻米糖、芝麻糖、花生糖等做完.当然,还有一些比较独特一些的谷花糖、小米糖、苞米糖等.做好了的糖,因其所用原料或是做法上的区别,都会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如冻米糖是由冻米做的,芝麻糖则分为黑麻糖、白麻糖.白芝麻糖还因其切法不同,把片状的称为玉片糖,条状的称为玉条糖.花生做的糖也就叫做花生糖了.

做糖对于小时候的孩子们来说,是年前又一件令人欣喜的事.那些专门做糖的师傅们,也许是怕别人学会做糖夺了他们的饭碗,做糖过程中的熬怡糖和炒糖料时,总是表现得特别手忙脚乱,叫帮忙添柴烧火的下手更是无所适从.一会儿说火小了,要赶紧添柴;火刚烧大点又立即喊烧大赶紧退柴了;真让下手不知所措,无法应对.其实现在看看,做糖挺简单的,哪有那么复杂,不过是做糖师傅的一种职业技能上的故弄玄虚.

徽州寸金糖

安徽省黄山市某食品厂正在制作徽州传统糕点——“寸金糖”.“寸金糖”,寸把长,银光闪,金条状,采用饴糖为原料,经过熬糖、拉糖、包馅、押条、短条、外裹芝麻等10 多道工序制作而成.由于有“年头甜到年尾”的吉祥寓意,长期以来,成为徽州人用作春节期间走亲访友送礼佳品的首选.

炒制过年干果

过年期间,徽州人在备制多种节庆礼食的同时,还会进一步展示一年的丰收成果.如炒制南瓜籽、花生、蚕豆、栗子、香榧等干果类食品,用来装“春盒”,供客人享用和让宾主聊天、休闲时佐茶.炒制过年干果相对比较简单,一般都是在接近大年夜时才进行.炒制干果多是用大铁锅加入粗沙子,再将要炒的干果倒入锅中,用中小火不停地翻炒,直到炒熟为止.有经验的人炒制干果,总是注意听炒制过程中干果爆响的声音.一旦爆响声停止了,说明干果已炒熟.这时就要停火出锅,如同炒冻米一样,用爪篱或是筛子,把炒好的干果盛进去,然后用力抖动,把炒制用的沙子全部筛掉,所剩干果全部平摊开来冷却.待到干果全冷透了,才用各种铁制的筒、箱等盛器装好,加盖密封,防止干果回软.

做豆腐豆干

豆制品作为徽州人年节时菜肴中一种百搭食材,也是“年前忙”的一项重要准备事项.到了年边,农历腊月28 左右,家家便开始泡豆、磨豆、做豆腐了.

徽州人家户制豆腐品质相当好,因为它用的都是产自当地的农历六月黄豆.这种叫“六月黄”黄豆的植物蛋白、卵磷脂和微量元素含量很高,而且还富含人体所需8 中氨基酸及冬氨酸、谷氨酸、微量胆碱.同时,制作豆腐的都是生态、无污染的山泉水和新安江水.所以,徽州人家自制的豆腐特别香滑细嫩,与豆和水是有直接缘由的.徽州人做豆腐的程序与其他地方基本是一样的.但户制豆腐多用盐卤点化豆浆,而且洗豆浆时注重把握出浆不影响豆腐细嫩,防止有细豆渣混入浆中.煮豆浆时,也是绝不抽豆腐油的.当豆腐花装箱、上榨后,一板板的豆腐就做成了.然后将豆腐划成三寸左右见方的小块,放入冷水盆中保存.

徽州人的年豆腐一般只做老豆腐一种.但为了丰富豆腐吃法,绩溪人把豆腐开片下油锅煎成油豆腐,然后用盐腌在坛子里备用;休宁人更多人家将小块豆腐放入锅中加入盐和黄枝果煮,煮后晒干成豆腐干备用;各县都为了预备春荒吃菜或作为佐味小菜,再将小块豆腐打成更小块放在稻草上霉制后,加入盐、五香料、红辣粉或酱,腌制豆腐乳的.总之,豆腐的吃法是多种多样的.

备制新春接客菜肴

徽州民彦说:“正月热闹过、二月玩玩过、三月找事四月做”.正月尤其是元宵节前这段时间,徽州人大多是在家人团聚、走亲访友、拜年接客中度过的.

为了方便热情接待年节间亲友来访、拜年,徽州人家家家户户都要用酒宴即称为“春酒”来款待客人.春酒在徽州也是有讲究的,一般要有“十碗八碟”或是“八盘八碗”.实际上更多的是以“八碗八盘”也叫“八只碗”“八大碗”招待亲友,而且必须是家中主人或是家中有身份、地位高的男人陪客.这样“八八”制式的筵席现在已经很少了.但那时一定是八碗热菜、八盘凉菜、八个人、坐在八仙桌上,交流聊天,推杯敬盏,猜拳行令,好不热闹.这种时候,家中女主人只是在后厨忙个不停,家中的孩子、女人也基本是不上桌吃饭的.

于是春节前,徽州人各家各户都要提前准备不少熟食、半熟食的菜肴.一般地讲,像蒸豆腐包、炸鹅颈、炸排骨、煎鸡蛋饺、炸肉丸子、烧猪蹄磅、秘制猪肝、牛肚、猪肉、牛腩肉等多种荤腥卤菜.这样,一旦客人来了,烹饪几桌“春酒”就既不慌不忙,又十分丰盛了.

“忙过年”的启幕仪式——吃年夜饭

除夕之夜,到了晚上 ,徽州人无论是城镇还是乡村,家家户户拉开了辞旧迎新的序幕.吃年夜饭前,家人首先要举办祭祀仪式,主要是祭拜祖宗,徽州人则称之为“请祖宗”.“请祖宗”要备上酒菜,点燃香烛,全家人或是家族人从长辈开始按辈份大小,先后祭拜祖宗.意思是先让祖宗吃好喝好之后,家人就可以开始吃,这也是一种徽州人感恩的礼仪形式.年夜饭开始前,家家都要先燃放一通挂鞭,表示驱除了一年的晦气,开始迎接新的吉祥一年.

这时,全家男女老少便全部团团围坐一桌,共饮团聚酒、共吃团圆饭.团圆饭十分丰富,几乎倾其家中所有,各种荤腥菜肴一应俱全.像猪、牛、羊三牲,鸡、鸭、鹅、屯鸟四禽,基本都有.菜肴的烹饪方式也很丰富多彩,如蒸、炖、煲,煮、煨、氽,煎、炸、炒,卤、焖、烧,样样俱全.席间,除了互相之间敬酒、问候、吉语祝福外,还有两件事是比较独特的.一是必须要有圆子和鱼,以示全家人团团圆圆、年年有余;二是必须烧一大锅米饭,有意留有大量剩饭,意为家中有得是吃的饭.这一餐还有吃鱼要吃整鱼且不吃完和吃饭不铲锅巴的不挖老底的习惯.年夜饭过后,大人们一部分忙着整理清洗锅碗瓢勺,之后还要把茶叶鸡蛋给煮上;一部分人则由长辈给每一个晚辈包“红纸包”,即压岁钱.之后,全家人便在灯明烛亮的大堂厅里围着火盆“守岁”.一旦到了年岁更迭之时,便纷纷赶到门外,再度燃放爆竹,表示辞旧迎新,迎接新年到来.

过年头天是“清闲初一朝”

农历正月第一天泛称春节,实为正月初一,徽州人俗称“初一朝”.大年初一对徽州人来讲,是一年最为“清闲”的一天.因为所有人既不用干活,也不会到外面看朋友、走亲戚、拜年.一家人清闲地坐在家里,烤烤火、喝喝茶、嗑嗑瓜子、聊聊天,真是其乐融融.

这一天,无论是大人、小孩绝对不容许睡懒觉的.一大早家庭主妇就要起来准备早餐,待大家全部到齐就开始吃了.大年初一的早餐也是隆重的习俗仪式,首先餐桌上要放上春盒,春盒里分别放着顶市酥(徽州人也叫红包纸)、寸金糖、交切糖(或芝府糖、花生糖)、南瓜子、山核桃、香榧、山芋干、米烘糕、麦芽糖(糖饼、糖球)等,各色甜咸食品,再给每人泡上一杯热茶.又到餐桌入席前,家人要互相拜年、问安,尤其是小辈一定要给长辈拜年、请安.这时长辈也要给晚辈发红包,称之为“利市”、“百岁”.一家人到齐了,家长说开始“喝茶”,早餐就正式开始了.主妇立马把茶叶蛋、包子端上来,茶叶蛋是一定要吃的,说是“金元宝”,吃了今年发大财;肉包、豆沙包也是吉利的向征,意为“包发”一定包定发家.吃完早茶,每人再吃一碗肉丝盖浇面,内丝由冬笋、猪肉、豆腐干、黄花菜、红辣椒等荤素食材炒制,面条是在盖有气盖的大锅里煮熟的.吃了这碗面,标志着长寿,早餐就这样结束了.

此后,大年初一的中、晚餐相对比较简单省事了,大多吃头年三十晚剩下的饭菜,或是煮点粽子、年糕、米粿之类的填填肚子.一般来说,晚餐相对比中餐讲究点,在吃年三十剩菜的基础上,再加上几样新鲜菜,又可以边喝酒别聊天了.

正月年头忙拜年

农历正月初二,从这天开始,家家户户开始互相上门拜年,走亲访朋.这一天,凡是成家的,有必须先到老丈人家拜年的习俗.小孩子家,那一定要受母亲的指使到外婆、舅舅家拜年.因为徽州有句民彦叫“吃在外婆家、玩在舅舅家”,加上小孩不去外婆、舅舅家拜年,做母亲的会觉得娘家人“没面子”,心里会不痛快的.

到正月初三,这个年头三天,徽州人家有许多礼数讲究,其中还有一些禁忌.主要有:小孩子不准骂人,不讲坏话、脏话,不讲不吉利的话.这些天家人行为处事也要十分谨慎小心.比如不能打碎饭碗,打碎了,要立马说,打碎好,岁岁(碎碎)平安.初一到初三这三天,无论哪家都是既不扫地,又不向外泼水的,意思为“财不外流”.这三天不能下锅蒸菜炒菜,意为违忌“蒸、炒”的谐音,避免“争吵”之忌.同时,这三天大人小孩都只动针线、不动剪刀,其中意思是“只许立、不许破”.这三天全家人即使生病服药,也都要停止不吃,以免破坏好兆头,弄得人家年头吃药吃到年尾.

正月初五是接财神菩萨的日子,这一天要祭拜财神爷,祈求财神保佑,全年能发大财.所以,这天更是禁止扫地和向门外泼倒水.到了正月初九,徽州各地作兴“上九”会.这是为了纪念唐朝忠烈张旬和许远两位大将军的.“上九”在徽州,是一个仅次于正月十五元宵节的玩灯节.这一天,民间都会举办“嬉灯”的游艺活动,“嬉灯”就是“玩灯”的意思.“嬉灯”要求每户一灯,灯所表现、反映的内容可以各不相同.比如“八仙过海”、“二龙戏珠”、“大闹天宫”、“嫦娥奔月”、“武松打虎”等这些以民间流传的神话传说故事内容为体裁的灯,以及各式各样的山水花卉、飞禽走兽灯.

正月十五闹元宵

徽州人与全国各地的汉民族一样,十分重视农历正月十五的元宵节.元宵节不仅把整个年节活动推向了最,而且闹完元宵就标志着年节基本过完了.其实,元宵节作为“上元节”、“灯节”的前称,到了这一天,徽州人家家户户都要吃又叫“汤圆”的“元宵”,吃完这碗寓意全年团团圆圆、热气腾腾的“元宵”,各乡村也都开始闹花灯和猜灯谜的活动.

在徽州,伴随着人们闹花灯的同时,还会有抬阁、舞龙、吊狮、戏凤、踩高跷、划莲船、蚌壳精、地戏、摊舞跳钟魁等游艺活动和猜各种灯上的谜语活动.

观好花灯、游艺完毕,整个年节就进入快落幕的时刻.徽州人的年节落幕还要照应到年三十的“请祖宗”,晚上还要让“祖宗”回去,即“送祖宗”.所谓送祖宗就是把“请祖宗”时的祖宗画像,经过再度摆上酒菜、焚香等祭拜后,再取下来,恭恭敬敬地收入木匣中,以待来年再用.

上文点评:本文是适合不知如何写徽州和徽州人和传统方面的传统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传统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

1、 论徽州传统家具设计中的礼的思想 石琳,徐宁,孙 伟(1 黄山学院 艺术学院;2 黄山学院 外国语学院,安徽 黄山 245021)摘要徽州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了徽州传统家具的独特性 本文由中国传统文化的“礼”的思.

2、 民间历史文献数字人文图书馆构建----以徽州文书数字人文图书馆实践反思为例 摘 要 随着“向下看”的史学路径日渐成为主流思潮,民间历史文献资源的收藏、利用与数据库开发已成为学术型图书馆的工作重点,数字人文的兴起恰好为这一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系统化思路 文章.

3、 那些古籍收藏的传统和即将湮没的知识初读辛德勇《那些书和那些人》 □ 周 琼一记忆中,厘正及考订古籍的成书情况、版本源流及相关问题,是当代古文献学家辛德勇先生的长项 除了在版本、目录学上有极高造诣并享誉学界外,他还以爱书、买书、藏书在圈内闻名,是一个“古.

4、 伦理传统视域下的文学道德之维高楠《文学道德论》评介 □ 张永杰道德这一古老的人性品格作为人类得以生存和延续的根本,深深镌刻于文学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进程当中,面对现代社会中艺术生产方式的变革与道德意蕴的缺失,重拾文学的道德属性理应在当下成为文艺学认真思考的.

5、 中国新文化运动史写作传统兼谈乐黛云新文化运动另一潮流 一把“新文化派”与诸如林纾、辜鸿铭、严复、章士钊以及学衡派……“守旧派” 之间或直接或间接的论争视为“新文化” 与“.

6、 公共图书馆对于传统借阅方式的改革 (河南省图书馆,河南郑州 450052)关键词传统借阅;新兴借阅;改革摘 要文章从现已普及的新兴借阅方式引出公共图书馆的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之路,论证了社会发展是推动公共图书馆借阅方式改革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