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职称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文学刊物投稿 文学杂志投稿 外国文学期刊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 文学杂志排名 文学杂志 汉语言文学技师论文 饮食文学论文 电大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祥子 汉语言文学本科论文题目 文学专业杂志

文学相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 与以文学的力量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相关论文怎么写

分类:职称论文 原创主题:文学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2-04

以文学的力量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该文是关于文学方面在职研究生论文范文与共同体和命运和文学相关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

〔作者简介〕朱琳(1962—),女,浙江宁波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文化理论.

〔摘  要〕总书记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向世界提供了新人文主义、新世界主义的价值理念与理想愿景.文学的追求正在此意义上与之相通.文学是“人学”,真正的文学是全人类的文学,世界文学实质上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艺术美学实践.中国文学应内外兼修,以更为积极主动的姿态走向世界.文学应该也能够成为人类达成价值共识、实现文化包容、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不可忽视的力量.

〔关 键 词〕人类命运共同体;文明;文学

〔中图分类号〕D8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155(2018)03-0010-05

近年来,总书记从国与国的命运共同体、区域内命运共同体到人类命运共同体三个层面,深刻、全面、系统阐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党的十九大将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列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体现了开放进取的中国将自身命运和前途同世界命运和前途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正确义利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是基于人类在人性、价值取向上的共通性,旨在谋求人类共同的利益福祉.文学作为“人学”,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充分体现,也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力量.

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理念

尽管世界上存在不同的文明体系、社会制度、宗教信仰,各国的发展水平极不均衡,但人类社会处于同一“地球村”、全球化进程加快、世界各国相互依存是显而易见的事实.过去,全球化进程使得技术革新、产业升级等取得了巨大成功,但由于这一进程由发达国家和西方世界主导,因此,国家和阶层间的利益分配、发展水平严重失衡,由此引发了民族主义、极端主义等“逆全球化”潮流.全人类共同面对着诸多问题:“世界经济增长乏力,金融危机阴云不散,发展鸿沟日益突出,兵戎相见时有发生,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阴魂不散,恐怖主义、难民危机、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1]正如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的那样,“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全球的问题需要全人类共同应对.一方面,世界各国在全球化进程中相互联系、依存加深;另一方面,世界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与不平衡性突出.总书记所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正是对现实中全球化趋向与单边主义、自我中心主义、一元维度价值观的回应.他睿智地指出,“世界命运应该由各国共同掌握,国际规则应该由各国共同书写,全球事务应该由各国共同治理,发展成果应该由各国共同分享.”[1]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核心要旨由此确立.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强调的是同为人类的各国之间的紧密相关度.如总书记所言,“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不断发展,各国利益交融、兴衰相伴、安危与共,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2]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主张把整个人类作为一个整体,追求世界各国共同获益的最大化,其目标是“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而要达到这个目标,就必须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3].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经由理念转化为了实践.以互利共赢为基本目的的跨国战略合作设想——“一带一路”倡议,便是影响巨大的实践举措.“一带一路”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以古代“丝绸之路”代表的“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精神内核,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包容各种民族、宗教与文化,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体现了中国对世界发展趋势的准确把握、对人类前途命运的深刻思考和推动世界和平发展的大国担当,为构建全球公平正义的新秩序提供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是中国人民也是世界人民对世界发展方向和建立秩序的共同愿望.2017年2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被写入联合国决议,之后又被多次载入联合国决议文件.这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理念的认同与支持.建立和谐相处、合作共赢的人类命运共同体逐渐成为了世界的共识.

人类命运共同体涵盖了政治、安全、发展、文明、生态等多个领域,其中,文明交流互鉴是极为重要的部分.总书记指出:“文明如水,润物无声.我们应该推动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谐共处,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我们应该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为人们提供精神支撑和心灵慰藉,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挑战.”[4]文学作为文化载体,是文明发展的产物,是我们理解不同文明的重要途径和窗口.纵观世界范围内的文学发展,文学已经成为人们的“精神支撑和心灵慰藉”.各国文学间的交流互鉴发挥着独特的“桥梁”、“动力”和“纽带”作用.

二、文学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艺术美学实践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不是应对当前国际关系与世界局势的权宜之计,而是着眼于人类文明的永续发展、解决人类根本问题的基本原则和理想愿景.它融会了中西思想中的世界性话语,既有对西方人文主义、世界主义思想的批判性吸收,又创新性地融入了中国历史悠久的和合文化传统、天下大同理想.它树立了人类整体意识,追寻人类共同价值.从这一意义上看,文学的追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相通.

世界上存在着多种多样的文化,世界各国的文学归属于不同的文化体系.不同的经济状况、社会体制、历史命运、文化传统、价值取向、审美理念,使得各国文学的发展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和特征.但文学作为“人学”,是各国人民生活的艺术化记录,也是“人”的心灵发展历程的艺术反映.文学更多关涉人性与情感,而人性相似,人类的基本情感彼此相通,文学因而成为文化中最容易沟通交流、引发共鸣的部分.

美国作家海明威在他以西班牙内战为背景的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1940)开头引用了英国17世纪诗人约翰·堂恩的诗句:“谁都不是一座岛屿,自成一体;每个人都是那广袤大陆的一部分……任何人的死亡使我受到损失,因为我包孕在人类之中.所以别去打听丧钟为谁而鸣,它为你敲响.”这首诗表现出关注人类整体前途和命运的责任感与宏观意识,以文学形式阐释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文学作品通过语言的力量帮助读者感知和体验人生,引发人们对自身和他人的生存境遇的关注和对历史、现实、未来的思索,唤起人们对美好的人性的向往和追求.优秀的文学作品总是追寻生命的终极价值,关切现实世界和人类命运,不仅是一时一地人的生活与情感的记录,而且具有超越国家、民族的意义和价值.

德国大文豪歌德正是在对中国文学作品的阅读中,对中国和中国人有了一种认同感:“中国人在思想、行为和情感方面几乎和我们一样,使我们很快就感到他们是我们的同类人,只是在他们那里一切都比我们这里更明朗、更纯洁,也更合乎道德.在他们那里,一切都是可以理解的,平易近人的,没有强烈的和飞腾动荡的诗兴,因此和我写的《赫尔曼与窦绿合》以及英国理查生写的小说有很多类似的地方.他们还有一个特点,人和大自然是生活在一起的.”[5]源于对世界各民族关联性的认识,歌德首先提出了“世界文学”观念,表示“我愈来愈深信,诗是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民族文学在现在算不了什么,世界文学的时代己快来临了.现在每个人都应该发挥自己的作用,促使它早日来临”[5].他的“世界文学”提法开始超越德国文学与欧洲文学的自我中心价值观,放眼世界上包括中国在内的东方文学及其一切文学,突出了解、借鉴的必要性.19世纪30年代之后,“世界文学”观念在世界各国传播,尽管意义上有差异,但都承认世界不同民族文学具有共同性,不同民族文学之间可以互相交流,特别是欧洲文学有必要超越本民族文学界限,更多地理解接受东方文学.歌德提出的“世界文学”理论后来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逐渐成为世界文学史、比较文学等学科的理论基础.

20年后,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宣言》中从新的角度使用了“世界文学”一词:“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一种世界的文学.”[6]马恩认为,随着世界市场的扩展,一种世界性的文学或文化知识(生产)已经出现.他们第一次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科学地阐释了“世界文学”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揭示了它产生的经济基础和发展趋势,为“世界文学”这一文学理念注入了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新内涵.

无论歌德与马恩当初提出“世界文学”概念在立足点与具体内涵上有着怎样的差异,提出概念以后的阐释、流转有着怎样的变异,“世界文学”理念上强调的都是基于各民族之间相关性和依存性的文学整体性.将歌德或者马克思以来的论说线索推及当代“世界文学”的核心命意当在于关联性[7].我们不能仅仅关注单一的民族、国别文学现象,还应将它们置于一个更加广阔的国际视野下来比较和考察.民族文学不应该也不可能互相隔绝,而应该通过相互交流,成为人类共有、共享的精神财富.

最早将“世界文学”引入中国的作家郑振铎于1922年发表的《文学的统一观》中提出,莎士比亚、安德列夫等的文学作品不仅能感动本国人,也能打动其他国家读者.基于此,他认为整个世界的人们是一体的,人们的情绪情感是相通的,而文学正是人生的反映、情绪的镜子.因此,文学也不应该有地域、国别、种族的界限,而应对各民族文学保有尊重与开放的心态.

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具有走向世界文学的里程碑意义的作家莫言,表述了他对世界文学的理解:“真正意义上的文学还是人类的文学,所描写的是人类所共通的、普遍性的内容.因此,真正的文学,应当是超越民族、国家的……文学作品的写作技巧、内容、语言,可以是某一国家、民族的,但是在更深的层次上,在思想、哲学层面上,应该是超国家、民族,甚至是超阶级的,应该面向全人类共通的课题.”[8]

回顾世界文学发展史,自古以来不同区域、民族之间的文学就并不互相隔绝,而是彼此关联、互相交流和借鉴的.两河流域苏美尔和巴比伦的文学是人类最古老的文学成就,对古代西亚北非的文学,进而对西方古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希腊文化从一开始就是东西方文化交流、融合的产物.当西方古代文化衰落的时候,来自东方的希伯来民族文化的西传与希腊文化结合而形成了基督教文化,对西方文化和文学的发展影响至深至巨.

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古代文化遭受毁灭性打击的时候,位于欧亚之交的拜占庭帝国保留了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成果,吸收了近东文明的成果,形成了融合多种特色的文化.十字军东侵对西方文化发展产生了强大冲击.而阿拉伯——伊斯兰文化融合、吸收了希腊、罗马、拜占庭、印度、波斯以及两河流域文化,从中世纪中期后走向繁荣,在向西方扩张势力的过程中,传播自己的文化,对中世纪欧洲文化的发展产生影响,在文艺复兴这一伟大的思想文化革命运动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17、18世纪是东西方之间文化交流空前活跃的时期.东方文化为启蒙运动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阿拉伯、印度、中国的文化都对欧洲启蒙运动的思想家、文学家产生过影响.虽然当时西方人接触到的中国文学优秀作品极为有限,理解也未能深入,但传入的中国文学作品已促使歌德打破狭隘局限,打开宽阔视野,思考各民族文学的个性与共性关系,提出“世界文学”理想.

进入19世纪,西方文化对东方世界更多的是“输出”而非“输入”.以强大的政治、经济、军事力量为后盾,处于强势地位的西方对东方的影响是主要的.但是,19世纪西方人对东方文化的兴趣并未消退,对东方文化了解更多、更准确,研究更深入系统.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批对西方文明感到失望的求索者,摆脱西方中心主义的羁绊,把目光转向东方,从而在思想上和艺术表现上颇有受益.

20世纪中期以后,西方中心主义遭到质疑和扬弃,东西方间的文化交流和文学交流空前活跃,世界文学开始打通.世界文学实质上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艺术美学实践.

三、以文学的力量助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

中国不仅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积极倡导者,也是务实的实践者和推进者.世界文化、文学有着互鉴互通的历史,更需要在自觉意识指导下把握现在、开创未来.中国作为一个文学传统悠久、文学成就辉煌的文化古国、大国,理应为以文学的力量助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做出贡献,以文学对话与交流逐步实现文化包容.

对话与交流,就意味着要以开阔的视野和开放的心态去了解、欣赏和吸纳异域文学、异质文化.“考察世界文化交流史不难看到,当本土思想凋敞之时,他者话语对本土话语的冲击与渗透,往往可以成为激活与推动本土文化前行的巨大动力.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进程也一再证明了这一点.”[9]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外来文学资源更加丰富,中国文学也步入多元化发展阶段.但是,对外来文学资源,我们仍有潜在的西方中心观念.“一带一路”战略促使我们去关注更多的东方国家文学和不发达国家的文学.了解他们的文学是了解这些国家、民族民情、民心的重要途径,而民心相通才可能达成真正的互联互通.各国文学平等参与的世界文学也才是真正的世界文学.

对话和交流,就意味着不是被动地倾听、观看,而是主动地发声和影响对方.中国文学早已是世界文学的一部分,既向其他国家、民族文学学习并受益,也一直对世界文学做着贡献.但是毋庸讳言,中国文学的贡献没有得到充分的彰显,影响也远远不足.中国文学应以更为积极主动的姿态走向世界.

中国文学走出去需要“内外兼修”.

内,指的是自身的文学建设.文学建设中要处理好世界性与民族性、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关系.人类的经验与情感有着共通性,优秀的文学作品总是能引起不同国家、民族读者的共鸣,成为人类共享的精神财富.因此,要鼓励作家们突破国家、民族、种族、阶级的界限,去描写人类共有的经验和共同的感受.同时不能忽略的是,人类的经验与感受总是植根于各民族、国家具体的、现实的土壤,各国的历史文化各自不同,描写相通的人类经验与感受并非意味着忽略文学的具体历史及民族语境.中国现代以来的文学,受到先期进入近代的西方国家的重要影响,但根深蒂固的民族文化传统,使得中国文学始终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如当代作家莫言的创作中清晰可见福克纳、马尔克斯等人的外来影响痕迹,但他立足的是自己的家乡,表现的是自己民族的生活和灵魂.正因为有了具有独特贡献和不可替代性的民族文学,才可能形成丰富的人类共享财富.

外,指的是中国文学的“输出”.中国文学走向世界文学是双向的,不仅要“输入”,学习借鉴外来文学,而且要“输出”,让中国文学更多被世人阅读、了解,在世界文学的空间里展示自己,使世界文学也具有中国性.早在8世纪,中国文学就走向了临近的汉文化区.16世纪,中国文学作品被传教士译介入西方.近年来,中国文学在海外的影响明显.尽管不能简单地把获奖看做文学成就的衡量标准,但赢得全球权威文学奖项,确实能说明中国文学国际影响力的提升.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2015年刘慈欣凭《三体》获世界科幻文坛最高荣誉雨果奖,次年郝景芳凭借作品《北京折叠》再次获得这个科幻文学界的重要荣誉,2016年曹文轩摘得儿童文学的“诺贝尔奖”——国际安徒生奖的桂冠.

翻译,是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桥梁.可以说,没有翻译就没有世界文学.近年来,中国当代文学作品被更多翻译推介到海外.除了主流的英美市场,中国文学作品也开始进入其他语种国家.例如,莫言的小说甚至有了巴斯克语这样的小语种翻译.国家层面的高质量、成规模的翻译固然重要,但是,正如学者所指出的,“那种以为只要把中国文化典籍或中国文学作品翻译成外文,中国文学和文化就自然而然地‘走出去’了的观点,显然是把问题简单化了.”[10]中国文化“走出去”还需要让译作能在国外传播、被国外的读者接受,要懂“译”还要会“介”,要积极探索、充分认识并尊重文学、文化跨国家、跨民族、跨语言传播的规律.

除了自己的译介和推广,中国还要树立国际合作观念,如鼓励、资助国外汉学家、翻译家积极投身中国文学、文化的译介工作;加强国际出版(尤其是与主流出版社)合作.2005年,著名的*现代经典文库(Penguin Modern Classics)首次收入了一部中国小说——钱钟书的《围城》,这被国外汉学家视为是一个“大跃进”[11].为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与“国际出版合作”这一主题,进一步助力中国文化走出去,亚马逊与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双方计划进一步丰富亚马逊美国网站的Kindle中文电子书及介绍中国文化的相关电子书,在2017年全新上线来自200多家国内出版机构的3万多本Kindle电子书.作为亚马逊助力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举措,亚马逊全球出版已经先后将包括贾平凹、陈忠实、冯唐等多位知名作家的19部中国文学作品纳入翻译出版计划,其中15部中国当代文学作品已经在美国翻译出版.随着国际合作的开展,Kindle中文电子书店的选品将进一步扩大,海外读者将可以通过Kindle电子阅读器读到越来越多的中国优秀作品[12].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全球治理引入了人文价值意义,促使各国从“人性本位”角度更好地处理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问题,也为以人文价值为核心的文学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维度:“将‘世界文学’从等级序列中释放出来,视其为可以通约的被不同地区和时代的人们共同推重和守护的一种文学品格,一种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解的可以共享的文学价值观和审美共识.”[13]无论外国、中国,真正优秀的文学必定具有全人类性,以关注人、挖掘和表现人性为己任,书写人类共同命运,探究人生共同问题,抒发人类共同情感,表现人类共同价值.当代中国文学要以面向世界的胸襟,向世界讲述具有人类生活普遍性、人类价值共通性的中国故事.各国、各民族文学通过平等对话、相互欣赏、多元互动,定能促使不同人群在人文价值上取得基本共识,促使世界建立多种文化兼容并蓄、不同人文类型和平相处的秩序,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不可忽略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7-01-20.

[2].在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

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上的讲话[EB/OL]. http://www.

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5/15/c_1110712488.htm,

2014-05-16.

[3].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

[4].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EB/OL]. http:

//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3/28/c_119982831.htm,

2014-03-28.

[5][德]艾克曼.歌德谈话录[M].朱光潜.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杨慧林.“世界文学”何以“发生”:比较文学的人文学意义[J].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17,(1).

[8]小园晃司,莫言,李比英雄.文学·民族·世界——莫言、李比英雄对话录[J]. 博览群书,2006,(7).

[9]黄汉平.由单一走向多元 由封闭走向开放——从外来影响看中国当代文学50年的发展道路[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2,(2).

[10]谢天振.中国文化走出去不是简单的翻译问题[N].社会科学报,2013-12-05.

[11]康慨.“大跃进”——中国文学走向世界[N].中华读书报,2005-06-22.

[12]任晓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助力中国文化走出去 亚马逊首发贾平凹小说《高兴》英文版[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7-08-30.

[13]马兵.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学理解:“世界文学”的另一维度[N].文艺报,2017-12-22.

(责任编辑 李淑芳)

结束语,这是一篇关于对写作共同体和命运和文学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文学本科毕业论文文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有帮助.

参考文献:

1、 全球治理观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 摘要按照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世界已经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伴随全球化的深入,全球治理正面临着经济发展缓慢、不确定因素上升、西方治理“失灵”的当代境遇 中国对于全球治理提出了具有中.

2、 略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的体会 摘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内容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源于中外优秀文化,但主要还是来源于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其客观依据是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外交工作和对.

3、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赋予包容性新内涵 内容提要 包容性发展理念是人类进入21世纪后,为了克服现代文明困境而由一些国际组织提出来的一种新的发展理念 而中国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使得包容性发展理念有了更高的价值定位和更大的逻辑框架,.

4、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彰显中国国际话语的历史穿透力 2018 年1 月23 日至26 日,主题为“在分化的世界中打造共同命运”的世界经济论坛2018 年年会在达沃斯举行,呼应了主席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 年年会上提出的构建人类命.

5、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路径 内容提要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总书记对当今世界性质和人类未来走向的重大判断和指导新时代中国外交的行动指南 对于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重大问题,学界形成了外交路径论、发展路径论、综合路径论三种观点 .

6、 人类思想史上的又一座里程碑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历史观照和哲学 口郝雨沈亚文“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哲学史以及人类思想文化史上又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其文化内涵及意义极为高远丰富 这一思想主张在今天的提出,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思想流脉,是一次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