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专科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四年级数学论文 五年级数学论文 五年级数学获奖小论文 四年级数学小论文怎么写 数学小论文六年级 数学小论文三年级 小学数学六年级论文 小学数学四年级教学论文 数学七年级论文 小学数学二年级教学论文 小学数学六年级论文范文 小学2年级数学论文

关于数学四年级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跟新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教学难点方面专升本论文范文

分类:专科论文 原创主题:数学四年级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4-20

新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教学难点,本文是关于数学四年级硕士学位论文范文和角的度量和四年级和*类专升本论文范文.

[摘 要]“角的度量”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空间观念的重点内容.然而“角的度量”的教学却是一个公认的老大难问题,学生学习困难重重.要这一难题,教师应分析学生度量角时产生的错误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方法.

[关键词]角的度量;教学难点;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11-0022-02

“角的度量”是小学阶段学生需要学习的重要操作技能之一,但“角的度量”涉及的数学概念多,知识盲点多,操作程序复杂.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是一个公认的老大难问题,也是许多教师感到头痛的一个知识点,对于动作不够协调的四年级学生来说,更是一次关于手和脑的挑战.虽然新版教材相对于旧版教材在逻辑脉络上更加清晰(旧教材的逻辑主线:量角的大小——用量角器——认识量角器——认识度量单位1°——学习度量方法——练习巩固;新教材的逻辑主线:量角的大小——用一定大小的角作为度量单位进行度量——让度量结果合理些需要合适的度量单位——认识度量单位1°——认识量角器——学习度量方法——练习巩固),但我用新版教材教学完后发现,对大部分学生而言,量角的过程仍是那么艰难:顶点和中心点重合简单,而要把零刻度线和角的一边重合,使另一边在刻度内并准确读数却非易事(度量不同方位的角时更是如此),要分清内外刻度更是困难重重(尤其是反向旋转和不同方位的角).

基于此,我对学生度量角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方法.

一、量角器的摆放问题

[错误现象]学生在度量角的过程中,出现了如下图所示的量角器摆放现象,且数量超过50%.

[原因与方法]

通过和学生交流,笔者发现造成学生错误摆放量角器的原因不少,具体如下:

原因一:学生对角的概念理解不深.学生看到的角只是两条射线,而不是一个平面图形.他们没有从空间上去认识角,更不知道所量的角的动态范围是哪些.

方法:从动态层面来描述角,即“角可以看作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形成的图形”,使角动起来,体现“角”的各要素(边、度量单位)在角的构成过程中的主要作用,强化学生对角的概念的系统性认识,真正揭示角的本质内涵.在教学中,我让学生把两条手臂伸开,当作角的两条边,把身体当作角的顶点,然后让学生跟着我,先是两臂重合,然后一臂不动,另一臂慢慢展开,体验角由小变大的过程.这样,学生便会明白所有角都是这样由小变大的.

原因二:学生看不到量角器上的角.为了测量方便,量角器都做成半圆形,把半圆平均分成180等份,每一等份所占的角的度数就是1°,这个1°同时也是角的度量单位.在量角器上,我们能找到0°~180°之间所有的角,可是学生在量角器上只看到刻度,却看不到量角器上的刻度所对应的角.

方法:让学生认识量角器,重点放在“在量角器上找大小不同的角”上.这里可分认识量角器、认识1°角和在量角器上找大小不同的角三个层次进行教学.认识量角器时,先让学生仔细观察自己的量角器,看看有什么发现.学生基本能观察到“中心点”“0°~180°的刻度线和刻度”等基本特征.认识1°角时,教师先出示一个1°角的模型实物,让学生猜猜这个角有多大,然后把这个角放在量角器上(注意量角器要大一些)并投影出来,让学生看到角的大小刚好占量角器一小格的刻度,告诉学生这个角的度数就是1°.移动这个角,放到量角器的不同位置,形象地展示了,即使在不同的位置,1°的角都只占一小格,以此深化学生对1°角的理解.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在量角器上找大小不同的角:先找标有度数的刻度上的角,如30°、60°、120°的角,让学生指出角的顶点和两条边(有的学生找出的角不是从0°刻度线开始的,而是在量角器的中间,如30°的角的两边分别在刻度20与50上,教师应充分给予肯定);再找没有标明度数的刻度上的角,如38°、52°的角,引导学生认真看清楚量角器上的刻度,同样指出角的顶点和两条边的位置.这样,学生就能在量角器上看到角了.

原因三:即使看到了量角器上的角,也不知道怎样才能使量角器上的角与所测量的角重合,从而导致测不出角的度数或是读数错误.

方法:利用“三重合”(课本上是“二重合”)让学生用量角器上的角去“重合”所测量的角.即用量角器上的角的顶点(即中心点)去“重合”要量的角的顶点,用量角器上的零刻度线去“重合”角的一条边,用量角器上的角的终边去“重合”角的另一条边,这样量角器上的角的终边所在的刻度就是所测角的度数.

二、量角器的读数问题

[错误现象]在解决了量角器的摆放问题后,读数时,很多学生都读错了,如把50°的角读成130°,把125°的角读成55°等,整个读数过程杂乱无章.

[错误原因]学生读数杂乱无章的原因无非是混淆的量角器的两圈的刻度.

[方法]通过对错误原因的分析,我总结了以下四种方法.

方法一:先区分锐角和钝角,再读度数.让学生在学会摆放量角器的基础上再读度数,只要先判断出所量的角是锐角还是钝角,就不会弄混量角器上的两圈刻度.

方法二:用“口诀”帮助读数.鉴于学生读数的困难较大,教师可用朗朗上口的口诀来帮助学生读数.如“中心对顶点,0线对一边,再看另一边,0度在内看内圈,0度在外看外圈”,强调从0度开始往上数,就能找到角的度数.

方法三:把角看成一个动态的过程再读数.学生之所以分不清内外圈,找不对数的方向,原因是把角看作是静止的图形,学生孤立地看待角的两边,以为像量线段、看钟表一样,只要把一边对准0度,另一条边指着几就读几.如果学生能把静态的角理解成是从0度开始,慢慢打开,而度数也随之增加的一个动态图形,那么读数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方法四:用改进的量角器来量角读数.现在用的量角器及学生买来的量角器,上面都有两组0°~180°的刻度,并且两组刻度的方向是相反的.正是这两组方向相反的刻度,才导致学生读数出错.经多方走访,我找不到只有一组刻度的量角器,对此我自己动手改进.根据有关资料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可知,逆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是一个正角,学生容易理解它的大小,度量角时“零刻度线”在右为好,因此可保留从右边0度开始的一组刻度,把另一组刻度用修正液覆盖.用这样的量角器,学生量角时轻松多了,只要强调从0度开始读,学生都能正确地度量出角的度数.

(责编 黄春香)

总结,该文是关于角的度量和四年级和*方面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数学四年级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数学四年级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

1、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天气和气候的教学设计 【摘 要】在初中阶段,地理是一门不可忽视的重要基础性学科,而教学设计是地理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是最大化提高地理教学质量,确保课堂教学目标顺利实现的重要保障 因此,本文以湘教版为例,从不同角度入手.

2、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卷 命题人哈尔滨市香坊区教师进修学校刘雅兰试卷说明本套试卷依据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材编写,是对一年级学生是否掌握了本册书所涵盖的基础知识,是否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进行的综合性调.

3、 新闻,活动,探究部编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活动探究单元教学解读 摘要部编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华丽转身”,教师必须面对一个语文独立设科以来从未出现过的单元,也必须以一种全新的态度面对这个单元的教学 从立德树人的角度,要让学生通过新闻学习,.

4、 通读教材整体把握苏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百分数的意义的教学与 摘要“百分数的意义”属于典型课例,围绕它展开的教学设计数不胜数,出彩者甚多 针对不同版本教材的编写特色,从实践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参悟百分数的定义、熟练百分数的写法,让学生能够辨识.

5、 语文翻转课堂开发学生优势智能的实践以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搭石》第二课时教学为例 近两年的翻转课堂教改实验,将我们的多元智能理论应用研究又往前推进了一大步,通过实施翻转课堂进一步强化学生的优势智能、改善学生的弱势智能,进而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协调发展,成为我们新的研究起点 下面,我们.

6、 让学习真正发生以人教版教材二年级上册认识时间的教学为例 摘 要真正学习,强调在真实情境和条件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主动地获取、形成和运用知识,发展能力,提升品格 通过厘清学生非真正学习的原因,给出促使学生学习真正发生的关键,并以人教版教材二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