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毕业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陆犯焉识论文提纲 陆铭写论文 自然科学通识论文 识图论文 牵连犯参考文献 通识传播学期末论文

陆犯焉识论文范例 与知识分子的困境和挣扎论严歌苓《陆犯焉识》方面自考毕业论文范文

分类:毕业论文 原创主题:陆犯焉识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2-19

知识分子的困境和挣扎论严歌苓《陆犯焉识》,该文是陆犯焉识论文如何写和《陆犯焉识》和严歌苓和知识分子相关自考毕业论文范文.

摘 要:在严歌苓的小说中,知识分子一直是一个较为特殊而作者又十分偏爱的群体.近些年来严歌苓也一直着力于对自身家族史与祖辈的探寻.《陆犯焉识》一书可谓是二者的完美结合.小说围绕知识分子陆焉识展开,向人们展现了20世纪独有的政治面貌与人生际遇,也细致地描绘出主人公细腻的心理变化.

关键词:知识分子;困境;挣扎;严歌苓;《陆犯焉识》

留美博士陆焉识是一名高级知识分子,却被判为“”并押送大西北改造.从此改变了他原有的人生轨迹.也正是因此,他的认识发生了一系列的改变.从爱情到尊严,再到他一生所求的自由,他越来越发现自己追求的正是曾经所抛弃的,故此,永远的失去与永远的追求构成了他的精神困境,而随着人们对他称谓的改变,也显示出了其人生的不可逆.

一、生存的困境与挣扎

(一)从“陆焉识”到“陆犯焉识”

“陆犯焉识”这一称谓十分具有时代色彩,从20世纪60到70、80年代,对犯人的称呼会在姓和名之间加上一个“犯”字.陆焉识被打成“”后,自然而然地便成为了陆犯焉识,可这一个“犯”字却不仅仅只是加了一个字,而是人生不可逆的不归路.

二十多岁的陆焉识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公子哥,殷实的家境与丰富的学识使他成为所有人的宠儿,举手投足都显示着他独有的风流倜傥与魅力.正如书中所写:“同学认识的就是这样一个陆焉识,狂狷孟浪,一头全校著名的黑色卷发,懒得修剪,一时耷拉在额前,一时抛甩到脑后,比他的嘴和手还忙.”[1]38从对他头发的描写可见他当时的潇洒与不羁.这时,他是公子哥陆焉识.而当他到了大西北流放时,曾经颇有魅力略带性感的卷发却成了一撮“卷毛”,“像不太健康的绵羊的尾巴”[1]4.这时他是陆犯焉识.看似仅是对头发的不同描写,实际上是对人物状态的描写,是他陆犯焉识精神状态与存在现实的一个真实写照.

再一点便是他的口吃.陆焉识原本是不口吃的,相反,做学问专攻语言的语言学教授,他的口语十分清晰流利.他的口吃是从1955年开始的,而后,他发现这样便能使他处于一个相对安全的位置.此后,在漫长的几十年的岁月中,他的“口吃”一直伴随着他,在北大荒那么久,他的口吃已是真假难辨,并且成为他抹不去的一部分.当他被释放已无需再伪装的时候,他才发现自己已经不可能不结巴了.“他微微口吃,嘴里有话的时候,嘴角却被摆错形状似的,要重摆几次才把话吐出来”[1]39.陆焉识的结巴口吃是他自己装出来的,装成了真的.可这便是多年来非人的生活对他的扭曲和折磨,让一个原本正常的人有了如此病态的举止.

还有一个细节需要注意,便是他在大西北改造时的外号——“老几”.“老几”这一外号的由来也带有几分戏谑.“首长听成了‘老几’,笑着说,‘老几’这绰号好,地、富、反、坏,加上美蒋特务、漏网汉奸、贪污犯,编了号排下去,叫个‘老几’多方便,把‘老几’往哪儿插队都行!于是人们便‘老几老几’地叫,叫了下来.”[1]4由此可见这样一个绰号是十分具屈辱性的.

经过了十几年的本不应该遭受的非人的生活,陆焉识已不可能再回到原来的生活中,他也从原来的陆焉识被迫成了现在的“陆犯焉识”.这便是20世纪知识分子可悲命运的一个缩影.

(二)时代与学术的束缚

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典范,陆焉识对尊严的捍卫也达到了一个极致.“他身上有着旧时代文人浓郁的华贵气息,自尊与自傲是其捍卫自由的精神底线.而他的自尊与原则却与他所置身的社会与政治环境间出现了抵触.”[2]

陆焉识的自尊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他作为知识分子在学术精神方面的不妥协,另一方面是他个人的面子问题.而这两部分在日后的变化也是不同的.在精神和学术方面,他在不反抗后面更加地不妥协,也正是因此,他在经历了二十多年的改造后依旧可以说出“又不是英文专家”这样的话;而另一部分,则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升华.他从不属于哪一个学术帮派,却在一场又一场的学术争斗中伤得体无完肤.面对着非正常的环境与遭遇,他那份有些清高的自尊显然是难以立足的,而不妥协的坚守又使他陷入了更深层的生存困境:大西北的风沙使他终于低下了高傲的头颅.

他在大西北的囚犯生涯中,属于他个人的那份尊严早已荡然无存了.在一声一声“老几”的喊叫声中,他也渐渐地接受了这一现实.尤其是文中对他便秘的那一段描写,隐私的侵犯更使得他那点可怜的尊严化成了泡影.若说尊严,那样的奢侈品只属于曾经的那个陆焉识,“老几”和陆焉识是没有份的.所以即使他回到家中也难再拾起曾经属于自己的尊严了.面对儿子的指责,他由一个犯人变成了一个老佣,不管是哪种身份都显得如此卑微.当他看到自己带回来的衣物被儿媳一件一件放到锅里煮的时候,他仅有的一点点对尊严的幻想也终于破灭.天地之大,竟无他陆焉识的安身之处,可悲,可叹.

他最后的离去便是捍卫自己尊严的点睛之笔,也是最终的一点反击.他带走了自己的衣服,一方面是生活所需,更大的一方面原因,是带走了尊严,带走他在刚到儿子家时在锅里煮过的尊严.这时他尊严的升华在于,不再是做给别人看,也不再看别人的眼光.尽管所剩的日子并不多了,但他要尊严地离开,尊严地活着.对于这份久违了的尊严,陆焉识依然怀有乌托邦式的眷念与期待.

二、精神的困境与挣扎

(一)爱情:一场迟到的归来

张艺谋将陆焉识与冯婉喻的爱情搬上了荧幕,并取名为《归来》.虽说电影的内容与原著相差甚远,但对于“归来”这一主题在陆、冯二人的爱情之间的定位,笔者十分认同.陆焉识对于爱情的认识也在于此.

冯婉喻是思娘强加于陆焉识的,也正因此,骨子里崇尚自由并主张自由婚恋的陆焉识对此甚是反感.他躲避婉喻,并且躲到国外去.在国外,一个名为望达的有着深棕色头发的女孩给了他自由恋爱的满足.可陆焉识虽不愿承认却也从未忘记自己是有家室的人.他与望达之间并不是爱情,顶多也只是恋爱的游戏罢了.

另一个让陆焉识难忘的女人便是韩念痕.或许他爱过这个美丽的重庆姑娘,但更多的是,是爱这份自由的享受.最后念痕的离开也是因为她看到了陆焉识身后有一个无论如何都不会丢下的家庭.从这一点,可以隐隐看出,陆焉识作为一个传统的知识分子的固有的责任心,在这场爱情里,婉喻的强加于焉识是一种劣势,也是一种优势.

而与婉喻之间的这份爱情,是陆焉识在漫长的岁月中一点一点品出来的.也是基于这份爱情的存在,陆焉识在最艰难的岁月中得以熬过来.而陆焉识之后的逃跑,也是为了见冯婉喻,告她以多年的思慕与爱恋.“要是他跑到婉喻面前,跟她说,我和你发生了一场误会……也许我跟自己发生了一场误会;我爱的,却认为不爱.一代代小说家戏剧家苦苦地写了那么多,就是让我们人能够了解自己,而我们人还是这么不了解自己.一定要倾国倾城,一定要来一场灭顶之灾,一场无期流放才能了解自己,知道自己曾经是爱的.”[1]89书中这一小段心里独白正是陆焉识后来对待婉喻的态度.在笔者看来,这也正是他们二人爱情的最好阐释.

他们之间的爱情,开始只是婉喻单方面的美丽幻想,到后来才是焉识在岁月之后的呼应,虽然这一去一回隔了几十年光景.婉喻对焉识的爱让她的孩子们都嫉妒,焉识对婉喻的爱让他甘愿以自己的生命作为赌注.而戏谑的是,当焉识回到婉喻身边,婉喻却已不认识他了.此刻的焉识就在婉喻身边,却再也回不到她的心里.婉喻在临死之前还问陆焉识是否回来,自己是否来得及去接他.这段老伉俪最后的情话让多少人潸然泪下.而焉识最后带着婉喻骨灰的离去,则是他们之间这永远存在时差的爱的最好的呼应.陆焉识的爱情,终究是一场迟到的归来.

(二)自由:囚徒的放逐与皈依

从书的第一页到最后一页,除人名地名之外出现最多的词,便是自由.可戏谑的是这书所写的却是一个没有自由的人.自由是陆焉识一生追求的永恒主题,尽管他的身份从公子哥变成了教授,又变成了政治犯,最后变成了一无所有的老头子,他对自由的追寻从未有丝毫的休止.可天不遂人愿,陆焉识似乎一直处于一种不自由的状态.

年轻时正值意气风发,思娘却用婉喻夺去了他的自由;回国后专心做学问,学界却以派别夺取了他的自由;本应与家人本分的生活,政治却以囚禁夺去了他的自由;释放后终于得到了久违的“自由”,才发现这自由已经变了味,在家人的冷漠中成了一把更大的枷锁.

有时,自由与囚禁有一条悖论,“最大的自由来自最深的囚禁”[3].所以在全书的最后,陆焉识带着妻子的骨灰盒又回到了囚禁了他20年的地方.“草原大得随处都是自由”,只有失去自由的人才会懂得什么才是最真实的自由,而这种自由,到头来人们发现,追求的往往都是自己曾经厌恶并抛弃的.乍一听会觉得有些可笑,可这确是人类最可悲的:永恒的逝去与不止的追寻.所以失去才是人生注定的主题.

“婉喻曾是陆焉识失去自由的开端,最后却成了他回归自由之途的停靠港湾.”他曾将疯狂地想要摆脱思酿的控制,摆脱这强加给自己的婚姻,可谁料想正是这份感情给了他日后活下去的力量.曾经的逃离与日后的追逐都与自由有关,只不过掉了个头,一切都是与自己发生的一场长久的误会.而陆焉识终于在婉喻死后意识到自己在曾经的家中已是无所归依,带着婉喻的骨灰盒又回到了曾经囚禁自己的大西北,再一次被放逐,或许才是他真正的对自由的昄依.得到自由的同时,自由却早已葬送别处;一无所有的时候,人生才变得富足,这一点在陆焉识身上尤为突出.尽管书中并没有写出他回到大西北之后如何,但我们可以想到,那应该是他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吧,有婉喻不再离开的陪伴与大把大把的自由,他陆焉识穷尽一生所求的便都在此.

在自由面前,我们同陆焉识一样,求而不得.可陆焉识却在追求自由的路上走出了不同样的风景.他在囚禁中的思想是自由的,他对婉喻的爱也因这躯体上的不自由变成思想上的自由,婉喻也因为他这自由的想念而变得温柔可爱起来.是的,一切都因为不自由而变得自由,“这位对自由一直孜孜以求的浪子直到失去自由身之后才一点一点地悟出人生的自由之谛.在身处绝境中,他反刍、梳理自己的过去.在这大浪淘沙般的回忆中,他渐渐悟出了自由在爱情、在生活中的本质.最终他拂去了生活的尘埃,看着自己,完成了对自我的超越.”[4]这正是陆焉识作为一个囚徒对自由的放逐与昄依.

《陆犯焉识》作为严歌苓的转型之作,引发的思考更能让人在阅读别人时参悟自己.陆焉识在外在的压迫之中一次次挣扎,而又显得无力而苍白,在历史的残忍中品悟出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一种坚守.书的封面有这样两句话:“最大胆的笔触,直通人类的灰色地带;最温情的回眸,抚摸岁月带给爱情的伤痕.”在小说中,有对爱情的追求,有对尊严的反思与自由的昄依,这些一同组构了人性的复杂与特殊群体在当时环境下的无奈.20世纪的画卷缓缓合上,留下的是对我们剩余人生的思考.

参考文献:

[1]严歌苓.陆犯焉识[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1.

[2]张丽亚.政治与历史夹缝中的人性悲歌——关于严歌苓长篇新作《陆犯焉识》[N].文艺报,2011-12-07(第O版).

[3]龚自强.“后伤痕”书写的复杂性[J].当代作家评论,2013(2):178-187.

[4]卞薇.孤独的芦苇——读严歌苓《陆犯焉识》[J].文学界,2012(3):6-7.

作者简介:胡瑞雪,郑州大学文艺学2016级研究生.

总结:上述文章是适合不知如何写《陆犯焉识》和严歌苓和知识分子方面的陆犯焉识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陆犯焉识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

1、 张爱玲和严歌苓:性格决定命运 有一天深夜,无意中读到张爱玲翻译成英文的一篇文章的中英文对照,惊诧不已,心里叹服张的英文真的臻于准确细微至炉火纯青的程度 天才果然是天才,并不会囿于某一种语言 可惜张爱玲当年在极为艰难的环境里撰写的英.

2、 在困境中挣扎死亡从而得到精神的回归 李远丽 罗敏鸿 覃晓东【摘 要】繁漪是雷雨中的一个典型代表人物,她的一生值得人们去探究与思考,她的自我毁灭与灭他的形象深入人心,笔者尝试通过生态文艺学的“精神生态”理论对繁漪的.

3、 小说语体的特征分析以严歌苓小说《陆犯焉识》为例 摘 要小说在语体风格上表现出其与其它文学样式不同的特点,小说创作的成功与否和不同小说的各有特色都和语体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而对于小说的语体的分析是小说鉴赏的重要步骤 本文将以严歌苓小说陆犯焉识研究为.

4、 严歌苓:在世俗生活之外开辟精神高地 文司马迹她是妻子、母亲,胜任自己世俗当中的角色;她写作、挣钱,不依赖于谁,同时也开辟了一处独立于日常生活之外的精神高地 去年底,冯小刚导演的电影芳华热映,引发了一代人的记忆,也引发了一股“.

5、 王潮歌:《又见马六甲》的主题是微笑 “今天是我的大日子!”一头标志性的蓬松卷发,7月7日,马来西亚马六甲,著名导演王潮歌坐在导演席前,面对全世界的观众,五年磨一剑,又见马六甲大型室内情景体验剧隆重上演 &ld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