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毕业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大学生理想和现实论文 虚拟现实外文文献翻译 心理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论文 有关理想和现实的参考文献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论文 马克思主义和现实投稿 论文中的现实意义

现实意义论文范文集 与王阳明致良知说的工夫与现实意义和价值类论文范文例文

分类:毕业论文 原创主题:现实意义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1-26

王阳明致良知说的工夫与现实意义和价值,本文是现实意义相关毕业论文范文与王阳明和良知和现实意义方面毕业论文范文.

摘 要:王阳明在人生最后阶段的学术创作中,把《大学》中的“致知”学说和孟子理论中的“良知”学说充分融合起来,从而提出了“致良知”的思想.无疑这一思想的表述和内容才是王阳明学说最后阶段的集大成理论,也是王阳明哲学思想最本质的地方.他把“良知”说和人的实际力行充分融合起来,以此来把行动的真实力度嵌套进“良知”说的理论当中,从而使得本源性的良知具有了实践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王阳明;“致良知”;工夫;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B24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2-0094-02

“知行合一”说是王阳明早期思想的体现,江右之后,王阳明则转扬“致良知”之论.因为在王阳明的内心,“致良知”论比“知行合一”说得更为直接和具体,也更有实践性.那王说的“致良知”具体内容如何呢?一般来讲,“致良知”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良知”论,其实也就是王说的道德本体论;二是“致良知”说,指的就是王说的本体工夫同一论[1]125.当然,这两方面的内容也是密切相连的,无疑是其“致良知”论的宏观内容.

一、王阳明“致良知”的内涵

1.王阳明对“良知”的界定

王说“良知”的初始含义,来源于《孟子》一书.而孟子认为,良知良能其实就是指人不需要思虑就能得知、不需要学习就能得行.而这一“良知良能”到了王阳明思想体系中就成了人先天就具备的道德意识和思想.他的“良知”论其实也就是王说的道德本体论,这是王阳明对“良知”这一含义界定的首识.王阳明对良知的界定更为强调良知自主显现而为自我内心所自觉的特点.而且,他还使孟子“良知”说更推进了一步,让孟子那种萌芽状态的情的成分变为一种主体知觉层面的意识,让“知”的色彩变得浓厚了许多[2]118.

2.“致良知”的工夫

第一,“致良知”具有扩充、致极性.王阳明“致良知”中的“致”,不仅具有扩充的这种过程,还有至其极的意思.而且,王阳明在《大学问》中提出了以“至”训“致”的观点.浅层意义上来讲,王阳明的“致”只是一种至极的意思,但其实要强调的则是“致良知”这一过程,其最终就是要达到“知至”的层次.所以,王阳明这里的“致”与“极”是贯通的,都需要经过一个过程才能达到目的[1]156.最重要的是,王阳明这里的“致”,除了上面所述要扩充良知这一本体而到达“致其极”的目的,还有从本体到功用、再从功用复归本体的双向通道.他这一通过去除私欲而复归良知本体的渠道,不仅是一种格物致知而复归良知这一本体的过程,还是一种扩充延伸的过程.这一过程不仅彰显出本体与功用,也是二者的统一.因此,王阳明从这种本体和功用的层面来表达“致良知”之义,不仅使用了穷理尽性等词语,还应用了去欲克己等术语.因此,王阳明的这种本体与功用的“致良知”说,不是一种脱离日用常闻的理论玄想,而是具有一定的现实基底,是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去发用实行的.

第二,“致良知”具有推致、实行性.王阳明的“致良知”,在其发用流行的层面上不仅表现为“致良知”的至极之义,还应该以良知的实际功用,将其与至极其良知予以比较,如此才能与王阳明之前论述的“知行合一”说贯穿起来,而且,这也是王阳明自己所赞同的.《传习录》是王阳明的代表作,对于“致知”的内涵,王阳明认为只有去实实在在地依良知去行便已达到.因此,王阳明才说:“决而行之,无有不就下者.决而行之者,致知之谓也,此吾所谓知行合一者也.”[4]158他把“决而行之”来表达“致知”的实际功用,即将人内心所知予以连贯并实践下去,这就是“决而行之”的实际体现.在王阳明的世界里,所有人都具有“良知”,只存在不能致其良知的.因此,从王阳明的角度来理解,“良知”这个本体、“致良知”这个天下之达道,其中关键就在于达道中的“行”,作为其内在规定而存在着.

依此来看,所谓“知”就是良知,所谓实践之义就是“致”,是故,王阳明这里的“致良知”无疑就具有了“知行合一”的内在之义.而且,王阳明曾在《答陆元静书》中就认为,“致良知”的“知”的属性就是知,而“致”的应有属性则为行.有必要说明的是,程朱理学主张的“格物穷理”说,只是注重在求理上的探求,而忽略了实际的行,因此使得知与行成为两体.而王阳明的“致良知”说,则把二者内在地贯通了起来,有效避免了程朱理学的这种情况[5]164.从上可知,王阳明这里的“致”,其实就是行,而“致良知”也就是把自身内在的这一道德准则实践于现实当中而已.

二、王阳明“致良知”学说的现实意义与价值

王阳明“致良知”学说不仅使主体获得了这种道德实践的权利,而且在这种积极的入世心态中扩展了一系列的理论体系,比如“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使得“致良知”有了现实的基底,从而产生主体的内在修养道德自律的精神,进而产生了一定的实际意义.

1.“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

知与行的关系,其实就是认识和实践的关系,这是中国哲学范畴内的一种普遍认知关系.假如放在儒家的框架内,则其表现为道德认知和实践的关系.

对于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和“良知”说,可以明显看出,二者是相互配合和促进的.在王阳明看来,“知行合一”的理论实际上就说明了这种知行之体本来就是一的道理,即“圣贤教人知行,正是安复那本体”.当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注重的还是“行”,其目的就是想加强人们对“心即理”的进一步认知和“良知”说的进一步深化,以此来强化认知外化为行动的程度[6]68.当然,王阳明所说的这种“知”仅仅指的就是意识思想内的知,其“知”的范围比宋儒中所言的“知”的范围要小;王说中的“行”,则是指人们对这一心理行为和实践行为过程中的行,很显然这一“行”的所指范围要比宋儒所言的行的范围要大.

王阳明反复强调,“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认为“知与行”概念上的这种合一性并不就是说知与行是一件事情,而是说一个人如果不去行动则肯定不能是说知.王阳明“知行合一”说中的一个最重要的方法论就是为儒家*提供了这种道德实践的可能性,即人们无论在何时何地都应积极地进行自我道德修养和实践,从而让一种意识层面的道德直接就转化到现实性的道德上.因此,王阳明最终就让这种道德规范和现实行为、理想人格和真实生活之间搭建起了通道.

2.“致良知”和道德自律

王阳明曾讲,“致良知之外无学矣.”[7]46这种口气,无外乎就是以一言以蔽之的方式来体现自己这一学说的特殊性.王阳明在其“良知”学说的阐述中,认为只有知道而且还去践行了,才能于内心当中真正把这种良知蔓延在生命当中,从而达到比较满意的人生状态.因此,按照王说的标准,如果一个人只是明白了这个道理而并没有在实际的生活当中去践行,那么他还并不是真正知道.他认为当时社会存在的本质问题就是道德*问题,而所谓的政治治理是无法从本质上来解决这些问题的,因此只有这种内心的道德教化与社会的一些纲常规范处于一种同水平的状态,才能根本缓解社会的这种现状,同时也能更好地维护社会的现实体制.所以,以内在的逻辑来看,王阳明的“良知”理论无疑是改变人的一种认知模式.但其中最关键之处则是王阳明将人的这种道德*标准和社会的规范秩序相结合,因为前者往往是一种笼统模糊的概念,而后者才是较为规范和明确的.因此,只有每个人都把其作为具体的道德标准看成其内在要求和目标,无疑整个社会就会处于一种比较理想的状态.从这个角度来理解,王阳明的“致良知”理论就具有非常积极的现实实践意义,社会的外在规范也就只是前者实现过程中的一种补充条件而已[8]151.所以,“致良知”学说就体现出了一种积极的道德自律精神.

3.“致良知”的现实价值

很多学者把王阳明学说中的“悟”,认为是他倾向于禅宗的证据.然而,其实朱熹等也都有相似的观点.而在实际的体认过程当中,王阳明则把心的本体与良知统一而论,将主体修养的实际基点放置于实际的本体当中,因此本体作为始点而逐渐去除了这个二元性.因此,王阳明的“致良知”说不仅使得主体具有了道德实践的发用权利,而且还把儒家以往的那种“二元性”给去除了,最为关键的是还将其中所谓的禅宗之见予以区分,不仅彰显出王阳明对自我思想的坚定立场,而且还体现出他那积极的处世态度.

从实践的层面来看,王阳明“致良知”说体现出来的律己精神和道德使命无疑对现今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实际功用有很大促进作用.其实,王阳明思想里除了“知行合一”论之外,还有道德修养论、批判继承观、体认实践法等,对行动的实践认知都具有积极意义.

当然,王阳明思想的价值不仅仅停留在*道德层面,他的“良知”说使主体对自然界也存在着一种价值秩序,王阳明在实践的层面上,把上述二者有机统一起来,无论是主体内在的自觉意识,抑或判断抉择上的知觉,都能使得民众在日用常行之中关爱万物而合理取用.是故,王阳明思想中的“良知上自然的条理”,使得主体的人生境界提到生态意识层面,无疑是他这一思想在环境*上对世人的教化.因为王阳明“致良知”说的精髓就是“致”的辐射面涉及事事物物、方方面面,其心学之思和外在世界是不予区分的.是故,王阳明的“致良知”说其实有很多思想与观点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吸取的.

三、结语

王阳明的“致良知”说,作为明*学的一种思潮,虽然因为在历史和逻辑的制约下终结于明清之际,但其中渗透的哲学思想的影子还是存在的.无疑,王阳明的“良知”论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道德狂热,忽视了长期而持久的道德修养法则.同时,就儒家哲学来讲,“良知”论也并不是唯一的成圣之路,忠恕原则等也都是其*原则的实现路径.是故,受于时代局限,王阳明的哲学*思想不可能提升到很高的高度,因此就低来讲,也是符合当时社会现实的.

参考文献:

[1]何静.论致良知说在阳明心学中的作用和地位[J].哲学研究,2009(3).

[2]姜广辉.阳明哲学的视角[J].哲学研究,1993(5).

[3]张世英.进入澄明之境——海德格尔与王阳明之比较研究[J].学术月刊,1997(1).

[4]方祖猷.天泉证道·严滩问答·南浦请益——有关王阳明晚年宗说的三件大事[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7(3).

[5]刘述先.论阳明哲学之朱子思想渊源[J].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1984(15).

[6]张连良.中国哲学的本体观念及建立本体的方法[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9).

[7]钱明.明末清初本体功夫论的融合与终结[J].哲学研究,2001(5).

[8]陈立胜.王阳明“四句教”的三次辩难及其诠释学意蕴[J].台湾大学历史学报,2002(29).

此文总结:上述文章是一篇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王阳明和良知和现实意义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现实意义本科毕业论文现实意义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

1、 王阳明致良知的书院教育思想 摘要 王阳明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教育家 在他的亲自主持和大力推动下,明朝的书院教育迎来了新生,开启了中国历史上继南宋以来的第二个书院与学术一体发展的趋势 在书院讲学的过程中,王阳明突破“程朱.

2、 王阳明《传习录》经典20句 文佚名王阳明是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和教育家 他一生文治武功俱称于世,被誉为“真三不朽”者,其思想贡献尤其卓著 其良知心学远承孟子, 近继陆象山, 而自成一家,影.

3、 中西文化视野中的身体哲学思想以惠特曼《自己之歌》和王阳明心学思想为例 郭利云 信阳学院摘 要意识哲学一直是西方文学与西方哲学的思想主流 与这种灵肉二元思维范式不同,身体哲学欲打破主客二分的思维框架,建立从身体出发、强调灵肉一体的新的理论观念 本文通过对惠特曼诗歌及王阳明.

4、 论王阳明文化当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摘要王阳明是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军事家,是明代心学运动的代表人物,他的“心即是理”“致良知”“知行合一”以及他的教育思想在.

5、 入湘寻访王阳明 我最早在湖南境内与明代大儒王阳明的行踪重叠,是十几年前在湘西的沅水北岸,沅陵县城西北角虎溪山麓的虎溪书院,书院就设在千年古刹龙兴讲寺内 正德五年八月,刘瑾谋反事发,被武宗处决 王守仁得到平反,正德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