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论文范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学年论文网 音乐论文网 教师论文网 大学论文网 管理论文网 期刊论文网 小学信息技术论文网 营销论文网 初中化学论文网中教网 小学教师论文网 医学免费论文网 医学类论文网

类专升本论文范文 跟王阳明家训有关专升本论文范文

分类:论文范文 原创主题:论文网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1-17

王阳明家训,该文是类有关本科论文范文和王阳明和王阳明家训和家训有关开题报告范文.

王阳明本名叫王守仁,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

古代先贤讲求“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讲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这方面,王阳明无疑是一位典范.王阳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也是儒学发展史上的一代宗师和集大成者之一,他的思想学说王学(阳明学),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他也是出色的教育家,现存《王阳明全集》收录了大量王阳明给兄弟、子女以及晚辈们的书信.其中《示宪儿》被称为王阳明家训、家规的经典之作.

王阳明家训、家规的核心是良知教育,主张“蒙以养正”,把“勤读书、早立志、学做人、做好人”作为家规教育的重中之重.

《示宪儿》全文言简意赅,虽然只有96字,但是全面概括了做人、学习、持家、立业、养生等内容,既表明了王阳明在日常生活中的心学功夫,也是写给家长们的家庭教育范本.

《示宪儿》全文如下:幼儿曹,听教诲:勤读书,要孝悌;学谦恭,循礼仪;节饮食,戒游戏;毋说谎,毋贪利;毋任情,毋斗气;毋责人,但自治.能下人,是有志;能容人,是大器.凡做人,在心地;心地好,是良士;心地恶,是凶类.譬树果,心是蒂;蒂若坏,果必坠.吾教汝,全在是.汝谛听,勿轻弃.

家训第一条就强调了“读书”和“孝悌”的密切关系.读书要读圣贤经典,读能够激发人内心中固有的善良和智慧的书.王阳明认为,“孝悌”是人之根本,而“读书”则是修成为圣贤的途径,所以他把“孝悌”和“读书”联系在一起.

“学谦恭,循礼仪.”王阳明认为,人皆有良知,人人皆可成圣人.既然大家都可成圣人,都处于同一层面,任何人就没有资格轻视别人.所以,“谦”是对待天地万物基本的、正确的态度.而遵循的礼法,必须是和我们内心相应的,是我们内心认可的礼法,再去遵循它.除此而外,一些伪礼法都应该被摒弃.王阳明除了要家人遵循内心认可的礼法外,还要遵循道义.什么是道义?王阳明的解释是:“心得其宜为义,致良知则心得其义也.”意思是,心安就是义,而让人心安的办法则是“致良知”.

“节饮食,戒游戏.”饿了就吃,但不能吃太多,只要保证身体的能量即可.不但不能吃太多,而且要量力,这个“力”是经济基础.饿了吃饭是天理,但如果超出了经济基础的大鱼大肉,这就是人欲.其次,饮食不可断,用外力阻止人的身体需求对身体百害而无一利.最后,你要把食物彻底消化吸收,否则不如不吃.

“戒游戏”不是彻底和游戏断绝往来,而是要以道与志向贯穿于游戏中.“虽小道,必有可观”,王阳明说,“如虚无、权谋、术数、技能之学,非不可超脱世情.若能于本体上得所悟入,俱可通人精妙.但其意有所著,欲以之治天下国家,便不能通,故君子不用.” 王阳明训导家人及子女“毋说谎”,因为说谎意味着欺骗良知,长此以往,形成惯性,就成了口是心非的人,成了个虚伪的人.我们做事要依良知而行,这就是诚意.王阳明主张知行合一, “毋说谎”只是个具体要求,王阳明希望家人后辈真正做到的是“诚意”.

“毋贪利”并不是说任何追求利的行为都是错误的,而是主张在追求利的过程中,不泯良知,所以“毋贪利”其实是让人省察、克制,最终把贪利的念头清除出心.

“毋任情,毋斗气.”王阳明说,人人都会生气,但斗气是不符合天理的.他告诫家人,当自己为某件事生气时,就把这件事当成是别人的.这样一来,你虽很怒,怒气却未能让你失去控制,时间一久,你也就恢复平静了.恢复平静,就是天理.

“毋责人,但自治.”王阳明认为,责人易,责己难.自己有错,就要否定自己,然后改正.自治,就是自己治理自己,时常审视自己,反省自已的不对之处,加以改正.

“能下人,是有志;能容人,是大器.”那些盛气凌人、看不起别人的人,都是没有修养的目光短浅者.一个有修养的君子,不会因为别人的地位低,或没有才干而看不起别人.一个有志向的君子,他知道自己的志向在高处、远处,即便处在比别人优胜的环境中,也会谦卑自牧,清静自守,绝不会盛气凌人.“能容人,是大器”,做人就是要“海纳百川”.

“凡做人,在心地.心地好,是良士;心地坏,是凶类.譬树果,心是蒂;蒂若坏,果必坠.”这是王阳明家训的尾声,朗朗上口、朴实无华的几句话却足以让人深思一生.王阳明用的比喻非常贴切,他说心就像果子的蒂一样,而人的行为就像果子一样,如果蒂不好,果子会受到影响;如果蒂坏了,果子也会尚未成熟就坠落,甚至烂掉.

“致良知”是王阳明心学的核心.良知就是“好心地”.有人问王阳明:既然良知是指引人向善的,而人人皆有,为何会有恶人?王阳明用很简单的一句话回答:恶人的良知被遮蔽了.做一个好人,从眼前看,得不到什么好处,但从长远看,却是占了大便宜;做一个恶人,眼前可以得到一些好处,但从长远看,必然要吃大亏.

学习王阳明家训,努力做到知行合一,做一个“心地好”的人,坚持下去,定会对自己大有益处.

上文结束语:这是适合王阳明和王阳明家训和家训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关于本科毕业论文,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王阳明致良知说的工夫与现实意义和价值 摘 要王阳明在人生最后阶段的学术创作中,把大学中的“致知”学说和孟子理论中的“良知”学说充分融合起来,从而提出了“致良知”的思想.

2、 《明儒学案》载王阳明余姚籍弟子管州事迹考订 摘 要管州是王阳明亲传弟子,与阳明同为余姚人,属浙中王门 其事迹在明儒学案中仅作附及,寥寥数语,且存有漏误 今以赵文肃公文集、康熙余姚县志、姚江书院志略、阳明年谱……著作所载,进行校正与补充,力求将明.

3、 王阳明《传习录》经典20句 文佚名王阳明是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和教育家 他一生文治武功俱称于世,被誉为“真三不朽”者,其思想贡献尤其卓著 其良知心学远承孟子, 近继陆象山, 而自成一家,影.

4、 中西文化视野中的身体哲学思想以惠特曼《自己之歌》和王阳明心学思想为例 郭利云 信阳学院摘 要意识哲学一直是西方文学与西方哲学的思想主流 与这种灵肉二元思维范式不同,身体哲学欲打破主客二分的思维框架,建立从身体出发、强调灵肉一体的新的理论观念 本文通过对惠特曼诗歌及王阳明.

5、 论王阳明文化当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摘要王阳明是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军事家,是明代心学运动的代表人物,他的“心即是理”“致良知”“知行合一”以及他的教育思想在.

6、 入湘寻访王阳明 我最早在湖南境内与明代大儒王阳明的行踪重叠,是十几年前在湘西的沅水北岸,沅陵县城西北角虎溪山麓的虎溪书院,书院就设在千年古刹龙兴讲寺内 正德五年八月,刘瑾谋反事发,被武宗处决 王守仁得到平反,正德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