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硕士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关于英语教学的论文 科学教学论文 教育教学论坛杂志 外语教学期刊 教学论文范文 教育教学论坛期刊 课堂教学模式开题报告 教学模式论文 体育教学模式论文 网络教学模式的参考文献 教学模式论文开题报告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开题报告

教学模式类硕士学位论文范文 跟入境,寻情诗歌阅读教学模式以《登高》为例相关学术论文怎么写

分类:硕士论文 原创主题:教学模式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2-17

入境,寻情诗歌阅读教学模式以《登高》为例,该文是关于教学模式类函授毕业论文范文和《登高》和教学模式和入境类毕业论文模板范文.

邵红艳

一、引言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诗歌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诗歌通过其情景意构成了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世界.然而,在学校里,绝大多数的学生学诗都抱有为考而学的态度,对诗歌没有任何自己的见解,所有的诗歌意识全部被考试做题淹没,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诗歌教学也在发生着变化,如何让学生从内心产生对诗歌的浓厚兴趣,自觉的阅读学习诗歌,就成为每个教育工作者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中笔者试图通过“入境,寻情”这一教学模式,来教给学生阅读诗歌的方法,培养阅读鉴赏诗歌的能力.

二、“入境,寻情”模式的步骤

“入境,寻情”这一教学模式的主导思想就是引导学生先进入诗的意境,然后在诗中体会诗人所描绘刻画的意境,基于此,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感悟诗歌的魅力所在.

(一)创设情景,“请君入瓮”

由于时代相差甚远,中学生对于诗歌中所描绘的社会、人物风土人情等都感到陌生又遥远,他们理解不了,在那凝练的语言中,为什么可以蕴含那么多丰富的思想感情.因此,在教学开始之前,教师,首先应该做的是,创设特定情景,让学生能够对诗中的情景有所理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例如在学习《登高》时,配上一副《登高》图,学生一边看着诗歌的内容,一边欣赏图中白发苍苍的诗人,独立高台,面对无边落叶,萧瑟秋风,就能更好的体会其苍凉悲壮的秋意.

(二)反复诵读,入境感悟

诗歌很讲究韵律节奏,在抑扬顿挫中阅读,能够更好地把握诗歌的情感,加深学生对诗歌感情的理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如何在有感情吟诵的基础上进行反复的阅读,让学生在吟诵中进入情景,从整体上感悟诗歌的情感.例如在《登高》一诗的朗读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读出“悲”的基调,“无边落木”“不尽长江”要提高声调,读的悲愤,重读“悲”“病”“独”等字来描绘刻画作者年老多病,流寓他乡之苦.

(三)触摸意象,体会意境

意象简单的来说,就是寓“意”于“象”中,把作者的主观思想感情等借助于一个客观物象来表达,“他是意与象、主与客、虚与实、情与景的结合,也是表达与解读之间的桥梁” [1]如 “梅、兰、竹、菊,因为符合儒家的‘君子’思想,所以成为历代文人墨客钟爱的对象.山、水、泉、林因为是情绪恬淡的理想之境,所以成为释道之徒,出世之士心爱的栖身之所”[2]诗歌中,就是由这样的多个意象交融构成了整首诗歌的意境,因此,在吟诵诗歌时,要准确地找到意象所表达的特定的情感色彩,才能够更好地体会诗歌的意境.如在学习《登高》时,我们就可以通过找意象来体会诗人是如何借助意象来表达情感的,在文中我们可以发现首联连续借助风、天、猿、渚、沙、鸟六种景物,并以急、高、哀、清、白、飞等词修饰,指明了节序和环境,渲染了浓郁的秋意,风物具有鲜明的夔州地区特征.每件景物均只用一字描写,却生动形象,精炼传神.在分析这些意象的基础之上,进一步阅读,“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句中的“无边”“不尽”再加上落叶的“萧萧”之声,长江的“滚滚”之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其状物之工,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更为重要的是,从这里我们还能看出诗人心情激荡不已.就这样从意象开始展开,慢慢分析诗中所创设的意境,让学生在合作讨论中,体会意境.

(四)体悟诗情,拓展延伸

清末民初大学问家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写诗,是为了抒发自己的“所想”“所感”,因此在以上的三个教学步骤后,在学生对诗中的意象、意境有了很好的把握的基础之上,进一步的引导学生,体悟诗人的主观感情.例如:在《登高》一诗的学习中,我们在对整首诗歌由景到情的分析后,就可以轻松的领悟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长年飘泊、忧国伤时、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

我们都知道,一两首诗歌的学习并不能形成系统的对诗歌的理解和鉴赏能力,只有通过触类旁通,拓展延伸,使学生形成对类似或者完全相反的诗歌类型的分析鉴赏能力,让他们在拓展延伸的阅读之中,进一步发现诗的魅力,同时这也会为未来的诗歌知识学习积累一定的基础.例如我们在《登高》的学习完成后可以在诗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延伸,这时候我们就可以把杜甫的其他诗文如《蜀相》等让学生经行对比赏析,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入境,寻情”这一诗歌教学模式并不是僵化,一成不变的,教学工作者可根据不同诗歌特点和学生实际灵活地进行运用与设计.每一个模式的构建,都要根据一定的心里教育理论,并结合学生的实际.“入境,寻情”阅读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主要有以下几点:

1.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学者认为,学习者的知识建构过程有三个重要的特点:1.学习的主动建构性;2.学习的社会互动性;3.学习的情景性.知识不能脱离活动情景抽象的存在,学习应该与情景化的活动结合起来.因此,在我们的诗歌教学中,教师要主动的创设情景,使学生能够引起对诗歌的学习兴趣,从而开始自己主动的建构性学习.同时,在诗歌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进行反复的吟诵,在吟诵过程中,通过师生,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来达到体会诗歌情感的目的.

学生总是在原有知识经验背景下来完成有意义的建构,在诗歌教学中同样如此,对于诗歌的学习与感悟,并不能只靠一两首诗歌的学习,学生只有在教师指导学习的基础之上进一步阅读积累,拓展延伸,才能培养出一种具有诗性的阅读思维,从而在以后的诗歌学习与阅读中,更好的了解和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

2.语文新课程标准

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要求我们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在诗歌阅读教学中,更要如此,因为时代的差异性,学生本来就觉得诗歌枯燥乏味,因此,教师在诗歌教学开始之前,要创设一定的情境,先吸引学生的兴趣,然后在有趣的合作学习的教学活动中,通过师生之间的吟诵,与时代相联系的讨论问题等设计思路中,调动课堂的气氛,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3.诗歌本身的特点

诗歌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富于音乐美,因此,在诗歌的教学中,我们要进行反复的吟诵,分析诗中的意象,来感悟诗中的意境,从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有着几千年丰厚的文化积淀,对于诗歌教学的学习,有利于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了解诗歌的魅力,继承和发扬诗歌传统.

“入境,寻情”这一诗歌教学模式,契合语文课程标准理念.语文课程标准中注重学生的阅读体验,重视诗歌的积累,其基本的特点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通过诗歌教学,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进行吟诵,学会分析诗中的意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这也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从而全面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三、结语

任何教学模式的建构,其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叶圣陶先生曾说过:“知识是教不尽的,……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与一反三.” [3]“入境,寻情”这一诗歌教学模的最终目的同样是希望引起学生对诗歌阅读的兴趣,能在原有基础知识的学习上,拓展积累,触类旁通,学会分析诗歌的意境,领悟诗人的思想感情.

注释:

[1]王新新:《栖息在诗歌的密林里——诗歌教学模式探讨》,社会科学论坛,2005年,第5期.

[2]祁志强:《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系统整体观》,文学评论,2003年,第3期.

[3]叶圣陶:《叶圣陶论文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邵红艳江苏扬州扬州大学文学院225100)

综上资料,上述文章是关于《登高》和教学模式和入境方面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教学模式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教学模式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

1、 阅读教学四部曲以《背影》教学为例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阅读教学的具体建议提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

2、 谈诵读的教学实践以《氓》为例 一、何为“诵读”及“诵读教学”实施的背景何为“诵读”,现代汉语词典中认为是“念(诗文)” 辞源解释为&l.

3、 非英语专业硕士生CBI英语阅读教学模式有效性 一、引言21世纪我国英语教育发生的根本变化之一是其越来越多地与某个学科相结合(刘润清,1996;蔡基刚,2011) 针对在各个学科领域从事专门研究的非英语专业研究生的英语教育改革也应该顺应这个发展的趋.

4、 小班化背景下小学阅读教学模式的和实践以支架导学教学模式为例 小班化教学适应了时代的发展,尤其是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也是教育科学发展的应然选择 21 世纪是教育科学走向人本化的时代,培养现代人,培养具有独立个性和人格,适应现代社会并促进现代社会发展的创新人才,是.

5、 初中英语有效阅读教学模式的构建和运用 王旖旎/无锡外国语学校摘 要本文围绕初中英语教学中有效阅读教学模式的构建与运用展开深入的探究,首先分析了该种教学模式构建的必要性,然后就具体的构建以及运用展开了分析,对切实提升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质量有一.

6、 基于学生自主的阅读教学模式 内容摘要“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标准的这一论述就非常明确的告诉我们,阅读教学要充分发挥内因作用,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发展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发展的能力 只有从语文学科特点切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