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论文范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中华血液学杂志 临床血液学杂志 血液透析护理论文 血液透析并发症的护理论文 汤森路透期刊分区 血透并发症的护理论文 胰腺炎早期血液净化开题报告 血透护理论文

血液透析相关毕业论文怎么写 跟扣眼穿刺法和绳梯穿刺法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应用效果评价的meta分析相关毕业论文提纲范文

分类:论文范文 原创主题:血液透析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3-02

扣眼穿刺法和绳梯穿刺法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应用效果评价的meta分析,本文是血液透析相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跟绳梯和血液透析和绳梯穿刺法相关毕业论文怎么写.

杨群 吉小静 戴欢欢 邓竹溪

摘 要目的:探讨常规血液透析患者中,扣眼穿刺法与绳梯穿刺法应用效果的差异.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Pubmed数据库,对符合纳入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个研究609例患者,结果显示,在常规血液透析患者中,使用扣眼穿刺法在一次穿刺成功率、减轻疼痛方面的效果明显优于绳梯穿刺法,且渗血、血管瘤、血管狭窄、感染的发生率方面明显降低,优于绳梯穿刺组.结论:扣眼穿刺法的应用,与传统的绳梯穿刺法相比,具有成功率高、痛苦小的优点,且能减少渗血、血管狭窄、感染等并发症,可广泛推广应用于常规透析患者.

关键词血液透析;扣眼穿刺法;绳梯穿刺法;meta分析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8.03.001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慢性终末期肾脏病(ESRD)的主要替代治疗方法,而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如何建立和正确维护血管通路是影响患者透析效率和生存质量的前提和关键[1].自体动静脉内瘘具有可重复穿刺、不易发生血栓、感染等优点[2],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被广大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所接受.因此,如何正确地选择穿刺方法、保护性地使用内瘘、减少其并发症、延长内瘘使用时间,成为临床工作者的重要研究课题.正确的内瘘穿刺方法,既要做到准确穿刺、减少痛苦,还要兼顾保持内瘘的完整性、减少内瘘并发症、延长内瘘使用寿命.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区域穿刺法、绳梯穿刺法和扣眼穿刺法,许多学者也将此三种穿刺方法进行比较,评估各自的优劣,指导临床实践.本文将着重对研究扣眼穿刺法与绳梯穿刺法的文献进行归纳分析,系统地评价此二种方法的差异,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操作,达到更好地保护内瘘、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舒适性的目的,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文献纳入及排除标准研究对象均符合以下标准:(1)所有入选病例均为具有动静脉内瘘的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慢性肾脏功能衰竭患者,同时不伴有心血管、呼吸系统严重疾病.(2)所有患者的观察期不低于3个月.(3)试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别仅穿刺方法不同.(4)纳入文献须为包含扣眼穿刺法与绳梯穿刺法的随机对照试验.(5)经验总结、理论探讨、综述及个案报道应予以剔除.

1.2检索策略与研究方法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及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6年6月.采用主题词、关键词检索,中文检索词为“扣眼 and 绳梯”,英文检索词为“buttonhole and rope ladder”.采用2人交互查对文献进行摘录并对质量进行评价,如存在争议,再次比对复查,必要时由第三方评判决定.最后共检索出符合纳入标准的中文文献12篇,英文文献0篇,并入进行meta分析.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5.1.0版进行,评价项目包括随机方法、盲法、分配隐藏、结果数据完整性、选择性报道结果、其他偏倚.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 5.2版软件统计效应量大小,采用卡方检验分析合并研究之间是否存在统计学异质性,检验水准α等于0.01.潜在的发表偏倚采用漏斗图分析.

2结果

2.1文献检索结果根据确定的检索策略进行文献检索,共检出文献160篇,经过阅读文献摘 要及剔除重复后,得到随机对照试验16篇,阅读全文,排除临床数据不全1篇,研究方法不符3篇,最终筛选出符合制定的纳入标准的文献12篇.文献筛选流程及结果见图1.

2.2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及方法学文献质量评价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见表1,方法学文献质量评价见图2.

2.3meta分析结果

2.3.1内瘘血管瘤发生率7个研究共计354例患者报道了内瘘血管瘤发生率,各研究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异质性(P等于0.16,I2等于35%),采用固定效应模式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在内瘘血管瘤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等于0.19,95%CI(0.09,0.40),P<0.0001].见图3.

2.3.2内瘘狭窄发生率7个研究共计354例患者报道了内瘘狭窄发生率,各研究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异质性(P等于0.89,I2等于0%),采用固定效应模式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在内瘘血管瘤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等于0.25,95%CI(0.12,0.49),P<0.0001].见图4.

2.3.3内瘘感染发生率6个研究共计302例患者报道了内瘘感染发生率,各研究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异质性(P等于0.89,I2等于0%),采用固定效应模式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在内瘘感染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等于0.62,95%CI(0.20,1.90),P等于0.40].见图5.

2.3.4一次穿刺成功率10个研究共计519例患者报道了一次穿刺成功率,累计穿刺50813次,各研究之间存在统计学异质性(P<0.00001,I2等于98%),仔细核对文献数据,无法排除异质性,故采用随机效应模式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在一次穿刺成功率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等于3.72,95%CI(2.17,6.36),P<0.00001].见图6.

2.3.5渗血发生率8个研究共计419例患者报道了渗血发生率,共穿刺43 927次,各研究之间存在统计学异质性(P<0.00001,I2等于99%),仔细核对文献数据,无法排除异质性,故采用随机效应模式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在渗血发生率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等于0.40,95%CI(0.17,0.95),P等于0.04].见图7.

2.3.6皮下血肿发生率6个研究共计302例患者报道了渗血发生率,共穿刺34 347次,各研究之间存在统计学异质性(P<0.00001,I2等于98%),仔细核对文献数据,无法排除异质性,故采用随机效应模式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在皮下血肿发生率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等于0.24,95%CI(0.05,1.07),P等于0.06].见图8.

2.3.7穿刺疼痛发生率6个研究共计358例患者报道了穿刺疼痛发生率,共穿刺22 338次,各研究之间存在统计学异质性(P<0.00001,I2等于97%),仔细核对文献数据,无法排除异质性,故采用随机效应模式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在穿刺疼痛发生率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等于0.08,95%CI(0.05,0.13),P<0.00001].见图9.肖燕的研究侧重于计算疼痛值的评分,并未统计疼痛例数,而陈林的研究对疼痛确切例数不可追溯,在安克润的研究中侧重统计了中重度疼痛的例数,故该合并效应量并不能完全代表所有研究的合并结果.仔细逐个阅读文献发现,扣眼穿刺法组的疼痛例数、疼痛值明显低于绳梯穿刺法组,且中重度疼痛病例总数明显低于绳梯穿刺法组.

2.4敏感性分析通过逐一剔除单项研究的方法观察该研究对合并效应量的影响,发现剔除某项研究后的合并效应量和未剔除该研究的效应量相差不大,且结论一致,说明合并的研究结果稳定性较好.

2.5发表偏倚对上述7项评估指标分别进行漏斗图分析,结果显示,在内瘘血管瘤、内瘘狭窄及内瘘感染的评价方面,漏斗图对称性均较好,呈倒漏斗样分布,说明可能存在的发表偏倚较小.但在一次穿刺成功率、渗血发生率、皮下血肿发生率及疼痛发生率中,漏斗图对称性差,分布不理想,提示研究之间差异性较大,存在发表偏倚,对评价结果的价值造成影响,但对总效应值结果影响不大.

3讨论

理想的血管通路是维持性血液透析开展和实施的基础,最优化的穿刺方法和合理的护理措施是保护血管通路的重要举措.目前动静脉内瘘是最常用的、最理想的血管通路,具有使用时间长、并发症少的优点,常用的穿刺方法主要有区域穿刺法、绳梯穿刺法和扣眼穿刺法.区域穿刺法时,局部皮肤变薄松弛,容易渗血,反复穿刺后局部很快呈现“筛眼”样薄弱,容易形成血管瘤、内瘘狭窄,甚至形成血栓,且疼痛明显,患者满意度差,对于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患者不是最佳选择方案.绳梯穿刺法,每个穿刺点间隔1~2 cm,可使整条内瘘均匀使用,延长了同一穿刺点的间歇时间,有利于穿刺点的愈合,进而减少了穿刺点渗血发生率及同一部位血流冲击而形成血管瘤的风险.但是,绳梯穿刺法要求动静脉内瘘要足够长、足够充盈,对于血管条件差、内瘘短的患者不尽适宜.扣眼穿刺法解决了这一不足.扣眼穿刺法强调“三同”,即同样的进针穿刺点、同样的进针角度、同样的进针深度,反复穿刺1个月以上可形成皮下隧道,隧道形成后,可以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降低渗血发生率和血管瘤、血管狭窄形成风险,且对内瘘长度要求不高,更有利于内瘘穿刺点有限或瘘管难以穿刺的患者[7].本研究中纳入的12篇研究,均是将扣眼穿刺法与绳梯穿刺法进行比较,从临床实践中评估两者的实际效果.荟萃分析证实,相比于绳梯穿刺法,扣眼穿刺法具有明显的优越性,能明显减少血管瘤、血管狭窄及感染的发生,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减少患者痛苦,对血流的影响也较小.但扣眼穿刺法操作较为困难,隧道建立前需要同一护士使用同一型号的穿刺针在同一部位穿刺,对技术要求甚高.

本研究的局限性:(1)虽然所纳入的文献质量较高,发表时间也相近,但大部分研究观察的病例数较少,这可能会造成临床疗效的差别较大,增加了偏倚风险.(2)纳入的12篇文献仅提及随机分组,大部分采用单盲方法,未提及是否对研究人员、受试者级结果测量人员设盲,可能存在实施偏倚风险.(3)由于国外很少有类似的研究文献,均不符合纳入条件,故缺乏国外研究的数据,有可能会影响本研究结果的适用人群.(4)对疼痛发生情况的评估,纳入的研究分别采用两种方法(统计病例数和统计总的疼痛分值),给合并效应量带来困难,可能会对最终的结果产生影响,造成发表偏倚.

综上所述,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扣眼穿刺法的效果明显优于绳梯穿刺法,能较大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减少穿刺后渗血,减轻穿刺疼痛,且对内瘘的保护具有较大地优越性,其内瘘血管瘤、内瘘狭窄及内瘘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绳梯穿刺法,可较好地提高内瘘使用寿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唐恒,施素珍,张千勇,等.不同动静脉内瘘穿刺方法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J].临床护理杂志,2011,10(1):44-45.

[2]梁颖,孙宁,王辉,等.终末期慢性肾脏病儿童维持性血液透析用自体动静脉瘘术成功率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儿科杂志,2015,53(9):660-664.

[3]吴秀红.3种不同的穿刺方法对血透动静脉内瘘保护作用观察[J].中外医疗,2014(10):28-29.

[4]孙克红,杜秀.扣眼穿刺法对高位瘘动脉使用效果探讨[J].中国疗养医疗,2014,23(11):1034-1035.

[5]安克润,罗小兰.钝针扣眼穿刺法对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的影响[J].当代护士,2016(11):123-125.

[6]杨群,吉小静,戴欢欢,等.两种穿刺法在自体动静脉内瘘患者中的效果比较[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23):114-116.

[7]殷金梅,陈彦茹,李康来,等.不同穿刺法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4,28(1C):321-322.

本文总结:该文是一篇关于对写作绳梯和血液透析和绳梯穿刺法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血液透析本科毕业论文血液透析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有帮助.

参考文献:

1、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湖北省部属高校技术转移服务效能评价 摘 要构建了高校技术转移服务效能评价指标,以科技创新能力、科技开发能力、技术转移服务能力和技术转移服务效果作为准则层的4个指标,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分析了20132017年湖北省部属高校的技术转移服务.

2、 因子分析法下的新三板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 一、引言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新三板建设在加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目光聚焦到了新三板企业绩效评价 以往的绩效评价方法存在主观性强,指标不全面……诸多问题,这都导致了绩效评价体系欠缺客观性.

3、 分层换药法在域度烧伤患者创面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分层换药法在Ⅱ度烧伤患者创面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本院门诊换药室和急诊清创换药室诊治的Ⅱ度烧伤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组应用分层.

4、 鼓膜双孔穿刺联合鼓室注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效果评价 摘要目的分析治疗分泌性中耳炎采用鼓膜双孔穿刺联合鼓室注药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眼耳鼻咽喉科2017年2 月至2018 年2 月期间所收治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106 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分为试验组和参照.

5、 绳梯训练法对提高中学生身体素质水平的实验 初中阶段又称为青春期、少年期,约从11、12 岁开始到14、15 岁结束 初二年级大部分学生的年级都分布在12 13 岁,这个阶段的学生处于个体身体发展的一个加速期 在这一时期,他们的身体和生理机能.

6、 移动阅读服务质量测评基于ANP-模糊综合评价法 摘要为探索移动阅读服务质量要素的优势和差异,引导移动阅读市场有针对性地提升服务水平,构建移动阅读服务质量多维度评价体系,文章采用网络分析法(ANP)对评价体系重要性进行评估,然后以掌阅iReader和.